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治理和经费监管管理研究

2022-02-16于静辉

经济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部门监管管理

●于静辉

经费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推动高校教学教研发展的助力,也是反映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高校经费逐年递增势。但由于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广、种类项目多、使用政策各不相同,以致在经费监管管理过程中显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体制机制不健全、过程管理不严、经费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对等、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管理脱节、数据壁垒、监督机制不到位等。如何有效管理经费、合法合规使用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和效率,已经成为经费监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从财务治理视角对高校经费监管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指导工作实践。

一、高校财务治理的内涵

高校财务治理,是指高校紧紧围绕培育人才、科技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职能,通过财务活动内部和外部参与者共同协作,达到以各方利益平衡为目的的管理方式,其本质是财权分配和利益均衡,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体系、过程控制、财务监督等管理手段来实现。目前,高校建设与发展经费整体总额不足,为了优化资本资源配置,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更有价值的事项,促进高校各项工作均衡开展,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经费监管管理,确保经费分配科学精准、使用合法合规,提高经费产出及使用效益。

二、高校经费监管管理现状问题

为了明确财务治理视角下高校经费监管管理的研究内容,本文秉持“问题导向”原则对现状问题进行剖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制度体系不健全

高校经费来源包括:一是财政拨款资金,如生均拨款安排的人员类、公用类、运转类经费及财政核拨的特定目标类经费;二是教育事业收入,通过财政专户返还方式安排为大宗设备采购、大型修缮及基建投资经费等;三是政府纵向科研经费拨款,如国家(省)级课题经费、双一流建设“1331工程”科研经费等;四是以协作方式拨付的横向经费,如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费、科研合作费等。

在经费的使用中很多高校会表现出一些问题,一是由于个别经费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盲目和随意,如横向经费、配套经费缺乏详细的管理文件;二是由于各级管理部门、二级院系、监督部门各行其是、管理脱节,未构建全方位的经费监管体系,未形成全过程的经费管理格局,导致经费监管难度比较大,效益效率低下。

(二)过程管理不精细

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门预算编制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参与度低,下达的经费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导致报账业务需要等预算调整后才能支付,且预算调整和调剂频繁,增加不稳定感,削弱了预算对经费的控制作用。二是经费下达或到账后,仅是电话、口头通知执行单位或项目负责人,没有采用书面方式推送经费信息,未能引起执行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且口头传递的经费信息不全面,信息不对称,导致执行单位无从下手,影响经费执行质量。三是执行单位或项目负责人简单地认为经费只要在年终或结题前执行完就行,没有按计划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项目进展缓慢,前期资金闲置未及时发挥效益,到年底突击报账,影响经费执行的序时进度,面临财政部门处罚。四是报销规定繁多,管理政策不断更新,院系单位及科研人员对经费政策规定不明白,对审批流程不清楚,对报销流程不熟悉,导致经费支出不合规、挤占挪用、前松后紧等问题,形成“报账难”的现象。

(三)监督检查不充分

尽管内审部门有权对单位任何事项进行审计,但由于审计人员不足、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资源有限,导致内部审计被虚化、边缘化,限制了内部监督作用,无法对单位经费实施有效监管。随着经费规模逐年增多,相关政策不断更新,而内部审计人员仍然是因循守旧,简单地重复过去的工作,或避重就轻、浮于表面,挑选容易审计的部分经费开展工作,难以真正发挥“经费体检”的作用。此外,单位常常会排斥主管部门、上级部门等外部监督组织的经费审计工作,配合度不够、资料提供不全面等,没有有效发挥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监督指导的作用。

(四)管理脱节、信息壁垒

高校经费种类多、项目杂,涉及政府采购、项目储备、学生管理等业务活动,需要协调资产、科技、人事、学工等管理部门,程序复杂,任何一个环节沟通不畅,直接导致项目实施受阻,影响经费执行效率。此外,各管理部门有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如财务处有经费指标管理系统、科技处有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人事处有人员信息系统、学工部有学生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筹管理,存在系统多小散、数据接口不全等现象,信息孤岛严重,导致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不同步,数据质量不高,直接影响经费运行。

三、高校经费监管管理对策建议

(一)健全经费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经费监管流程

1.完善经费管理和使用制度,健全各环节管理办法,制定经费监管的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明确经费管理部门、执行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职责,严格按制度执行,确保经费运行有据可依,提高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制定横向经费管理办法、教学实习经费暂行办法、业务工作用餐管理规定等,指导和规范经费运行。

