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

2022-02-18

今天 2022年4期
关键词:技巧高中语文教学方式

杜 迅

(陇西县文峰中学 甘肃 陇西 748000)

引言

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以及笔者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总结,笔者发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文教师所持的教学观念以及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当下一系列改革举措下的教学大环境,并且言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本文从当前高中语文科目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原因分析出发,探究困境下的解决策略。

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高产低效的原因分析

1.1 教师太注重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以学生为本位的人本教育理念,自古以来都是教育之本,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当今教育影响深远。然而,纵观目前全国高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语文教师仍然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调侃也依旧是普遍的教学现状。倘若长期坚持该教育模式,哪怕教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学生也无法理解。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为了达成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进度没有结合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如此不对等的教学模式下,出现的怪象是“是讲的越多,理解越少,学得越少”自然而然就导致了教学质量低[1]。出现该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课堂氛围太过凝重、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完全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地位。甚至可以说,长期保持如此单向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语文思维、协作能力也会被逐渐僵化,不仅不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反而让学生思维固化,进而丧失创造性。

1.2 信息教学手段运用受限,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不够

对于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尤其是老教师而言,信息化教学“中看不中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把其束之高阁只是偶尔作为课程内容的陈列或铺垫,并不会深刻讲解,太过形式化以及缺乏对新事物益处的接受与运用,只是一味的固守成规不愿突破自己的教学方式,总觉得自己之前所教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2]。这使得信息教学这样便捷与丰富的教学模式以及其涵盖的优渥的教学资源成为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装饰品,并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此“心有余力不足”,因自身对信息化知识了解不足而无法运用。所依旧有许多语文教师仍旧仅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完成一堂课,以自己陈旧的方式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对培养活跃课堂氛围也是毫无益处的。甚至。部分教师因为做课件需花费大量休息时间,所以选择不做课件或者草草备课,没办法把课本内容形象具体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学生也因此无法感受到课本内容的真实感,画面感,自然也不能很好切身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最后导致无法理解老师所教授的内容。

1.3 缺乏技巧掌握,学习效率低下

凡事有方式方法,语文科目更是如此。在知识点讲解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习技巧,不但可以从直观上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反之,如若学生缺乏对应的学习技巧与方法,不但不能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并且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毅力。一部分学生在缺乏技巧与方法的氛围下学习,已然满足于囫囵吞枣的学习方式,也不会主动的去理解学习。倘若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即使他们做过大量的题,也不会去总结,只是一味的等着老师投喂,学习过于被动,习惯于依赖老师。学生缺乏主动去探索学习技巧的精神,这样的现象也会导致语文学习质量不高。

1.4 忽略学生情感培养诉求,内在动力明显不足

以兴趣为导向培养积极的语文课堂氛围,是为学生营造就像情感的基础。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尚且处于感性大于理性的思考阶段,积极的感情引导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并且作为一门对情感体验要求较高的科目更是如此[3]。然而,仍然有许多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积极情感的重要性,将课堂单向偏至教授,却完全不管学生的情感发展。具体表现在没有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当学生表现出对学科的兴趣时没有及时把握进深入等。如此一来,学生渐渐的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的整体气氛也会变得十分消极,这不利于语文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其他各项教学策略的落实。

2.有效突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策略研究

针对上述往常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应当自省,以原因为基础,探究改善当前现状的具体策略。

2.1 改善语文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

处于高中生的年龄阶段,“小大人”的思想是十分正常的。独立意识的觉醒使得学生抵触单一接受的教学模式,他们也有他们的思想,并且渴望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对此,教师不应当简单否定学生的个性,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给予正向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中的人本精神。例如,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教学策略,拓宽自主学习的范围,增大小组探究的频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对此迈出的第一步便是改变“一切包办”的心态,将课堂更多的留给学生,但是也不能全然放任其不管,而是应当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的责任,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如此一来,学生不仅通过自主探究以及自主思考达到了语文思维的锻炼,同时对语文课堂的许多负面情绪也因此消散。而对于教师而言,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减轻教学负担的作用,同时也给予教师更多关注学生个人表现的机会,教师也可根据观察结果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对整体教学效果的促进是有益的。总的来讲,教师一定要改掉传统教育中仅仅自身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学中化被动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以及课堂互动中。

2.2 要灵活运用信息教学的好处,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形象感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用于教育投入的经费也逐年增加,全国各地的办学条件都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是从“稀罕物件”到每间教室必备。该举措同样为教学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探索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更多教师青睐信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融合的教学方式[4]。在此前提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将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融合,结合自身班级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方式优化。多媒体的音影展示功能、影片播放功能等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语文课本内容的真实性,而且带着学生一同感受文章作者的心境和最想表达的情感。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记忆,相当于又给学生们加固一遍知识点,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也能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因为有了更多的画面感,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发散,这不仅增强了教学的形象程度,还锻炼了学生们思维想象的空间能力。

2.3 凡事有方式方法,强化学生对学习技巧的掌握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拥有较长的语文科目学习基础,但是仍然缺乏对学习方式方法的掌握。所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技巧指点和方法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对预习将学内容重要性,在老师讲解之前预习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标注出自己无法理解,需要老师帮忙讲解的地方,这不仅让学生对将学内容有了个初步了解,还能加强学生们对自己不懂知识点的一个印象,所以掌握过硬的预习技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从阅读、写作等不同部分给予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与写作的质量[5]。

2.4 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从中找到乐趣

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兴趣的引导下对语文学习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对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百利而无一害。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奖罚小活动,对于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对于没有完成得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荣誉感。这不仅让学生内心得到了满足,还能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结语

“高投入,低产出”出现的原因除了教师活跃学生的接受程度之外,还有教师不重视使用信息教学手段等。总而言之, “高投入低产出”怪象的出现并非某一原因造成,而是多方面的原因。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自省是否存在相对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改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教学;强化学生学习技巧以及注重学生语文兴趣培养的方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猜你喜欢

技巧高中语文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