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逻辑:主流媒体对中国故事的书写建构

2022-02-18向承才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受众文化

向承才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提升,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国际传播环境,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打造新时代国际传播环境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步入数字化时代,智能媒体飞速演进,万物皆媒是当下传媒的显著特征。在此时代背景下,国内各大主流媒体需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强化主流意识,肩负起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重任。

一、中国故事的书写现状

在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媒体的影响下,中国故事原本的主体、范围、目的、效果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在西方媒介强国的影响下,国内媒体对外传播事业发展受阻,且对外传播效力趋于减弱。近年来,我国在对外传播上苦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也受到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不善于讲述对外故事以及因数字鸿沟带来的技术“绑架”。

(一)不善于对外讲述故事

国内许多主流媒体在对外报道时主要是以国家大事、政治活动为载体进行宏大的政治性叙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外受众信息接收的文化差异,很难产生联动效果,不便于预期传播效果的发挥,甚至可能引起传播的逆反效果。此外,我国的外宣活动也以展示宣传片和宏观理念为主。但对于海外受众来说,治国理政离他们非常遥远,他们绝大多数是更倾向于了解“鸡毛蒜皮”之事的寻常人。

(二)数字鸿沟带来技术“绑架”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加速了媒体的智能化。新媒体不仅使传统媒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升级,还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的生产和传播中,不断重塑着人类的社会关系。而技术的不均衡发展也会扩大当下各国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一些媒介欠发达国家由于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影响,不能用新技术了解国外的新思想、新文化,使得本国的文化及国际地位被边缘化甚至被西方强势文化吞并。

二、宏大主题的叙事技法

故事是一种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的叙事模式。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故事是对人类文化价值的系统化解读,而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体系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提炼和升华。长期以来,中国故事在本土风情的渲染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叙事风格,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受众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逻辑。在长年累月的传播中,主流媒体在中国故事的对内书写上取得了不错成效,但在对外传播方面还需要在书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海外受众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毋庸置疑,主流媒体要想真正让中国故事迈向世界文化舞台中央,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就要讲究逻辑,并为这个逻辑的展开寻求不同的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入手,让宏大的叙事主题显得细致且形象。

(一)微观视角:小切口呈现大议题

伴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社交平台开始成为故事讲述的重要平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多元,人际关系也呈现出虚拟化的趋势,很多人沉浸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对此,各大主流媒体要借势社交网络平台,传播优质内容。正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用交通体系的巨大改变向世界报道“中国奇迹”——铁路营业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公路总里程突破480万公里,每分钟有近3.4万人次和9.8万吨货物处于交通输送中,中国路网四通八达①。同样,一些外媒也相当注重中国宏大主题的故事叙述逻辑。例如,2019年,英国《卫报》在《新中国成立70年故事》的报道中,通过展现普通人的真人真事,对中国的变迁进行深入剖析,吟唱出一段峥嵘岁月的赞歌,传递中华之骄傲。

(二)中观视角:提升用户卷入度

当下,新媒体技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受众进行探究。各社交平台能够为运营商提供上亿人的网络使用偏好数据,将公众的社交热情转化为大数据,从而研发并推送提升用户卷入度的互动化服务。针对当下传播环境的“分众化”特征,《人民日报》联合腾讯共同研发推出“家国梦”手游——一款专门面向青年群体的模拟家园建设的游戏,目的在于激发青年群体的家国情怀,形成适应当前群体的“放射状”传播。同样,主流媒体在对中国故事素材进行选取和报道的过程中,需要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主动设置议题内容的同时增强报道的情感黏性,输出真情实感的故事讲述。

(三)宏观视角:对外展现大国形象

中国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离不开适宜的传播载体。从文本的书写到传播路径的选择,各主流媒体都需要进行充分挖掘,寻求适宜的传播方式,从而实现不同文明间互联互通、互构互建的效果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包括新华社、央视网、CGTN在内的国内主流媒体都精心策划推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员新时代特征的报道。这些报道既丰富了党员的形象和时代内涵,又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力以及多元渠道的融合影响力。

三、中国故事的书写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指明了方向。对内写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时代命题,也是时代使命,更是我们能否在全球确立中华文明的价值地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由于主流媒体在传播报道中拥有比自媒体、网络媒体更强的媒介公信力,以及对信息源和采编权的媒介接近权,主流媒体在对中国故事的书写与传播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一)凝心聚力: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简单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最基本也是最深沉的力量,它包含着人们对本国文化价值的坚守与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的脑海中,成为激励整个民族薪火相传的动力。我们的文化自信自始至终都流淌在集体记忆中,经过时间的磨炼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持续深化,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对内方面,中华民族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华文化迈向世界、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站稳脚跟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柱。新时代下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取得了罕见的成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数据和图像的形式对这种“仪式感”进行报道,激发了国民的身份认同,将社会联结成一个整体,强化集体意识,增强了文化凝聚力。

对外方面,始终坚定我国文化自信,可以有效防止西方文化强国所进行的文化渗透,避免宣扬文化霸权主义。中国官方通过国外媒体平台如Twitter、Facebook等进行跨国文化交流,在保护自身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时吸纳优秀的他国文化,有效实现“美美与共”。同样,保持对待不同文化的谦逊态度,更契合国际传播和平友善的要求,有利于形塑中国的大国形象。

