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022-02-18◎李磊
◎李 磊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记者这个行业体现的不仅是新时代特征,也是间接推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技术水平远不如现在发达,人们只能通过收音机等来接收新闻。21世纪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逐渐提高,新闻记者不光要面向自己国家进行报道,还会对国际经济、文化、政治等进行报道,使人们对国外情况有更多了解。
一、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节目造成的影响
新媒体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中产出的新事物,新媒体对网络的依赖比较强,需要通过数字化客户端或者网络平台将信息传达给人们。目前,有很多人在用微信,我们可以应用微信里面的公众号和大门户网站划分为新媒体范围内,广电新闻工作者只需要在微信公众号创建专属新闻的公众号,就可以第一时间把新闻传送出去,这对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此外,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灵活性不如新媒体,电视新闻节目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必须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性改进,使电视新闻节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目前,我国有很多地区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开发不足,导致人们对观看新闻节目产生惰性,对此可以利用新媒体环境优势进行改善。还有一点就是,电视新闻制作人员的创新性不足,相比于其他节目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有很强的对比,电视新闻制作者可以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融入吸引人眼球的内容,例如风趣幽默的文字或者好看的图片。另外,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也很重要,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感,能够把观众带入到所播报的新闻内容中。
(二)专业人才数量不足
由于新媒体的大量涌现,我国很多地方的广播电视台都没有足够的专业新闻工作者,这种问题的出现影响到我国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传统电视新闻受到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冲击,就业人员数量逐渐减少,很多地区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以及记者都不是专业的新闻报道人员,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事业相关培训和教育,新闻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工作到退休年龄,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专业的人才无法及时补充到电视台中,长时间这样必然对节目的活力和创新性有严重的影响,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很难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在人才决定单位命运的时代,这种电视台会被淘汰。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电新闻记者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方向
(一)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报道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仍然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主流媒体在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先天性的优势,能够积极地促进各职能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是职能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重要原因。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空间内的媒体报道质量参差不齐,虽然信息的传递生产更加便捷,但是同时也导致许多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样的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必须及时发声,通过权威报道,将真实的信息发布给人民群众,要保持受众对广电媒体的信赖,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意味着,广电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恪尽职守,从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为老百姓做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去传播新闻,以此来提高新闻报道的价值。
为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记者必须营造出接地气的新闻氛围,使老百姓在观看节目时感到真诚可信,并以此为前提对新闻报道进行深度挖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进行独到的新闻报道,尤其是针对本地区重大民生政策,应该给予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解读,要将与民生相关的新闻报道做实做透。新闻报道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记者要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切入点,使新闻报道接地气、符合实际、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相贴切。另外,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应该发挥出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帮助老百姓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难题,使老百姓认识到主流媒体的价值,使其认可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对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关注度。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进行报道新闻,必须直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类热点话题,表达出旗帜鲜明的正确观点,使广播电视媒体成为正确引领社会主流舆论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广播电视媒体新闻记者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向。当某一地区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如果广播电视媒体不能及时对群众关切问题进行回应,就会使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舆论引导的主力,就会导致舆论走向不稳定,使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过多的杂音。地区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所带来的热点话题,往往会呈现传播迅速、发酵迅速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勇敢站出来,直面这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调查报道,将事实客观呈现在观众面前。广播电视媒体要敢于发声,并且要发出能够让人信服的声音,使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完成舆论正确引导的使命。广播电视媒体新闻记者为了及时报道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必须畅通热点问题反馈渠道,积极地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联系,建立起多元化的途径,帮助人民群众表达诉求、阐述观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可以配合自己所在的单位建立百姓热线专栏,许多广播媒体都会设置这一类专栏,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发挥出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媒体建设这一类专栏,不仅能够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更能够使新闻记者有更多的渠道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样在打造热点新闻时,会更有方向,其内容会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发挥以往积累的经验,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善于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上去找出丰富的、更有高度的主题,将新闻做深做细,并且具有高度,才能够呈现主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及时迎合人民群众的关切。
(三)必须强调与受众的互动
与自媒体相比,广播电视媒体有更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对于热点问题进行的报道和剖析更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可与信任,所以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采编审查程序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进行清晰的掌握,必要的情况下与相关当事人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确保所报道的新闻内容真实、可靠、详细、客观。广播电视媒体的记者要想更好地获得新闻线索,就需要对人民群众平时的生活状态给予密切的关注,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体会基层人民群众的疾苦,既要关注大事,也要关注小情,才能够使广播电视媒体报道的新闻更有价值、更有质量。在新媒体带来的媒体行业新格局下,人人都有话语权,这就意味着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过程中,要将更多的话语权让渡给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联系,并且维持这一联系的稳定性,所做新闻报道要有始有终,对群众诉求要有回应,这样才能够使新闻报道全面、立体,保障新闻报道的价值。
四、广电新闻记者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新闻报道力度
互联网媒体便捷获取信息的方式,对信息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新闻事件是依靠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互联网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超过电视新闻节目,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是通过网络媒体传到大众视线内的,电视新闻可以从这一点优化信息传播效率,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借助传统新闻媒体的强大实力掌握更多更准确的第一手新闻资料,比如一些自然灾害级别的事件,互联网新闻传播者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报道,但央视新闻工作者可以进行第一时间的现场播报,一些需要预判类的新闻,例如人大会议内容、体育赛程等,播报这一类新闻事件和小学时期写的命题作文类似,要根据主题自由发挥,一般不会受到信息传播速度的影响,考验的是记者的专业能力,谁的新闻内容更加贴切实际、更加新颖,就会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与传播。
(二)加强广电新闻记者的写作能力
每个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过后,都要对自己的采访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整理出一份采访稿,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拥有很强的写作能力,稿件的内容不仅要明确事件主题,还要语言优美、语句通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不仅要让同行业的人读懂,还要让没有任何新闻知识的人读懂,要有让人读下去的动力。一则平淡的新闻报道,如果以一种同样平淡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根本没有办法吸引新闻阅读者读完整篇新闻报道的兴趣,会失去对这篇新闻报道的好奇心,很多网络标题党利用的就是大众的猎奇心理,但这种标题党的文章主题明显与标题不符,是新闻工作者在编写新闻稿时的反面教材,新闻记者不仅要做到标题新颖,还要紧扣主题,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有深厚的写作功底。
(三)加强情感培养
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每一篇新闻的时候都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在新闻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感情流露。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流露出的个人情感很容易影响到大众对新闻的认知程度,所以新闻记者要端正感情态度,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正确的观点。由此可见,加强对新闻记者的情感培养,能够很大程度改善新闻质量,例如多让新闻记者接触一些比较感人、比较振奋人心的新闻内容,让新闻记者强大自己的内心情感,能够控制自己内心情感的记者才会给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新闻内容。
五、结语
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大众对广电新闻记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的要求比之前更高,传统的新闻媒体想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继续发展,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打破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束缚,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在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适时改变节目制作模式,只有新颖的节目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在一众新媒体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