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融合出版背景下期刊加工编辑的基本素养

2022-02-18◎赵

传播力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稿件期刊加工

◎赵 娟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期刊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科技的日益进步,引领着出版行业发生着变革,由最初的传统出版逐步过渡到数字出版,再到融合出版,无不印证着当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工作,也就担负着更多新的责任和使命。在整个出版的过程中,编辑工作一直处于核心的位置。出版社近年来探索了创新型的工作模式,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分为策划编辑和加工编辑两大类。策划编辑可能更侧重在前期内容的选题和后期宣传等方面,加工编辑则将重点放在稿件的编校质量方面。随着传播方式和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加工编辑又被赋予了很多新的职能。因此,期刊的加工编辑,既是前沿科学技术的接收者,又能参与到具体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1]。编辑的基本素养更是决定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融合出版的背景下,更应该适时调整节奏、适应新变化,才能真正做到传播文化,服务大众。

一、融合出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了〔2015〕32号《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编辑应该认识到融合出版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时代早已到来,影响和改造了多个行业,出版行业也不例外。比如,传统出版的各种媒介:报纸、期刊、音像,都在通过各种信息处理方法,变为数字化的产品,通过网络,在多种载体终端上呈现出来。出版作为文化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领域,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2]。

传统出版虽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和理念,但以纸质媒体为主体的理念早已被打破,年轻的读者大多使用电子设备阅读。这就迫切要求数字出版快速适应时代,数字出版的变革正是通过自身的规范化的操作,达到高效、便捷的目的,从而逐步呈现出优势。数字出版已然变成出版业深刻变革的重要助推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深度整合,便是融合出版[3]。

二、融合出版对期刊加工编辑的要求

在这个新时代,大家都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价值。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的人才才能形成宝贵的人才资源。在融合出版的大环境下,人才的融合发展是出版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编辑作为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主力军,应该主动探索成为复合型的全媒体人才。这就要求期刊加工编辑既要具备扎实的编辑功底,还要大力加强各方面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出版行业融合发展的需要。

(一)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创新精神

进入数字化加工以来,来稿的主要格式大概是两种:一种是基于office中的word格式,另外一种是使用LaTex格式。无论是哪一种格式的稿件,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对应的软件进行编辑加工,同时还要对稿件中出现的插图、表格和数学公式,进行一些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软件因为版本问题导致不兼容的情况,比如插图的分辨率过低或者存储过大,这会影响后期的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再比如,公式进行一些转换,变成图片了,或者公式里面的物理量写法不对,正斜体和上下角标的格式有误等。上述这些问题,对于一个比较熟练计算机和软件的编辑来说,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规范化的操作。

2016年,《中国科学》杂志社的侯老师等人通过编写VBA程序,提升了参考文献自动化的加工水平,数据是从CrossRef获取的,完成了文献的拆解和基本加工[4]。这一过程,在前期的很长时间,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磨合和探索,除了要求加工编辑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求编辑可以通过对比找到问题所在,并且准确描述操作过程以及期望的显示结果。加工编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基本适应这个新工具。与此同时,加工编辑还尝试学习利用word宏语言,对一些规范化的修改进行技术操作,力争达到一键统改的效果,最终实现高效、基本准确的完成稿件的技术处理[5]。

(二)产品的多样性要求加工技能逐步升级

融合出版最终呈现的产品是多种形式的,比较常见的是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学习机、音频。阅读的方式分为在线阅读和网络下载等,呈现过程使用的语言也不同,有html、xml等,在逐步学习中了解到两者的语法要求和作用是不同的。html是用来显示数据的,是www的描述语言;xml是用来描述和存放数据,是一种持久化的介质,数据和显示是分开的,xml被设计用来描述数据,其核心是内容[6]。目前,《中国科学》杂志社使用的是xml排版,虽然没有要求编辑掌握xml语言,但是已经逐步进行xml的加工、校对和排版一体化操作。这就要求加工编辑的技能,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步升级拓展,适应融合出版和时代的要求。

三、期刊加工编辑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专业素养

期刊是科研人员的指导性读物,重点介绍本学科发展的现状,通过多种理论研究方法,让科研人员开阔视野,受到启发,理论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因此,论文的学术水平就是期刊的“灵魂”,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就是保持“灵魂”的精髓所在。期刊的加工编辑面对的是本学科多个方向的稿件,对基础技能的要求,也是很广的。比如,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一级学科基础知识,还要熟悉多个子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习惯性用法。随着工作经验的逐年积累,编辑的视野不仅有深度,还要有广度。一部分青年的作家学者,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热情,从学术研究角度,论文具有前瞻性和闪光点,可还是缺乏一些规范化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处理稿件的编辑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编辑加工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作者将其论文进一步完善,达到精品出版的要求。

