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2-02-18陈建喜

关键词:德育历史教材

陈建喜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合理选择与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仅是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开展课堂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德育渗透,还要注重对历史德育素材的挖掘和运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选择德育素材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德育的有效开展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为发挥德育功能,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教师要注重在历史课堂中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素材开展德育,让学生知道历史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知识与能力并重,品德与能力并齐。

(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大多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学习历史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和熟记知识点的同时,将真实的历史情感流露出来,所以德育素材的选择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可以拓展历史人物知识,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鲜活的历史事件中用心感悟,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选择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仅要求教师熟悉历史课程标准、博通古今,还要求历史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要想选择适合学生的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就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而这一过程也正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德育素材的合理选择与运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德育素材中,学会了关爱、学会了感恩,他们敢于担当,坚持正义,这些良好的品质对其今后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德育素材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素材的选择对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导致其在渗透德育时,所选择的历史素材不能很好地发挥历史课堂的德育功能。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初中生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形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德育,不注重引导学生体悟历史思想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导致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变得呆板、枯燥,学生也逐渐形成了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意识。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德育工作也很难有效开展。

(二)德育素材选择较随意

有的教师没有认真研读教材就随意选择历史素材进行教学,还有教师在选择素材时没有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导致德育素材很难发挥作用。此外,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也根据要求选择了德育素材,但受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较为完整和充分地将素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应用到课堂中,所以在制定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也比较空泛,可操作性不强。

(三)生搬硬套德育素材

在德育素材的选择上,有些教师生搬硬套,不能灵活选择与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就使得一些本身具备德育功能的素材死板乏味,不能使学生与之产生共鸣。甚至还有教师直接套用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无法起到启迪思想的效果。

(四)缺少学生的参与

在德育素材的选择上,学生也应该有发言权,但就现状而言,学生较少参与到德育素材的选择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历史课外实践活动,都是由教师一手负责德育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教师没有认识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学生在挖掘德育素材的同时,也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化。

三、初中历史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分类

(一)文字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是文字性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选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科技发明等素材,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如,在“世界古代文明”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的文明,并通过分析各自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感受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通过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建立霸业等,让学生明白国家的强大与个人的强大相辅相成,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要明确目标,抱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忍辱负重的决心,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面对的决心和勇气。

(二)画面性

画面性的德育素材主要是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的历史照片、相关视频等。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电影《林则徐虎门销烟》,让学生借助教材内容和影视资料,感知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和侵略,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汉字演变过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不同字体的演变过程以及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描述性

历史教学中,学生无法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通过语言或文字描述,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德育目标。如在“开元盛世”的讲解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展示唐都长安的画面,从规模宏大的建筑、热闹的商业活动讲起,一直到晚上的唐都长安。通过绘声绘色的介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唐朝的文明和繁盛。

(四)体验性

体验性的德育素材主要是学生通过模拟表演或者现场体验的方式感知历史,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等,理解比较复杂的历史问题,从而进行自我道德教育。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历史剧,也可以设计体验,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身份设计一条丝绸之路的旅游路线等。这样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德育素材,消除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探究热情,让学生从走进历史到感悟历史,最终能够准确评价历史。

(五)生成性

生成性的历史素材随处可见,这些素材具有随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可随时出现,可以是某一个情节或某一句话,这些都是无法预知、不期而至的。面对这一类德育素材,教师要善于开发,因势利导,及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素材的选择与运用

(一)重视素材选择,丰富德育素材

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德育素材,但是在选择和运用的过程中,第一,要选择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德育素材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确保历史素材的真实性和教育性,做到史论结合,去伪存真。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实,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收集秦始皇的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的讲解,教师可以专门组织学生通过关键词“暴君”“苛政如虎”“焚书坑儒”“统一六国”“筑长城”“统一文化”等,客观评价秦始皇。在评价秦始皇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德育渗透,借助秦始皇的事迹引导学生明白不能片面地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个人,而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才能凸显出历史的真实性。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秦始皇,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还能使学生在今后评价他人时,知道应该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不能片面地评价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科学的态度。

第二,要选择具体直观的德育素材。具体直观的德育素材主要是图片、视频以及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等,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在“南京大屠杀”这一内容的讲解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这段历史,教师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让学生重温民族苦难历史,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学生打好作为中国人的“底色”。同时,还可以将历史与现在做对比,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祖国的强大和稳定发展,才有了我们现如今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国家的强大也离不开所有中国公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选择典型代表作为德育素材。历史上有许多品德高尚的杰出人物,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非常值得青少年学生学习。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言警句、名人故事、艺术成就、著作等开展德育,还可以选择一些反面人物和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五四运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李大钊同志的认识,了解李大钊领导青年学生斗争的历史意义,感受李大钊同志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的壮丽篇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李大钊在百年前所喊出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教育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向与信心。

(二)营造良好氛围,活化德育素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德育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首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胆质疑和探索,在实现师生对话交流的同时,助力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问题的探究和学习中去。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籍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素材,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在相互分享中,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受到了教育。

(三)开展课外活动,优化德育素材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较好地进行德育渗透,因此,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能够充实课堂知识,让学生更加具体和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记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周密组织,精心安排,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课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课,明确课外活动的目标、形式、内容等,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要求对活动进行周密组织和精心安排,组织学生感兴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历史。如在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这样的节日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感受祖国的伟大与富强;可以组织学生拜访抗日英雄,听抗日英雄讲抗战故事,感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若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革命遗址参观,身临其境地感受先辈的艰辛,让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受到德育。

德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一门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素材,而要让这些德育素材发挥作用,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等,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德育素材,选择历史教材中适合进行德育的素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猜你喜欢

德育历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