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的发展与审美变迁

2022-02-18张景武

视听 2022年5期
关键词:黎锦黎族纪录片

张景武

纪录片影像志也被称为“民族学纪录片”或“影像民族志”,用动态影像的记录方式来书写民族志。一般认为,民族志是将人类学等学科进入异文化领域的所见所闻写成文本,以供本文化的人阅读,向本文化人群介绍异文化的一种文化书写方式,目前已成为相关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文化展示方式①。

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是利用纪录片的创作方式来表现海南黎族题材的民族志。需要指出的是,其创作主体包括海南黎族的创作者,也包括海南黎族之外的作者。也就是说,只要是展现海南黎族题材的纪录片,均是本文要考察和研究的影像志样本。

据“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研究”课题组的调研统计,从1928年至今,共有31部海南黎族纪录片问世,所涉及的题材广泛,审美层次多样,体现出鲜明的历史特色和时代变迁,为构建新时期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打下了基础。

一、1928-1949年:近代考察影像时期(共2部纪录片)

1928年以前,海南黎族影像志没有任何动态影像留存。1928年,诞生了海南黎族第一部纪录片《五指山问黎记》,时长10分钟,由黄强团队拍摄。时任广东南区善后公署参谋长的黄强,为考察黎族地区道路修建问题,带领相关人员数十人,历时20多天,穿行于五指山的黎族地区。随行摄影人员记录了黎区考察全过程,展示了五指山黎区物产气候、人民生计与民风民俗,形成了无声黑白纪录片《五指山问黎记》。

这一时期的另一部海南黎族题材无声黑白纪录片是《海南红山之外》(时长37分钟)。该片由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克拉克与同伴于1937年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乡志口村拍摄完成。原片目前被保存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是海南纪录片史上第一次以清晰的影像,较为完整地展现黎族服饰、民居、纹身、饮食、舂米、捕鱼等原生态的生活及劳作场景的影像志。

二、1957-1985年:有组织地创作影像时期(共2部纪录片)

从1956年至1966年,中国政府开展了“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等工作,对全国少数民族进行全面的历史社会调查。同时,全国民族委员会委托八一电影制片厂,后由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负责,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携专业摄影师团队,创作了16部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人类学纪录片。其中,摄制于1957—1958年的纪录片《黎族》大量记录了海南黎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特别是五指山黎区的原始社会“合亩制”的历史沿革等内容。

1985年,纪录片《黎族民俗考察》问世。该片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拍摄,比较完整和详细地展现了黎族的制陶技艺、黎族人纹身的传统习俗,以及黎族编织和捕鱼的生产民俗等。

三、2001年至今:影像志大发展时期(共27部纪录片)

(一)探索实践期(2001-2010 年)

这一时期有两部海南黎族纪录片。第一部是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于2001年拍摄的《走近陈亚扁》。该片聚焦慰安妇这一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题材,曾荣获全国电视纪录片一等奖。

2009年10月,海南黎族织锦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这一时期的第二部纪录片《黎之锦》(共5集)。该片于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5年后又以《探秘黎之锦》的片名重播。纪录片第一集《木棉花开》讲述了黄道婆把海南黎锦技术带到中原,促进了中原棉纺织技艺大发展的故事。第二集《天堂的色彩》突出了黎族妇女优秀的调色天赋,她们为黎锦调制了神奇的色彩。第三集《时光如梭》重点关注身上留有特殊纹身的黎族妇女。正是因为这些黎锦技艺的传承人,黎族古老而高超的传统纺织技艺才得以流传下来。第四集《穿越岁月》记录了黎族妇女制作黎锦的传统,如今五彩斑斓的绣线穿越岁月,连缀起绵延不断的民族文化。第五集《龙被之“龙”》揭秘了黎锦精品——龙被图案的形象特点、织造风格和文化内涵。通过这部纪录片,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首次集中表现了海南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讲述了黎锦工艺的独特,还体现了黎锦技艺的革新演变与传承等内容。这也是第一次全面立体地聚焦黎锦的影像记录。

(二)蓬勃发展期(2011年至今)

