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历险记
2022-02-17李施漫
李施漫
“小漫,等一下带你去一个片场学习!”
“啊?什么?”
“15分钟!校门口等你!”
于是正开开心心地准备出门逛街喝早茶的我,在收到老师这通电话时,立马扔下小包包,背上我那个又沉又乱七八糟的大包,都市丽人秒变媒体民工。此时此刻,一个对剧组片场的了解还停留在课本和一些影视剧的小白,完全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就这样懵懵懂懂地上了贼船(我们老师的车)。
这是由某通讯社出品的一部网络纪录片,大概讲述的是非洲人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没透露具体信息的原因是还没有完全上线,我们作为参与者是要保密的。所以,来敲黑板了!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内部工作人员的小道消息,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我们作为参与其中的一份子,需要有一定的职业修养,也是最不希望被泄密的。
跟大家想象中那种浩浩荡荡的大场面不一样,整个摄制组的结构看起来非常简单,一共8 个人。4 位摄像大哥,我的老师是导演兼记者,2个补光的和收音的,老师还有一位助理是负责沟通和对外联络的。在开拍之前我们需要去跟当地的各个部门提前预约沟通,跟采访对象先进行一个备采,对流程进行简单的讲解,必要的时候也会摆拍还原一下他们日常的状态。
但无论是大制作还是小作坊,外拍片场里的活动人员大多数都不会超过10 个人,每个人都可能身兼数职,比如导演也可能是记者,摄像老师也可能是司机大哥,所以我们如果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得学遍十八般武艺。这样精简的组合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调度人员,另一方面也是场地有限。
既然那么完整了,要我干啥咧?众所周知,无论什么地方都是需要一块活动的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就是那块砖。作为一块小白砖,我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反应速度快。摄像老师说:“走!”我马上冲上去收麦,整理设备,扛起来就跑。导演说:“调
一下背景!”我赶紧凑上去置景。开拍前,我还要负责帮忙清场,跟路人沟通协商,保持安静;遇到语言问题,也需要采访对象去做一个简单的沟通,转移场地时,我要做好善后工作。
这就是一块合格的砖的样子,也是很多刚刚步入传媒行业的新人的日常。
很多同学以为片场里的小助理是很好玩的事情,并且梦想着通过进入剧组工作来一段玛丽苏的剧情,可以偶遇明星,跟大导演合作。但实际上,在剧组里的小助理根本没时间关注明星,很多组也没有明星,平时更没有啥机会去跟他们唠嗑——老大在工作的时候我在工作,老大领饭盒的时候我还在工作。
在搬砖的那些日子里,我经历过一个人扛着一堆设备在路边风中凌乱,试过联络下一个采访对象时被拒绝,明明别人答应了却在开拍前一个小时爽约等等奇奇怪怪的事情。上一秒被骂到快哭了,下一秒导演喊开拍就立马要进入工作状态。
你是不是想说:“那不是打杂嘛,我要当导演!”哦咯,你以为的导演监制是坐在小电视后面,拿个对讲机,对别人指手画脚就可以了吗?没错,我曾经也这样以为。
但实际上的导演是,开始做策划之前要去做用户分析——会不会有人看;开拍之前需要实地考察,去取景考量这个场地合不合适;做完这些还有开不完的选题会,工作会,研讨会,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去审核,大到拍摄现场的人员调动,小到脚本的一个字,拍摄对象的现场状态,说话的语气,都需要导演去把控。出现突发情况时导演要立刻解决,有时候导演也需要自己开车和买盒饭。
当然,片场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江湖险恶,我看到更多的是江湖气息。记得一次休息的时候,跟摄像大哥唠嗑,他就问我,怎么一个女孩子这么想不开来干这个?我当时很天真地說:“喜欢呀!刚好有机会就来体验一下嘛!”大哥就说:“我们这一行很苦的,不过干啥不苦呢你说,每一行都很苦,闯嘛,坚持总是能闯出一条路子的。
你们这些小年轻有理想的就要好好做,不管你以后想做导演还是记者,还是说写文章,喜欢就要坚持下去,咱们这个行业虽然赚钱不多,但是幸福感很强呀,就是要这种有热情爱钻研的人才能越做越好嘛!我很期待你成为下一个曹导(我的老师)哈!”
后来课程结束之后我也尝试着自己去拍去导一些片子,更加能理解其中的奥妙。片场里的砖就像球队里的后备力量,需要你的时候马上就要出现。如果说小助理是一块白砖,那导演就是更高级一点的金砖。我的老师当年也是小白砖,一步步升级打怪成为今天的大金砖。
虽然现在自己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可能以后不会往导演这个方向去发展,但这也算是我的一段挺不错的经历吧,给我种下了兴趣的种子。我当时听完还是挺感动的,因为在学校里你很难有机会听到这些摸爬滚打的过来人的故事和祝福。
一入传媒深似海,从此时尚是路人,怎么方便怎么来。我,一个平平无奇的即将跨进传媒行业被前浪虐,后浪拍的小白,想说的是片场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也挺好玩的(建立在兴趣之上),但是苦也是真的苦,扛得住辛苦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