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的故事

2022-02-18崔沁桐

美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安塞后生黄土高原

崔沁桐

《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它是属于黄土高原的。陕北人刘成章对安塞腰鼓倾心爱恋,用散文的笔触在黄土高原上写下了一行行火热昂扬、酣畅淋漓的诗行。

文中有这样的单句成段,“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地为全篇定下了基本的氛围和情感,那份激越与亢奋,那份爆发与宣泄,让我不由得跟随他一起为这样一群汉子叫好!

那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而沉稳,这几乎就是这块神奇的黄土地精神风貌的体现。所有的呆滞与安静仿佛都暗示着会有一场石破天惊的表演。这里沉默不代表接纳,更不代表谦卑。恶劣的自然环境锻造了他们倔强的性格,总有远方的召唤,总有蓄力的准备。

那是一群“奇伟磅礴的后生”。他们“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他们和安塞腰鼓相融,实现了人鼓合一:你看他们是“急促的骤雨”,是“飞扬的旋风”,是“蹦跳的乱蛙”,是“闪射的火花”,是“强健的斗虎”,他们粗犷、雄浑、动力十足,让这黄土高原上的表演竟也有了泼墨成画的酣畅淋漓。

那是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他们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上生活,却用粗犷的信天游唱出了火辣辣的生活激情,用痛快的安塞腰鼓打出了华丽丽的生命力量,他们不屈服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勇敢地去“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

我在想,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我的外公给了我答案。他是新疆最早的支边青年。據说刚来新疆时,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滩,凌厉穿行的旷野狂风,叽里咕噜的异乡语言……每一样都让人心生退意,可是总有着这样的小心愿在支撑着:“拼命倒砖也许明天就可以够盖地窝子了吧”“用力挖掘也许下个月胜利渠就开凿成功了吧”“加油挣工分年底就可以给老家的父母多汇点钱吧”。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渐渐旧梦连新梦,他乡作故乡。我的外公就这样在新疆扎下了根。

原来这不仅仅是一群在黄土高原上恣意狂舞的后生,也不仅仅是外公那个年代的愚公移山般的支边青年,这分明就是“我们”。这是吃苦耐劳的我们,不管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怎样恶劣,“我们”在坚守;这是热情奔放的我们,不会去计较付出与回报的比例,“我们”在奋斗;这是浪漫可爱的我们,相信未来相信幸福,“我们”在憧憬。所以,今天的新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宜居宜商。新疆人就这样骄傲地兀立于天地之间,宛若倔强的胡杨,孤勇的胡杨,美好的胡杨……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不,这应该是中国人的故事。

(指导老师:李蓉)

教师点评

《安塞腰鼓》歌之颂之的是人的生命力量。小作者能够关注到刘成章在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的感叹,感受到一种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再透过峭厉的语言中感受炽热灼人的氛围和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能够将对这种美文的欣赏变为对民族精魂的体悟,通过陕北黄土地的农民故事和自己家人的新疆故事,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明确每一个故乡的富强与振兴都离不开这样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文章结构清晰且层进,联想深邃又合理,语言朴实而真诚,给人带来心灵深处的共鸣。

猜你喜欢

安塞后生黄土高原
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探究
在黄土地上飞扬的安塞腰鼓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卧底
drum dance in ansai 安塞腰肢舞
唯一的收获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