2010年,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为中国纪录片指明了发展方向。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由此迎来了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有25部海南黎族纪录片问世,而且影像志题材有了较大拓展,触角深入到黎族生产生活、地理风貌、民风民俗等方面。

1.海南黎族的“非遗”题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题材本身就具有历史档案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这两大价值正是纪录片所追求的艺术价值。纪录片和新闻专题不同,虽都以真实为前提,但是两者的价值追求相差较大。新闻专题追求新闻价值,包括时效性、显著性和重要性等,而纪录片追求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等。

这一时期,纪录片影像志的“非遗”题材从“黎锦”拓展到了“黎族树皮布”“黎族船形屋”“黎族原始制陶”和“黎族民歌”等内容。

“黎锦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时期有两部纪录片选取“黎锦”题材,对此进行了影像记录。2011年,天津卫视播出的纪录片《黎族织锦技艺》,用4集(《黎锦渊源》《黎锦四大技艺》《天涯织女》《今日黎锦》)的篇幅,分别讲述了黎锦的起源,黎锦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技艺,黎锦传统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容亚美与黎锦的故事,以及海南黎锦的传承保护与改革创新等。2017年,中央电视台10套播出了海南非遗系列纪录片之《缬花黎布》。该片以黎锦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符庆香为主人公,讲述了黎锦的絣染技艺和代代传承的故事。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两部纪录片聚焦这一“非遗”题材,分别是2011年天津卫视播出的《黎族树皮衣》,以及2013年中央电视台3套播出的《黎族树皮布》,展现了黎族树皮衣的制作方式和历史文化价值。

“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卫视于2011年出品的纪录片《海南黎族船形屋》、2014年出品的黎乡系列纪录片之《守望黎族》《最后的茅草屋》,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海南黎族传统建筑船形屋的文化、现状与保护。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央电视台10套播出的海南非遗系列纪录片之《原始黎陶》,将镜头对准了这一有着6000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海南黎族制陶技艺传承人代代相传的制陶故事。

“黎族民歌”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天津卫视播出了3集纪录片《黎族民歌》。第1集《永久的回声》介绍了3000年前就来到海南岛的黎族人民对黎族民歌的创作和传承。第2集《天籁之音》讲述了民歌在黎族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黎族民歌的演唱形式及其特有的乐器伴奏。第3集《黎族民歌歌后》讲述了“黎族歌后”王妚大传承黎歌的故事。

2.海南黎族地区的地理科考题材

在海南黎族地区的地理科考题材中,聚焦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神奇谷地的纪录片最多,共有4部。包括中央电视台10套在2012年播出的纪录片《白沙神坑》,2013年播出的纪录片《神秘的圆形·谷地疑云》和《琼州探秘—谷地疑云》(上、下),以及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天眼”奥秘·琼岛谷地》。这些纪录片共同展现了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一个神奇谷地。谷地内终年云雾缭绕、百毒不侵、作物奇特,通过专家实地考察,最终揭开了谷地奇特之谜。

聚焦海南陵水神秘猴岛的纪录片数量次之,共有3部。它们是中央电视台10套推出的《海岛谜影》(上、下)(2017年)、《奇岛探秘·陵水奇树》(2018年)、《险境求生·海边秘影》(2019年)。这些纪录片讲述的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有一个神秘海岛,岛上生存着一种可以预测天气的“神猴”,考察组实地考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聚焦海南省保亭“鬼山”的纪录片最少,只有1部,即2014年的纪录片《岭南秘境——“鬼山”之谜》(上、中、下)。该纪录片依然是中央电视台10套推出的,讲述的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个叫“鬼山”的地方,那里的山石锐利而恐怖,摄制组与专家一起考察,揭开了“鬼山”的形成之谜。

3.海南黎族地区自然生态题材

2014年,天津卫视出品的黎乡系列纪录片之《猿乡少年》讲述了海南省昌江、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黎族少年们对自然生态的坚守和对海南长臂猿的特殊情感。2018年,潮和水下摄影团队拍摄制作的首部国内海底生态纪录片《珍珠海岸,生命摇篮》(时长20分钟)在爱奇艺上线。该片以海南省陵水县内海域为拍摄地,精选78种海洋生物编入片中,以20种生物作为主角,通过它们的生物行为及生活习性来讲述陵水118.5公里海岸线下绚丽多彩的海底生物故事。此片旨在让更多人关注陵水海洋文化,关注海洋生态文明。