(二)敬畏心和责任感

从事期刊出版工作就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作为期刊的加工编辑,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持一颗敬畏心。出版工作是一项文化事业,要想期刊出版精品稿件,就必须要具备一支有较高职业素养的编辑加工队伍。编辑的工作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甄选并制作优质精神食粮的脑力劳动者。编辑必须具备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电子化文档在与外界的传输过程中,更要格外注意计算机的安全运行和网络的维护。编辑日常接触到的稿件,绝大多数是没有正式发表的,这些稿件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编辑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格外留心注意。

(三)扎实的文字功底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出版物的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无论采用哪种呈现形式,最终都会以文字材料表现出来。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除了要求内容的真实、科学、时效性外,还应该具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在语言表达上要有一定的美感。因此,要求加工编辑有一定的文字使用经验和审美能力。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图表、数据、结果的呈现,还要留意行文结构、逻辑层次等方面。

(四)善于沟通的交流能力

融合背景下,除了文字功底外,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编辑在加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需要规范化处理的问题,恰巧作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他一直强调这个写法在业内是通用的,不赞同改动,甚至是通篇一个字都不能改。这样情况下,如果加工编辑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没能在恰当的时间给予恰当的沟通,让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变成“棘手”的问题,这就可能为后面相关的出版工作留下隐患。

在融合出版的大形势下,加工编辑除了跟作者和读者沟通交流外,可能还需要经常跟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深入探讨。比如,涉及一些小工具的开发和探索,编辑提出基本需求,技术研发人员制作程序满足要求。在沟通的过程中,编辑不仅要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需要做什么,还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跨领域接触的时候,彼此之间理解事物的能力是不同的。技术研发人员需要充分理解编务工作的整体流程和诸多细节上面的要求。

(五)较强的创新精神

除去上述几点基本素养外,编辑的创新意识也十分可贵。比如编辑技术手段的创新,之前的一支笔、一把剪刀、一瓶胶水的传统编辑加工手段已不能适应快速的信息时代,期刊编辑的创新技能更是走在图书编辑之前,无纸化办公应运而生。加工编辑的创新精神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工技能的创新

稿件的加工形式从2012的纸质版加工过渡到电子版加工,校对模式由传统校对过渡到利用word进行电子比对,逐步改变了必须借助纸稿阅读的习惯。随着运用word熟练程度的提升,加工编辑想要探索一些提高效率的方法。最初接触到的是使用通配符进行简单操作,比如提炼一些有规律的数字或者符号,使用通配符的查找功能,再替换为标准形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但是随着通配符的持续使用,加工编辑发现一次查找替换的操作只能修改一种类别,还想在加工技能上有更大突破,想要一次性完成所有类别的查找替换操作。后来接触到了word宏功能,加工编辑尝试录制并使用宏的几项功能,发现可以基本满足一键查找替换的要求,而且这个宏功能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持续更新使用[5]。

2.加工工具的创新

使用计算机将文本转换为多种语言呈现在终端上会涉及一个常见问题——转换过程中的描述语言较为复杂。在这整个转换过程中,加工编辑不仅要看懂超文本标记语言,还要会用这些语言进行格式段落的调整。随着新语言的引入,修改这些语言的工具也会越来越多样,例如,Mathtype公式编辑器,在传统的电子稿件中,打开公式编辑器直接修改即可,所见即所得;而在融合出版的新加工模式下,一个简单的算式会由很多复杂的语言组成。而这种语言的学习有可能会变成常态,所有的文本在稿件定稿之后,都要经过一系列的语言转化,最后完成在线发布的状态。

3.创新型的思维模式

科技期刊是为科学家服务的,是传播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平台。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期刊出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形式变得更加多元。这也就客观上要求编辑的职业技能需要突破和创新。与其被迫接受改造,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应对。因此,编辑要具备创新型的思维模式,从“为他人做嫁衣”的习惯中跳脱出来,顺应融合出版的时代要求。

四、结语

以上是在融合出版的大背景下,笔者通过分析融合出版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两点对期刊加工编辑的新要求以及应该具备的几项基本素养,包括专业素养、责任感、语言文字素养、沟通能力、创新素养等。希望加工编辑通过提高这几项基本素养,可以形成较为稳定扎实的核心竞争力,力求达到既保证质量,又保证周期这一出版要求。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加工编辑,要杜绝“吃老本”的心态,积极走出舒适圈,具备发散性思维,时刻保持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做到不断适应融合出版的转型升级。

笔者坚信,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倘若每一位创新型谋求突破的编辑都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并且结合具体实践不断修复,那么团队协同加工的战斗力将持续提升。这样一支高素质学习型的编辑队伍便应运而生。这对精品期刊出版工作的顺利、高效、优质运行起到了稳定的支撑作用。过硬的编辑技能是法宝,具备新技术手段的编辑技能更是难能可贵。只有不断秉承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在工作中积累知识和经验,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作者服务,为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稿件期刊加工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认识“超加工食品”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后期加工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期刊问答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