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2022-02-18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选题思政课程

江 宇

“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①是2.0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计划的要求。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以课程思政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合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全新的德育模式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从数据到发现新闻、基于数据讲好新闻故事技能的同时,也要通过实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能力,使其未来能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坚定的立场和满腔的热情从事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工作。

一、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

“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是学科专业选修课,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开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介绍数据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为了胜任数据新闻领域的工作,学生需要知晓数据新闻的历史、经典案例或范例。“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数据分析,了解数据可视化相关软件,基本掌握统计学概念、原理、方法及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能正确运用数据结果发现值得讲述的故事(发现问题),运用数据讲故事(分析解决问题),并最终创作完整的数据新闻作品。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②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强调传授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外,还应重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而言,“才”指学生对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各种技能的掌握,“德”则指在数据新闻作品创制过程中诚实耐劳等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对数据伦理与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遵守。因此,对“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的思政教育而言,应把立德树人的内容融入课程的教学目标中。通过对数据新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系统讲授,使学生遵守新闻伦理与数据使用规范,熟悉数据新闻制作流程,运用数据结果发现故事、讲述故事,最终创作完整的数据新闻稿,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为成为有知识、有温度、有情怀的新闻传播人才打牢思想基础。

二、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

“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先决条件。”③开展“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思政教育,首先需要对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内容涵盖数据记者的职业素养、数据新闻策划和选题、数据伦理原则等相关知识。教师要善于将每个章节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内化到教学内容中,在向学生传授数据新闻制作技能的同时,穿插数据伦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价值理念,以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令学生切身感受到媒体行业与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一)在分析数据新闻优秀案例中体现思政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以正确认识国情、世情和党情为根基。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将蕴含丰富课程思政内容的优秀数据新闻作品收集起来,并创建经典案例教学资源库。那些处处体现着优秀媒体人业务水平的优秀数据新闻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资源。在“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把讲解理论和技术与分析优秀案例相结合,把创制新闻内容与解读社会热点相结合,通过带领学生赏析数据新闻的精品力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力争做到能力与品德双提升。例如,教师将《改革开放40年数据报表出炉,20张图令国人动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数据“数说”脱贫攻坚重大成就》和《中国共产党画像》等致敬建党、建国以及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的相关优秀案例引入课堂,在培养学生面对重大选题时的信息整合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立足中国实践确定数据新闻作品选题,并以正确的新闻传播观制作正能量、高品质的数据新闻内容。通过优秀案例的熏陶,学生陆续创作出体现中国交通建设成就的《中国地铁50年》、体现建党百年成就和袁隆平科学精神的《粮食大国之路》、面向疫情影响的《疫情带来了哪些风口行业》等有情怀、有思想的数据新闻作品,体现出基于国情、民情和服务国家需求的新闻意识和价值判断。

(二)引介优秀数据新闻创作团队以体现思政

数据新闻作品的产制需要团队合力完成,精品的诞生更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团队成员一般由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数据分析人才和可视化设计人才等三部分人员构成。在分享数据新闻优秀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优秀数据新闻创作团队的介绍,弘扬数据新闻创作团队心怀家国、细致耐心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为了创作精品而反复打磨的匠心精神。从2014年起,中国每年都会举办数据新闻大赛和高校数据新闻大赛等赛事,包括高校在内的学生创作团队成为参赛主力。在教学中,我们着重对创作获奖作品的学生团队的创作过程进行介绍,有意识地以同龄人的榜样事迹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第三届数据新闻比赛一等奖作品《雾霾十三年:还远不是停下的时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本科生陈庭玉等同学创作的。在讲授此案例的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分析该作品的选题思路、数据来源、故事架构及其可视化设计等内容外,还把主创者在这个作品诞生过程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以及收获的心得体会等讲述给学生。例如,“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团队力量的强大及团队带来的无限可能性。”“在数据搜集整理分析阶段遇到的任何一个困难,都可能使我们终止这个选题。”“敢于想象、勇于尝试、坚持不懈,才能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④优秀同龄人的创作感受令学生体会到在数据新闻创制过程的分工协作及不畏艰辛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在批评不良数据应用中体现思政