2.健全经费监管体系,不能仅依赖财务部门、内审部门监督管理,要引导二级院系参与经费管理,形成管理部门、院系单位、监督部门联动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实现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监控、信息共享。经费执行单位或项目负责人根据工作任务及经费总额做预算表及执行计划表,经上一级部门审核后开展相关工作;各级负责人按照分级审批原则对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批,财务部门对经费报销进行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院系单位、各级管理部门在责任范围内承担监管责任,审计、纪检部门对经费整体运行情况和效益效率进行监督检查,各部门职责明确、协同管理,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3.将经费监管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经费下达、预算编制、支出执行、监督评价的全流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闭环管理系统,对经费执行质量和经费使用效益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以查摆问题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并加强监督评价结果运用。

(二)加强过程控制,执行差异分析

1.为了减小各项经费的执行偏差,部门预算编制应采用混合式,财务部门应与业务部门双向沟通,统筹安排,同时考虑不同来源经费之间的充分整合,科学编制出接地气的经费预算,降低预算调整的频率,优化资源分配,从源头上实施控制,同时遏制了经费浪费现象,强化预算对经费的控制作用。

2.经费下达或到账后,先与预算指标或委托合同等进行核对,厘清经费用途,然后通过企业微信的“请示报告”功能推送经费到账通知,经系统流转至使用部门,专项经费同时流转至各级管理层;人才资助经费及科研启动经费等个人经费通过“自定义提醒”功能点对点推送至项目负责人,并同时流转至上一级管理层。经费到账通知中包含经费概况、资金文号、金额等关键要素,打通了经费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既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便于及时开展后续工作,又可以使各级管理层承担起督促指导责任,保证经费顺利执行,及时发挥效益。对于无法确定用途的经费,通过“经费认领平台”发布信息。

3.为了确保经费的执行质量,要求执行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履行项目承诺制,向财务部门报送承诺书,对项目实施进度、经费执行计划、风险防控等作详细说明,科学研判资金支付,提高经费使用效能。此外,财务部门和执行单位应当建立经费执行情况分析制度,定期召开经费执行分析会议,通报经费执行进度,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如定期通过企业微信推送国培中央专项经费的执行情况,督促部门负责人抓紧推进相关工作,提高经费执行的序时进度,确保经费及时产生效益。

4.落实经费管理“放管服”,对报账审批流程进行改革创新,明确权责,充分放权,减少环节,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报账时效。如所有科研经费建立项目负责人责任制,由项目负责人审批报账。此外,加强财务业务培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业务培训,精准把握政策,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经费管理水平;针对教职工反映的经费支出痛点问题,开展系列政策宣讲会,确保政策及时落地,树立正确的经费使用理念,培养规范的经费报销习惯;采用全覆盖、接地气的宣传途径,充分利用流程图、短视频、印制《财务服务指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时时处处宣讲相关政策;设立经费使用咨询台、报账预审服务台,现场答疑,实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优化服务,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三)强化内部监督,接受外部监督

1.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同时发挥纪检监察和教代会的联动作用,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扩展至效益审计、收支审计、综合性审计。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计划会商、信息共享、结果运用机制,内审部门应当细化自主审计和委托审计的质量要求,全面考量,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梳理经费拨付、审批、支出、验收、清算全流程的关键环节,检查经费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经费核算及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效益和效率,重点关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省级配套资金等特定目标类经费,对基建投资、修缮工程等重大项目经费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查摆、纠正问题,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规、真实高效、专款专用,充分利用了内部监督在财务治理中的作用,有助于促进经费管理政策落实落细,防范资金风险隐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经费使用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依法依规使用各类经费,自觉接受检查,配合内审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和自律工作。

2.正确理解、认真对待上级部门检查,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教育系统组织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检查、“1331工程”专项经费检查、三公经费自查、延伸审计等审计工作有助于高校查缺补漏,高校应当以外部审计为契机,主动配合和支持,及时发现经费管理上的漏洞和执行中的偏差,迅速整改落实,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规范经费使用,提高财务治理水平。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针对各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各自为政,造成的信息壁垒问题,建议以服务教学教研、保障安全运行为主线,坚持融合创新发展,深化应用,减负增效,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尤其是构建新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数据中心,形成可视化财务驾驶舱,将经费活动轨迹嵌入系统,通过高度集成和融合,实时动态更新,随时随地掌握项目管理与经费执行情况,并对经费开支进行研判,保持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信息一体化、全面化、共享化、高效化。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依赖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发挥协同管理效应,共同对经费实施监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提倡优先发展教育的背景下,经费监管管理确实是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体现了高校的财务治理能力。高校经费的高质量监管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严密的监督网络,同时还要依赖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才能保证经费良性运行,有限的经费创造最大的效益,助力高校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部门监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7部门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