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举措
2022-02-17麻小凤赵金国祁根强
马 平,马 萍. 麻小凤,赵金国,祁根强,王 娟
(1.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天水 741000;2.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蛋鸡脂肪肝,又称做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或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在产蛋鸡中,主要是过多的脂肪无法被机体代谢和利用而累积在肝脏,导致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出现。诱发蛋鸡脂肪肝的主要因素,包括高代谢能摄入量(能量水平/饲料消耗量)、高温、激素(雌激素)、霉菌毒素、玉米型日粮、能源(脂肪与淀粉)、肥胖和笼养系统等。近年来,随着蛋鸡养殖业由原来的家庭散养方式渐渐的转变为现代集约化养殖模式,在高效高产的笼养饲养过程中,产蛋率大幅度提升,然而蛋鸡在养殖环境变化、饲料搭配不科学、疫病频发等因素的干扰下,使得鸡体肝脏处于高负荷状态下运作,从而增加了患病的概率。在天水地区此病多发于中小规模的笼养型鸡场,发病率在5%左右;在养鸡经验不足的新场内该病的发病率有时可达22%,给蛋鸡养殖场(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例情况
2021年3月18日,天水市麦积区某个养鸡场饲养的5 000只240 日龄左右的笼养蛋鸡,平均体重为2.1 kg,饲养密度合理、圈舍空气流通,鸡群病发前无缺水、断电、光照、温度、噪音、免疫接种及饲料改变的情况发生、养殖场管理区、生产、生活区及粪污处理区等设计标准,产蛋率基本保持在93%左右。自3月21日起产蛋量突然下降至65%,鸡群没有明显病症,但伴有少量死亡。鸡场内驻场兽医及时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等药物开展治疗,效果不佳,连续5 d内死亡98只。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发现最明显病变区域在肝脏,其表面附着大量土黄色脂肪,肝脏质地变脆易碎,结合其他症状初步怀疑场内发生蛋鸡脂肪肝病。为此开展了大量的调查了解,结果表明天水区域中小型养鸡场(户)内此类鸡病,均有不同程度出现且零星发生。
2 临床症状
通过对鸡场发病情况检查,发病鸡多数表现为萎靡状,身体肥胖,采食下降,腹部下垂,触摸手感柔软,鸡冠肉髯泛白并肿大;有的病鸡站立不稳,常卧不起;病鸡体温度升至42.0 ℃,粪便呈黄绿色或水样状。产蛋期的鸡患病,产蛋量大幅下降,蛋壳表面发白,蛋重减轻,蛋壳易碎,甚至出现褐斑蛋。
3 剖检变化
针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可见其皮下、腹腔有黄白相间的脂肪大量沉积,有的腹腔内出现腹水或血凝块;肌胃、腺胃外周有过量脂肪堆积,且色泽多呈淡黄或乳白色,肌胃萎缩明显并有大量胆汁储存;心脏、肠系膜部位也有多余脂肪堆积;肝脏肿大特别明显,可超出正常2倍以上,边缘钝圆,且表面往往被土黄色或灰黄色的油脂覆盖,有时肝脏表明可见大小不同的出血点,有的肝脏甚至出现白色坏死病灶,肝脏整体质地变脆,切口外翻且附着油滴;脾脏肿胀轻微;肠道部分区域伴有炎性出血点分布明显,无规律可寻;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
4 实验室诊断
4.1 切片镜检
取患病鸡肝脏制作切片,显微镜下可见有变形的肝细胞,胞浆内有单个或多个脂滴分布,肝索与肝窦结构可区分;有的肝细胞坏死消亡,有大量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分布。
4.2 涂片检测
无菌条件下操作取得肝、脾、淋巴结等脏器制作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发现大肠杆菌,再无其他病菌。
4.3 接种培养
无菌条件下操作取得肝、脾、淋巴结等脏器,接种到普通琼脂、鲜血营养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经过37 ℃恒温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均呈阴性。最后无菌操作抽取鸡心血,测定血清中钙、磷、胆固醇等含量,发现结果均有大幅度超标,其中有的胆固醇达12.68~23.42 mmol/L(正常值:2.90~8.17 mmol/L),血清钙7.56~14.48 mmol/L(正常值:3.74~6.49 mmol/L)。
4.4 确诊
通过在养鸡场(户)内对鸡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患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蛋鸡脂肪肝病。
5 治疗
生产实践中,对发病鸡通常采取及时隔离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首先对于体重过于肥胖的鸡选择直接淘汰。其次对于其它的病鸡,主要采取控制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饲料的添加量等办法应对,饲喂时以增加粗纤维饲料为主,目的就是控制鸡只对脂肪的过量积累。第三,一般养鸡场(户)对发病鸡选择抗脂肪肝因子进行治疗,通常按照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1 g、肌醇1 g、蛋氨酸12 g、维生素B12 15 mg和维生素E50,000 IU的用量,进行均匀混拌后连续饲喂12 d~18 d方可有效治愈。对于发病较重的产蛋鸡,每只鸡可直接按照肌醇120 mg/d和维生素C62.5 mg/d用量拌料饲喂,连续饲喂10 d,病鸡病情能有效好转。经上述方法治疗发病鸡,一般在3 周内鸡群可健康如初。
另外,中兽药调理鸡脂肪肝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一些小型规模养殖场中,养殖人员利用疏肝理气养血、健脾益气化湿的中草药开展治疗,通常采用苍术10 g,清半夏10 g,柴胡6 g,厚朴10 g,陈皮10 g,枳实10 g,山楂15 g,水煮三次,药渣和药液放凉后混和日粮中(此为100只鸡的剂量)。每日1剂,连用10 d。此方有疏肝健脾益胃、促进肝内脂肪代谢的疗效,且使用安全、副作用小、价格低廉。
6 预防
根据引起蛋鸡脂肪肝病因素的多样性特点,首先建议有过病例的鸡场,在日粮中添加脂肪代替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促进肝脏脂肪沉积的趋势。饲料中还可添加适当水平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它有助于加速体内脂肪的分解,防止过多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其次氨基酸是脂肪酸向脂肪组织转运所必须的,因此适当平衡的氨基酸营养对预防脂肪酸也很重要。最后是蛋鸡在日常生产饲养过程中,科学的养殖管理,良好的卫生条件、合理的饲养密度、加强鸡舍通风、保持鸡舍温度恒定、减少应激刺激、禁喂霉变饲料,对减少该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小结
当下养鸡业的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之一,但在蛋鸡饲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的是蛋鸡脂肪肝是由多元因素造成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原因导致的。譬如养殖环节中,为了追求产蛋量,养殖户就会给蛋鸡饲喂一些能量高、产能快的饲料,假如饲料含量中缺少某些蛋鸡生产所需的维生素或氨基酸,同时又在热应激环境条件下,蛋鸡脂肪肝的发病概率就会增加,如果再出现霉变饲料被采食,那可以肯定会出现脂肪肝综合症。因为该病是给蛋鸡提供的饲料中出现了高能低蛋白的日粮而引起的一种脂肪代谢障碍,脂肪在肝脏中累积过多是问题的关键,综上所述,在蛋鸡生产中,应坚持“预防为主”,从雏鸡开始,仔细观察和控制鸡群体重,及时补充抗脂肪肝营养因子和均衡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持肝脏的正常工作。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防控能力,确保养殖场的稳定生产,使养殖户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