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麝感染莫尼茨绦虫的诊疗

2022-02-17罗中华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绦虫条带驱虫

赵 力,张 靖,罗中华

(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莫尼茨绦虫主要寄生于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的小肠中,呈世界性分布,多为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犊、羔等仔畜,诊疗不及时常造成仔畜大批发病和大量死亡。

在莫尼茨绦虫的生活史中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地螨,莫尼茨绦虫卵被污染了的草场中的地螨吞食后,受地螨胃肠消化液作用卵中的六钩蚴裸出,穿过肠壁进入体腔,经数月时间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动物放牧时采食了携带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地螨而感染。

似囊尾蚴吸附于动物肠壁约经40~50 d发育为成虫,成虫在动物肠道寄居期间不断有成熟的孕卵节片随动物粪便排出,污染草场、圈舍、运动场等饲养环境。

莫尼茨绦虫寄生于动物肠道,除掠夺动物营养外,其代谢的有毒产物还会引发动物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林麝消化不良、贫血、腹泻、肠梗阻、神经症状等。成年动物因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多不表现临床症状,幼龄仔畜常因抵抗力低而症状明显,严重感染时还会引发死亡。

林麝又名香獐,为鹿科麝属林麝种动物,因雄麝能产生名贵中药材麝香而闻名,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因为过度猎捕,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的天然林麝资源濒临灭绝,但旺盛的市场需求和高昂的价格促使人工养殖林麝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根据丁宇晶、刘志霄等的研究,目前人工驯养林麝技术还处于摸索和积累阶段,林麝饲养技术尚不完善,因管理不善造成意外损伤或感染疾病治疗不及时造成死亡的事例时有发生。前不久,笔者就碰到当地一个林麝饲养场的仔麝大量感染莫尼茨绦虫病例,死亡仔麝达10 余头,现将诊疗情况报告于后。

1 发病情况

2021年11月下旬,陕西省汉中市一林麝养殖场报告,其仔麝群于10月中旬陆续发病,主要症状为腹泻,自行用药治疗效果不佳,从11月上旬开始已经有数头仔麝死亡,请求前往诊治。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饲养员介绍,起初只有一两头发病,后来逐渐增多,比较集中发病是在11月初。起初病情轻微,精神稍差,采食量稍有减少,大约7~10 d后逐渐发生腹泻,开始腹泻后病情发展较快,短则3~5 d,长则7~8 d就会死亡。自行用土霉素片治疗基本无效。

笔者检查,隔离圈舍中的病麝有40 多头,连同已经死亡的基本都是2~5 月龄的仔麝。患麝精神沉郁,身体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大多患麝的尾巴、胯部和后肢后上部被毛污秽不堪,附着粘性粪便,有的已经干结。可视粘膜苍白。圈舍内粪便为散团状或灰色稀糊状,粪便中可检查到长短不一乳白色宽面条样物。有的病麝表现漫无目的地走动、转圈、抽搐等神经症状。重症病例卧地不起,心跳、呼吸衰弱,食欲废绝,有的呈昏睡状。轻症病例体温为37.2~37.5 ℃,重症病例体温多在37 ℃以下,濒危者低于36 ℃。

2.2 病理变化

解剖3 头近期死亡的病麝尸体。肝、脾表面有散在出血点,心脏柔软、心肌有出血点和条索状坏死灶。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坏死点。小肠壁粘膜轻度水肿,有散在出血点,大肠壁增厚,大肠粘膜有1 个至数个1~3 的出血条带,肠道内充满灰色稀糊状粪便。肠道中夹杂数条至十数条乳白色宽面条样条带物,长度30~80 cm不等,一端顶部较小近似圆形,大多尚吸附于肠道内壁上,有的条带物缠结成团块状堵塞肠道,多数条带物受刺激后还可见到轻微的蠕动。大脑皮质表面有散在出血点和点状坏死灶。

3 流行病学调查

2021年夏秋季节汉中当地气候异常,下雨频繁,雨量为常年数倍,空气长期湿热,为各类寄生虫和节肢动物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林麝放牧的草场草坡和收割饲喂的草料检查,分离草丛、草料和苔藓内的地螨,收集备用。参照杨光友、蔡永华等介绍的方法,用解剖针头浸水后触粘地螨,逐只置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盖上盖玻片以解剖针尖轻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地螨体内的似囊尾蚴,阳性率为6.1%(2/33)。

4 诊断

4.1 初步诊断

根据林麝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诊断为莫尼茨绦虫感染。

4.2 实验室检查

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采集隔离舍新鲜粪便适量,用干净小剪刀剪碎粪便中的条带物,取少量粪便样品盛放于干净小试管中,滴加饱和NaCl溶液适量,用洁净玻璃棒搅动混匀,静置10~15 min,自试管内液体表面吸取1滴液体滴加于干净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置于低倍镜下观察。视野内发现大量近似三角形的虫卵,虫卵大小约为65~85 μm。实验室检查获得确诊,粪便中的乳白色条带物为莫尼茨绦虫脱落的成熟孕卵节片。

4.3 治疗性诊断

为进一步验证诊断的准确性,可进行治疗性诊断。对隔离圈舍的所有病麝按10~15 mg/kg体重一次性投喂吡喹酮,第二天一早检查圈舍,发现病麝粪便中含有大量莫尼茨绦虫虫体和脱落的成熟孕卵节片。

5 治疗

5.1 驱虫

病麝群首次驱虫后过15 d再驱虫1 次,其他麝群集中驱虫1 次。之后每1.0~1.5 月仔麝群集中驱虫一次,连驱3 次,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氯硝柳胺(灭绦灵)轮流驱虫,用量分别为10~15 mg/kg体重、10~20 mg/kg体重、80~100 mg/kg体重。每次驱虫后及时清理粪便堆积发酵。

5.2 救治危重病麝

对危重病麝除驱虫外,还应采取补液、强心、补血等措施辅助治疗。静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5%NaHCO3注射液50~100 mL,2 次/d,连用3~5 d;肌注10%维生素C注射液2~5 mL、樟脑磺酸钠100 mg,3 次/d,连用3~5 d;肌注三磷酸腺苷二钠(ATP)注射液20~50 mg、辅酶A 30~50 IU,或注入静注药中应用,1 次/d,连用3~5 d;肌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30~50 mg,一周后再用1 次。

5.3 治疗结果

病麝的食欲、体况、毛色等逐步好转,11 头危重病麝治愈7 头,轻症病例全部康复。

6 讨论

莫尼茨绦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易感染寄生虫,对幼龄仔畜危害严重。据杨光友、蔡永华等研究,未成年仔麝对莫尼茨绦虫的易感性最强,感染率可达100%,致死率高达50%,应引起林麝养殖者的高度重视。。闫志民、赵永华等认为,林麝为季节性发情动物,母麝的发情季节为每年10月份~翌年2月份,孕期平均181 d,产仔多集中于5月份~7月份。因此,笔者认为秋冬季节应是仔麝感染莫尼茨绦虫的高峰期,曾流行本病的地区或养殖场必须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建议仔麝群秋冬季节至少做两次预防性驱虫工作。

猜你喜欢

绦虫条带驱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受灾区域卫星遥感监测的条带分解方法研究
巧用废旧条幅辅助“蹲踞式起跑”教学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香榧驱虫述古今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基于 Savitzky-Golay 加权拟合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条带校正方法
猪寄生虫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