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思考

2022-02-18陈曦劳动午报社

环球首映 2022年5期
关键词:刻画人物形象通讯

陈曦 劳动午报社

一、采访是人物通讯的基础

(一)找人物故事

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作者就对故事的重要性展开了细致的描写,没有故事的通讯是无意识的、枯燥乏味的,文中提到,人物通讯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讲一个故事,让人物通讯报道变得有趣。我国在进行人物通讯的报道时,对于讲故事有一定的要求,故事并不是仅仅为了有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能够反映出人物身上的一些特质,通过故事的描写刻画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人物,人物形象立体化,也能够拉近读者与人物的距离,可见故事对于人物通讯报道的重要性。在进行前期采访时,对故事的挖掘必不可少,而且故事的搜集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质量,要从众多的故事中挖掘到关键事件。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前期进行故事搜集时有十几个,但在最后发表时只有三四个,可见人物故事不仅要有可读性,还要和人物报道的内容契合,平凡人物的故事更难挖掘,如何从有限的人物故事中挖掘关键信息,成为采访前期的必要准备。

(二)挖掘人物细节

在采访前期的准备中,通过和采访对象的聊天可以对人物经历的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对于细节的挖掘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记者必须有敏锐的意识和观察能力,所以挖掘人物细节可谓是采访的重点难点,没有细节的故事看下来不仅没有记忆点,像流水账一般无趣、乏味,还会引起读者怀疑,是否存在这个人,对人物、人物故事的真实性存疑,很难让读者共情。那如何才能挖掘出人物的细节呢?首先要明确细节是什么,在人物通讯中,对人物细节进行刻画,就要从他的衣着相貌、交流谈吐等方面入手,通过文字将一个人物跃然纸上,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时想象出这个人物,其次细节挖掘离不开记者的采访能力,在对人物进行采访时,注意观察他周边的人和事,在与人物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注意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从有限的信息中捕捉到值得挖掘的点,并在交流中不断思考,对于不明了的问题或发现值得深入采访的问题一定要学会追问,要引导人物多说、多讲,让人物敞开心扉,才能挖掘到重要信息。

(三)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进行人物通讯报道时,首先要让读者明了为什么要报道他?他做了什么事情值得我们报道?不然读者在阅读时一头雾水,不了解报道的由头。在报道人物的事情时,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清楚,这是人物通讯报道的基本要求,将人物的事迹进行详略得当的描写后,才能对人物的其他故事进行更进一步的描写,深化人物形象而非神话人物形象,从事情的前因后果让读者感受人物形象、人物品质精神,可以说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进行采访写作的前提,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的全貌就对人物进行采访写作无疑是没有说服力的,人物通讯人物是重点,事件是引导线和补充,二者都是人物通讯的重要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搜集背景材料

搜集材料是进行人物采访的必要准备,要对采访对象的采访由头即发生的事件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后,记者需要对人物进行深入了解,搜集相关的材料资料进行整理,并列出采访提纲,材料搜集得越详细,采访提纲就越具体,在进行采访时就能和采访对象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前期的采访深度决定着人物通讯的写作、报道深度,但是在材料搜集时也要注意,数量固然重要,但是质量更为重要,人物通讯是围绕着人物来进行框架构建的,所以在搜集材料时要围绕人物通讯报道的主题进行整理,将能够反映人物主要品质精神的故事或背景材料整合,集中体现人物形象,如经典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写的是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解决棉花脱蕾落桃的问题的故事,但在开头通过对周总理与他的背景材料的描述,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周总理的嘱托成为吴吉昌解决棉花问题的关键,也成为人物通讯写作的主题要素,文章的立意和深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的文章不胜枚举,所以在进行采访前,对材料搜集必要且重要,有关人物通讯主题信息的发现和挖掘是深化主旨的钥匙,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看到多面的人物形象。

