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机制探索
——以南京大学为例
2022-02-18钱齐政
钱齐政
(南京大学 科学技术处,江苏 南京 210023)
0 引言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科技发展提出新要求,即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我国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实现国家重要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能力,可以主持完成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是我国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高等学府考察时也多次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方向。
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南京大学遵循国家发展战略方向,落实“双一流”建设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技工作模式。通过解决限制学校科技创新活力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使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得以解决,显著提升了学校的原始科研创新水平与全球学术影响力。因此,如何持续产出乃至积极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对高校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中形成“科研高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重大科研成果”的主流阐释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与重要进展。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来极力倡导的“变革性研究”(Transformative Research)[1-2],意指改变科学面貌、导致科学革命的创新性研究,这类研究同时受到各国基金资助机构的重视。除此之外,文献中还经常使用的相近概念有:开创性研究、突破性创新[3]、颠覆式创新[4-5]。为了方便叙述,统一使用“重大科研成果”一词,意指在科学领域中的突破性成果。本文以南京大学为例,结合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进行重大科研成果培育的实际做法与成效,简要论述从高校角度出发,如何更主动有效地进行重大科研成果培育。
1 创新科研模式,探索南大方案
“十三五”期间,南京大学不断创新与探索,明确了“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强化问题导向,探索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从学校层面,为培育重大科研成果指明了方向。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也是南京大学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科学探索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延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深,通过以基本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催生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的思路愈发明晰。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因此,以基础研究为根,符合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工作的现实需求与客观规律。为更好地实现技术创造与成果转化,南京大学先后成立了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升级各类产学研机构资源,扎实推进科研成果研发与转化工作,加速打造具有南大特色的“基础研究—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链、发展链的良性互动。基于“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与重大科研成果产出贡献南大力量。
2 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原创科研
出于高校产出重大科研成果的内在需求,南京大学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了“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成立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领导小组及工作组,负责项目征集、评审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结合自身研究优势与特色,牵头组织凝练并实施“10”个跨学科、跨院系的科学问题项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突出科研“原创性”,要求选题为前沿科学问题,具有变革性研究的潜力,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还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要求选题具有实现基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条件,具备开展高水平研究的人才队伍,或有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同时,学校实施了“以问题为导向,攀登科研高峰”的“卓越研究计划”,成立了南京大学“卓越研究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卓越研究计划”总体任务布局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在“卓越研究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问题导向,攀登科研高峰。着力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创性科学研究,着力突破我国当下及未来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国家未来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关键性难题。
两大科学研究项目机制的实施,是南京大学为大幅增强科研人员产出高峰性原创科研成果能力,促进科技评价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推动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性举措。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开垦了肥沃的土壤,为实现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加强政策扶持,完善过程管理
南京大学相继出台《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科学问题项目遴选意见(试行)》《南京大学“卓越研究计划”实施暂行办法》,为学校有组织原创科学研究、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地与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根据学校科技发展重点布局的领域和科研人员自身的研究特点,经过反复交流探讨,凝练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或国家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立项原则进行立项,突破了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从一次性评审变为专家组辅导式培育;并针对此类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实行动态化监督与调控机制。在对预期目标进行考核时,破除“五唯”,建立以科研成果质量、学术影响力、社会贡献为导向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减少科研人员负担,激励科研人员取得重大标志性研究成果。入选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学校对每个“卓越研究计划”项目给予每年约1 000万元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充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017年至今,首批启动的“卓越研究计划”项目已完成中期考核,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万贤纲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的“拓扑材料全面搜索”成果取得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全球率先利用大数据研究古生物多样性演化,开创了地球科学研究新范式;基于超高像素成像芯片的“南大眼”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南京大学自主设立、支持力度最大的科技创新计划,“卓越研究计划”整合学校资源,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让科研人员能潜心科学研究,专注重大科学问题本身,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显著提升了学校科研创新发展活力。
4 服务国家需求,优化平台建设
随着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教育部“珠峰计划”对高等学校建设大平台要求的提出,南京大学推进有组织平台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本着“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全球视野、强调问题导向、聚焦优化提升”的指导思想,遵循“立足优势学科、整合优质平台、吸纳优秀团队、优化研究方向”的基本思路,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实验室负责人话语权;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设立平台党委或总支;对实验室给予“双一流”经费的稳定支持;充分利用实验仪器设备,统筹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建立更加符合科研规律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创新管理制度;增加以校聘岗位为主的国重实验室管理队伍;激励制度常态化、制度化,激发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探索独立建制科研平台建设方案,加速重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随着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平台的挂牌落地,以有组织的平台建设带动提升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科学研究新模式、营造学术交流新生态的良性循环初步形成,重大科研成果培育的沃土愈发肥沃。
5 思考与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科技创新突破的需求愈加迫切。我国高校应该彰显科研优势和社会担当,牢牢把握“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在推进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持续为新时代强国建设输送高校力量。南京大学作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先后通过实施独具学校特色的科学研究新模式、推行重大科学研究项目机制、加强重点平台建设等举措,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初见成效的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新模式,使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但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需要反复研究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保持对此类问题的跟踪和分析,在实践中持续优化,实现突破。现结合本项目的研究给出以下建议。
5.1 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
相关研究表明,专利、论文及专著、科研项目等关键数据指标最能代表高校原始创新水平的高低,因此进一步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产出高水平的成果是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6]。而原始创新能力与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又有着正相关性,所以加强对重大科研成果培育的重视程度,建立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从形式、成果、评价等多方面提高老师积极性,势必能带动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人员、尊重质量贡献。需要以增强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综合实力、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实现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不断优化高校科研激励管理办法。在推行激励政策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分类之间的差异,建立正确科学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让学校不同层次、年龄段的科研人员满意,进而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5.2 推进有组织有序科学研究
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重大科研成果的顺利产出,越来越注重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依赖优秀科研团队间的合作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间的共享。目前,部分高校科研人员规模偏小,整体资源投入不足,难以组织起有较大体量的科研攻坚团队;有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的人力资源明显不足,有组织科研尚未形成。其次,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需要以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完成为基础,然而目前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会因为资源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无组织认同感、争夺学术利益等问题,出现各课题组间不紧密合作的情况,呈现一种“有组织无序”[7]状态,最终导致重大科研项目无法顺利执行,重大科研成果无法产出。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推进有组织有序科学研究,赋予重大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更多职能,使首席科学家能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更加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并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真正做到跨平台、跨专业的资源整合,形成“1+1>2”的良好局面。
5.3 加强人才培养与科学预测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核心要素。高校想要实现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势必需要做好相关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育结合,强化基础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导向,对基础研究人员在队伍规模、培养力度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适当提高科研启动经费,延长支持期限。充分调动青年学者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打造一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研究成果突破的生力军,催生更多原创成果。同时,借助科技论文、专利及其引用关系等客观数据,及早识别、发现乃至预测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科研产出、选题与团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集中资源对它们进行早期培育和重点支持。从源头上将培育重大科研成果的时间节点提前、确定性加强,势必能提升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率。
5.4 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高等院校如果能进一步加深产学研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将对高校最终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在重点产业方向实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可以真正实施的应用技术,一方面可以与更多的龙头企业开展集成式科技攻关研发,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机构建设与管理,围绕地方特色核心产业,共同建设以新型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培育机构。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校内科技成果转化部门建设,通过招聘精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和熟悉具体运转流程的专业工作人员等途径,优化过程管理;推广以往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给予科研人员更加宽松有利的政策扶持,奖励成功者,鼓励失败者,从源头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重大科研成果最后一步的产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