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建筑规划类专业“设计下乡”实践探索

2022-02-16

经济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村庄规划

●陈 芳 刘 龙

2022年中央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设计下乡”活动由来已久,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历史使命,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建筑规划类专业应该重新审视现代乡村问题,结合专业学科发展特色,重新探索“设计下乡”的实践方法。

一、研究背景

(一)“设计下乡”历史背景

从19世纪末开始,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一批知识精英为挽救衰败的乡村社会和经济而发起“乡村建设”运动。1929年,晏阳初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博士生为核心的团队,前往河北省定县,开展了著名的“定县实验”,深入定县乡村腹地,积极开展乡野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民心民意、乡风乡俗,根据事实制定乡村建设方案,是由内而外的乡村设计模式[1]。20世纪末以来,以学者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运动在温铁军、杜晓山、贺雪峰、李昌平等“三农”问题学者的研究与实践中得到延续和发展[2-5]。

(二)“设计下乡”时代背景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9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引导和支持设计下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设计下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和支持规划、建筑、景观、市政、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领域设计人员下乡服务,大幅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熟悉乡村的首席规划师、乡村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团队参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人文风貌引导,提高设计建设水平,塑造乡村特色风貌。

在此背景下,高校纷纷发挥专业学科与人才优势,积极投入新时代“设计下乡”中。高职建筑规划类专业更是以发展专业群的契机,整合专业优势,走进乡村,把职业教育与设计下乡紧密结合,以技术服务助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投身乡村振兴。

(三)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下乡”发展历程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1979年开办城市规划专业以来,便积极投入到湖南省各地小城镇、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开展“设计下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2005年市场化发展阶段。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乡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家连续5年下发三农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学院以城乡规划专业为核心,以“师带生、驻地工作”的模式积极投入到湖南各地县、乡、镇的总体规划中,完成了诸如湖南花垣县、道县等数十个县(市)总体规划和乡(镇)建设规划。第二阶段:2006年至2017年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学校城镇规划、建筑设计专业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产教融合,完成了湖南省如浏阳市、醴陵市、邵阳市、株洲市等大量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及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乡村振兴阶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学院建筑规划类专业,以专业集群的方式,全面开展“设计下乡”活动,从村庄宏观规划到微观建设,包括人才培养与后续跟踪服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6]。

二、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

40余年来的“设计下乡”经历,我们体会到湖南地区的乡村规划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乡村规划指导性不强

大量村庄已经完成了村庄规划,但是以政府层面为主导自上而下地主要由设计院完成的村庄规划,由于任务量大,村民参与度不高,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导致部分规划成果与建设实际脱节,村庄规划指导性大大折扣。另外,传统的村庄规划主要指导村庄用地布局与产业发展,对于村庄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鲜少深入设计,以至于村庄生活区总体品质提升较慢。

(二)乡村设计认知不足

由于地方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缺乏统筹全局的专业技能,特色保护意识不足,出现很多“千村一面”或是“村容城貌”的建设现象;而村民在建设过程中又出现以个人利益为主,永续发展意识淡泊,片面追求城市生活的样式,对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缺乏足够自信,出现开发强度过大,生态和传统风貌破坏的情况,村庄原有肌理和山水格局在现代村庄生活中逐渐消失。

(三)专业人才缺口总量大

湖南省现有1500多个乡(镇)、2.4万多个村庄。县级及以下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中有建筑规划类专业背景人员不足10%。按目前广州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地先后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一乡一师”来看,湖南地区的驻村服务专业人员缺口量还较大,且城市建筑、规划、景观等设计人员对参与乡村规划建设因设计费偏低、条件艰苦等原因而显得内生动力不足、用心用情不深。

(四)乡村与高校缺乏联系

湖南的多数乡村与高校在设计服务上联系较少,特别是湘西等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信息的闭塞和交通的限制,双方未能形成良好互动互补。传统的管理思维束缚了乡镇管理干部,认为村庄规划设计只是与设计单位合作的行政任务,而忽视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职能。高校也疏于宣传和扩展自己在人才与专业方面的优势,只着手于和教科研相关的设计任务,轻视了偏远地区广阔的产教融合平台[7]。

