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摄影棚火灾防范的思考

2022-02-17冷友伟

今日消防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防火监督

冷友伟

摘要: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摄影棚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为了有效强化摄影棚火灾的预防控制工作,各级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思维理念,从摄影棚火灾的实际特点出发,对可能引发该类场所发生火灾事故的致灾因素进行逐一探究,最大限度降低摄影棚内部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摄影棚火灾;人员疏散;防火监督;高温浓烟

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2)12-0058-03

近年来,伴随着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横店周边地区与影视文化产业相关的配套行业应运而生,其中尤以各类拍摄场地出租产业最具代表性,用于影视拍摄的各类摄影棚也由此走入了大众的视野。用于影视拍摄的摄影棚通常有使用周期较长的固定室内场景棚和使用周期相对较短的临时搭建棚两类。出于节约使用成本的实际需求,我国的摄影棚大多修建在如浙江横店、上海松江等影视基地的周边区域,通常由闲置的厂房改造而成,内部多以密闭性空间为主,且普遍未设置有效的固定排烟设施,因此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普遍存在较大缺陷。随着自媒体产业的快速兴起,各类影视短片及商品广告的拍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摄影棚内部长时间处于镁光灯高强度的直接照射之下,导致各类火灾的隐患问题较多,同样对摄影棚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7月11日,浙江金华市横店《陈情令》剧组在开展拍摄的过程中摄影棚内部突然发生火灾,此起火灾实际过火面积超过300m2,并导致现场2名工作人员死亡。2021年7月24日15时48分许,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金城街与银丰路交汇附近一物流仓库改造而成的摄影棚发生火灾。此起火灾共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过火面積6200m2。这些血淋淋的火灾事故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社会舆论也再次聚焦于各类摄影场所普遍存在的各类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之上。为了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的出现,摄影棚管理部门应当预先完善空间内部的火灾防范体系,强化对相关环节的严格把控,有效避免拍摄过程中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

1 摄影棚建筑结构的基本特点

摄影棚建筑结构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受热后易发生整体倒塌现象

普通摄影棚和钢结构厂房建筑结构特点基本相同,目前,大部分已经投入实际使用的摄影棚基本都是由钢结构厂房改建而成,因此,此类空间建筑内部空间跨度较大,且建筑中间缺少必要的承重物作为有效支撑,发生火灾事故后由于建筑内部火灾荷载较大、火势蔓延速度较快,很容易导致整体性倒塌事故的出现。

1.2  建筑材料种类较为多样

摄影棚作为一种典型的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结构,在搭建房屋建筑等景观构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较为多样,既包含大量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又包括一定比例的木质材料,在高温明火作用下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1.3  摄影棚内部建筑结构较为复杂

摄影棚通常是将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实施相应改造后的建筑类型,建筑内部通过结合具体的拍摄需求安排相应场景,并在建筑物内部将房屋、走廊等景观进行交错布置,在各类构造物的正上方一般会设置一道空中马道,将整个摄影棚上空完全覆盖,并将照明灯、音响以及幕布等拍摄过程中需要的一切设备全部设置于摄影棚上空。摄影棚的内部构造较为复杂,且空中马道与地面之间所设置的距离通常只有3~4m,发生火灾事故后内部工作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安全地实现有序疏散。

1.4  摄影棚内部各类易燃物品较为繁多

通常情况下,出于拍摄工作的实际需要,摄影棚内部普遍会置放如演员们演出过程中所需要的服装、头饰、化妆品、不同材质的道具及布景以及拍摄期间需要用到的灯光、音响等各种配套电器等各色器械、物品,由于部分器械、物品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很容易引发各类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对摄影棚内部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 摄影棚火灾的特点分析

摄影棚内部可燃物品相对较多、工作人员流量较大,且拍摄过程中普遍需要使用专业灯光等大功率电气设备,使得空间内部火灾风险也随之相应增大,空间内部一旦不能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火灾防范措施,稍有不慎即有可能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现行国家强制标准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7条规定:建筑面积不小于500m2的电影摄影棚应设置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从以往火灾事故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摄影棚应当划定为火灾高风险场所。

