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2-02-16徐宏新

经济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链人才农村

●徐宏新

一、引言

随着2021年《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由战略规划阶段迈向了法制化阶段。在《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第二章中,明确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即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依托乡村优势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农村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全面巩固农村脱贫攻坚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源泉,带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农民的创收、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应以乡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增强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快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为乡村居民提供递增的稳定收入来源。

二、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一)乡村产业融合度不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均迎来了巨大变化,产业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产业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着同质化现象颇为严重。由于部分乡村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乡村情况的大同小异,使得各地的在第二、第三产业开发时,多以农产品的初加工和乡村旅游产业为主,产品的差异性不明显。以乡村旅游业为例,由于地域上的相近,同区域内不同乡村的地貌、风景几乎相同,加之民俗文化的类似,推出的乡村旅游产品几乎相似,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同区域内的乡村旅游产业之间大打价格战的事件屡见不鲜。二是产业融合的效果不明显。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不佳,产业聚集、产业联动的氛围不明显,导致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三是乡村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不足。大部分乡村产业未形成有效的可持续产业规划,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了部分乡村产业的不可持续性。四是乡村产业的融合机制不健全。乡村产业发展没有形成支柱性产业,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乡村产业发展计划与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

(二)乡村产业本地人才相对匮乏

随着各地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农村人才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农村人才素质稳步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农村收入低、文化生活匮乏、生活环境不佳、发展机会不足等现状,导致大量人才向大城市流动,农村地区老龄化、空心化、失能化、低学历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基层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重视程度不高、激励机制不足,引进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针对性规划不够,导致人才引进不尽如人意。三是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资源配置、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青壮年劳动力、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三)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

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支撑,但目前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一是目前农业生产普遍存在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抵押物不多的问题。金融机构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小农场、农户等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大量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解决融资需求。二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普遍不高,而且缺乏有效管理,导致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三是政府支持资金都倾向于城市,政府财政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城市,少部分分配至农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资金匮乏。

三、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以产业链为基础,促进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整合产业,抓准自身的定位,以连片区域为规划范围,完善乡村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同时要完善产业的合理布局模式,科学分配好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并规划好产业链中企业的位置。特别要发挥乡村产业链的优势,除与城市的产业链相结合外,还应将乡村自身的一二三产业串联起来,以第二产业为产业链的中枢,向前向后拓展。向前要推进第一产业农产品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向后要促进第三产业附加值的提升。除产业链的纵向渗透外,跨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也十分重要,特别要加强乡村产业与文旅产业、物流产业、电商产业等周边产业的融合,形成横向的产业链条伸展。同时还要利用好乡村产业的生态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再停留于表象。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要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产业的实现生态转型,同时完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使绿色发展成为发展产业的驱动力,使乡村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新格局。在推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巩固拓展乡村现有产业可持续发展,引导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根据区域特色、市场需求、比较优势等相关要素,科学布局产业空间结构,在产业选择和整体布局上坚持区域性的差异原则。对家庭农户、小规模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要整合强化,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促进乡村产业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增质保效。

(三)以人才库为核心,推进乡村产业的引进和回流

通过构建区域内部的乡村产业人才库,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产业人才引进和回流的计划,加大现有人才的培训和提升力度,将政策偏向服务于产业一线的人才,让人才享有与城市人才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排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以人才库为契机,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在税收、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返乡人员政策优惠;在乡村产业集群中,推行人才的柔性引进制度,保留人才现工作单位的待遇,通过契约和市场化的条款对人才进行约束,或者以服务包的形式为乡村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于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乡村产业从业人员,优先选拔,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这部分人大局观和科学观的培训。

(四)优化金融支持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创新融资机制,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建立不同的金融扶持政策或直接拨放政府扶持专项资金等措施来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县级政府应创新农户融资机制,针对于农业产业人均价值不高、农户很难独立通过抵押贷款方式获得所需资金的情况,创新融资机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对于乡村绿色产业,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绿色金融相关扶持政策落实方式。各金融机构应持续推动适宜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金融服务与创新产品,全面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能力,扩大农村金融产品覆盖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乡村。金融机构要创新信贷投放模式和服务模式,信贷产品要与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和融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整合乡村金融服务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四、结束语

产业兴旺是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相信通过纵、横向产业链的打造,人才的引进和回流以及乡村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终将越走越好、越走越宽,形成良性的乡村产业经济循环。

猜你喜欢

产业链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