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故事里的中国》的情感传播研究

2022-02-18廖中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5期
关键词:仪式舞台空间

廖中阳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注重传播意义的生产与交换,重视仪式参与者的社会实践行为在自我认同、信仰共享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其认为,传播本身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活动。通过对一系列象征符号的分析,可以深度挖掘传播行为背后的精神内涵,而对于仪式化程序的关注可以强化人们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培育、提升人们的某种意识或思想,从而维系社会共同体。《故事里的中国》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重磅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仅充分汲取了当代经典和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了“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现形式,将话剧展演搬上电视,使用复合型舞台打造多线并行的立体叙事,让观众全面感受到优秀文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价值。

一、多维空间,烘托情感氛围

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的实质是具有仪式意义的活动。通过仪式空间的搭建可以有效地烘托情感氛围,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在整个仪式活动的建构中,仪式空间承载了整个仪式现场的视觉效果。《故事里的中国》立足于传播仪式观角度,打造多重仪式空间,并综合利用这些不同功能的空间来塑造和传递节目所要表达的文化意蕴,使得观众可以在特定仪式情景中感受“历史现场”,尽可能地烘托情感氛围。

首先,第一个仪式空间是《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的整体舞台设计。该节目创新性使用以“戏剧场”为核心概念的“1+N”多舞台空间,用金色台口和数控升降屏将整个舞台空间作三段切分,即分成主舞台、二号台和三号台,突破了传统电视节目中舞台设置的规矩感,试图营造开放、自由的剧场氛围。主舞台的空间背景以故事的时代特征为基础,采用数字绘景、三维动画等多项技术,衔接戏剧情绪,推动情节发展。从1953 年的上海到80 年代的北京,从苍茫贫瘠的黄土高原到鳞次栉比的胡同小巷,把观众迅速拉近特定的仪式情境之中,营造情感氛围,唤起时代印象。此外,二号台和三号台均搭建了两层空间,形成次舞台与格子空间的双向重叠,这种设计不仅节省了舞台面积,而且能让不同空间的表演内容同时发生,打造多线并行的立体叙事,让观众多方位体验现场的仪式情景,感受戏剧的精彩情节,强化其视听效果,激发潜在的情感力量。

其次,第二个仪式空间是人物访谈空间,即主持人与访谈嘉宾或表演嘉宾交谈的场所。相比于表演舞台的气势磅礴,这一空间的场景设计偏向简约。嘉宾席采用三面状的旋转舞台。在观看戏剧表演时,嘉宾席面向舞台;在人物访谈时,嘉宾席则面向观众,这种设计有利于拉近观众与被访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故事,产生情绪共振。

最后,第三个仪式空间则是演员幕后空间。这是一个较为私密化的场所,由黑色幕布、一张圆桌、三张凳子和少许装饰性物品组成。该空间与上述两个空间的设计互相分离,形成一种“台前幕后”的关系。表演嘉宾梳妆完毕后,在此空间倾听访谈人物的亲身经历,以更好把握故事情节和情绪渲染力度,为戏剧真实还原现实奠定基础。另外,封闭式的幕后空间还有利于舒缓表演嘉宾进入仪式情景之前的紧张情绪,营造一种安全放松的氛围。

此外,在仪式空间的塑造中,灯光和色彩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两者的叠加使用能最大限度地烘托节目的情感氛围。在《故事里的中国》的舞台上,用“光”说话,借“光”传情,灯光不仅起到照明作用,更是实现故事叙述的艺术工具。如《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期节目,小吴牺牲时,一声枪响,一组红色逆光打到小吴身上,其余三组白色灯光打在其他地下工作者身上。冷暖灯光的位置和色调对比,烘托出强烈的情感氛围,表现出革命烈士牺牲的悲壮之情以及地下党员相互守望、不惧危险的伟大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故事里的中国》以电视为媒介,将主持人、访谈嘉宾和观众置于一个“共同的”仪式空间中,通过回顾经典、戏剧展演和人物访谈,传播文化意义,共享情绪体验。“舞台空间”“人物访谈空间”和“演员幕后空间”三个仪式空间的叠加使用,全方位帮助观众了解经典文艺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衬托出浓烈的情感氛围。

