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下电视新闻采编的融合与创新策略
2022-02-18格日勒图
格日勒图
(新疆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乌鲁木齐 830000)
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一直以其深度的内涵与价值深受用户喜爱,而这显然与电视新闻媒体在采编上的优势与专业有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报道需求,电视新闻必须要跟随时代趋势进行改革与创新,采编作为其中心环节,势必要走在前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视新闻采编中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可强化电视新闻整体实力,促进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1]
一、人工智能技术与电视新闻采编融合的意义
(一)提高新闻采编效率
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主要由采编人员在新闻现场或者网络平台上进行相关素材或者信息的获取,难免会影响工作效率。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后,无论是新闻现场的信息采集还是网络平台上的信息采集工作,效率都可以提高很多。比如在新闻现场的采编工作中,可以利用大型智能无人机进行信息采编,无人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到达直径15公里内的任意地点,只需要把新闻采编系统放置于无人机上,就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信息的采集,显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新闻采编效率。[2]
(二)强化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
传统的采编工作虽然也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但是难免会因为个人工作的失误或者新闻报道中主观思维意识的夹杂而降低其真实性与客观性,比如在进行大量数据处理与分析时就难免会出现数据分析结果的差错。在这一点上,人工智能技术就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在进行相关信息处理时极少会出现人为差错,且不会增加主观思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强化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三)减轻新闻采编人员工作压力
涉及到气象与财经类的新闻,新闻采编人员往往会面临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尤其是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不仅消耗时间长,而且出错率高。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后则能够直接减轻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压力,以高效的工作效率处理好这类工作。而新闻采编人员则能够节省出时间与精力聚焦于具有深度价值的新闻采编工作。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视新闻采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信息模块化
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代替人力从事生产,就在于人类通过先进的技术提前设置好程序使其能够进行标准化生产,由人工智能技术展开的生产工作往往没有任何差异性,这在规模化生产工作中显然是好事,但是对于新闻生产而言,每一个新闻事件都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需要透过现象挖掘其背后的本质,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往往过于模块化,很难体现出差异性和个性化。比如新闻采编系统往往会按照提前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数据的采集、结构的设置、模板的套用,根据现有的程序和素材最终生产出一篇程序化的稿件。这样的稿件在采编过程中固然效率很高,但是也会导致新闻稿件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雷同之感,很难吸引受众。
(二)应用范围狭窄
经过大量实验证明,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过多的新闻信息采编中确实存在一定优势,比如财经、体育、气象类新闻,这类新闻在采编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整理、分类与归纳,通过人工进行处理往往耗时耗力且出错率较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后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采编效率,但是对于其它人文性比较高的新闻采编中人工智能技术就很难体现出其优势,其固有的模式化往往会降低新闻稿件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因此应用范围狭窄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领域应用中的一个不足之处。
(三)缺少人文关怀
尽管客观性与真实性是新闻采编与报道的基本特征,但是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呈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深度剖析,进而传达出具有深度的思想价值与人文观念,而这些内容都是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独立思考之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新闻采编确实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但是生产出来的新闻都是模式化板块的结果,内容缺乏人文关怀性,使得受众产生冷冰冰的距离之感,很难引起受众的情绪共鸣,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受众喜爱。
(四)缺乏足够深度
人工智能在进行新闻信息采编过程中有一定优势,它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广的范围进行新闻的信息和素材采编,但是在信息组织过程中只能依靠固有的程序进行信息的简单排列与组合,很难通过深度的剖析来强化新闻的深度。在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各种简单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上,人们对这类简单的,没有体现出任何深度观点的信息只会一带而过,并不会进行关注。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化的新闻只能用于客观的数据分析和信息采集,而不能将其用于新闻稿件的编撰,因为它无法满足新闻稿件在内容与价值上的深度需求。
三、人工智能技术下电视新闻采编的融合与创新策略
(一)深入挖掘新闻信息资源,提高新闻信息含金量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领域最大的应用优势就是它在信息采集方面高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利用智能终端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充分搜索与捕捉,效率远远高于人力。因此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下的电视新闻采编融合与创新策略就一定要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深入挖掘新闻信息资源,提高新闻信息的含金量。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首先,要利用新闻采编系统在采编上的便捷化与快速化来尽可能全面搜集信息,并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持,根据捕捉到的用户信息对现有的新闻素材进行分类整理,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新闻需求。其次,运用智能交互技术提升信息共享效率,通过吸引用户进行信息的编辑、发布、评价来提升人们对新闻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同时以此为依据,监测现有新闻动态的发展方向,以便在事情呈现持续发酵时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新闻报道吸引受众关注。[3]
(二)扩大人工智能写作应用领域,提升报道时效
尽管将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采编中的写作领域还存在很大不足,但是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信息搜集的全面性、便捷性与快速化方面,在提前设置好程序的前提下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成稿,其效率远远高于人力。比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机器人只需3秒便可完成一篇稿件的写作,而人工写作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最快也要十几分钟,因此人工智能写作在新闻采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够有效提升报道时效性,抢占时间先机。[4]因此,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扩大人工智能写作领域,将其应用到合适的新闻采编写作领域。
(三)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强化新闻稿件针对性
受众的需求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一个新闻报道的关注度高低。每一位受众在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这就决定了每一个用户的关注点都不同,因此他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也不一样。传统的新闻采编虽然能够创作出有思想深度和情感关怀的新闻稿件,但是受到技术限制,他们很难真正获取每一位受众的需求信息。而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受众进行信息采集,了解每一位受众在兴趣爱好、关注点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分析其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做到精准推送。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可以根据用户浏览信息的情况来分析其阅读喜好,这是对于传统的新闻采编而言无法实现的。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技术上的优势,进行相关新闻信息和数据采集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新闻采编的个性化服务,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用户对新闻的个性化需求。
(四)人机协作完成复杂报道,强化新闻人文关怀
如前文所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采编工作中,虽然能够提高采编效率,强化数据精准度,增强客观报道。但是却缺少了新闻本应该有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度,这就导致用户很难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采编进行有效融合与创新,就应该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以人力弥补其不足之处,做到人机协作完成复杂的新闻报道。比如,前期数据、信息采集可以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来完成,但是后期编写工作就要依靠工作人员来进行,由写作人员对现有信息进行充分分析,增加自己的个人观点与人文关怀,促使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采编人员形成优势互补,强化新闻的人文关怀。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采编领域的应用,合理看待其优势与不足之处以及目前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人工智能技术下电视新闻采编融合与创新策略,以期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能够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创新与丰富新闻采编方式,不断提高新闻采编质量与水平,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新闻报道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