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赛博空间
2022-02-18秦钰雯
秦钰雯
从互联网诞生之初,人们便开启了对这项技术未来样态的无限想象,认为互联网将大大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学者预感到,人类社会正酝酿着一场大变革。1996年,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未来人类将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空间中生存,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交流等各项活动。如今,尼葛洛庞帝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互联网已经作为“人的延伸”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生存空间与网络空间已经变得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人们对技术的想象已经转变为一种对新型社会空间的想象,并将其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相结合进行思考和利用。这种新型社会空间被人们称为赛博空间(Cyberspace)。
一、赛博空间的概念界定与演变
“Cyberspace”一词常被译作“赛博空间”或“网络空间”,最早在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的小说《全息玫瑰碎片》中提出,后在1984年出版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中得到普及。威廉·吉布森在《神经漫游者》中描绘了一个由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空间,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连接其中。他将赛博空间定义为一种“共同的幻觉”:“赛博空间,这是亿万人共同的幻象……这是从每台电脑存储体里提取出来的数据的图像化再现。”①
虽然威廉·吉布森仅仅把赛博空间认定为一种幻觉,从当今时代来看并不那么准确,但是这一天马行空的想象不仅为当时的世人呈现了未来科技的可能性,还准确地预测了未来媒介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赛博”(Cyber)为前缀的词汇迅速流行起来,不同学者对赛博空间的界定与讨论不绝于耳。
学者迈克尔·本尼迪克特(Michael Benedikt)在《Cyberspace:First Steps》一书中将赛博空间定义为:“一个由计算机支持、连接和生成的多维全球网络,或‘虚拟’实在……其所涉及的符号或操作,都是由数据和纯粹的信息构成。”②不难看出,他对赛博空间的描述与威廉·吉布森相比要具体一些,从“幻象”变成了充满“巨大信息流的网络”,但依然不够详尽。人们与赛博空间究竟是通过怎样的界面、以怎样的方式来交互的?它对于人们生活空间的影响又如何?
作家约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在1996年发表的《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中指出,“赛博空间……是一个无所不在也无所在的世界,但绝不是我们的肉体所生存的世界。”“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每个人都能进入的世界。”③巴洛作为一名激进的赛博空间捍卫者,认为赛博空间与现实世界是区分开的,它是独立于外界干预的自由、平等的世界。尽管这一观点较为激进,强调了赛博空间的独立性,但它的提出促进了人们对于赛博空间与现实社会空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网络理论家斯通(A.R.Stone)认为:“五花八门的电子网络正在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模式……是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④他认为赛博空间是一种社会空间,并将赛博空间视为社会空间的一个扩展。
从这一系列概念界定与演变来看,人们对赛博空间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认知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人们认知的赛博空间已由幻象性空间转变成与现实空间相联系的社会空间。基于此,本文认为赛博空间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为支持的虚拟社会空间,与现实社会活动空间有一定的交集,两者相互影响。赛博空间的活动主体为现实世界的人,他们将各类电子设备终端作为界面,以数字化信息的流动和存储作为传播媒介进行社会活动。赛博空间的体系看似自由平等,实则受限于现实社会空间,从而在数字资源和网络话语权上产生了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成熟与融合,赛博空间与现实社会空间的交集将越来越大,赛博空间将成为人们活动空间的第四维度。而正是由于看见了这种趋势,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赛博空间进行批判与反思,对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二、赛博空间的身份认同与迷思
赛博空间既是一个技术概念,又是一个媒介社会学的概念。它的诞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促使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产生,塑造了赛博空间的多样性面貌。作为一个新生的虚拟社会空间,赛博空间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淡化了人们在现实社会空间的身份,从而为自身建构起新的身份认同。巨大的社会效应引起了人们对赛博空间的崇拜,一种平等、自由的新型社会空间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迷思。本文从身份认同和迷思两个方面对赛博空间的社会学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揭示赛博空间的特性及其社会意义。
(一)赛博空间与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意为“同一性”,是当代人文、社会、心理学领域里的一个经典命题。美国批判理论家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认为,身份是赛博空间中进行网络互动的符号,通过数字来传递信息,使得人以一种数字的形式存在⑤。西班牙传播学者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⑥。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有助于解答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
