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一库”“两云”“多链”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新生态探索与实践
2022-02-16李多全刘雅丽
●李多全 程 燕 刘雅丽 张 蓓
一、引言
(一)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基于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理念,从2012开始,笔者所在的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金融教研室努力将金融类专业建设的主要内涵(岗、课、证、赛、训、评、创、管)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数字化时代“一库”“两云”“多链”高职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新生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至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政策背景。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进一步实施,金融类专业教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紧紧围绕“互联网+”行动、按照《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要求,从教学模式改革到教学标准制定,从专业建设到课程建设、平台和空间建设到教学资源建设,从师资培训到实训基地建设,从文化传承到创新创业教育,从信息化建设到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从优化教学管理效率到细化教学评价实施细则,从德育培养到集团化办学,从推动技能大赛到实现学历衔接等,进一步拓展优化高职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新生态模式,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要素、深层次改革,全面推动高职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专业变革背景。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金融类专业前身为2001年创办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期间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多家银行和证券公司深度开展实质性人才培养合作,形成金融与证券(银行方向)与证券与期货两个专业方向,为北京市金融业的建设与发展输送了大批既适应市场需要,又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丰富校企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2014年申报金融管理专业并获批。2017年,证券与期货专业成功向互联网金融专业转型拓展。适应北京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现在高职金融类专业形成四大专业布局: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证券实务、财富管理。
(二)主要内容
“一库”就是资源库。从2012年开始教研室逐步以金融类专业人才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发颗粒化的课程学习资源、考试题库、技能比赛平台、实训系统、学业测评体系、创新创业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建成了“能学、辅教,促训,助管”多功能于一体的既有国家级也有校级的专业资源库。
“两云”就是职教云、云课堂。在资源库的基础上引入职教云与云课堂,创建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为资源库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教学平台。
“多链”就是以岗位(岗位群)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课”为核心,以“训考赛创”为关键,以“评”为促进,以“管”为保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岗位分析、课程教学、实训实践、技能比赛、资格证书、学业评价、创新创业、教学管理八大应用链。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形成了高职金融类专业岗、课、训、赛、证、创、评、管一体化人才培养新生态的培养模式,为破解高职金融类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普及,对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适应。二是现在高职学生是在网络游戏中成长起来的,如何教授。因此,传统的“黑板+粉笔+纸质教材”的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必须创新,本教学成果就是破解这些问题而形成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高职类金融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多头并举,优质资源匮乏,建用脱节,更新缓慢
在资源库建设中,由于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欠缺,出现了多元化的问题,导致资源内容出现盲区,不能全面覆盖专业基础知识点及技能点;由于过于追求资源库的建设率,忽略资源的质量,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资源库建成后,其资源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教学的需求等不断更新。
(二)信息技术服务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有效性不高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支持和动力。但是,相对于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服务专业教学实效性并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智慧课堂。
(三)专业服务高职类金融人才,职业发展性不强
我们所处的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变化,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入职后很多都已经落伍,不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因此,通过这种模式不能满足学生职后发展的需要。
三、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开发优质资源:建用结合,重构资源体系,增强资源运用生命力
具体体现为:处理好三个关系,进行四个建设。
1.三个关系。(1)既要坚持国家标准、又要联系区域发展实际;(2)既有分层、分类开发,也要满足个性需求;(3)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要持续更新。
2.四个建设。(1)建框架: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进行资源库建设的顶层设计;(2)建资源:校企合作、开发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碎片化的教学资源与培训资源;(3)建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4)建机制:构建平台资源更新、运营、维护机制,确保资源库持续更新,永续利用。
(二)探索应用路径:学教结合,技术精准支持,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表现为:渐进式探索实践三种学习形态,形成八条应用链。
