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现状、趋势与思考
2022-02-16王振国鞠芳凝吕佳蔚宋咏梅张丰聪
王振国,鞠芳凝,吕佳蔚,宋咏梅,张丰聪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355;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山东 济南 250355)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将作为“生生之具”的“方技”类著作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医经有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旁篇)诸流派,也就是所谓的“医经七家”,经方则有11家之多。以扁鹊和仓公为代表的扁鹊学派,被当代学者称为“齐派医学”[1],形成了有核心人物秦越人(扁鹊)和淳于意(仓公),有独特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有代表共同体的学术著作《扁鹊之脉书》以及完整传承谱系的学术流派。其具备了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核心要素,形成了传承千年的基本范式。清代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小序中提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观点,影响至巨。其后,史家与医家均关注到中国医学历史上不同时期医家思想的“流”与“变”、“学”与“派”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判断。陈邦贤1914年在《中西医学报》刊文,将清代医派分为古派和今派,他所列举的古派人物,基本上是以尊奉仲景为代表的医家;而所谓的新派或者今派,则是以清代的温病学家为代表。同时又提出著名医家分为七派的观点。谢观于1935年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提出的中医六大学派,以刘河间、李东垣、张景岳、薛立斋、赵献可、李士材为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应秋教授对学术流派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开设中医各家学说作为讲述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理论与知识的课程。经过多次的分析与修正,中医学术流派从1964年《中医各家学说》第一版首次的河间、易水、伤寒、温病4个主要学术流派,到1980年《中医各家学说》四版教材增加医经、经方、汇通3个学派,最终于1986年五版教材确定为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7大学术流派。虽然如此,但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日渐走向规范和统一的过程中,学术流派还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统一的教科书中流派的痕迹日渐模糊,中医特色淡化、优势弱化,流派传承出现严重的断层和脱节,影响了学术争鸣、理论创新与中医临床特色的发挥。
1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现状
1.1 国家对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推动
2006年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召开“中医药特色优势及古今学术流派研究专家座谈会”,分析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及其在保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确定为重点课题立项研究;2007年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将“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列入其中,这是国家立项支持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重要开端。自此全国“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并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设立工作办公室,对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概念、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全国13家中医院校及科研机构50多名专家、教授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1月项目顺利结题。课题组系统梳理了中医学术流派概念体系和流派框架,首次调查并勾勒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概貌,初步构建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体系,首次分析了国家级名老中医群体学术流派特征,揭示学术流派推动中医理论创新的机制与规律,并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全国500多家申报单位中遴选了第一批64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启了从国家层面集中力量对代表性中医学术流派进行重点投入、规范建设和保护传承的新阶段。2017年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全部验收合格。在此基础上,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择优确定了51个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15年来,对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经历了从论文寥若晨星、著作屈指可数、流派隐晦不显,到论文迅速增加、著作相继出版、流派百花齐放的过程。
1.2 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概念内涵外延研究
中医“学派”“流派”“学术流派”“医派”等概念早已见于诸教材、著作、论文及媒体报道中,但一直缺乏明确界定。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组综合各学科相关定义,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际,对这些概念进行了研究,明确指出:中医学派是“中医学的某个学科中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主张或独特的方法、技艺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2],强调在学术上要有自成系统的主张与风格;中医流派则是“中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2],强调观点的鲜明与独特,不一定要有系统的学说;“医派”是“医学学派”的简称,属于地域性医学学派的范畴,其下可以包容各种流派,如“齐鲁小儿推拿流派”“海派中医蔡氏妇科流派”等,且“医派”往往与该地域其他学科流派同时并存,如“岭南画派”“吴中画派”等[3]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关于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将“中医学术流派”界定为“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4]。
近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概念内涵不断完善,外延也日益拓展。刘桂荣等将“地域性医学学派”进一步解说为“以某一地域或特定文化氛围为基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中医学术群体”[5]。郑洪认为同一个地区医家同受当地文化的熏陶,即便学术观念不完全一致,也不一定有传承关系,但依然可以在文化上找出共性特征,如此便可称之为“地域医学流派”[6]。张凌云将“针灸流派”定义为“在中医针灸这一范围内,以独特的思想、手法等学术造诣为基础,形成相对稳定的传承体系,并逐渐架构出以论文或著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学术体系,不断发展壮大造成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派别”[7],强调独特的学术造诣是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陈仁寿提出中医流派主要分为地域流派、学术流派、世医流派三类,认为“中医学术流派”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通常基于某一中医药理论,由一位或一群医家提出,或被后人总结形成的学术派别;“地域流派”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医学风格和人物群体特色,虽然医家之间可能学术观念不完全一致,也不一定有传承关系,但同受当地文化熏陶培育,可以在文化上找出共性特征;“世医流派”则强调由家族或师徒传承而形成,需具备独特的学术观点、临床经验或医疗技术,并通常将地区、姓氏、学术思想或医疗技术放在一起命名[8],如“南京丁氏痔科”“苏州郑氏妇科”等。