当前国内外关于赛博空间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已有一定的规模。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互联网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塑造。美国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 在 《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一书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的视角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身份认同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电脑如何塑造我们思考与感觉的方式,以及电脑时代的人们自我认知、自我界定和自我认同的过程,其研究处于较为宏观的层面⑦。学者丹尼尔·钱德勒(D.Chandler)的阐述更为细致,他从互联网时代新生的虚拟产物(如网页、博客)出发,探寻其与个人、社群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⑧。
此外,国外研究还将互联网与种族的身份认同联系起来,思考赛博空间中的种族建构。例如,学者中村丽莎(Lisa Nakamura) 等人合著的《Race after the Internet》便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技术出发,深度阐释了种族和阶级对青少年参与赛博空间中社交活动的影响,以及生物技术和种族作为信息带来的数字鸿沟⑨。中村丽莎的《Cyberspace:Race,Ethnicity,and Identity on the Internet》一书也同样从赛博空间的种族建构出发,探讨了网络聊天空间中的身份旅游、化身和种族传递,以及网络小说中多元文化主义的“共识幻觉”对于种族建构的影响。
国内的赛博空间身份认同研究以综述型研究为主,如学者李盼君的《赛博空间:反思“第二媒介时代”的身份认同》、学者朱珠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的身份认同研究》等。李盼君通过分析数字化空间中的多元可能,挖掘出虚拟空间中“主体身份认同碎片化、虚无化的新危机”⑩;朱珠选取“方韩大战”作为案例,阐述了网民身份建构的五个过程——不同的自我、网络观展、自我表演、个体反思与网络站队,强调网络空间与传统社会身份认同建构在互动方式、表演文本、呈现方式上的差异,同时强调两者之间的关联,认为传统身份认同建构是网络空间身份认同建构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⑪。
此外,国内的个案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亚文化领域,涉及面广而新,如网络动漫迷群、“弹幕”迷群、鬼畜、字幕组、Cosplay等。这类个案研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剖析文化现象背后群体的身份认同。例如,学者邱天娇的《Cosplay:赛博空间中的幻想与认同》主要从自我认同、性别认同、群体认同和文化身份等角度详细阐释了Cosplay在网络中生发的各类现象与文本,如贴吧讨论、作品展示和道具售卖,认为赛博空间中的Coser通过幻想和扮演重构自我形象,以缓解现实社会中感受到的“焦虑感”⑫。
赛博空间是重塑主体性的福音,人们常常将其消解权威的功能与边缘群体强调其身份认同、挑战霸权的实践联系起来。在现实社会被“驱逐”的群体,在赛博空间中象征性地集合,形成一个个虚拟社区,建立起文化身份,重申“他者性”。去中心化、实时交互、多重身份表达的赛博空间重塑了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为各种文化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赛博空间与迷思
赛博空间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重塑了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它既是技术性的,又是迷思性的。迷思音译自英语词汇Myth,是一个人类学概念。它最初起源于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的田野考察,被定义为人们为了应对社会生活中难以完全解决的冲突而编出的故事。法国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把迷思概念与信息传播相结合,将大众传播过程中内涵意义的运作称为神话。随着信息传播科技的不断创新,社会迷思也在不断地产生和消亡。
加拿大社会学家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在《The Digital Sublime:Myth,Power and Cyberspace》一书中提出赛博空间的迷思概念,并从思想、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阐释了赛博空间的迷思建构及其社会影响。他将迷思定义为“能够激活个体和社会的叙事,能够为人们提供途径,使他们得以超越平凡的日常生活”。他认为,赛博空间“体现并推进了我们时代的重要迷思。根据这些迷思,电脑传播的力量将使得我们经历人类经验中划时代的转变”。“网络空间不仅是迷思上演的地方,它同时促进了今天的迷思性思维方式,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模糊意识。迷思依赖于这样一种意识……一种获得某种新事物,但又无法被清晰定义的意识。”⑬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功效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途径,使其能够超越平凡的日常生活,从而走向另一层社会空间——赛博空间。因此,这种颠覆性的新技术被认为能够终结历史、终结距离、终结政治,于是成为人们的集体信仰,成为一种社会迷思,从而反过来为人们的生活赋予意义。
哲学家玛丽·梅志里(Mary Midgley)认为,“我们得选择用什么迷思、幻想来帮助我们理解物理世界。我们不可能完全不通过它们来理解世界,而且,我们可以在意识到这些迷思和忽略它们之间做出真实的抉择。”⑭的确,虽然迷思是一种“有待揭露的对现实的歪曲”,但是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它。对此,文森特·莫斯可认为我们不仅应当揭示迷思的虚假面目,还要弄清楚这些迷思为何存在,以及它意味着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赛博空间,并使之为我们所用。毕竟,处于迷思性阶段的新技术无法展现其真正的力量,只有当技术变得“稀松平常”时,才能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三、结论