(二)守正创新:技术更迭,引领传播新风尚

在新媒体技术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新媒体平台凭借其高度的信息扩散和多向互动的传播能力,已经开始在政治传播中成为基于国家利益之争的博弈场所。如今,奥运会开幕式已经成了展现媒体视觉技术、传递国家形象的重要竞技场。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360度VR视频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增强现实技术的大范围运用,再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VR技术的升级换代,用户可以更好地通过Xdinity(COMCAST旗下的电子数字服务)体验各类运动赛事的VR直播。2022年,北京冬奥会还未开幕就备受海内外瞩目。自带感知设备的“智能防疫员”、接近于零的低碳排放量、媒体在导播室就能轻松实现“云转播”等,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各科研团队的一次次挑战突破,最终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呈现给参赛运动员和数亿观众。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叶卡捷琳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真的很惊艳,每一刻我都很享受。点燃奥运之火、升旗仪式都别出心裁。北京成为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很开心能见证这一刻。”

大数据平台监测结果显示,在北京冬奥会开幕期间,网络媒体传播以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快速性等特点成为观众的第一选择,76.21%的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关注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信息。同时,传统媒体同样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39.12%的用户通过传统电视关注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相关信息。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央视新闻与快手短视频合作运用“1+6”多链路直播技术,使用“5G+4K”技术,以央视新闻1路主信号和其他6路分信号,为快手短视频用户提供多视角观看选择的权利,同时使观众在直播间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并进行实时互动,满足观众全方位直播互动性体验。在每场比赛结束后,平台自动生成回放,用户可以毫无时空约束地回看、转发、下载。此外,在我国奥运健儿夺冠之际,朋友圈被一张张“五星红旗”刷屏。在此前的圣火传递仪式中,各大新媒体平台推出的H5互动新闻产品在换照创意上进行延伸,网民可以通过链接对现有圣火传递照片进行再生成,贴上自己选择的头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庆祝仪式以及国民的爱国情愫,激起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

(三)互动发展:“硬”诉求,“软”着陆

以往背景宏大、建构复杂的国际传播叙事方式最能全面展现事件图景,但已不适应当前多元开放的国际传播格局。从自身来看,新媒体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呈现出“集中化”与“碎片化”的双重特征。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原有的宏大叙事、自我为主、灌输式的宣传已不再适用。这种“宣传腔”的叙事逻辑很容易引起当代受众的反感,甚至会产生传播的逆反效果,造成严重的“文化折扣”。

当下的传播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受众开始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变为按需搜索的主动者。同时,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开始越来越重视受众的地位。如今,传统媒体不仅开始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协作,还开始将受众的需求列为第一服务宗旨,并且始终坚守新闻业的“喉舌论”,不断在新闻实践中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传统媒体在对内书写中国故事时应积极融入当前传媒生态,转变现有的话语方式,充分考虑到民生视角下的不同语境差异,与各阶层受众建立“共通的意义空间”,提高传播的易读性和吸引力。将“硬”诉求转变为更加合理的“软”需求,可使传播更加人性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传统的宣传思维早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传播环境。只有“硬”诉求与“软”需求相辅相成,推陈出新,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借力发声:搭车“视频转向”

伴随着自媒体的深耕与创新,传媒领域逐步进入Web3.0时代,人们开始自由地在网络中充当内容生产者和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者和受众的自由度得到了空前提升,碎片化阅读成为该时代背景下的显著特征。

短视频满足了受众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它不拘泥于传统生硬的图文形式,能够将中国故事形象化、具体化。早在2015年,中国网就着力打造一档《中国3分钟》的英语时事短评节目。该节目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聚焦国内外重要事件进行报道,回应国际关切,向海外观众准确传达中国立场,每期节目控制在3分钟内。“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论述不仅站在全球传播的高度,还扎根中国的现实环境,为良好的国际传播格局勾勒出一张全新的蓝图。而随着新媒体行业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内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好中国声音已成为国内各主流媒体的头等大事。

要想布局全息媒体,不再拘泥于传统报道的图文形式,就要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通道,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善用H5、直播、数据新闻等形式对中国故事进行创新型报道,输出主流价值观,激发全国人民的家国情怀。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由“央视频”出品的视频《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华诞》在全国70家影院同步播出。这也是我国首次将4K信号以卫星传输的方式引入电影院线,同时配以杜比5.1环绕立体声,达到层次分明的音响效果,让数亿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盛大的国庆阅兵式,同享骄傲。

(五)融合传播:5G技术打造全新的传播矩阵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被广泛应用的4G而言,5G拥有高时速、广连接、低时延的特征。5G技术也更契合4K超高清的画质输出和5.1声道音频输出的传输网络要求,且5G技术的商用为人际通讯由现实到虚拟现实、声音画面由高清到全系带来可能,使得新闻传播由此迈向“全”时代。

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助力国家形象的建构,首要任务就是用技术手段准确预判受众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社交媒体有效利用当下的融媒大势,建立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多平台互动的传播体系,构建立体化媒体矩阵。如今的媒体具有一体化、多功能的特征。尤其是步入5G时代后,高新技术的运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为实现多渠道、多内容的终端整合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中央电视台首次在阅兵直播中采用5G技术,依托华为联合三大运营商搭建的传输网络,赋予观众全新的直播体验。近年来,5G技术在国家大事、国际事务的转播中应用更加广泛。同时,在5G传输网络的保障下,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利用Pro2、Insta360Titan等设备,构建了VR直播矩阵,实现了以第一人称视角感受新闻报道的沉浸式用户体验。

四、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自提出起,就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职责,广大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更要肩负时代使命,做传播中国故事的践行者。中国一直在前行,中国逐梦前行的步伐势不可挡,国家形象在一次次探索和精心构建中变得越来越强大,也因此赋予了中国更深刻的时代内涵和全球意义。未来,主流媒体应加强对中国故事的系统阐释,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注释:

①陈姣娣.《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阅兵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②孟达,周建新.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媒体赋能[J].人民论坛,2019(13):130-131.

猜你喜欢

受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融合时代的受众画像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