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美学视域下《同象行》的“微”叙事与“深”体验

2022-02-18王珏璇

视听 2022年9期
关键词:亚洲象接受者大象

王珏璇

2021年5月,云南野生亚洲象向北迁徙不断接近云南昆明的新闻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2021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始为期两个多月的实时拍摄,并于2021年8月底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央视频App播出《同象行》。该纪录片共8集,每集片长5分钟,主题分别为“大象不睡我不睡”“大象哪有坏心思”“八分之一”“紧急救援”“大象来我家”“走近你更懂你”“雨林自修课”“象往的未来”。第一集先提出如何守护大象的问题,后七集解决问题并表明方案和态度。从纪录片的片名便可以看出,《同象行》已然不是“人与象”的故事,而是“我与你”的故事。该片每一集在5分钟内快速抓到主题进行讲述,使受众快速吸收又意犹未尽。纪实的拍摄方式使得该片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微故事”保持极大的真实性。正是这种真实故事的讲述,将教化色彩放到最低,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并进行反思。温暖的故事表明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中国态度,纪录片输出的“以和为美、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使受众受到影响。该片没有长时间的制作周期,没有冗长的叙事文本,而是放低姿态以“生活流”的方式,通过对细节的放大,讲述有关自然保护的宏大主题,以“微”叙事的方式赢得受众的“深”体验。

一、环境美学

在全球环境形势严峻的当下,环境美学作为交叉学科下的产物应运而生,并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基础。环境美学的创始人之一阿诺德·柏林特提出,环境美学有别于其他传统美学的地方是审美方式的不同,传统美学是将审美对象作为人研究的客体进行审美讨论,而环境美学则倡导将人参与到审美对象中去进行讨论。柏林特认为,人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是“交融”或“融合”的关系,而不是主—客之间的“对立”关系。简言之,柏林特的美学理论思路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从主客二分的“对象美学”到主客交融的“融合美学”。

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包含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关系;二是宜居与乐居的关系;三是工程与景观的关系;四是环境保护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本文建立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环境美学关系的基础上,环境美学也是环境保护学,应该坚持“审美的环境保护”的理念。没有环境美学作指导的环境保护是低层次的保护,它完全有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环境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本文主要说的是自然环境。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是以自己为本位的,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于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此时,环境中有人,人中有环境。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关于环境美学的研究向度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本文将环境美学作为理论依据,用“融合”的思维去探索生态纪录片《同象行》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表达。

二、“微”叙事

(一)微文本:散点叙事

散点叙事以同一事件不同角度、同一人物不同侧面分列成篇,这种多角度、多侧面也更加吻合多信源传播的特性,易于在微叙事中形成客观印象。人们对专业权威信源接受的同时,更要求通过多信源了解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以尽可能多地去捕获信息。生态纪录片《同象行》将野生亚洲象迁徙中路过中国昆明的主体事件分成了8个5分钟的“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展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其单独表现的含义,8条线汇聚到一起构成了整个事件,共同服务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个大主题。纪录片每集开头都会用40秒交代该集要表达的主旨内容,再通过每集最后的解说词点明该集的内涵。第一集提出问题:“守护大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监测仪电量的耗尽与补充为线索,表现守护大象的不易;第二集以大象踩毁当地居民的玉米地为线索,表现人类对野生象的情感是“尊重、让步、保护”;第三集以因受伤被象群遗弃的小象“龙龙”在救助中心与“象爸爸”们的相处为线索,表现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大象的付出;第四集讲述了2016年10月9日,三头象落入蓄水池的救援行动,表现了象群间的友爱和人们守护自然的承诺;第五集,一路北上的亚洲象来到富良棚乡周边,这是象群与当地居民最近距离的接触,表现了人们对亚洲象的善意与守候;第六集通过“大象的邻居”“大象铲屎官”指挥部的现场专家沈庆仲的工作解说,解释了这次亚洲象的北迁是人与象互相增进了解的机会;第七集的故事又回到了救助中心,通过为大象重返雨林的野化训练,表达了自然中所有生物的相互需要;第八集表达了创建和谐共处的空间是我国的态度也是世界的期盼。无论是电量耗尽的危机,还是被踩坏的玉米地,抑或是对“守护象行动”中工作者的采访,单个故事的呈现都是此次亚洲象迁移过程中最贴近生活的事件。正是这种生活中的“小”事由点成面,全方位地透视了整个象群迁移过程中人们的努力。散点叙事的方式加快了文本的节奏,提升了视角的丰富性,适应了当下新媒体时代零散式、碎片化的阅读模式。