4.海南黎族地区人文地理题材

海南黎族地区人文地理题材以地理为坐标,讲述人们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和人文故事等。

2014年,3集系列纪录片《江河万里行——陵水河》在中央电视台4套播出,包括《陵水河畔黎家风情》《暖热分界之地》《椰风海韵陵水河》,分别对应陵水河畔的黎族人家、陵水县北部的吊罗山区和南湾半岛,展现了黎家风情、雨林景观、分界奇景、南湾戏猴等人文地理图景。

同样,在中央电视台4套播出的6集系列纪录片《江河万里行——昌化江》(2014年)、纪录片《昌江两岸换新颜》(2017年)和8集系列纪录片《江河万里行——万泉河》(2014年),分别以昌化江和万泉河两畔为坐标,讲述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丰富物产、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2017年,中央电视台4套播出了纪录片《南海之滨热带风情》和《海丝古驿果蔬香》,坐标分别定位于崖州湾和陵水。前者寻访了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在热带雨林体验拓展活动,探访黎族村寨,品尝黎家人的特色美食。后者讲述了陵水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展示了陵水特产和彰显着海南农业技术新发展的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019年,《海南卷·五指山篇》在中央电视台10套播出,这是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的第250集。通过地名记、交通记、拓荒记、红色记、传承记、当代记和后记等板块结构的内容安排,讲述了海南五指山地名的由来,呈现了五指山人用双手筑路、用双拳谱写革命诗篇、用肩扛手挖辟荒山为良田的壮举,以及当代人对五指山精神的传承等内容。

5.海南黎族的历史与传统民俗题材

2011年,中央电视台4套播出的纪录片《琼黎风俗图》选取的就是海南黎族的历史与传统民俗题材。该片通过海南省博物馆的清代文物《琼黎风俗图》,展现了黎族先民建屋、纺织、耕种、对歌、聚会、渔猎、涉水、谈判等历史社会风俗。2012年,中央电视台4套创作的反映黎族传统婚俗的纪录片《黎寨“娃娃亲”》,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海南岛西南端黎族村寨的“娃娃亲”结亲仪式。

四、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的审美变迁

审美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会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为“美感”②。

(一)“还原生活”的审美阶段

近代考察影像时期(1928-1949年)的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完全还原黎族的原貌和生活流程,不做任何艺术化的创造,所以素材性功能较大,碎片化特点明显,制作相对粗糙,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性。

纪录片《五指山问黎记》带有明显近代边疆考察影像的特色,以考察者的主观角度来拍摄和观照黎族的生产生活。虽然纪录片剪辑成片且带有字幕,但是拍摄的内容仍停留在资料的搜集阶段,更多的是为考察队田野调查提供影像资料的服务。所以,该纪录片拍摄的海南黎族生活生产的内容比较碎片化,不具有完整性和细致性。片子的剪辑连贯性较差,拍摄时一般一个长镜头就交代一个场景内容,而长镜头内部变化不大,造成场景和人物的范围展现和角度运用都比较单一。

纪录片《海南红山之外》的镜头拍摄相对稳定,开始运用不同景别和角度进行镜头间的切换,摆脱了长镜头运用的随意性,蒙太奇思维在剪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二)“民族识别”的审美阶段

有组织地创作影像时期(1957-1985年)的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带有官方主流话语体系的特点,这是因为纪录片的创作要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提供考察资料和影像证据。包括黎族在内的诸多少数民族的很多文化遗存面临即将或正在消逝的境况,所以这一时期的纪录片还带有抢救性记录和文化保存的功能及价值。这就是影像志先驱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文化救险”,即用影像记录即将迅速消逝的文化现象。

