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教育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
2022-02-18周凡斌
周凡斌
从思政教育目标角度分析,其与音乐教育之间存在紧密关联,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辅助立德树人任务完成。同时,在音乐的应用之下,还能体现出思政工作的创新特色,拉近学生和学习内容的距离。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让音乐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体现教育的人文特色是教育者应重点思考的内容。因此,利用音乐完成思政教育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发挥音乐对于思政教育的辅助作用,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一、在音乐教育中强化思政教育途径
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学术界的解释分为狭义与广义的音乐教育。狭义的音乐教育指有组织、有对象、有目的的教育行为,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通过对音乐现象的剖析,研究其原理,在概念、证明与推理等手段下完成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优化了音乐实践活动,以此增强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广义的音乐教育指无意识的音乐行为或者实践活动,自音乐产生之日起,广义的音乐教育就已经存在,没有明确的目的与组织结构,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
另外,音乐教育还包括“通过音乐进行教育”“音乐方面的教育”。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不能只是音乐家的教育,要将“育人”放在首位。基于此,音乐教学不能是单纯的“音乐方面的教育”,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要做到“通过音乐进行教育”,即以“育人”为最终目的。在此要想实现通过音乐进行教育这一任务,就要以音乐为桥梁,发挥思想情感这一核心的作用。
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很多高校将其设置成选修课、辅助课程,从音乐课程的性质与重要性,确定了音乐课程体系的不同。现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普遍以欣赏课为主,且受“重文化”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因此,很多高校音乐教师会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基础知识内容,或者专门开设乐理知识讲解课程,为大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希望以此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还有的学校开设了声乐、合唱与指挥、作曲理论等课程让大学生选择,以期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音乐学习需要。
音乐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很关键,教师要为学生甄选一些符合育人宗旨,具有较强民族性、思想性的作品展示,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音乐文化教育,陶冶大学生情操,引导其树立崇高的理想,达到思政教育渗透的目标,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音乐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利用人类音乐文化的精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为了开阔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选择“雅俗共赏”的音乐作品,实施教学,如现代青年接触最多的通俗音乐作品。通过教师给予正确的思政引导,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甄别能力。
高校的音乐,作为一种普及的大众教育,音乐知识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但是也有“模糊思维”的特点,如“音乐语言”没有明确的意义与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教学方法呈多样化,不拘一格。音乐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学生充分发挥联想,结合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体会音乐,进而建立新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的有意引导、启发下,帮助学生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规律的思维方向,让大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自然完成心理成长。
二、创新音乐教法,彰显音乐德育功能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政知识学习积极性。在此,音乐教师需要明确音乐和思政教育知识之间的关联,从音乐发展史的讲解入手,组织学生展开音乐欣赏,调动其课堂学习积极性,突出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保证音乐内容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高度相符,还可从网络选择著名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的音乐作品,营造艺术氛围,让大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比如:《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曲来自同名电影,属于电影片尾曲,在思政教育过程,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此歌曲,带领大学生欣赏的同时开展挫折教育。如讲解电影故事,故事具体内容为“一名女孩在一场高压电事故当中失去了双臂,受到父母的鼓励,这名女孩在残运会游泳比赛项目当中获得了好成绩”。在《隐形的翅膀》歌词当中,也将女孩励志故事展现出来,像“每一次都……也不闪泪光”就是对主人公遭遇不幸以后坚强的表现最好的诠释。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影片片段,聆听歌曲,在脑海当中就会浮现出女孩坚强不屈的身影,利用歌曲当中蕴含的身残志坚精神,触动学生心灵,对其展开思政教育,使其能够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用坚贞不屈的精神面对人生挑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上述歌曲和影片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彰显音乐的德育价值。
