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2-02-18赵文金
赵文金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1 基本概念
1.1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不仅包括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的能力,还包括识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建信息的能力,更重要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具有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意识,并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2 新型职业农民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国家“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再度指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1.3 农民信息素养
农民信息素养是农民的综合能力和基本技能,其目标是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农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重建其知识体系,它通常是指农民在信息社会中将有利的信息应用于农村生产和生活的能力。
2 现状分析与必要性研究
2.1 现状分析
2.1.1 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1],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农村网民3.09亿,占比为31.3%,手机网民规模达 9.86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7%,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 9.81 亿,网民使用比例为 99.2%。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当然,也要看到非网民的规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16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比例为62.7%。调查显示,不懂电脑/网络技能和文化程度限制导致非网民不上网的占比分别为51.5%和21.9%。同时,研究表明,促进非网民上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类:一是提升上网技能,30.3%的非网民愿意接受免费上网培训而上网;二是降低网络使用费用或提供相关设备;三是满足日常需求,32.5%的非网民群体出于方便与家人亲属沟通的原因愿意上网,27.1%左右的非网民因能卖出农产品等帮助增加收入和方便获取医疗健康等专业信息而上网,25.3%的非网民因互联网方便购物而愿意上网。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了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在内的社会居民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2.1.2 自媒体发展现状
在自媒体时代,微信的普及和推广使几乎所有的社交成员都使用社交媒体软件来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人际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人们不再需要面对面或同步交流。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是相辅相成的,并以整合的方式发展。一方面,传统媒体已大规模进入各种社交平台,并成为社交平台上高质量内容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社交平台可帮助传统媒体实现大众传播并提高其影响力。社交平台以用户为核心,注重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与社交“渠道”的深度融合。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的推动下,网络用户向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的迁移,越来越多的积极信息依赖于社交网络来实现大众传播。
2.1.3 农民信息素养发展现状
由于农民信息素养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因此存在较大的差异,共享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大量垃圾信息在网络中传播;他们对信息安全的意识较弱,会在信息共享过程中有意或无意泄露大量个人隐私,这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由于缺乏信息识别能力,许多未经确认甚至错误的信息被无意间共享,从而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在熟人模式的朋友圈中,它极具欺骗性。这就要求及时分析和掌握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引导他们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共享正确的有用信息。
2.2 必要性研究
2.2.1 政府层面
人才振兴是农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适应数字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强农民数字技能的培养,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充分激发农村现有人才的活力,农民才能跟上数字社会的发展。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将数字经济与农村振兴紧密结合,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自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多个指导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文件,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业数字化、农业网络化管理、农村产业集群、农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农村服务信息化、农村管理精细化等方面,促进了农村产业和农民生活的繁荣。
当前,诸如智慧城市和智慧乡村等各种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各种研究也非常热门,而对于限制智慧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研究却不多。
2.2.2 个人层面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新型职业农民当然也不例外。在促进农村信息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关于人的信息能力更为重要。农民的信息素养未能得到及时更新,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使他们在信息获取和使用方面,存在信息筛选能力弱、容易向他人发布虚假信息等问题。
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使用智能手机、计算机、电视,他们对使用各种新型媒体并不陌生,这意味着,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深入,农民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法和手段也应不断改变,应更多地使用新媒体手段,使更多的人更容易获得各种信息资源[2]。
3 提升策略
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才能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才能让农民充分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巨大信息财富,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信息素养也是终身学习者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
3.1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密不可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一些差距,例如基础设施的普及率低,计算机或智能电话的拥有率低以及对光纤宽带的访问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协调城乡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为提高农民信息素养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3]。
3.2 进一步完善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有了较为完善的硬件基础,还需要善于使用这些设施的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完善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拓宽培训渠道,定期组织各种培训班,使农民及时了解行业最新信息,提高农民的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不断创新农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并提供更多适合农民专业学习的实用内容。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能力,提供个性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优化教育形式,与远程在线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在线培训课程,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
3.3 多方面激发农民信息素养教育需求
为了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需要某种文化素养的支持,否则,谈论农民的信息素养将变成无源之水。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和增强农民的学习与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激发内部获取信息的欲望,从而改变刻板印象,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其次,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使他们在扣除日常生活费用和其他必要支出后,可以有更多的钱来享受现代信息资源,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购买相应的现代信息设施和资源,让他们在使用信息设施的过程中接触并逐步提高信息素养。第三,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补贴等方式,减少农村信息网络的安装和使用费用,降低农民使用信息资源的成本[3],激励他们购买和使用各种现代信息资源,从而改善他们的信息素养。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激发他们对信息知识的需求,然后增强他们学习信息资源的动力。
3.4 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与道德教育
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如果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崇高的道德素养,则无论他们拥有多少信息内容,都将难以更好地为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甚至损害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优劣交织,如果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网络上优劣信息的分辨力不足,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图书馆和各种宣传平台,通过信息安全和道德提升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他们对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水平的认识,增强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进一步净化互联网环境,促进网络信息资源健康有序发展。
3.5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分享与应用渠道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农民在信息应用方面存在范围较小、价值不高等特点,这就需要进一步实现各种农业信息的资源共享,拓宽农业信息的使用范围,让农业信息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服务。目前来看,改善信息渠道尤为重要,需要通过建立各种共享渠道,例如“种养植群”“产品销售群”“村民自治群”等微信群,让农民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将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促进他们的信息分享与共享,提高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现代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水平。通过各种信息共享平台,有效激发新型职业农民学习信息技术和技能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也就使得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信息,掌握了准确的信息,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可以改变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可以让他们改善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变农村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使农民能够充分享受信息时代发展的红利,提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