这一时期的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比前一时期记录的黎族当地人物和事件更加完整。由于创作主体是民族专家和高校教师等,纪录片具有了精英知识分子的主观审视与审美,带有典型民族学和人类学“民族识别”的特征。这一时期纪录片拍摄的主题内容杂而全,没有对黎族某一领域进行细分拍摄和记录。纪录片视听语言的运用和以前相比有所创新,但没有太大的发展和突破。

(三)“接受美学”的审美阶段

在影像志大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在创作探索和艺术审美的发展上可谓突飞猛进。这一时期,由于纪录片市场以及“接受美学”的影响,纪录片创作者开始首先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重视收视对象的审美选择,尊重观众的审美判断,使得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具有了新的审美倾向。“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倡者是联邦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这与康德认为的“审美”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审美不是指某个客观存在的对象美不美,而是指审美的人是否产生了主观的愉悦感。对于纪录片而言,美不美由观众做主。

这一时期,出现了纪录片“故事化”的创作倾向,这是在“接受美学”影响下产生的纪录片创作的审美选择。悬念的设置是强化纪录片故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给观众造成紧张和期待,给纪录片带来趣味性和跌宕起伏的美感。这一时期的地理科考类纪录片都具有这一特征。以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天眼”奥秘·琼岛谷地》为例,开篇就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悬念:一个圆形的谷地,常年云雾缭绕,里面的作物和外面不同,很多毒虫不敢靠近。这样的场景一下子就把观众的心吊了起来,大家都急于了解真相。然后,专家展开调查,一个悬念接一个悬念:在谷地内为何手表停摆、摄像机失灵?看似像火山喷发形成的谷地却为何找不到证据?大家会跟着纪录片的悬念一个一个探究下去。不仅如此,当纪录片引导着观众往“火山喷发形成了谷地”的方向走的时候,后面的证据却来了个180度大反转。原来谷地与火山喷发无关,竟是陨石撞击形成的陨石坑。悬念与揭秘、误导与反转,这样的故事化处理方式给观众一种跌宕起伏的观看快感,表达了尊重受众的美学主张。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纪录片“叙事方式”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带来叙事审美的变迁。首先,“沉浸式体验”的叙事方式被大量纪录片运用。此类纪录片一般会出现一个“体验者”,以“体验者”的第一主观视角带领大家进入记录现场。观众跟随体验者观察、体会,揣摩体验者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实现与体验者的共情。比如《昌江两岸换新颜》《南海之滨热带风情》等纪录片从头至尾都有主持人穿插其中,以主持人的视角观察黎族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其次,借助“文物”讲述历史或文化。比如,2011年的纪录片《黎族树皮衣》和《琼黎风俗图》都是以博物馆文物为切入点,借文物分别讲述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黎族先民的社会风俗。这样的叙事角度独特,利用声画让文物活了起来,给观众以新奇感,增加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这一时期纪录片影像志的视听语言开始向电影学习,大部分纪录片开始借鉴电影镜头拍摄和画面组接的方式、技巧,少数纪录片接近了电影的画质和视听效果。此外,为了适应短视频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出现了一部8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黎族树皮布》(2013年)。为了满足新时期观众对于画面质感和沉浸式体验的审美追求,纪录片《珍珠海岸,生命摇篮》(2018年)采用无人机与先进的水下4K摄影机拍摄,严格按照国际上自然纪录片的标准进行制作,采用了原创作曲配乐,使作品达到了国际水准,通过技术手段给人带来声音和视觉上的综合审美体验。

总之,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在内容题材方面不断拓展,从关注黎族地区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延伸到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民风民俗。与此同时,从生活还原到故事化表达,从创作者主导到注重受众感受,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的审美理念也实现了大变迁。借助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东风,海南黎族纪录片影像志不断克服困难,向着艺术化和国际化的目标勇往直前。

注释:

①王生晨.民族志、纪录片与影像志:影像在民族志书写中的功能与定位[J].东南传播,2021(08):27-29.

②牛光夏.透视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审美变迁[J].中国电视,2009(10):39-42+1.

猜你喜欢

黎锦黎族纪录片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胡茜萍、李莉、唐雨军、黎锦作品
黎锦传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海南“黎锦经纬”十年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