二、宏大主题,唤醒情感记忆

“比喻和借代是文学艺术的主旨,它主要表现为文艺作品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它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权力话语。”[1]《故事里的中国》以各种“时代故事”贯穿始终,在节目中巧妙将“故事”与“精神”相融合,力求从故事中展现伟大的英雄人物形象,在唤醒情感记忆的同时深挖民族精神的内核。该节目每期主题的选择非常严谨,没有一味描述宏大的历史战争场面或知名元勋的丰功伟绩,而是重点刻画各领域、各阶层的平凡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叙述和情感传达,塑造出节目的仪式感。

保罗·康纳顿在其所著的《社会如何记忆》中表示,“如今的大部分仪式活动,都可以向人们有效地传递有关过去的形象和相关回忆。”[2]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仪式主题的选择成为唤醒观众情感记忆的重要载体。仔细梳理该节目的主题设置,不难发现,其中所选择的经典文艺作品跨越了新中国从成立到发展的繁荣历程,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例如,《红高粱》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以粗犷豪爽的余占鳌和敢爱敢恨的九儿为代表的普通百姓英勇抗日的历史故事,讴歌了民间百姓在抗日战争中正直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表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时代图景。《永不消逝的电波》《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三期节目都是讲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中共地下工作以及解放军战士与敌人英勇斗争的故事,致敬革命先烈,铭记革命精神。《青春万岁》讲述了20世纪50 年代初期一批成长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青年人用“青春”和“幸福”来编织属于他们的岁月,展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不同命运,赞美青春的力量,表达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横空出世》则是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为创作背景,反映国防科研人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风采。《平凡的世界》则着重刻画了20 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农民在历史发展浪潮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焦裕禄》《凤凰琴》《人到中年》则以20 世纪60 至90 年代为背景,表现出基层人物为祖国建设忠贞不渝的奉献精神。《渴望》展现出20 世纪80 至90 年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与幸福情感的向往。《十八洞村》则聚焦当代,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展现了乡村人民为实现美好富裕生活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同的背景时代采用不同的节目主题,可以让观众立马回顾起新旧社会交叠之时的百废待兴、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初期的艰难困苦与齐心协力、改革开放初期的进步开放等社会风貌,再通过访谈嘉宾饱含深情地讲述,最后以舞台戏剧展演的方式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唤醒不同阶层、不同生活处境的人们关于某时代共同的情感记忆,那些根植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孜孜不倦、顽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中国传统人文价值精髓也得以再次焕发新机。《故事里的中国》节目通过设置带有情感记忆的时代性仪式主题,让观众沉浸于传播仪式所带来的控制之中,随着仪式主题一起体验尘封已久的情感记忆所唤醒的深切感触。

三、软性叙事,传递情感力量

在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中,所谓的传播意指“一种以团体或相同的身份而将人们汇聚在一起的神圣仪式。”[3]《故事里的中国》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相较于以往文化类综艺节目所采取的正统说教和刻板宣传等硬性叙事手法,它以故事为载体,以影视为基础,采取主题叙事的软性手法,从小人物的故事经历中反映国家的历史变迁,这对于情感力量的传达具有重要作用。

从其叙事内容来看,人物对象从勇敢且勤劳的孙少安和孙少平、到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张英子、再到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等等,节目都是用微弱的个体之光来点亮家国精神,从而带动观众的情感认知。

