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蛋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与体会
2022-02-17赵金国
赵金国, 马 萍,*, 马 平
(1.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水 741000 2.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蛋鸡球虫病是蛋鸡养殖中常见的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由于多种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会造成肠道受损及肠道肿胀、出血、坏死等病变,严重的病变极易造成鸡只死亡。在天水地区中小型(养殖数量1万只内)鸡场(户)该病普遍发生,只是发病数量多与少的区别而已,发病率高者可达68%以上。发病鸡主要集中于2月龄内雏鸡或育成鸡群,且雏鸡群发病尤为突出。该病临床症状明显,死亡率可达28%。实践中养殖场(户)因防治该病而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养殖成本也不断增加,最终虽然可实现整体痊愈目标。但大量的用药对鸡只后期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影响,多数治愈鸡增重明显变缓,生产性能等健康指标明显降低。
另外由于雏鸡或育成阶段对本病的防治不彻底,造成鸡群大多成为带虫体,能引起鸡群不产生明显的临床型球虫病。对于多数养殖场户饲养到成年鸡阶段,以生产能力下降为表现的亚临床型球虫病逐渐增加,造成部分蛋鸡的产蛋能力下降,产蛋高峰期不明显,产蛋总量相对正常蛋鸡减少许多,带给养鸡户的经济损失巨大。
1 流行病学
蛋鸡球虫病的病原是鸡球虫。病鸡排出的卵囊是主要的传染源,卵囊可存在于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饲喂器具中,蛋鸡通过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遭受感染,也可被饲养员、鸡舍飘浮的尘埃及其他动物等球虫的机械传播者所污染。本病多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在饲舍的鸡场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养殖中2月龄内的雏鸡被感染病例特别多,发病严重者1~2周内多有死亡。该病传播速度很快,如防治不及时,造成的后果很严重,主要原因与场内饲养人员的育雏经验不足或对该病识别滞后有关联。相对而言,成年鸡大多具备免疫力而发病几率大大减少,但造成的隐性损失会更大,所以本病是养鸡生产中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天水地区的养殖场户从改善内外环境和饲养条件入手,能有效切断卵囊生存条件,以达到降低感染的风险,效果也比较明显。
2 症状和病理变化
蛋鸡球虫病出现后,鸡只会出现羽毛蓬松、无精神、采食少、喜饮水、拥挤扎堆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体温下降,出现下痢,血便明显,甚至排出鲜血。 雏鸡感染患病严重时,部分鸡场的病死率超过70%。对病死鸡剖检,明显可见肠壁炎症表现突出,盲肠高度肿大,部分肠道糜烂,肠管中充满血液凝块和脱落的黏膜片状物。其他脏器病变不明显。
3 诊断
对于天水地区发生的本病,通常根据鸡场(户)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鸡的临床症状和剖检观察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时在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查,一是采取鸡的血便或病变肠段黏液,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查获大量的球虫卵囊,可以基本判定为鸡虫球病。二是用血便或病变肠段黏液制成涂片,通过镜检可以发现大量裂殖体来判定为蛋鸡球虫病。
4 综合防治
4.1 防治方法
鸡场出现球虫病应立即进行针对性治疗。一是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3%的比例均匀拌入饲料,连续饲喂3 d,然后隔2 d再喂食3 d,同时将磺胺二甲氧嘧啶按0.05%混入饮水,连用3 至5 d,能有效防治鸡球虫病。二是按照每千克体重服用7 mg百球清,采取均匀拌入饲料饲喂3 d,同时按照每千克水添加25 mg百球清的比例,将药物兑水稀释后供鸡群饮用,连续3 d,也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4.2 免疫预防
当前对于蛋鸡球虫病可采用疫苗免疫预防,大多数蛋鸡场都采用直接饮水法和喷料法来免疫,通过疫苗免疫后鸡群感染球虫卵囊并在体内繁殖,新的卵囊被排出体外,鸡通过啄食可获得再次免疫,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这为鸡场防制鸡球虫病起到有力的保障。但是免疫接种方法对饲养管理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其原因是免疫所用的球虫活疫苗中的球虫卵囊,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极易过度发育为孢子化卵囊,如果卵囊孢子化的数目比较大,可导致鸡群发病引起免疫失败。如若湿度过低卵囊则不易孢子化,鸡群就无法得到反复免疫,故而免疫保护力的形成考验者养殖场户的技术含金量。
5 体会
5.1 对蛋鸡球虫病要有足够的认知度
养殖实践中蛋鸡球虫病的发病贯穿于整个生产周期,每一个鸡场想独善其身已无可能,只是鸡群发病的前后时段、规模大小、感染程度不尽相同而已。与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相比经常会被忽视,养殖户对鸡球虫病所带来的危害不了解,对本病的危害程度的极易误判,即使发病也只是被动的去防治,没有主动的防范意识,所以常态化的防治增加了投入成本,也直接影响到蛋鸡养殖效益。
5.2 对于蛋鸡球虫病防治应合理有效
蛋鸡饲养中球虫病发生与否很难把控,一旦发病,要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但防治用药要科学合理,实践中常用的防治药物会使鸡球虫产生耐药性,影响最终的防治效果。所以养殖场(户)为避免病鸡出现抗药性,防治时尽量采用不同类型的药品,经常采取轮换交替用药治疗球虫病,虽然起到很好的疗效,但要彻底杜绝病原感染难以做到。因此,针对性防治和日常消毒灭源等措施并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蛋鸡球虫病的发生,保障鸡只的健康安全。
5.3 预防蛋鸡球虫病的关键技术应重点把控
天水地区的鸡苗大多来源周边省市,自身携带球虫的几率很大,所以从源头上杜绝球虫病也不现实,只能在饲养阶段加以重视,从关键技术入手才能有效防范。蛋鸡球虫病的发生,均以鸡只摄入感染性卵囊后被感染所致,所以日常饲养中把控好饲养环境中存在的诸多诱发因素特别重要,如育雏阶段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室内温度湿度实时管控,饲料与水源时时保持清洁,雏鸡活动场所保持干净,鸡舍消毒及时跟进,鸡舍干燥通风状态很重要,育成后期尽快笼养饲喂等等措施严格管控,都能有效减少病原入侵,从而减少发病。
另外,药物防治尤为重要,但一定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物,并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防治,也不能凭借经验进行,以免产生药物依赖等副作用。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引导养鸡场(户)正确使用安全、高效、价格低廉的球虫疫苗成为预防的主要手段。
作为蛋鸡养殖场(户),只要足够重视这些普通疾病,及早认清鸡球虫病危害,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不断提高日常饲养管理水平,就能有效防范鸡球虫病给蛋鸡养殖带来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