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前的战地“好记者” 再讲“一带一路”好故事

2022-02-16郁玮

中国记者 2022年12期
关键词:马哈蒂尔驻外马来西亚

□ 郁玮

10年前的深秋,新婚三天的我,背上行囊,开始了第一次作为战地记者的万里征途,踏上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那片古老、深邃、千百年来纠缠着爱与黑暗的土地。

5年前的深秋,初为人母的我,带着来自耶路撒冷的故事,有幸在第18个记者节的央视特别节目上,向全国观众讲述在战火中采访的日子。我的故事只是许许多多新华社驻外记者中平凡而普通的一个,在“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舞台上,却收到了众多鼓舞人心的激励与关爱,也促使我再次踏出步履不停的脚步。

2022年的深秋,平凡稚拙的我,结束了中东战地和“一带一路”沿线两任驻外记者经历,回到北京,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感知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波澜壮阔,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勃勃生机,时常心潮澎湃、眼含热泪。

既是一次采访,更是一次政治任务

如果说年轻时那次战地记者的经历,是怀揣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年少轻狂。“好记者讲好故事”的活动经历于我而言,则像是锚定了一名新闻人前进的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成为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责任,一份使命。

像有一个声音在召唤。2019年,伴随着湿热的东北季候风,我再次踏上征程,来到了马来西亚。椰影婆娑,当飞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航船穿越马六甲海峡,载着中华儿女放眼世界的梦想扬帆在海上丝绸之路。

驻外记者的每一段征程都像是对人生的归零与重启,对自身能力模型的解构与重建。甫一到任,我就接到了专访即将赴华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丝毫闪失。

94岁高龄的马哈蒂尔是当时全球最年长的国家领导人,曾活跃在马来西亚政坛七十余载,关于他的资料卷轶浩繁。虽然在驻外前已经做了不少功课,但大多是从国家和文化的角度,很少聚焦在马哈蒂尔个人身上。

距离专访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我首先从视频资料入手,仔细观看了社交媒体上能检索到的马哈蒂尔所有英文采访、演讲、活动视频,熟悉他的语言风格、口音语速、敏感问题。视频资料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80年代他首次担任总理时起。马哈蒂尔以“铁腕”著称,曾多次在采访中与记者有过正面“交锋”(后来我也确实亲历过他长篇“回怼”一名西方记者的紧张现场),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我也尽可能做了准备。

与此同时我快速地阅读了包括《医生当家:敦马哈迪医生回忆录》在内的关于马哈蒂尔生平的各类文字资料,尤其是涉华的部分。

马哈蒂尔于1981-2003年担任马来西亚总理。在他治下,马来西亚从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转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一度超过3000美元,建成了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双子大楼——国家石油公司双峰塔。

包括马哈蒂尔在内的很多马来西亚人,对中国有着复杂的感情。当时的他们,瞧不起中国;现在的他们,不了解中国。马哈蒂尔在2018年再次竞选期间,时常炒作涉华负面新闻,为自己争取更多选票,上任之后,直接叫停了“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为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中国企业可能面临巨额损失。

他对中国究竟是什么态度?此次中国之行,他希望达成什么目标?在他的领导下,马中关系将会走向何方?……这些问题我都希望能在专访中得到答案。最后,我向分社同事、使馆同仁请教,他们告诉我很多故事和细节,并帮助我拟定采访提纲。在如何提问,每一个问题之间如何递进,与另一名央媒记者如何“打配合”,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等问题上,我和同事们都认真做了准备。

采访当天,马哈蒂尔感叹中国记者的年轻朝气,与我们每一个人握手,他的手大而柔软,无法觉察出岁月的沧桑。他对我们很和善,以往采访中的锐气也少了一些。他坦言,他眼中的中国,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受这种变化,需要客观与理性。他虽未正面表态,但采访结束后,我隐约觉得“东海岸铁路”项目应该复工在望。

果然,随后访问中国期间,马哈蒂尔临时调整行程,从杭州至上海体验了中国高铁,很快中马“一带一路”相关重要项目得以恢复。新华社在他出访前的专访,也成功传递了马方希望改善马中关系的积极信号,为马中关系向好发展打下了舆论基础。我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也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兼具政治任务的重要采访。

战地“好记者”再讲“一带一路”好故事

初到吉隆坡时,不时会有一种从未出国的恍惚感。繁华市区的众多建筑工地门口,时常能看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中文标语,各种中国国有基建企业的中文名字也能在各处工地的外围看到。

起先我只觉得亲切有趣,然而不久后,我就慢慢觉出了这背后难以言说的微妙气氛。“中国议题”不仅是当地各派政治势力的角力点,还是美国“印太战略”折射在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具体表现。

有不少当地民众,被政客选举时的虚假宣传影响,看见中国企业和中国项目,就误认为“马来西亚的资源都卖给中国了”。中国允许马来西亚整颗榴莲销往中国后,马来西亚水果出口量大增,很快当地又出现了一批背后有美国身影的非政府组织,散播“中国大量进口马来西亚榴莲会破坏马来西亚森林生态”的谣言。

面对此种局面,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需要通过我们的稿件,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这既是责任,又是使命。

我们寻找切口,以文字报道,展示榴莲出口中国为马中贸易带来的发展,为果农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图片报道,真实反映榴莲产区的生态面貌;以全媒体报道与国内分社联动,讲述一颗榴莲从马来西亚山间树梢到中国餐桌的生动故事。