1.实践三种学习形态。(1)以视频观摩、教学互动为主的浅层学习;(2)实训模拟与创新、创业为主的深度学习;(3)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2.形成八条应用链。即高职金融类专业岗、课、训、赛、证、创、评、管一体化人才培养新生态所对应的八条应用链:(1)岗位分析应用链:通过对行业企业与工作岗位调研分析和研讨会,确定目标岗位(岗位群)职业标准,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2)课程教学应用链:线上与线下融通的专业课程教学应用路径,学生泛在学习,教师开展移动教学;(3)实训实践应用链:将教学资源、在线平台和实训实习环节有机融合的应用路径;(4)技能比赛应用链:积极搭建各种高职金融技能比赛网络平台,形成技能比赛网络应用路径;(5)资格证书应用链:高职金融专业课证一体化培养,因此,建立从业资格考试应用链,提高各类金融从业资格考试与1+X证书考试通过率;(6)创新创业应用链:培养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是时代的需要,大学生培养应有之义,因此,创新创业活动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创新创业应用链;(7)学习评价应用链:串联评价者、被评价者、评价环节、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要素,形成了在线评价应用路径;(8)教学管理应用链: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建立教学管理的新型移动互联网平台,及时收集、汇总并解答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职业技能增长情况,确保学生教学活动科学、安全、有效的推进。
(三)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展专业教学的生态圈
专业教学的生态圈由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构成。
1.天时,即解决时间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专业核心课将打破“上课教室、上课时间”的限制,通过微课视频、网络直播等手段,将行业专家“实时”请入课堂,提高他们的教学参与度。
2.地利,即解决空间问题,构建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真实业务引入实践基地,从而在校内构建企业化实训环境,用真实业务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加职业经验。
3.人和,即解决师资问题,确保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行业企业高技能兼职教师共同讲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创新点
(一)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时代的高职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相对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立足于高职教育教学实际,将信息技术中“库”与“云”应用于人才培养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快捷高清终端设备,为教师、学生精准有效地投放个性化课程与碎片化资源,并迅速建立学生在哪里,学习就延伸到哪里,学生怎么想,教学方式就可以适当调整的学习平台,提升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使得信息化手段能够真正进入“能学”“辅教”的可持续发展“新常态”。
(二)促成了数字信息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相融合的新模式
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系统丰富的教学“活资源”,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教学环境,塑造了适应教师移动教学与学生泛在学习的“活”课堂,从浅层到深度再到混合式的渐进式三种学习形态,实现了符合信息时代认知规律的“活”学习。从“活资源”到“活课堂”再到“活学习”,促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职业教学理论“做中学,学中做,终身学习”的有机融合。
(三)形成了“岗、课、训、赛、证、创、评、管”多链共育的教学新生态
围绕专业教学“岗、课、训、赛、证、创、评、管”八个重要环节开发应用链,重构数字化时代教与学新模式、新生态。具体是:一是通过结构化的线上课程体系,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实现教学结构由程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二是通过网络进行赛、创、证等活动。既提高了的效率,也符合高职金融专业的特点。三是丰富的实践性资源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搭建了金融人才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资源库基于专业教学与金融行业职业人才专业发展要求,动态更新,实践生成,在学习资源上打破了金融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与高职金融类专业体系的藩篱,贯通金融行业一线技能型人才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一体化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借鉴。
五、推广应用效果
(一)学生受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聚焦于教师的讲授,以“教”为中心,而讲台下的学生往往昏昏欲睡,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非常差。而新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适应了网络游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特点,教学工作从一本书、一支粉笔、一个讲台的传统形态转至多媒体移动终端、多层次、形象化、趣味性、多样化的云教学状态,形成“处处可教,时时能教”的教学新形态,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5年的实践,呈现出到课率,抬头率,补考率,即“两高一低”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近五年来,每年都有学生参加金融行指委举办的金融技能比赛获奖以及北京市教委举办的各类金融行业技能比赛,在校生多次荣获国家和北京市级技能竞赛荣誉,并有学生申请发明专利,自主创业,其技能水平有较大提高。2020年疫情期间的应用效果很好,保证教学的正常,高效运行。
(二)用人单位与社会受益:提高了就业质量、提升了发展后劲
凭借良好的技能与素养,我校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对口率高,先后被招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中心以及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南京证券等金融机构录用,毕业生在进入金融机构后都显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很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水平,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发展后劲足,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五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综合评价优良率95%以上。
(三)教师受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本成果的建设与实施全面提升了专业的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了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市级名师2位、市级高创领军人才1位、市级优秀教师1位、市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位,多人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奖和教学与科研成果奖,被列为校级首批重点建设专业,近八年出版了系列教材5本和市级精品教材2本,主持的市级课题5项、校级13项,积累了丰富的教改成果。
(四)同行与学校受益,上级领导肯定: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先后与山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长春金融高等学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交流,这些同行也纷纷表示肯定并愿意学习实践,同时学院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还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合作共建设国家级互金专业的资源库,提高了我校金融专业的社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