(五)注意采访与主人公有关的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个体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构成不同的群体关系,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一个人可以是母亲、女儿、教师,也可以是妻子、舞蹈家等,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都会被赋予不同的社会角色,所以对于人物通讯报道来说,仅仅采访主人公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主人公身边的环境、周围人物对他的评价得出的结论才更为准确具体,采访报道需要对主人公的亲友、同事、邻里等人进行采访,了解主人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范围可大可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主人公身边的人进行采访时不仅能够发现主人公没有提到的故事或事情,挖掘出不一样的要素,还能够对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核实,看是不是确有其事,保证材料的真实性。此外,在后期写作时通过对主人公和周围人的对比描写也能够从侧面衬托出主人公独有的精神品质,让读者感受鲜明。

二、写作是人物通讯的关键

(一)关于主题的确定和提炼

1.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概括、提炼主题

在进行人物通讯的报道时,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先确定主题再进行采访和写作,要先对主人公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后,列好采访提纲并在采访过程中不断细化、深化,用臆想、想象的主题去套用不同的人是不可取的,一定要采访先行、主题后定。在《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一文的产出过程中,通过不同编辑的修改最后才确定了“厚道”的农民工,从先前的拖欠工资引发的关注上升到了人格魅力的赞扬,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有好的标题,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揭示文章主旨、概括文章主题,这篇文章的出现并不是先想好题目或主题再进行人物挖掘报道,而是作者通过实际的生活经历感受,有感而发写成这篇文稿,再经过不断的修改细化了文章内容,人物通讯在写作时要先有真实的人物、事件,再对其进行采访、挖掘,最后在写作时对人物特征、写作主题进行提炼、概括,这个流程是人物通讯报道的基本流程,若是凭空捏造,不够具体、文章质量不高而且容易引起读者质疑,对报道的真实性存疑。

在汶川,各苏维埃都设一个秘书(笔书)负责掌管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及游击队筹集的粮食。当时全县在威州宝子巷和涂禹山设有两个粮食集散处,由红军后勤部派人掌管,负责供给在汶川境内驻防、作战和过往的红军及游击队、少先队、童子队所需的粮食。红军长征过汶川所需的粮食,绝大多数是游击队筹集的。筹粮时,由红军和苏维埃干部带领游击队队员,以地主豪绅为主要对象,地主家的粮食一律予以没收,老百姓家里筹集的粮食,用川陕苏维埃发行的银元、铜元、布币购买。

2.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提炼出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思想

“典型人物通讯自然要与时代要求贴近[2]”,所有的事物都处在变化中,人和事以及观念、想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周遭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前进,人物通讯报道也是如此,不能太过刻板印象,完全复刻之前的模式或结构,要根据时代需要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人物通讯,一个人物和事件或许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报道,而选择最契合时代高度的主题就成为文章写作的重点,以上文中提到的《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为例,从刚开始作者拟定的《风雪中,伫立着四位无钱回家的民工》,到之后《风雪中,伫立着四位无奈的农民工》,最后敲定的以《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为题,农民工的厚道正是他们的诚信之举,没有因为老板拖欠工资就对其打击报复,而是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坚持原则,这种高尚的品质已经难能可贵,更何况他们还面临着欠薪风波,更让他们的坚守显得可贵,最初的题目表现出农民工的弱势,需要援助,最后的题目彰显了一种时代品质、精神气质,一个事件从不同的高度立意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所以选择很重要,记者在写作时一定要立足于时代的角度高度进行主题概括和提炼。

3.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和读者的关注度

受众需要是人物通讯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如果报道出来的东西读者不喜欢看,没有市场吸引力,那它的传播性不足、有效性不够,它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就没有实际意义。近年来,有些典型人物报道就过于“神话”典型人物,将其优秀品质大肆宣扬,为了增加知名度或提高名望声誉,也将一些本不是他做的事情都安排在他身上,这样过度宣传的方式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不利于人物正面形象的塑造,也对人物报道的真实性有损,在进行人物通讯报道时要通过实际的真实例子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事实为本,将人物的良好品格通过故事情节自然反映出来,不能生搬硬套、虚假宣传。此外,还要注意报道不能事无巨细,不能像写日记一样把所有的事情罗列出来,要有选择地进行故事筛选,详略得当,结合社会需要对人物故事进行描写,用词和描写手法都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关于细节描写

