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世遗运河文化传播的经验借鉴研究
2022-02-17钱奕扬
◎钱奕扬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一、绪论
中国大运河作为国家政治的生命线、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和文化融合的主要纽带,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历史作用。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运河三老”(罗哲文、郑孝燮、朱炳仁)作为申遗发起人,历来关注大运河的普遍价值能被世人读懂,让世界认可,使其“活态遗产”的文化精神“成为当代中国道路的文化滋养”[1]。
本文深入挖掘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现状,分析了申遗前后两个重要时间段里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播状况。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书籍、有关报道等了解许多国家在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基于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提出发展建议。以此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的桎梏,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跨文化交际话语传播体系,助力大运河文化“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目标的实现。
二、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现状
(一)申遗前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状况
大运河的开凿使运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从而为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水路交通的畅达,也打破了原始陆路交通的桎梏,打通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渠道,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自隋炀帝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中国开辟两条通往世界的新丝绸之路。隋朝时已有近30个国家与我国交往。唐朝时,大运河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推行“国门四开、不惧往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丝绸之路得以畅通,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建立了通使友好关系。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以宗教传播为主要纽带,以留学生和僧侣为主要传播载体,内容也极为丰富。在宗教、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方面,中外文化都进行了充分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影响。
宋元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海外诸国因此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僧侣来求学求法。同时,中国的文人僧侣也通过运河前往他国游学交流。元代来中国的外国旅行家中,最著名的是马可·波罗。公元1292年,游历东方十七年的马可·波罗回到威尼斯,将其在中国游历期间的所见所闻写进了《马可·波罗游记》。这位意大利旅行家回到威尼斯后,分享了他游历运河城市的经历,使得当时的欧洲乃至世界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
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通过运河来到中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他们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译介到西方,使得西方人民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伦理道德等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从而也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将我国传统文化经由运河传播至西方,促进了“中学西渐”。
民国时期,运河沿河流域成为了孕育中国文学创作的摇篮。民国时期不仅对中国原有的许多旧有文学形式进行保存,同时新兴的文学形式也相继喷薄而出。由于运河沿线的社会经济文化不断繁荣,大量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来到这里进行文学创作。各种文学创作潮流、流派和群体在运河沿线交辉相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家的大力整治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投入,运河的漕运功能重新焕发生机,局部地区的运输繁荣之势比之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保护和传承现实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极为重要的运河文化遗产。
(二)后申遗时代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状况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第六条世遗运河。贯穿南北的中国大运河,如今不仅连通着中国,更沟通着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大运河比作国家生存发展的中国命脉。中国大运河所内蕴的大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国际对话交流的通用语言,这也提示人们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呼吸、共命运。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高度赞赏了我国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工作。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19年5月3日开幕的国际运河城市文化旅游精品展是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汇聚了国内外运河城市的300多家参展商,展会以成果展示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大提高了运河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三、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中国大运河的世界遗产属性决定了大运河文化传播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树立国际思维,借鉴国际经验。自19世纪中叶以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许多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及运河、法国米迪运河、比利时中央运河和加拿大里多运河等。总结起来,有以下六点经验可供借鉴:
(一)提高基层民众对大运河文化的了解
首先,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及运河十分重视其运河文化在基层民众中的传播。英国由此形成了以社区和学校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体系,在社区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居民游览运河;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运河、为学校师生提供专门服务和优惠等。这一系列措施已全面实施并成功激起基层民众了解运河文化的兴趣,使英国运河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其次,法国米迪运河同样致力于提高群众参与度,将运河保护经费征集和群众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情,也引起了群众对运河保护的参与感。例如,2015年4月12日通航河道司主办的公益长跑活动所收取的报名费都用于米迪运河河畔植被的恢复。同时,企业直接赞助公益长跑,或组队和其他企业团队进行长跑比赛。这类本着改善运河环境、提高运河文化基层传播为目的的公益活动成果显著。
因此,以英法两条运河为鉴,中国需要重视大运河文化基层传播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度。结合中国大运河具体情况考虑,可以通过运河文化走进社区和校园提高基层民众对大运河文化的了解。
在社区开展巡回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参观运河及沿线风景,鼓励居民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运河保护、运河文化传播等工作中,提高居民传播运河文化的责任感,让大众爱上运河文化,并树立运河文化自信。高校研发校本教程和地方课程,举办研学旅行活动,将运河知识文化融入课本,为广大学生普及大运河文化知识,选取运河沿线城市为研学旅行目的地,切实感受运河文化。