1.3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15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相关文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其一,全面介绍某一流派的学术思想、代表医家及传承脉络,如《绍派伤寒源流及学术思想浅析》《湖湘岳阳张氏正骨流派源流及学术思想简析》《沈氏女科传承脉络梳理及学术思想创新》等。其二,比较分析不同中医学术流派之间的学术思想或诊疗方法,包括对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病种有代表性的主要中医学术流派的理论基础、诊疗方法、优势病种等进行归纳比较,如《当代中医骨伤科流派研究》《当代齐鲁小儿推拿学术流派研究》《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研究》《中国耳针不同流派比较与分析》等。其三,总结某一中医学术流派临证经验,即以流派的传世著作或真实病例中的相关医论、医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某一疾病的临证经验,如《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论治白癜风经验》《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辨治胃脘痛经验浅析》《何氏妇科流派治疗妊娠病经验传承》等。其四,分析中医学术流派溯源与传承,主要概述流派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流派研究存在问题等,如《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溯源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源流研究》等。
1.4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主要方法
1.4.1 文献学研究方法
对于中医学术流派溯源及学术思想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对“中医学派”“中医流派”“医派”“中医学术流派”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文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各流派的形成、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总结其学术特点和传承特色。
赵颖等指出中国古代的文化意识形态启迪和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并对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闫海军等对近10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现代文献进行分析,涉及命名、分类、形成原因,发现主要围绕创新的学术思想、代表性医家及著作等方面展开流派总结和争鸣,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比较和分析研究相对较少[10]。代玄烨等通过梳理近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著作及论文,分析了地域性医学有别于中医学史及各家学说的原因、南北方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不均衡现象,提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之间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11]。
1.4.2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为全面、客观地调查现代中医学术流派概况,深入、细致地分析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学者以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等在内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手段,弥补了传统研究手段的不足。
与社会学的访谈法比较相似,口述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史学及非史学研究领域。庄克清等将口述史研究方法引入针灸流派研究,发表《新针法流派发明与推广口述史研究》,为丰富针灸流派研究方法、拓展针灸流派研究领域、促进针灸流派的继承创新提供了借鉴[12]。
1.4.3 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令人感兴趣的、有用的、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和可能有用的模式或知识[13],可以帮助决策者分析历史数据及当前数据,并从中发现隐藏的关系和模式,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为[14],在中医药文献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中药谱效关系、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15]。而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各流派特色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应用、地域性分布规律等,亦成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重要方法。
谭勇等以“中医皮肤科赵炳南学术流派”中的银屑病数据挖掘研究为例,阐述了利用数据挖掘进行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认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可以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理论的升华和创新,而且有利于发现中国古代疾病证治规律的现代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疾病诊疗技术的与时俱进和推陈出新。[16]
依托于数据挖掘技术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文献计量学,往往能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类型复杂且体量巨大的数据信息[17]。孙慧明等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了自2012年入选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以来,13家中医骨伤科流派发表的700篇学术论文,并从形成传承体系、凝练学术思想、优化技术方法、弘扬流派文化、探索保护方式、搭建交流平台6个方面进行了考察。[18]
知识图谱是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可对现实的事物及相互关系进行形式化描述[19]。王鑫等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手段形象地展示了中医流派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并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表明近20年中医流派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递增趋势,并于2010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期;当前的学术热点仍然集中于各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总结、思想整理和临床应用等;如何加强各流派间的学术交流、流派知识的可视化展示及系统的中医流派传承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等可能是今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重点趋势。[20]
1.4.4 历史地理学及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
历史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在地域性文化的相关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亦有部分学者利用相关方法来研究地域性学术流派。
郜峦等将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引入地域性中医流派研究中,并初步构建了“以地理学属性为横轴,以历史学属性为纵轴”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历史地理学研究模型,用以评价揭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历史演变特点[21]。卞雅莉等在综合分析吴门医派的发展源流基础上,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从历史传承性角度及地理区域性角度考察吴门医派,并归纳其学术特点和传承特色[22]。
