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2022-02-18冯和平
冯和平
(通渭县襄南镇黑石头学校 甘肃 通渭 743314)
引言
热爱学习、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都是学生的良好品德。现在的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并且独立性很强,因为有太强的自我意识,对别人的感受没有较多的顾及,现在初中生的不良行为有很多,深入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将积极心理学深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能够保障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对学生的成长史有百利而无一害,详情如下。
1.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现阶段初中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从小娇生惯养,所以这些孩子在上了中学后,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强,导致初中生的心理情绪波动大,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绪的稳定。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很重,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学习的兴趣不强,这一类的学生通常学习比较吃力,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导致不会的知识越落越多,没有足够的上进心,在落下功课后,也没有信心和勇气追赶,因此成绩越来越差,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开始厌倦学习。因为学习的问题家长开始唠叨,督促等,这对成绩不理想的初中生来说无形地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受惯了宠溺,现在用严格来要求他们,当他们的心理承受不了时,就开始有了逆反心理。自制力不强,过于依赖父母,自尊心太强,承受能力差,好胜心强等都是存在于初中生身上的心理问题。
2.积极心理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树立的新目标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处理心理问题,把教导学生如何处理挫折和预防初中生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作为主要内容,忽略了初中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主要探究学生积极地主动的对心理活动进行体验和对心理发展有益的积极品质。要让初中生尝试和展现自己的积极品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利的影响因素。积极培养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健康的积极心理品质。充分地挖掘初中生潜在的优秀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初中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做好提前准备。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正在慢慢地成长过程中,传统的心理教育目标只片面的关注了心理问题的解决,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能真正的有效地发挥初中生的潜在优势,所以,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培养初中生的勤劳不偷懒和自我约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如教育和培养学生写作业时就全神贯注地只写作业,不做其他与作业没有关系的事情。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睡觉等。长此以往,初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心理素质都能够得到提升。
3.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3.1 符合新课改相关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变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要从师生情感互动的层面去完成积极心理学的渗透,结合素质教育相关目标,可以发现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将新课改的相关目标和学生实际生活以及语文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当中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在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课文情感的重视,积极促进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部编版的语文教材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关注点放在人文意识培养方面,而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发育,促进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升,所以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
3.2 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受到新课改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积极心理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从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入手,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来展开语文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生活经验来感知语文知识,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轻松,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也可以引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育。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情感需求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对社会产生更正确的认知。要知道初中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学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无论是从自尊心上还是敏感度上来讲都表现出个性差异明显的状态,因此该阶段学生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若是能够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教学,就能够在教学当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
3.3 回归语文理念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要意识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配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将课堂回归到语文,本质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自我,通过对学生的感染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
3.4 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
总而言之,教学活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的,这也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而不是以挑剔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在教学当中渗透积极心理学,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一省实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要知道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还能够在教师的关注赏识和接纳过程中主动去强化师生互动产生语文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特征,学生不仅能获得学习能力提升,其心理素质也能够得到同步提升[2]。
4.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4.1 课堂教育的不同形式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的心理类课程,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积极心理学内容,就要把积极心理学的中心思想和主要目的转变主要的教学方针。积极心理学健康课要以实际的活动教学为主对初中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对心理活动的体验感,让学生在体验中出现感情心理,让学生积极的体验,体验得越多,就会产生越多的自信从而挖掘学生存在于心理的潜能。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时候需要加强师生互动,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足够了解学生才能感知到学生别样的情感变化,进而用积极心理学内容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3]。例如:一个学生很崇拜某一位文学素养较高的同学,但是因为不在一个班级,所以交不到这个自己崇拜的人当朋友,这是,语文教师就要鼓励他大胆地去和自己一直想要认识的同学交朋友,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对心理情绪进行体验,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帮助这位同学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可以让两位同学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这样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幸福感。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在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十一课《论语十二章——三人行》教学的时候先引入一个活动,活动名称叫“每日三赞”,也就是说每天语文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并大方地表述出来,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进而感受到谦虚的积极心理品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还能够在相互互动过程中养成谦逊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学习中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和自己好朋友一起玩耍时的开心和快乐,让学生有幸福的心理情绪的体验。最后,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之余积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一些课外团队活动或公益活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让初中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特质。
4.2 家庭的优势教育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只靠教师在取得效果,任何有效的教育方式的力度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积极创建家校共育环境。在学校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积极心理学,在家中父母要多以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时时鼓励自己的孩子。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把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最为重点,作为目标,教师在学校要积极创建师生平等的沟通环境,在家中也要人人平等,互相尊重,信任,只有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批评,父母才能引导孩子有一个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教师要引导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多多进行正能量引导,多表扬多夸赞,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自信心。一个成功的家庭必然会有一对成功的父母,父母应该在生活的大小细节中时刻抓住教育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正能量的传递。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积极心理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情绪干预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在家也要有意识地融入积极心理学内容,小到基本的文明礼貌,大到外出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有力度的老师,父母的说话,做事,习惯都影响着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与教师一定要意见一致,很多时候孩子只会倾向于维护自己的一方,对批评自己的一方产生讨厌的心理,所以教师与家长要保证绝对的公正,只有家校配合,才能深化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4]。
4.3 成功事例的引导
成功的人身上具有比较多的积极心理品质,比如善于沟通、正确的价值观、热情有活力、做事有方法等。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地组织一些小型活动,可以让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讲述自己学习的经验,让其他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学习成功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或者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电视或新闻的报道,对学生进行引导。电视和新闻的报道具有形象化,对学生有诱导的能力,教师可以多找一些人成功的素材,让学生学习成功人士身上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要引导初中生学习和利用电视和新闻所传播的积极的正能量。例如:教师在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单元写作教师开始之前,就可以先给学生讲最有尊严的成功人士霍金,虽然他是个残疾人但他也是一位科学界的巨人,他用非凡的意志力和缠绕他的病魔做斗争,虽然他全身瘫痪,但是他从不埋怨,乐观的面对生活,不放弃自己,成为了一位伟人的励志的成功的实例,引导并告诉学生要学习霍金乐观、坚强、不放弃等的积极心理品质。用成功人士的事例引导学生,让学生受到成功人士的影响,把他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学生在这类正能量名人事例的熏陶下,不仅会形成坚定的心理意志,其语文素养还能得到一定的提升[5]。
4.4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先去强化自身的人格品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文化修养也需要得到充分强化。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语言与动作拉近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一种语文学习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逐渐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语言动作语速语调来朗诵课文表达对作者求学精神的称赞。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文章最后的叹息来引发学生的深思,在这种情境影响下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课文氛围中,学生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知到文章氛围,体会到作者求学之路的艰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作者的求学经历和自己的求学经历来对比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变化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越来越信任教师,理解教师。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经常去赞美表扬学生,学生也会越来越优秀。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优点并给予赞美,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当然教师也需要关注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结合不同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收获和成功。这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积极心理学的一种充分渗透,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知到自我价值,进而获得健康成长[6]。
4.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想要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成长,教师就需要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教师只使用单独的教学评价,无法衡量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都采用终结性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无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何,最终的成绩就会将他们的全过程学习总结出来。这种评价模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的,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进步,认可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过程性评价中也会不断地去重视自我发展[7]。要知道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非常明显,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特点,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来展开个性化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化和个性化,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加强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
结束语
对于初中生而言,身心正处于成长阶段,还不够成熟,将积极心理学渗入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可以及时地改正初中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具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课堂辅导,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理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对初中生的语文课树立了新的目标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