(二)将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与旅游业相结合
首先,建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的总体思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好、维护好和利用好运河遗产,与当地社区利益相一致,同时建立良好的周边社区关系,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提供地区居民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将从遗址中获取的收益用于促进当地经济和再投资,产生良性循环,形成可持续性的遗产保护和管理方式。
其次,成功推出里多文化遗产廊道的一揽子生态旅游项目是加拿大里多运河最大的特色。通过推出文化遗产廊道,激发了渥太华、金斯顿及其区域内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活力与潜在动力。
最后,比利时中央运河通过开展多项水上娱乐活动,如钓鱼、划船、皮划艇等,使其运河的旅游价值与经济效应进一步提升,同时提高运河城市经济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同样需要将旅游业作为重要载体,挖掘大运河的旅游价值,吸引国内外大批游客参观大运河风光,同时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2]。
带动运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注重文旅融合,打造“中国大运河”名片。通过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依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在运河边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运河沿线城市众多,文化活动形式可以因地制宜,如扬州的剪纸、苏州的昆曲等,努力将大运河打造成为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标志性文化品牌,设计和生产从形式到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具有中国大运河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三)确立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保障机制
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及运河确定了明确的主导性保护主体,由一个涵盖了三个层面的架构体系组成,即国家层面的咨询与顾问组织、地方层面的组织与管理机构、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机构,确保运河遗产点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加拿大里多运河也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检测、维护与管理体制,使运河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船运资源和社区资源共生共存。
因此,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需要明确的主导性保护主体,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细致化管理。完善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机制的路径与方法需要对组织管理机构进行合理规划。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由政府主导,组织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详细合理的规划,布置具体的项目安排,并且落实开展,抓准运河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要点,解决新时代传承的痛点问题。
(四)完善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法律制度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7世纪运河区立法保护措施完善且全面。法律法规有力地推动了运河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周边环境等一系列方面的保护,使得这座运河城市重焕魅力,成为世界知名城市。
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的相关法律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参照其他世界遗产运河的法律法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中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法律法规,为中国大运河以更好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与维护工作,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因中国大运河而来,因中国大运河而更加喜爱中国和中国文化。
(五)利用多元新媒体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
国外五条世遗运河文化的传媒方式多种多样,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与偏好,他们通过利用多元新媒体制定多元化传播路径,例如,视频展示、游戏互动等,不仅有效地介绍了运河文化,而且有助于提升景区综合形象、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更好地推广了运河文化。
运河文化的传播以传统媒体进行,虽然传统媒体有强公信力和可靠性的优点,但其时效性较短,成效一般。相反,新媒体文化传播具有碎片化、个性化、平民化和交互性等特点,能够改变大众对运河文化本身的严肃刻板印象,增强文化传播的趣味性,提高公众对于运河文化传承传播意识,形成较好的引导激励机制[3]。
运河文化的多元传播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网站、APP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渠道进行充分的推广营销,将丰富的运河文化以有趣有益的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拉近大运河与民众的距离。拍摄以中国大运河为主题的国际影视作品,配备各主要语种翻译和字幕,扩大国内外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4]。同时成立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开展博物馆藏品的交流展览以及文化论坛等大型活动;与国外的运河组织或者运河博物馆开展人员互访活动。借助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为世界运河城市搭建可持续发展、多元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平台。“一带一路”倡议和运河城市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进一步积极推动世界运河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
(六)通过学校教育活动传承中国大运河文化
学校在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运河文化的承过程中成为重要阵地,对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如今运河的实际保护组织“运河与水道托管组织”(Canal and River Trust)与当地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合作,并为师生提供一系列游览和学习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知识的各种优惠政策。
当地学校也积极参与到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文化的传播工作中去,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游览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等遗产,向他们介绍运河相关的历史与文化故事。学生们可以通过阅相关文献、分组游戏等活动,了解遗产的历史和文化。
因此,中国大运河文化传播同样需要以各学校为载体,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大运河相关的遗产点,向他们讲解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通过举办一系列运河文化相关活动,如运河知识竞赛、运河讲堂等,提高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了解,呼吁更多学生加入到传承大运河文化的队伍中来。
四、结语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活着的遗产,是正在书写的历史。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出去”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国家、地方、民间通力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中外运河文化的交流互鉴,向运河国家和城市的民众以及国际社会讲述中国大运河的故事,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不断扩大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助推中国大运河文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