从叙事方式来看,“仪式行为具备系统化的程序和重复化的特点。”[4]在仪式活动中,标准的流程设置不仅有利于引导观众的价值取向,促使其情感的传递,还能提升节目的逻辑性,形成独有的节目格调,从而加强观众的心理接纳程度。《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突破了传统的仪式流程建构模式,在吸收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使用了“戏剧+影视+综艺”的表现方式,从介绍经典文艺作品梗概到嘉宾的人物访谈,再到进行具有话剧色彩和情绪渲染性的舞台展演,体现出节目创作团队编排手段的多样化,打造出浓厚的传播仪式效应。该节目的仪式流程如下:短片介绍故事梗概——访谈相关人员或亲属——演员剧本围读与排练——舞台话剧再现经典——访谈演出嘉宾——相关人员再次讲述历史背后的故事——结束词——片尾。依托层次分明的流程设计,观众的情感也随着环节的层层递进而逐渐加深。如在《烈火中永生》这期节目中,首先用短片介绍该经典作品的主要情节,然后主持人董卿登台讲述故事背景并引出该期节目主题——“红岩”精神,让观众积聚起对该主题的好奇心,为之后的情绪激发奠定基调。随后,董卿访谈了《红岩》作者罗广斌的家属与恩师,通过他们所讲述的经典背后的故事与细节,进一步加强观众对“红岩”精神的理解。接下来画面转向演员剧本围读与排练现场,通过演员的真情演绎极大激发观众对“红岩”精神的共鸣。话剧演出完毕后,又通过多位烈士家属讲述他们的革命故事,促使“红岩”精神在观众内心的强烈迸发,深化观众们对于历史文化故事的价值认同以及对于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意识。再如,在《渴望》这期节目中,先是通过导演和编剧的访谈简单回顾了电视剧中“刘慧芳”的美好形象,再通过演员凯丽讲述自己家人收养孩子的故事,展现出20 世纪妇女的苦难经历,最后通过孙雨晴讲述自己被养父母培养成人的故事,与电视剧中人物“刘慧芳”相互映照,观众对于人物角色的认同之情也在叙事者多角度地讲述中不断传递和强化。最后的戏剧展演环节,以画面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完全沉浸于故事的真实情景中,让经典人物与观众直接交流,观众内心的情感得以迸发。由此,从开场到结尾,从访谈到表演,每一流程的设置环环相扣,其中蕴藏的情感力量也层层传递,通过不断地铺垫、渲染和升华,最终实现对节目文化意义和民族精神的认同,一个完整的仪式关系也得以建构。《故事里的中国》正是基于这样的主旨,通过三重环节来讲述历史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情感力量的层层传递,增强了广大中华儿女对于祖国的文化认同。

四、象征符号,强化情感归属

詹姆斯·凯瑞表示,“对传播进程的研究,就是研究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何被生产、接收和传递的过程。”[5]在传播仪式观中,符号都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意义,成为对现实的反映。在仪式活动中,观众对于象征符号的解码过程,也是彼此共享情感的过程。《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对于一些象征性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使得该节目的文化蕴意得到有效传达,观众的情绪归属感由此加强。

对于该节目所使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符号来说,可以进一步分为解释语言、交流语言和戏剧语言。《故事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介绍经典文艺作品为主旨,在节目中需要使用大量精炼的解释语言来补充历史知识,加强观众对于历史背景的了解。其次,在主持人与嘉宾的人物访谈中,所使用的语言平易直白,有利于拉近嘉宾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最后,对于戏剧语言的使用更是加深了观众的情绪归属感。如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敌人用尽了全部的36 种残酷刑罚,花费了快两天的时间来进行严刑拷打。”这样的描述极易把观众带入到真实场景中,更好地让观众感知革命先烈们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的人生追求。通过演员的在线演绎,用极具感染力的台词迅速让观众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伟大和革命精神的震撼,情绪力量上升到顶峰。

非语言符号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物,有着特殊的表现意义。在各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红高粱》那期节目中的“红高粱”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它刚强不屈、苦难且坚韧,能够代表一定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暗示了故事主人公九儿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性格。在《凤凰琴》那期节目中,“凤凰琴”是20 世纪50 年代末为推进文化普及而出现的一种便于演奏、音色清脆的小型乐器,在作品中也成了青春、爱情、对美的追求和生存信念的象征。此外,人物符号的使用也有利于强化观众的情感归属。如在《渴望》这期节目中,邀请孙玉晴和养母吴世菊作为访谈嘉宾,讲述了孙玉晴不忘养育之恩,带母求学的故事。而孙玉晴的个人经历也与经典电视剧《渴望》中的剧情互相映衬,让剧中的主要角色反映到现实的社会氛围中,广大观众可以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敬佩之情。

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通过象征性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结合使用,将栩栩如生的标志物和简洁直白的语言相互穿插,还原观众关于历史的符号记忆,强化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属。

《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用经典作品致敬时代,彰显出国家、人民为了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拼搏奋斗的伟大精神。该节目突破一般性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仪式特征,通过打造自成一格的仪式空间、仪式主题、仪式流程以及仪式话语来精心设置仪式情境,且将情感元素贯穿其中,使观众在人物访谈中感受历史故事,在戏剧展演中产生情感共鸣,在主题渲染中增强情感力量,获得凝聚民众、传播情感的显著效果,这也成为延续文化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仪式舞台空间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空间是什么?
十岁成长仪式
创享空间
仪式感重要吗?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
QQ空间那点事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