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条件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2022-02-18师秀萍

今天 2022年4期
关键词:搜索引擎李白课外阅读

师秀萍

(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甘肃 陇西 748100)

语文中的语,是母语的意思。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文化底蕴与人文特征的一门。而语文教学分为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想三部分,课堂教学虽然重要,但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不再仅仅将目光放在课外读物上,而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这也渐渐成为当下时代的特色。

本文将围绕“走进李白主题阅读”,对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展开讨论。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强制要求学生阅读指定书目,摘抄读书笔记,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古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朝气蓬勃的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会勤勤恳恳地去探索,甚至形成为一种习惯,发展为一种爱好。所以,老师必须努力调动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1]。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添加一些网上阅读内容来唤醒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比如:1.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具有一定关联的信息,例如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涉及到的人物故事;2.若遇到从某本书上节选的部分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整书,拓展相关知识;3.还可以要求学生去网上查阅和课文题材、课文内容或者创作手法有关的其它文章,寻找课文作者创作的其它作品以及其它与课文中的内容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具有不同体裁于创作手法的文章等。在教师按照计划朝着既定目标作出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

2.设定任务,确立阅读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在人生中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塑造他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与老师的正确引导,极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课外阅读中便是课外阅读对象过于娱乐化,缺乏目标,难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时,要从学情以及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制定相应的阅读目标,包括阅读主题、阅读时长等等。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出属于自己的阅读目标,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只有制定清晰的目标,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的效率。网络上充斥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其中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成分,才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布置的网上阅读作业要有指向性,让学生有一个寻找的目标,才不至于如大海捞针一般找不到方向,被不良信息迷惑。同时也避免学生的盲目阅读,减少了他们阅读时间的浪费;学生也因为有了明晰的目标而有“章”可循,可以在进行阅读时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求知若渴[3]。

在以“走进李白”为主题进行的阅读活动中,因为相关知识点众多,如若只采用固有的课外书籍阅读方式,难以取得预期课堂效果。然而,若通过使用互联网,要求学生以“走进李白”为关键词展开有目标的搜索,那么收获就非比寻常了。同时,为了使学生可以减少无效搜索提高搜索效率,需要教师把目标进一步拆解,给出更为细化的任务目标:①关于李白你知道什么(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个人生平)?②李白所写的诗词具备什么特征?③在你所知的李白的作品中,最喜欢哪几个,为什么喜欢?④从李白个人与他创作的作品中,你有哪些感悟与收获?上述任务的设定,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网络上展开搜索,因而更容易找到答案,从而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此同时,也可以尽量减少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老师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好书推荐”、“好句分享”等小型活动,让同学们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与同学形成情感共鸣的同时提高自身对于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以风景文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通过制作趣味十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优美的风景视频、自然风光图片等,并把这些课件转发到班级微信群中去,让学生们在课外也可以回味课堂上看到的美景,在课件的最后还可以附上风景类的书目,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在图文并茂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3]。基于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微信群中就风景类书籍的阅读感想畅所欲言,分享关于景色描写的华丽语句,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文字欣赏水平。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围绕“传统文化”举办课外阅读活动,在微信群中与同学们分享“论语”、“百家讲坛”等国学经典。同时分享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或者老师还可以把“童趣”作为课外阅读活动主题,提前制作好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有关多媒体课件,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打破时空局限的网络阅读环境中,学生可以因此得到更加多样的阅读经历,作为教师则要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条件,将网上阅读和传统阅读有机结合到一起,以阅读目标为导向,整理阅读资料,锤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的能力,让他们在设定的目标下阅读,进而发展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3.教给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求学生了解进行网络阅读的有效渠道,无异于给了他们一把宝贵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具备打开一座蕴含着丰富知识的宝库的能力。

3.1 向学生传授搜索网上资源的方法

通过搜索引擎展开搜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4]。知名的搜索引擎网站不在少数,例如:百度(www.baidu.com)、搜搜(www.soso.com)等。使用搜索引擎对目标进行搜索通常有两种途径:

(1)使用搜索引擎自带的分类目录,寻找目标答案:这种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需要以寻找的目标类别为依据,逐级寻找,也就是由大到小,一直到精确定位目标。

(2)借助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展开搜索:如果对目标站点所属的类别不够明确,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大范围筛选,即想一个能够概括目标问题的词语,键入搜索引擎,再用电脑进行搜索,搜索引擎会将所搜索到的网页内容逐一列出,我们就可以快速找到目标资源了。

3.2 教给学生基本的网上阅读方法

在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到有关的资料后,接下来就要学习如何阅读它们。下述方法可供参考:

3.2.1 浏览法。因为互联网上具有海量的资源,所以依据要求搜索到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门,而不同的搜索引擎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所有检索到的信息都会以条目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每一条都有一个标题和一段短小精悍的简介或快照。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浏览法”,迅速地将所列条目浏览一遍,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3.2.2 粗读法。如果浏览条目内容的过程中发现了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打开该网页,使用略读法大概浏览一遍,具体方法为简单阅读该网页文章的题目、前言、内容简介、每个段落的首句内容等,快速理解文章主旨,确定该网页是否为自己正在寻找的问题的答案。

3.2.3 精读法。在略读后对文章主旨有了初步的认识,若感觉到网页上的信息就是自己需要的,接下来就要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细致、深入的理解。

3.3 教会学生积累网上资源信息

要使学生在网络阅读中取得成效,必须要让他们掌握从网络中吸取精华的方法,并要做好积累。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会出现错误,但是笔记作为我们记忆和资料的载体,忠实地记录着我们的所思所想,所看所记。所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在读书笔记中摘抄一些优美段落、精彩语句,撰写大纲与不同文章书籍的读后感想等。读书笔记使用的载体不拘泥于记录本,可以使用word软件,也可以使用写字板、记事本等软件进行记录[5]。

引导学生在看到自己十分喜欢、文笔佳、质量优的短文章或者片段时,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一直到能背诵下来。为了增强记忆效果,也可以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的好词好句编写为“小报”,并辅以插图,取得图文并茂、相辅相成的成效。

4.评价激励,检验阅读成效

凡事都要有毅力,进行网上阅读时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们进行网上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便组织各类有趣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有对阅读的热情。

例如,举办一场手抄报竞赛。手抄报作为一项有益于智力开发的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不同的课外阅读目标出发,定期组织学生编写像《六一专刊》、《童话专刊》等一类具有明确的主题、清晰的目标的手抄报,针对性强且易于引导。

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同学们有一个展示课外读书成果的渠道,激发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体会成功的快乐,享受读书的趣味。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新途径,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冲击。网络的普及下,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以前的传统方式向更为先进的现代模式转变。不仅使得生活节奏更快,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的运转效率,并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所以,网上阅读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地打破传统,最大限度地推行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全新课外阅读方式。

猜你喜欢

搜索引擎李白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一)
倒下的那一刻
网络搜索引擎亟待规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基于Nutch的医疗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开发
广告主与搜索引擎的双向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