1.要能够突出主题

细节描写是为主题服务的,通过对于细节的刻画从侧面反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也是文章的亮点之处,文章细节决定文章品质,好的文章能够从细节发现其精巧之处,在写作时要有良好的思路和逻辑思维,不然容易在写作过程中忘记所要写作的重点,开始不知所云,“在对材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需加深对材料的理解[3]”,在细节选择和写作时也要以主题为中心,使用与主人公契合的细节,让人物形象丰满具体。

2.要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前期,需要记者打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能掌握有效信息,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在写作时利用掌握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描述,能够反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的还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品行修养等。如《夫人奈娜最后吻别叶利钦》一文,在对奈娜在叶利钦葬礼上的一段描写,反映了夫人奈娜对于丈夫离世的惋惜与遗憾,但即便遭遇如此痛心的事情,奈娜也没有在葬礼现场大喊大哭,通过无声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一个极具涵养的人物形象,同时又将她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好的细节描写是动人心魄、让人回味无穷的。

3.要有特点

在进行人物通讯写作时,细节之处有很多,但选择很重要,好的选择能够为文章带来不一样的亮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进行细节刻画时,通过对比、动词等多重手段的运用,可以让文章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细节描写有特点能让读者阅读后有记忆点,不是看过就忘,能引人深思。

(三)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所谓红花,指的就是我们要采访的重点对象、文章的主人公,绿叶指的是他周围的环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情。在进行写作时,不仅会对主人公进行描写,还会对他周围的人进行对比描写,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绿叶是衬托作用,但并不能故意丑化他人,衬托要有度,而且可以通过其他的事情对主人公进行深入描写,对比不一定是用别人的缺点来衬托主人公的优点,可以通过主人公对不同人的态度进行优点的不同递进。

2.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主人公并不是神,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和平常人一样有工作、有家庭、有喜怒哀乐,在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将工作生活整合起来进行描写,有时候有些记者在写作时只顾描写主人公是如何的刻苦工作,只展现出他在工作方面的成就,这样人物形象就不够多面,生活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我们就不得而知,那读者在阅读时就存在疑问,这样的描写就不够完整具体、不符合逻辑,需要进一步完善。

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是相辅相成的,个人是在集体中工作、生活的,人离不开集体而生存,在进行人物刻画时,集体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人的成就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鼓励,不能忽视集体的重要作用,将丰功伟绩都算作主人公的,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写作时对集体进行一定的刻画描写,让人们看到个人背后的集体力量。

4.点与面的关系

点面结合是人物通讯写作的手段方式之一,既要有面的概括性描述,让读者了解文章写作背景,也要有点的细致描写,让文章具有可读性,点的描写也能够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点面结合,能够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多面立体、文章生动活泼。

(四)在表现形式上创新

1.在叙事人称上进行变化

在写作时可以通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不同人称视角对主人公进行描写刻画,多重视角也可以综合运用,通过不同人称的变化能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主人公所经历的故事,对主人公的形象有不同的感受,对文章的深意有不同的思考。

2.在结构样式上进行变化

“人物通讯的写作也应不断创新[4]”结构形式的多样化也能从不同层面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些人物通讯是通过对周边人的不同视角出发对主人公进行描写,从多个侧面刻画主人公的形象,将记者或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感受记录下来,也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主人公的形象性格等特征;有些人物通讯是按照时间顺序、事件顺序等不同的逻辑顺序对人物进行刻画,能够更加系统的体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有些人物通讯撰写更为大胆,通过小说式的描写方式,不仅能让主人公形象深入人心,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的有效性、传播性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刻画人物形象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
通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