2.1  摄影棚内部发生的火灾事故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的特点

由于摄影棚内部通常人员较为密集,各类火灾诱发因素相对较多,同时,摄影棚空间内部的可燃物也相对较多,特别是部分摄影棚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了大量易燃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建筑主体在高温辐射过程中极易产生明火,且空间内部引发火灾事故后火势蔓延相对较为剧烈,甚至会引燃起火点周边的道具、服饰和背景幕布,导致建筑内部出现立体化燃烧,在高温浓烟的作用下,极易造成被困人员伤亡事故的出现。

2.2  摄影棚建筑在高温作用下通常会发生整体性坍塌事故

由于摄影棚内部通常放置有大量的易燃物品,空间内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短时间内即可形成猛烈燃烧,一旦灾情得不到有效的抑制,摄影棚外部钢结构或木质背景结构短时间内即可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随着灾情的进一步发展,建筑物在高温作用下极易出现垮塌现象。

2.3  摄影棚建筑内部发生火灾事故后,通常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不利于建筑内部被困人员的快速疏散逃生[1]

特别是部分使用聚氨酯泡沫的建筑构件在燃烧后短时间内即可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导致摄影棚内部被困人群的视线受到严重干扰,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正确的疏散逃生路线,与此同时,烟气内部含有的大量有毒物质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侵蚀,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3 摄影棚建筑火灾的主要致灾因素

3.1  摄影棚建筑空间火灾荷载相对较大

由于各类影片的实际拍摄工作通常需要较为封闭的空间,因此通常利用丁类厂房改造而成,钢结构防火喷涂普遍不满足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要求,部分摄影棚内部甚至未按要求设置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等固定消防设施,且拍摄现场通常堆放了大量可燃易燃道具,导致建筑内部火灾荷载系数也随之显著增加。

3.2  消防设计不够合理

出于有效降低摄影棚建设成本的目的,摄影棚实际管理人员对摄影棚建筑空间消防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缺失,建筑内部未能严格遵循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也未能对材料的各项实际防火性能预先实施全面检查,建筑内部构造较为复杂,摄影棚空间内部的火灾风险随之相应增大,极易在高温明火作用下引发火灾事故。

3.3  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剧组人员在开机前基本未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培训,以当前正在拍摄的某剧组为例,该剧组使用摄影棚面积约为1.5万m2,建筑总用电负荷为30万kW,场景布置阶段常驻人员约为120人,其中高中以下学历占80%。拍摄阶段摄影棚内部常驻人员达到200人,年龄均在20~40岁,高中以下学历占70%。剧组大量的群众演员和场务等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拼凑而成,防火意识相对较为淡薄,在用火用电过程中普遍存在较多的不规范行为,灯光设施、音响系统应用以及各类道具、服装的摆放通常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使得摄影棚空间内部的火灾危险系数也随之相应增大[2]。

3.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摄影棚建筑空间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摄影棚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盲区,内部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建筑内部无人监管现象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内部消防隐患出现概率。

4 摄影棚火灾的针对性防范策略

4.1  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为了有效提高影视从业人员自身的火灾防范意识,需要辖区各级消防监督部门在剧组开拍前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必要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影视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火灾防范常识及火灾发生后的自救技能,在拍摄过程中同步开展摄影棚建筑空间内部的火灾隐患自查工作,并对检查出的各类隐患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将火灾事故发生的苗头彻底清除在源头阶段。在此基础上,摄影棚实际消防管理人员应当加强与辖区消防监督部门之间的定期交流,邀请消防工作人员定期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宣教活动,特别是要强化对用火用电操作基本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等方式使影视从业人员意识到在摄影棚建筑空间内部开展防火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全体工作人员切实感受到建筑火灾的实际危害,能够在拍摄过程中始终自觉遵守用火用电行为规范,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有效避免因为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各类火灾事故,切实保障拍摄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采用现场讲解的方式外,在拍摄工作开始前剧组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尝试构建网络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定期推送火场自救、安全疏散逃生等消防知识,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安全的逃生方法,拍摄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有效实施自救,避免亡人事故的发生[3]。

4.2  构筑火灾风险评估体系

做好摄影棚建筑空间内部各类火灾风险的有效评估,是保障建筑内部消防安全环境的基础与前提,只有预先查明摄影棚内部切实存在的各类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才能确保防范措施具有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强化摄影棚内部的日常巡查工作,从摄影棚的建筑结构特点出发制定针对性的巡查方案,从源头上遏制各类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评估过程中,消防管理人员应当针对摄影棚内部各类火灾隐患问题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别的火灾事故应当根据其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加以有效预防与控制。特别是当建筑内部实施用火用电作业时,必须由专业人员预先进行有效评估,以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最大限度防止摄影棚建筑空间内部各类火灾事故发生概率。