(二)微视听:细节叙事

视听作品中的细节叙事是指对人物、事件等表现对象所富有的特征进行突出性的表现,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画面特写、声音渲染、造型辅助等。在纪录片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渲染环境气氛,也可以作为表达内涵的符号。生态纪录片《同象行》就是通过对每个细节的放大,使影片在有限的时长内提供了较大的信息量。

首先,在画面上,用全景和近景表现细节。在视听作品中,全景通常被用来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同象行》正是通过对环境的表现,衬托了人们对亚洲象的用心。例如第一集,黑暗笼罩的夜晚只有监测亚洲象的森林消防员们还亮着灯,他们如同“月亮”一般,照亮着象群的迁徙之路。这样的画面无不是为了表现人们对野生亚洲象的呵护。全景的细节表现还体现在拍摄者对大象的观察角度上。纪录片中拍摄大象的镜头几乎都是使用航拍的全景,一来这样的镜头可以表现大象的全部动作便于受众观看,二来这样的“安全”距离也体现了人们对大象的尊重与友爱,使屏幕前的我们像看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客观记录大象迁徙过程中“轻松”的活动。另外,在影视作品中,近景通常用来表现人物的神态或情绪。在《同象行》中,近景用来表现片中人物的情绪和状态。比如,与亚洲象近距离接触的居民内心充满了对“大象来我家”的期待,创作者用积累剪辑的方式将人们的笑脸剪辑到一起,更加突出了“盼象来”“喜迎象”的情绪。除了用近景凸显当地居民的神色,创作者还用近景表现了工作人员的付出。每一次在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他们的表情中都充满了坚定和欣慰。在遇到监测设备快没电时,工作人员表情凝重,一个近景的表情不需要任何音乐的衬托,一下子就能把气氛拉入紧张感中。在救助中心对“龙龙”进行救助时,工作人员脸上的汗珠和紧张的面庞被镜头捕捉,这些细节使观众体会到工作人员担心着急的心情。

其次,在声音上,用人声和音乐表现细节。在以往的生态纪录片中,人声的表现往往聚集在采访中,内容以专业术语的解释为主,但是在《同象行》中,对人声的处理在细节上保留了人们表达情绪、情感的语气词。比如第二集,画面表现大象在池塘嬉戏的场景,此时画外音出现的是监测员宠溺的笑声,笑声瞬间将观众从客观的观察者转换成了监测的一员,沉浸到场景中。这种对真实声音的记录最能体现工作人员在守护大象过程中的喜悦。当大象走进村庄时,当地居民看到“真正”的大象,发出“哇”“哎呦”“哈哈”等语气词,这都在“无意”的细节中表达出居民对大象到来的欢迎。此外,音乐是一种细腻、直接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所以在画面情节对观众情感造成冲击时,音乐可以强化感情力量。在《同象行》中,当说到大象对庄稼的“破坏”时,响起的是轻松滑稽的音乐,以及居民的自述“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心疼什么呀”;当说到救助中心的小象回到自然但其生存技能还不足时,背景音乐为抒情、温柔的曲风,把观众带到了“父母担心孩子长大”似的情绪里,也强调了工作人员的感情。该纪录片在声音上对细节的处理,增进了情感的表达。

最后,用解说词表现细节,尤为重视对数字的运用。数字出现在纪录片中往往是客观叙述,不带有情感色彩。在《同象行》中,解说词叙述的数字渲染了温暖的气氛。例如,“这一夜,大象走了20多公里,监测小组转场6次”“这一场1300多公里的守护之旅”“13年间救助中心参与了20余次野生亚洲象救助”“24小时轮值看守2小时喂治一次”“在保护区维护工作17年”“大象北移进入昆明后的第23天”……这些数字充分表现了人们对野生亚洲象的细心爱护,就像解说词说的那样:“人象平安四个字的背后是万众一心的努力。”