三、营造音乐欣赏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可通过欣赏活动的组织,营造教育氛围。比如:可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经典的音乐作品,还可利用广播将音乐创作者的生平故事向学生介绍,使其理解歌曲创作的意义。还可按照思政教育要求,举办“每周一歌”活动,选择和“梦想”“爱国”等主题相关的音乐,每周播放,激发大学生努力奋斗的热情,提高校园文化的凝聚力。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和微博平台的出现为大学生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途径。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微博,举办线上活动,鼓励大学生点歌留言,可以点播和思政主题相关的歌曲。因为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便利,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更习惯利用网络途径听歌,学习各类歌曲。多数学生都有智能手机,音乐APP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视听类产品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可产生影响,也会对其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思政教育者应该注意对新媒体音乐资源的运用,对于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利用媒体途径聆听音乐。在思政教育过程,教师可与班干部之间共同配合,利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为大学生发布经典的音乐作品,缓解其学习压力。利用课余时间,以音乐为载体,渗透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潜移默化对其行为产生影响。活动组织阶段,在音乐思政教育氛围营造阶段,还可利用团体组织,组织交流活动,让大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自身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让思政教育和音乐活动之间紧密联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利用手机软件也是音乐交流的良好途径之一,像“唱吧”能够为音乐爱好者在网络上一展歌喉提供便利。高校音乐教师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选择“唱吧”这类软件,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为大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使其参与人际交往,自由演唱具有积极向上意义的歌曲,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校园音乐活动的组织,可为大学生营造浓厚的艺术学习氛围,所以,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大学生依托艺术社团或者学生会等团体,组织大学生聆听高雅的音乐作品,配合歌唱、戏剧、舞台剧和音乐剧等表演活动,为大学生开启音乐欣赏的渠道,营造音乐欣赏活动氛围,辅助思政教育的实施,提高大学生音乐、审美等素养。
四、通过课外音乐活动,强化与思政互动途径
我国教育、财政和文化等部门共同组织“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大学生业余生活,同时,将优秀民族文化传递给学生,向其传递“真善美”,提高大学生的思政、审美、文化和艺术素养。此项活动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高雅艺术的应用阶段,可能存在“曲高和寡”等问题,因为个别艺术形式学生兴趣不足,或者难以理解,因此欣赏兴趣不高。针对此情况,在艺术活动的组织阶段,需要结合思政教育,融入时代主题,充分尊重学生喜好,保证活动组织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艺术领域认知方面的需求。选题方面,也需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活动内容。在活动组织阶段,思政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群体当中,对于其音乐喜好展开调查,掌握其审美取向和艺术偏好,选择音乐主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热情。还可与专业艺术机构展开合作,让大学生能够接受和喜爱高雅艺术。设计艺术鉴赏活动,组织艺术名家来校展开讲座,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在校园之内,营造艺术活动氛围。让高雅艺术和学生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情趣。
另外,为了提高音乐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强化,开办音乐艺术社团也可营造教育氛围。比如:舞蹈社、音乐社的成立有助于学生利用乐器、舞蹈等展开交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小规模艺术活动,为擅长音乐的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舞台,在表演过程中演唱“正能量”歌曲。比如:《光辉岁月》或者《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依托艺术社团,在校园当中传播积极的力量。思政教师还可与艺术社团成员之间展开交流,让大学生在演唱和表演过程当中,选择和爱党、爱国、励志、惜时等思政教育相关的经典曲目,既能为学生展示才能提供平台,还能潜移默化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大学生具有青春活力,且创新能力极强,部分艺术生对于音乐创作也有浓厚兴趣。所以,在思政教育阶段,教育者还可利用时间节点,组织“校园歌曲”征集大赛。比如:在国庆期间,组织“爱国歌曲”征集比赛,要求学生以社团作为单位,根据祖国发展历程或者取得的成就对于歌词进行编写,并且谱曲,自己演唱创编的歌曲。学生参与活动阶段,能够不断升华自身思想,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丰富校园艺术形式,弘扬时代主旋律,用音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参与实践活动,以社团为载体,用艺术活动辅助思政教育实施。
五、改善教学环境,提升音乐教育的思政渗透
为了凸显音乐的政治教育功能,还需要音乐教师注意教学环境的完善,根据时代的发展,选择传唱度高,内容新颖的经典红色颂歌作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材料。在思政课堂上,深入分析歌曲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实现以音乐强化思政教育的目的。
比如:2021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万疆》这首红色颂歌在5月4日正式上线。歌曲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以积极向上之面貌,向共产党致敬。无论是歌曲的歌词,还是外在演唱形式,都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旋律演奏过程当中,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包括笛子、琵琶等,使歌曲旋律中国韵味十足,宛转悠扬。歌词蕴含的激昂情感触动着人们的内心,特别是“万里河山”和“仁爱无疆”等主题的弘扬,能够燃烧起群众的爱国之火,因此属于对大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文化传承教育的优秀材料。所以,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万疆》的MV,让学生沉浸在歌曲优美的旋律当中,欣赏祖国山河的秀美,用红色歌曲引领社会思潮,陶冶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丰富其精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深入挖掘歌曲中的政治教育内涵,让大学生从中体会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或者利用校园广播,在课下播放歌曲,引领学生向共产党致敬,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总之,在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音乐的应用对于人才思政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教育实践阶段,教育者应该利用课堂教学,开发音乐的思政功能,为大学生组织音乐欣赏活动,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除此之外,教育者还需要对教育环境加以优化,不断改善,让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提高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