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活动设计
2022-02-18牛雪梅
牛雪梅
(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中心小学 甘肃 庆阳 744506)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如此,英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而我国与国际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在我国教育教学阶段开展英语教学对学生自身将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之下,学生只是机械的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模式,这种传统意义下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掌握。其次,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培养。我国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而在小学英语教育过程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1.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1.1 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具体是指学生的语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文化品格是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能力,通过文化品格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品质是指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和创新等思维个性特征。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核心素养其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包括相应的词汇、语音、语法及读写等;(2)通过英语学习掌握基本的素养及诸如团结协作、人际交往、实践探究等多项能力,拓展自身全球化视野;(3)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如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及创造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等。虽然,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有一些内容与我们所坚持的英语教育理念是相重叠的,但其中也有很多是结合时代的发展所提出的全新维度,无论怎样要始终明确一点,这些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统一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从小学开始,学生开始接触英语学习。落实好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必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其后期更好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1.2 核心素养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指的是英语语言能力、学习英语的学习、思维能力以及文化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要求随之不断的提高,其不仅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其在当今这个复杂的、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更好的脱颖而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培养核心素养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良好品德的养成。
2.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课堂活动设计原则
2.1 立足文本,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奠定良好学习习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因而加强课堂的多向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学科成绩的不断进步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师研读教材,整合资源,充分备好课。而备课犹如登山,站得越高,才能看得越远。教师在个人备课过程中,必须具备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通读、深入解读整个年级段的教材,做到单元整体备课。关注这一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前后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关注其在整册教材、整套教材中的前移后续。倡导单元整体备课,对于深化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整体意识的具备,更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和框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不同活动的串联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滚动复现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在提问环节,教师可以多设计、多采用开放性的问题,板书的设计可以巧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成四个节日的分支,涵盖每个节日的时间、传统食物、活动以及主观感受等要素,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直观、形象地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最后课堂的总结提升版块,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文化知识Western festivals,帮助学生概括节日的共同特征如Love,reunion,fun等核心要素,初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加深他们对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他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知,从而发挥和实现教材本身的育人价值。
2.2 创设情境,在话题和活动中巩固落实语言知识
处于英语起始阶段,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当致力于创设和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来维护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学生应当在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的含义及用法。因而在课堂交际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活动、交往互动中巩固落实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境的创设应当契合教材内容,教师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实现教学流程的有机贯穿,避免出现和教材割裂的情况,给人突兀的感觉。除了通过对话训练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中高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开展语段训练,例如复述文本、转述人称、话题描述等。在师生对话、牛生互动的基础上,由输入到输出形成小语段,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将在语段叙述中得到最佳锻炼,这也为学生的话题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方法
3.1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语言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现代非常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而交际行为一般也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在我们进行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积极地做好课堂导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良好的语言学习情景氛围,使其能够“触景生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比如在“Happy Birthday”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那样一上来就直接带领学生进行单词和课文的学习,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自己在课下准备的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资料如生日贺卡和生日蛋糕、过生日场景等图片,并让学生一起讨论过生日时的欢快画面,以此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过生日”场景。这一情景的创设,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引出了“When was you born?”“Where was you born?”“When is your birthday?”等与“生日”这一主题相关的情景对话。通过这样一种情景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和激发,整个课堂氛围也变得活跃,在这样一种教学气氛下的教学质量会提高。
3.2 注重生活化情景的创设,打造灵动课堂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源自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英语这门语言类学科更是如此,其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比如在学习“小动物”相关内容时,课堂上教师首先就可以借助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小动物图片向学生进行一一展示,通过视觉刺激调动学生参与热情,随后教师再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式提问“What animal is it? Do you know where does it live? Do you like it, and why?”借助这些问题,学生也会主动联想自己以前在动物园观看动物时的场景,并尝试运用所学的一些词汇进行描述,如 shy、friendly 等,由此也促使该章节的词汇教学重点得以有效突破。又如在学习“Shopping”这部分内容时,也可以进行这样一种生活化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出购物的情景,并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情景对话练习,这样一种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地参与兴趣,而且还促使其更加深刻感受到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对生活的现实意义,并在这样一种情景演练中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升,英语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今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结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小学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通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