(五)“设计下乡”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设计下乡”活动通常是不定期的公益活动,多由各高校教学系部自行组织,甚至是老师个人组织,没有专门的部门与经费给予支持。“设计下乡”活动就会因时间和地域条件受限,也只能做到“蜻蜓点水”般的代表性服务,后续的跟踪与回访更是无法得到保证。

因此,在新时代机遇下,面对乡村诸多的问题,“设计下乡”应该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以新的目标和面貌去履行乡村振兴的任务与使命。

三、“设计下乡”实践探索

(一)创新“耕读三堂”育人模式,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

新时代的耕读教育面向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汇集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为乡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等建筑与规划类专业,将“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技术服务、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与读”之外深“耕”细“做”。融通学校为场域的“学园课堂”、设计企业为场域的“产园课堂”、小城镇大农村为场域的“田园课堂”,立足传统“设计下乡”创新了规划建设人才“耕读三堂”培养模式,将“三堂”联动作为高职建筑规划类专业培养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和“设计下乡”服务新平台。

(二)建立美丽乡村工作坊,扩充项目孵化新基地

区别正式的设计院单位,在学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美丽乡村工作坊。由于工作坊体量小,机制灵活,又依靠高校,面对村庄规划设计的中小型项目,就显得格外匹配,工作坊也将成为乡村规划设计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力量,为乡村规划建设项目的孵化扩充了新的基地。教师带领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组织设计实践,让方案设计从现场生成,具备高吻合度的可实施性。另外,工作坊同样可以留住学生继续为乡村规划建设而奋斗,给毕业生创新创业带来了很多的契机和条件。2020年,学院美丽乡村工作坊项目《菜地重生计划—美丽乡村》在湖南第六届大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三)参与“设计下乡”竞赛,增强政校地三方联动

高校积极主动参与到由地方政府或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的“设计下乡”竞赛,在活动过程由政府行政部门提出比赛目标与要求,高校创造条件让村、镇、县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研讨和设计,通过活动的影响力,扩大村庄知名度,同时比赛成果作为村庄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2019年,学院就在湘潭市政府主办“设计下乡”农村人居环境志愿服务大赛中共获得了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两个优胜奖。随后2020年,2021年都陆续参与了湘潭市响水乡美丽屋场公益设计、湘乡市美丽屋场设计活动等。通过设计竞赛等公益活动,明显打破了以往校地联系不紧密的问题,由政府做导向,高校与乡村很快就能在彼此需求中找到共识,且形成共生关系。

(四)驻村对口帮扶村庄,深入参与村庄规划建设

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成立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的帮扶工作队,驻点帮扶一个县或一个镇。选派驻村工作队是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力量、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其工作内容不仅仅是参与村庄规划与设计,内涵是需要工作队转换角色,以村民的视角去审视“设计下乡”的工作内容,更需要工作队从头到尾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深入参与村庄规划建设,当然,驻村对口帮扶的模式,更需要师生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能力。学院2021年被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遴选86个乡村规划综合服务团队。团队对口服务邵阳市新邵县,为期两年,每季度驻村不少于15天,工作内容包括村庄规划前期工作指导、专业培训、驻村调查、助力规划编制、参与咨询论证、参与方案审查、指导成果入库、后期跟踪服务等。工作过程由省自然资源厅通过APP小程序全程监管。

(五)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构建乡村服务长效机制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因势而为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该学院紧密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区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核心,围绕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与培训、科技创新、机制体制研究等方面展开工作,对外作为桥梁联系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村政府。该学院的成立不仅为高校“设计下乡”提供了保障机制,更为后“设计下乡”时代提供持续动力,给“设计下乡”在新时代下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8]。

四、总结

乡村振兴是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崭新阶段,也是重要阶段,笔者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建筑规划类专业从创新育人模式、建立乡村工作坊、参与竞赛、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等方面创新“设计下乡”的新服务模式。主要目的是既能有效提升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能深入乡村开展设计服务,从宏观到微观,持续帮助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将会持续不断地变化,高职建筑与规划类专业作为服务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之一,也将会一直不断探索“设计下乡”的责任与使命。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村庄规划
我的小村庄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