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新概念类选择题答题方法指导

2022-02-17鲁爱华

考试与招生 2022年2期
关键词:容积率海港城区

孙 静 鲁爱华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的反映,较为抽象,近几年高考及模拟考中新概念试题出现频率较高,因此很有必要总结该类试题的特点,归纳解题方法。笔者结合典型例题总结了几种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图文转化或辅助线法—变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图形

例1.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10题。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新概念“埋藏深度”的认知,地面起伏状况已经在图中用地形剖面图显示,做辅助线,即用地形剖面线上各点的海拔减去对应地点的埋藏深度,还原出同一岩层在地下的实际弯曲状况(如下图),很明显①④为背斜谷,②为向斜谷,③⑤为断层,且⑤处发生了断裂下降,因此9题正确选项为D,10题正确选项为C。

需要注意,概念有外延性,即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比如“水果”这一概念涉及的范围广), 所以概念要结合试题的具体情境来理解,该题设定了地下同一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在这一前提下才可以还原地质构造。

此种方法多适用于自然地理概念,除各种事物的埋藏深度外,还有林线、雪线、结实线等的变化,海进、海退等涉及海岸线的变迁类题目,逆温的生消过程,热力环流的变式应用,冲积扇的相关题目等。

二、列公式法—变地理概念为数学计算

例2.家住我国东部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取四家做了下表。据表完成第3题。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3.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按此标准,并考虑材料中容积率与建蔽率之间的关系,计算一下下列楼盘必须设置电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容积率”与“建蔽率”两个概念推导出楼层的计算公式。容积率=S总建筑面积/S用地,建蔽率=S单层建筑面积/S用地,可知,层高=容积率/建蔽率,从而计算出层高≥7的是丙楼盘,故此题的答案为C。

此类概念题,以文字来表达数学公式,常见的题型有两种:一种是赋予计算结果一个临界值,临界值两侧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答题时要重视与临界值的关系。①求差类题目,将计算结果与临界值做比较,是大于临界值,等于临界值,还是小于临界值,分别意味着什么;②求商类题目往往与1做比较,若题目赋予了特殊临界值,比如此题的临界值为7,则另当别论。另一种是分析公式中要素的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以求商类题目为例,本质就是求分子(分母)变大或变小对结果的影响,此处不再列举。

三、咬文嚼字法—变地理概念为语文赏析

例3.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第4题。

4. 建设陆港使海港

① 扩大承载规模 ② 缓解用地紧张

③ 增加用地成本 ④ 提高设备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陆港建设对海港的影响,首先不要跑题。材料中“代表海港行使部分功能”,表明提升了海港的服务能力,可以扩大海港的承载规模;“海港以外地区建设”,表示不再扩大海港的用地规模,缓解了海港的用地紧张,没有增加海港用地成本;海港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变化。故此题答案为A。

在许多新概念里,常有容易被忽略的定语、状语或补语,它们常表示时间、地点、程度、关系、顺序、范围等,需要我们引起重视,比如表示时间的曾经、近年来、形成过程中等;表示范围的全部、大多等;表示程度的彻底、十分、较为等;表示顺序的先后等。

做题时我们“咬”的可能是复杂句式的主干,也可能是某个词语,总之“咬”是一种侦辨能力;然后是“嚼”,体现为理解能力,比如“整合”一词,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整顿合并,合作”。

四、演绎法—变地理概念为逻辑过程

例4.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解析】此类题目由结论倒推原因,即演绎或利用流程图来理清脉络,过程如下,此题选D。

五、知识迁移法—变新概念为旧知识

例5.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7题。

7.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A. 气温高 B. 蒸发(腾)强

C. 降水量大 D. 绿地面积大

【解析】对于此类题目,要在理解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来解答。此题在理解“相对湿度”概念的基础上,借用城市化的影响及城市热岛效应来分析。

据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可知,城区下垫面硬化率较高,绿地面积较小,蒸发(腾)弱,故B、D错。根据热岛效应的影响可知,城市气温高,降水多,故A、C选项可能正确。若选C,根据相对湿度的定义,推出城区相对湿度大,这与图中“郊区任意时间相对湿度均大于城区”不符,而城区较郊区气温高,导致城区饱和水汽压较高,且城区因地面硬化率高、绿地面积小,实际水汽压较小,因而相对湿度较郊区小。

以上是对新概念类题型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高考题不仅是对新概念的考查,还考查考生对已有概念的认知,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将概念内化,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最后要注意的是,任何一道题都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法,也可能一道题会综合运用几种解题方法。

猜你喜欢

容积率海港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海港小城的慵懒时光
浅议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容积率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深圳:拟严控城市更新规划容积率优先安排居住功能
幸运海港游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一月的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