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慰别人就是顺着他的话说吗?

2022-02-16曹冉

中学生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坏话委员内心

曹冉

培训活动开始前,心理委员含笑找到我说:“老师我好委屈。”看着她一脸的苦闷,我知道这个细致而敏感的小姑娘一定是在心理委员工作中遇到了困扰。“能和我说一说,发生了什么吗?”我带着好奇心走进她的经历。

“前段时间,我们班的A和B吵架了,她俩本来是好朋友,因为一些矛盾闹翻了,我看她俩心情都不好,就想帮帮她们,分别安慰她俩。A和我说了好多B的坏话,当时她特别委屈、特别气愤,为了安慰她,我就顺着她的话说,认同她对B的一些看法。她还说我特别理解她。可谁知道,过了一段时间,她俩和好了,然后她和B说,我说B的坏话,就是当初我安慰她的那些。B就和我大吵,说我当着她的面一套,背着她又一套,两面三刀……可是我确实也没有说她什么坏话,只是顺着A的意思安慰她……”

“嗯嗯,这样的经历确实挺让人委屈的,明明是出于好意帮助同学,却被同学诬陷,让同学误解。我想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情景都会很难过吧!”我安慰道。

“是啊老师,我觉得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其他心理委员也会遇到,我们今天能不能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我想知道大家是怎么做的。”含笑提出了她的想法。

“可以啊,我们群策群力,发挥团队的力量。那今天的活动就由你发起主题研讨,怎么样?”虽然改变了原定计划,但是心理委员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我们达成了一致。

活动开始了,含笑讲述了她的经历,立刻就得到几个心理委员的回应:“对对,就是这样。”显然,来自同伴的认同更让含笑释然。她当初的委屈因为被理解而渐渐消去。

“老师,难道安慰别人是错误的吗?”

“老师,有时候安慰同学,他的想法和说法,我真的不能认同,也要表示接受吗?”

“老师,如果你安慰同学时,他和你说别人的坏话,应该怎样回应呢?”

……

大家的问题接踵而来。“这些疑问都很有价值,作为心理委员,经常要‘安慰同学,这是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是是不是只有顺着对方的话讲才叫做理解他,才能起到安慰的效果呢?”我的提问让现场寂静下来,“这样吧,我们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被安慰过,当时对方做了什么让你感觉被安慰到了。”

“有一次我没有考好,特别沮丧,老师把我叫出来和我说,我之前哪里做的好,还有哪里需要改进,而且说相信我下次一定能考好,我立刻就满血复活了……我觉得安慰就是和你在一起坦诚地面对,而且能信任你,告诉你可以怎么走出困境。”

“有段时间,我很心烦,我的好朋友天天陪着我放学转操场,有的时候我会和她说说我的心事,有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说,只是拉着手转啊转,有她陪着我就特别治愈,给了我很大力量。所以陪伴本身就是一种安慰吧。”

“今天我被同学误会特别难过,但是刚才听到大家说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还和我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不是一个人在面对,有老师和大家在一起,感觉很安慰也很安心。所以安慰应该是一种被支持的感受。”含笑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大家发言的关键词写到了黑板上,并总结到“看来安慰的方法不止一种呢,安慰可以是一起面对,可以是给予信任,可以是探究方法,可以是静静倾听,可以是温暖陪伴,可以是同感支持……就像同学们所说,有时候只是陪在身边倾听对方心声就很温暖,有时候给予对方一个拥抱就是支持,有时候看到他的情绪,理解他的感受就在安慰,有时候帮助厘清思路找到办法就会有效……想到了这么多办法,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有同学说别人的坏话或者表达我们不认同的观点,我们可以怎么回应呢?”心理委员们分小组展开讨论,最终针对不同的情景协商出不同的方法。

1.转移注意,平复情绪。也许有些问题是心理委员不能帮助解决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聊话题甚至请教一道题的方式让他转移注意力,终止往坏处想的恶性循环。等情绪平稳了,可能就会有新的视角。

2.理解感受,同理情绪。我们可以站在感受和心情层面去安慰同学,但是不评论人,也不议论事儿。我们可以理解同学的情绪,但不是认同他的说法和想法。

3.看到内心,厘清思路。有时候同学说的是气话,也不一定真的这么想。就像有同学生气时看对方都是不好,和好了又觉得哪哪都好。可以和同学回想一些美好情景,感受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怎么做才能得到。

4.积极视角,探寻方法。陷入人际矛盾的同学,虽然嘴上说对方的坏话,但心里肯定也是希望能解决矛盾的。与其陷在敌对的泥潭里,不如想一想让自己上岸的方法。我们可以和同学一起面对,一起想化解矛盾的方法。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小组活动,心理委员们更清晰了安慰的原则与方法。“那么含笑,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发起人身上。

“我会真诚地去和她俩道歉吧,然后告诉她们我的初衷,说一说我的感受和期待,即使不被原谅也没有关系,日久见人心,我会用时间和行动证明自己的。今天分享的几点在这次活动中都用在了我身上,虽然大家并没有顺着我去说同学的坏话,但是我被安慰到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才更好……”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安慰吧!

反思:

在很多心理委员的心目中,給予同学心理支持意味着安慰,安慰就意味着顺着对方的想法,不能反驳。虽然有时候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引来误解,但是他们依然背负着误解、委屈,去努力地帮助他人,去做好心理委员的工作。我很钦佩这些孩子。

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否定、质疑、反思、探寻。我们可以安慰同学,但是什么是安慰?安慰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安慰才是有效的安慰?当这些问题的答案浮出水面,心理委员们的疑惑也渐渐消退。安慰不是违背内心的顺从,而是走进去、抽出来,看到、理解对方的感受,然后站在更高的视角,和对方一起读懂自己的内心,探寻解决的办法。相信每一个陷入泥潭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上岸,然后继续闪闪发光。

编辑/苗嘉琳

猜你喜欢

坏话委员内心
图片报道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别说土豚坏话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委员风采
一块生锈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