互联网以其颠覆性的技术样态打破了时空距离的隔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新型的社会空间——赛博空间。迷思和身份认同都是社会学家对赛博空间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的思考:这项技术是怎么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它与人类的现实社会空间有什么区隔和交集?作为生活在这一空间中的人,他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本文认为,首先我们应当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赛博空间,认清其与现实社会空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赛博空间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空间之上的,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赛博空间所依赖的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建立在现实空间的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之上;赛博空间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其社会成员都是现实社会空间的成员,人类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物质社会而完全生存于赛博空间之中;人类的认知方式、行为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以现实社会为出发点。因此,赛博空间中的人类活动都与现实社会有所关联,并且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我们不应当过分夸大赛博空间的作用,而应当将其迷思的虚假面目清晰地揭示于世人眼前。譬如“历史的终结、地理的终结和政治的终结”就是将赛博空间的技术性能上升为文明的迷思,其过于夸张的修辞——“终结”,会影响和改变人们对赛博空间的认知,反过来又将制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
如今,互联网及其所构建的赛博空间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融合。我们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我们在进行数字化生存。一方面,人们的身份认同不再仅仅来源于现实社会的经济条件与社会地位,原有的社会身份在赛博空间匿名特性的驱动下被消解。人们可以轻松地在赛博空间寻找新的身份定位,对自我进行新的身份构建与认同,也可以对他人的身份进行质疑和解构。由于两种社会空间生存主体的一致性,这一质疑和解构也将对现实社会空间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也对原有的社会体系产生影响。例如,社交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对原有政治体系的冲击使得公民的话语权因技术的赋权而被放大;又如,互联网廉价、便捷、海量的信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冲击,将原有的贫富鸿沟转换成了数字鸿沟,使“信息富人”“信息穷人”成为信息化时代的新标签。
赛博空间既是一个技术概念,又是一个媒介社会学概念。技术变迁将加速社会变迁,我们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技术的本质,全面地认知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不过分夸大技术的功用,才能真正地将技术为社会所用,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进而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注释:
①William Gibson.Neuromancer[M].New York:Ace Books,1984:69.
②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6.
③John Perry Barlow.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EB/OL].https://www.eff.org/cyberspaceindependence,1996.
④Allucquere Rosanne Stone.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boundary stories about virtual cultures[M].Michael Benedikt,Cyberspace:first steps.MIT Press,1991:81-118.
⑤吴群涛.迷与思:赛博空间的身份认同[J].理论与当代,2014(12):34-35.
⑥[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5.
⑦Sherry Turkle.Life on the Screen[M].Simon and Schuster,2011.
⑧Daniel Chandler,and Dilwyn Roberts-Young.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the personal homepages of adolescents[EB/OL].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strasbourg.Html,1998.
⑨Lisa Nakamura,PeterA.Chow-White:Race After the Internet[M].New York&Oxon:Routledge,2012:1-17.
⑩李盼君.赛博空间:反思“第二媒介时代”的身份认同[J].南方文坛,2012(06):68-71.
⑪朱珠.网络空间中网民的身份认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⑫邱天娇.Cosplay:赛博空间中的幻想与认同[D].苏州:苏州大学,2012.
⑬[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M].黄典林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29.
⑭MaryMidgley.Science as salvation:A modern myth and its meaning[M].Routledge,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