4.3  增设智能化火灾预警设施

为了有效保障摄影棚建筑空间内部的各类消防安全要求,条件允许时应当有效借助智能化火灾预警系统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空间内部整体火灾防范水平,同时尽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摄影棚工作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保障。借助于智能化火灾预警系统的灵敏度,能够在明火出现的第一时间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防止火势的蔓延扩大[5]。建筑空间内部消防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摄影棚的结构特点对智能化火灾预警系统进行合理布置,确保装置对建筑空间内部的全面覆盖,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烟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开展定期检测,确保装置在环境参数发生异常后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信息,结合自动喷淋装置加强对初期火灾的有效控制,有效阻断火势的无序蔓延,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导致的直接损失。

4.4  优化防火设计工作

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摄影棚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避免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引发的摄影棚火灾事故。因此,在摄影棚的建设装修过程中应当预先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合理设置摄影棚内部的各个防火分区,并有效实现对各个功能分区的合理划分,防止在某一防火区域内发生火灾事故后导致火势的肆意蔓延[6]。当前,防火卷帘装置在摄影棚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相对较多,在实际安装前应当对防火卷帘装置的质量情况预先开展专业化的检测,以确保装置在火灾发生后能夠充分发挥阻火分隔作用。摄影棚的建设材料必须尽可能地选择阻燃材料,防止摄影棚内部的火灾荷载显著增加。此外,在摄影棚内部设置防火隔离带的同时应当对自然排烟窗进行合理布局,以确保火灾过程中能够及时排出建筑内部的高温浓烟,保障被困人员的安全疏散逃生。

4.5  提升消防管理人員的消防素养

通常情况下,摄影棚内部消防管理人员消防素养的有效提升,可以最大限度改善摄影棚建筑空间内部的消防安全态势。因此,辖区消防监管部门应当预先强化对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使各级管理人员进一步熟练掌握摄影棚内部可能导致各类火灾事故的原因及灾害发生后的实际特点,以便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防范措施。辖区消防监督部门应当强化对摄影棚内部各类火灾防控工作的指导力度,指导空间内部消防安全管理人合理布置各类固定消防设施,切实掌握各类消防设施及灭火装备的实际使用方法,同时,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消防安全管理队伍,最大限度提升建筑内部的整体安全氛围[7]。

5 结语

摄影棚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逃生困难等特点,当建筑空间内部发生火灾事故后会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当进一步强化对以上空间内部的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切实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然而,部分摄影棚空间内部仍然普遍存在固定消防设施配置不合理、阻燃材料等级不达标以及未设置防火分隔等相应问题,为建筑内部预留下各类防火隐患问题,极易造成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各级消防监督部门应当通过加强防火宣传教育、构建固定消防设施定期管理维护机制、实施火灾风险评估、优化防火设计等方法,有效提升摄影棚空间内部的火灾防范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以上空间火灾事故发生的频次。

参考文献:

[1]刘俊康.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创新探讨[J].今日消防,2021,6(7):29-31.

[2]房芳.对当前消防执法工作现状分析及改进消防监督工作有关问题的思考[J].今日消防,2021,6(7):62-64.

[3]刘永强.基于消防安全系数视角的消防监督管理策略探析[J].今日消防,2021,6(7):80-82.

[4]曾真.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对策分析[J].今日消防,2021,6(7):

101-1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发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J].江西建材,2021(6):1-4.

[6]俞晨.建筑火灾烟气危害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1,48(3):59-60.

[7]郑胜中.探析数码摄影技术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20,5(7):12-13.

Thoughts on Fire Prevention in the Studio

Leng Youwei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Brigade,Shanghai 2016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the area occupied by various studios has gradually expanded,building structur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the studio, the fire supervision staff at all levels must time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concept,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io fire,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may cause fire accidents in such places one by one to minimize the probability of fire accidents in the studio.

Keywords:studio fire; Personnel evacuation; Fire prevention supervision; High temperature smoke

猜你喜欢

防火监督
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相关策略
刍议如何实现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
加强现代警务指挥机制建设的思路探索
浅析如何实现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
浅析防火监督工作的发展趋势
论消防防火监督工作的新发展
公共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工作的研究
关于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
浅析防火监督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于防火监督检查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