驻外期间,我和分社同事走访了“两国双园”,报道两国产业园区合作故事;我们踏入深山老林,进入“东海岸铁路”工地现场,报道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者同马来西亚劳动者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故事;我们飞赴纳闽国际金融区,报道中马经济金融合作;我们走进在马火车车间,在野外小猴子和巨型蜥蜴的“欢迎”下,报道两国工友如何通过翻译软件加比划,手把手教学如何给火车装玻璃。

伴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各类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也与当地人民友善相处。一位马来西亚工人的母亲对我说:“我儿子原来在离家4个多小时的大城市附近工作,我很难见到他,很想他。如今,中国工厂就开在我们镇上,他可以回家乡工作了,我每天和我的儿孙在一起,很幸福。”

在海外工作的每一天,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努力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和平年代的战“疫”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有不少于10万中国人在马来西亚工作生活,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因“一带一路”倡议而更加密切,驻外记者的工作日程从来都是满满的,有时一上午就要赶两三场新闻发布会。但这一切,因为新冠疫情的肆虐而改变。

初期,身处海外的中国人,不仅牵挂国内,积极向国内捐款捐物,也感知到了周围气氛的“微妙”变化:一些海外中国学生,会直接遭到同学的“歧视”;滞留海外的中国游客,面临航班取消、滞留海外、签证过期等经济、法律上的问题。疫情初期,我们积极报道马来西亚华人华侨支援祖国的暖人新闻,也从各处了解海外中国人的处境,报送回国内,推动解决他们的切实困难。通过新华社稿件的呼吁,终于促成2020年1月31日,搭载100多名滞留马来西亚中国游客的民航包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 2019年4月21日,新华社记者郁玮(右二)专访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很快,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却一波高过一波,马来西亚政府在执行防疫政策时没有明确的方向。更有甚者,一些私立医院联手声明,不会接诊新冠患者,将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重担,推给了公立医院。没有疫苗、没有诊断方案、没有病床、没有防护服……当公立医院不堪重负出现挤兑,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救治患者时,从早期新冠疫情中逐渐恢复的中国,开始伸出援手,同马来西亚人民一道,凝心聚力、共克时艰。驻外记者的脚步,也迈向了战“疫”一线的大街小巷。

我们报道中国政府、企业、高校等团体向马来西亚各界捐赠物资,两国签署疫苗合作协议,中国疫苗落地马来西亚……这其中我们关于中国赴马来西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的相关报道,在当地引发非常热烈的反响,专家们每一场行程都在社交媒体上收获广泛赞誉,传递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示了中马两国患难见真情的友谊。

马来西亚有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我们在报道这些故事的同时,也被这些故事温暖和治愈。工作之余,我还帮助几名中国同胞,在马来西亚几乎全境封控的情况下,从中国购买防护物资,捐赠给当地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核酸检测人员,并作为代表,将物资送到当地定点医治单位吉隆坡中央医院。那天“逆行”去医院的路上,我们的小小善举也得到了我驻马使馆负责同志的赞许。

做好事不难,但在自己也深陷困境时还能够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方显真情可贵。

大家印象中的驻外记者总是英姿飒爽,出现在各种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然而,这些人也曾是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子女身后唠叨的家长,也有与每一个人共情的喜怒哀愁。

2020年至2021年间,我在马来西亚的本地同事先后确诊,每日彼此问好的小区保安因感染新冠离世……当确诊不再是我新闻稿里的数字,当死亡蔓延到身边,当各路信源里充斥着患者在医院走廊病逝等消息时,独自携幼女孤悬海外的我,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岁月。

在耶路撒冷,头顶上火箭弹爆炸时,我没有害怕过;采访路上防空警报大作,跳车寻找掩体时我没有害怕过。但面对未知的新冠疫情没有保险、没有疫苗;面对全城静默、物流中断,因为来自中国,我和孩子被当众羞辱歧视,无法进入银行取款,遭受威胁;面对胃溃疡反复发作难以入睡,急性腰椎受伤无法就医,一百米的距离走了40分钟,巨痛到呻吟流泪时……我时常感到无边的恐惧,伴随着夜幕,爬满我的世界。我非常希望倾诉,但又不愿与父母提及。我真的曾经做过最坏的打算,教会我尚未识字的孩子,如何解锁手机拨打电话求救,如何独自乘坐电梯找相熟的邻居帮忙。所幸,在组织的关怀下,我和孩子都平安地回到了祖国。我所经历的每一点苦难,都已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一位新闻界前辈对我说,和平年代,很难有比这几年疫情期间驻外更艰难的经历了。有的记者三年没能休假没见过孩子。

然而,我所认识的每一名驻外记者,在这场大考中,都经受住难以想象的困难考验,履职尽责,坚守国际新闻一线。新华社记者,是一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队伍。新时代的我们,依然信仰坚定,不负党的嘱托,讲好中国故事,无愧于“新华社记者”的金字招牌。

猜你喜欢

马哈蒂尔驻外马来西亚
有你在可真好呀
马哈蒂尔流鼻血 官方:身体无碍
丁雪松: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
浅析高校驻外研究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困境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马哈蒂尔宣布退出巫统
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驻外公使群体述略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