随着互联网海量数据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据。然而,当前不少新闻报道对数据应用的科学性却有待提高,“数据说谎面面观”的教学讲授显得尤为重要。以往,我们会在讲授数据作假的认定标准及批判要求等内容的基础上,列举相关案例,说明数据新闻的创制要求数据材料诚信、客观和真实,同时强调数据作假的后果,这样的教学往往局限于数据伦理原则的运用。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后,教师深入挖掘数据收集及运用中所涉及的伦理道德内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坚持数据的真实可靠、全面权威是创制新闻作品必须遵守的规范,从中折射出的诚实守信的品质亦是为人处世应有的道德素养。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当前存在的数据失信现象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与思考。例如,教师通过介绍某些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对疫情数据的不重视,结合我国对疫情数据准确全面及时地公布等情况,使学生认识到数据对公众知情、民心稳定及疫情防控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披上统计外衣的商业营销中包装数据结果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解读,剖析保持统计机构独立性的重要性,向学生强调寻找与利用数据时,要重视采用权威独立的统计机构数据。教师系统有效地挖掘这些案例中富含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从更高的层面理解恪守数据伦理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新闻数据作假不仅涉及数据伦理原则,还涉及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失实与误用数据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字人文精神,使学生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性的内容传播。

三、在教学方法中体现课程思政

在教学环节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多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结合数据新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除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外,还以“课程思政”为导向,采用分组讨论、创作实训、展示学生作品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丰富的内容与活跃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

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赛促练。鼓励学生参加高校数据新闻大赛和中国数据新闻大赛等赛事活动。通过变作业为作品,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在作品创作中得以提升。例如,在2021年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中,广西大学2019级学生吴佩娟带领团队完成的作品《聚焦夏季残奥会:看见残奥会上下的“特殊”与“普通”》荣获三等奖和最具传播力奖。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四力”为基础,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立足时代,深入生活,了解国情民情,基于不同的媒介平台特性运用不同的手段,以正确的新闻观创作有思想、有温度的数据新闻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在教学组织上坚持课堂内外有机结合。通过职业化传媒机构采前会和编前会的启发,在课堂之外增开课外选题会,组织学生对选题充分讨论后确定有价值的选题。同时,邀请传媒机构的记者编辑担任评委,为学生的项目作评议。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师生均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常态化。在“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上,不少学生的自选项目关注“留守儿童”“环境保护”“农民工”等颇具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选题。学生制作的数据新闻作品经修改完善后,会被推荐到院办媒体公众号发布。同时,教学团队还通过遴选优秀学生到人民网与广西频道共建的新媒体实验室实习实践,在学生中形成示范效应。这对培养认同主流价值观、符合国家主流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考核方式上,课程以完成并展示个人或小组的数据新闻制作项目来考核结课。小组项目体现学生对数据收集的选择,展示学生在数据新闻领域的基本能力,并在完成小组项目中体现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教师如同教练,对学生的项目实践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包括选题、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最终新闻故事撰写的所有流程,并在作品最终通过之前进行指导修改,坚持在学生整个创作实践中践行课程思政。平时成绩则主要由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三部分构成。我们打破过往主要由教师分享优秀经典案例的习惯,以学生对优秀案例的选择、分享与解读作为平时作业,更能调动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评价学生的分组项目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一是数据新闻的选题价值,占比15%,要求用独到眼光关注及探析现实问题,无抄袭、不雷同;二是新闻叙事逻辑,占比15%,要求叙事内容完整和叙事逻辑结构合理,观点表述以事实为依据;三是数据收集和分析,占比30%,要求数据与主题密切相关,数据来源可信且多数据来源互证并标注数据来源;四是数据可视化,占比30%,要求基于叙事必要使用图形、利于主题呈现,图文结合度高,图表规范和图形美观;五是认真程度,占比10%,要求态度认真,书写符合规范,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文风与选题相符,字数篇幅达到标准等。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效结合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团队合作中完成数据新闻制作项目,大部分作品偏重对现实的关注与分析,项目团队分工协作,各自技能特长亦得到精进。

为获知在“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专业课程中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走访,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感到满意。与此同时,以“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为内容的省级教学课题顺利完成结题。

四、结语

课程思政以学生为本,但要教师先行。作为“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教学教育活动主要组织者,教师是推进该课程思政的关键。根据数据新闻创作工作的实际需要,广西大学搭建了由3名教师组成的“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团队,他们分别负责数据新闻选题与叙事、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可视化等三个主要教学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要想调动教师团队工作及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就要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政治素养。首先,强化理论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引领,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其次,勤于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加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判断分析力;最后,专业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部、教育厅和高校组织的课程思政的学习与培训。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注意向学校的思政教师互学互鉴,以更准确地把握思政元素,更顺利地在“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教学中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结合,把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全课程,真正实施“全员育人”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本身内涵丰富,实施方式多样。不同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各有特性,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实施策略与举措必然各具特色。在未来的“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育人策略和方法,研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实现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优化,培养品格高尚、专业技能强、政治素养高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注释:

①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10-17.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810/t20181017_1249 455.html.

②习近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

③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④主创团队独家解读数据新闻比赛一等奖作品|特别策划 [EB/OL].子萱说汽车,2021-04-05.https://www.360kuai.com/pc/98ef94026e9165d5e?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猜你喜欢

选题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