《同象行》用细节叙事的方式,从“小”点出发,看似平常却又深入人心,不仅更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野生亚洲象的用心,还体现了创作者对接受者的用心,通过对细节的放大,使接受者“无压力”地接受纪录片所传达的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三、“深”体验

(一)深度参与:与自然的交融

环境美学中,审美参与的核心是感知力的持续在场。从身体体验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与环境融为一体。在数字美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影视艺术已然不只是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将4D、5D、AR、VR等技术运用到影视艺术中,意味着电影身体时代的到来。创作者用技术手段影响着接受者的心理,将接受者在影视艺术中的体验无限接近现实的在场体验。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这种体验甚至超过了人的在场体验,使人拥有了全新的感知。因此,影视艺术是环境美学实践的重要介质。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审美的、对现实生活的选择再现。生态纪录片则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再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纪录片的体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日常生活中难以在场的自然环境,拓展了观众的接受视野,提升了观众的审美能力。

生态纪录片《同象行》中的参与包括创作者的参与、叙事对象的参与、接受者的参与。三者之间的联系就是创作者将叙事对象的直接参与,通过纪录片客观记录的纪实手法还原给接受者,但是,既然有人的参与就包含一定的主观感受,那么这种主观感受就是该片主题的表达,也是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于是,纪录片就作为一种“体验的传递门”,将叙事对象的直接参与经过创作者的参与,传递给接受者。可是,如何使创作者历时两个多月的体验,在5分钟内让不在场的接受者得到相同的体验呢?在《同象行》中,首先,创作者为接受者锁定叙事对象,选择了此次野生亚洲象迁徙过程中基层的守护者与人民群众,从平民的视角与真情实感出发,客观地反映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的真人、真事、真景、真情,展现生活的原生形态,最大限度地获得接受者在心理上的感同身受。其次,在审美表达上,创作者用带有“身体体验”的视听语言。比如主观镜头模拟接受者的眼睛,自然音响还原现实的声音,使接受者看到、听到,加上心理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从身体上产生在场体验。最后,在叙事方式上,创作者通过突出细节,不断在情绪氛围上对接受者进行引导,以增强接受者的感情。这样一来,结合蒙太奇手法,创造新的时空关系,加快叙事节奏,就使创作者历经两个多月的体验在5分钟内直击重点,使接受者具有相同的甚至是更深刻的体验。

(二)深度传播:生态话语的建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是改变人的意识。在此情况下,环境美学的加入是改变人们意识的重要出路,影视艺术则是重要的实践手段。生态纪录片将环境美学的思维和影视艺术结合起来,向人们进行传播,以此转变人们的思想。《同象行》全集围绕着“野生亚洲象北移的人类守护行动”,表现了人们对大象的善意。影像中的讲述者用“旅程”表达这次亚洲象的迁移,用“象爸爸”称呼工作人员,对大象的到访用“来家里走亲戚”等来形容,这些表述都在强调人与动物的“家人”关系,也传递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片中还多次提到我国政府的态度,对于被象群踏坏庄稼地的赔偿,对于维护人象关系的资金投入,以及对于行业专家的培养,我国都十分重视。由此可见,中国正在为创建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空间贡献着力量。

生态纪录片对生态话语的建构与传播,包括了助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公众的生态审美接受力和感受力、对外建构国家形象等多个方面,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自然是人类与万物共享的自然,《同象行》的这次记录,让世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话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语

对宏大事件进行生活化的叙事,有利于接受者更好地理解纪录片所传达的内涵。事件的生活化、人物的平民化以及记录的真实化是微纪录片常用的叙事模式,将其与生态纪录片相结合,对以影像的方式构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58年至今,电视纪录片从政治化的阶段到现在媒介融合阶段逐渐走向成熟,在电视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下创造出纪录片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驱动力。在急速发展的碎片化信息时代,生态纪录片《同象行》跳脱出传统创作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讲好了“中国故事”,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猜你喜欢

亚洲象接受者大象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Flu Study
大象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新视角
亚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