孙照沣以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扶阳流派在云南的文化扩散、文化涵化现象以及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在滇形成、发展、变迁的规律。通过地域视角对扶阳流派进行文化解读,为扶阳流派向更广阔的地域传播提供了观点和资料。[23]
2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发展趋势
2.1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空前繁荣
地域性医学流派,是受地域环境差异性的影响而形成的医学流派,是对某一特定地域医家及其学术思想的整体概括,其对地域发病趋向性与治疗特殊性的集中阐发,凸显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很多地区将地域性学术流派作为发展中医学术的有力抓手,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岭南、新安、海派、浙派、苏派、川蜀、齐鲁等地方医学流派为代表,影响日趋显著。
江苏中医流派简称“苏派中医”,包含了吴门医派、孟河医派、金陵医派、虞山医派等多个相互间既有关联又各有特色的中医流派[24],均蕴含着深厚的江苏地域人文属性,通过地域性学术流派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展现江苏地域历史文脉的延续。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汇古代吴越文化等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精华,并吸纳消化一些外来文化因素,逐步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海派中医”则是具有海派文化特征的上海中医药[25]。由于深受周边较为成熟的吴门医派、钱塘医派、孟河医派、新安医学等地域性医派的影响,海派中医名医荟萃,流派繁多,至今仍有包括顾氏外科、石氏伤科、朱氏妇科、蔡氏妇科在内的十余家流派活跃在中医界。海派中医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代表性著作,如《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精粹》《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海派中医流派传略图录》《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等,各流派在地域性学术流派的平台上开展跨学科交流,在开放和兼容中共同推进中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地域性中医流派被政府纳入地方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通过一系列政策给予支持。
2021年广东省通过《广东省中医药条例》,强调保护和传承岭南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等方面拟定了相关政策,以推动岭南中医药建设。
2021年1月,安徽省政协《关于推进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案》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26]。上海“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自建立之初即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被纳入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规划(2010年-2012年)”。2021年,“上海医保19条”优先纳入海派非遗特色技术,在立项方面对基于海派中医流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术、国家级和市级名中医临证经验的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作了相应的政策倾斜,以支持海派中医的发展。
2021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2021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和《2021年全省中医药工作重点任务》,强调促进齐鲁医派传承发展,确立加强齐鲁医派学术整理、厘清传承脉络、完善学术思想的发展目标,并推出“齐鲁医派丛书”。
2.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受到重视
中医流派在长期的学术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树立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产生了大量的临床文献[27],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28]。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打造中医学术流派的诊疗特色,厘清学术流派发展的内在逻辑,使中医学术流派为当代中医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是传承学术流派的重要目的和重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被广泛引入,人工智能也逐渐进入研究视野。近年来,知识图谱在中医用方经验[29]、传承模式[30]探索等领域,人工智能在中医药服务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识别[31]、中医智能诊断、健康管理、中药智能研发[32]、治未病[33]等领域有了长足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的知识较其他中医知识更为特殊,不管流派内部还是流派之间,其思想和知识体系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同一流派中,虽然各医家在治疗风格上略有差异,但其在学术思想上一脉相承,使得同一流派知识的语义关系非常相似,因此运用语义网技术进行中医流派知识的研究更为适合;知识图谱可以将中医流派诊疗知识转变为可视化文本分析研究,支持检索功能,有利于流派传承人学习[34]。此外,中医流派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其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日益丰富,知识图谱具有更新和推理功能,大大方便了知识传承以及发展动向预测,因而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前景广阔。同时,人工智能亦可为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提供充分支持。
2.3 优秀文化与医德教育成为流派传承的亮点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流派是中医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医学术流派将传统医德的内容融合进中医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中。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充分挖掘旴江医派丰富的医德资源,将其仁心仁术、重义轻利、医不守秘等高尚医德融入课程思政,出版了《旴江医学纵横》校本教材,开展了地域中医文化教育,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注重言传身教,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35];邹来勇等尝试从医患关系、医医关系、义利关系等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将旴江医家医德典故融入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36-37]。
起源于清嘉庆年间的洛阳平乐正骨,即平乐郭氏正骨,经历了两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医骨伤科学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崔伟等通过洛阳平乐正骨的医德文字记载和传承人口述,结合中医医德思想,认为平乐正骨从民间正骨医家发展为影响甚广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与其以“仁”行医的准则和郭氏“看病不收钱”的家训密不可分[38]。这种高尚的医德,使平乐正骨得到广泛的传承和传播,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义利观有积极意义。
医德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寓医德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因地制宜,将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融入课程思政,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2.4 中医专科流派海外传播势头良好
中医学术流派不仅在本土一定区域内产生发展,并且不断向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发展。澄江针灸学派是典型代表之一,其传播历程包括创办香港最早的针灸教育机构,成立香港第一个针灸学术团体,在台湾、澳门从事医疗及教育活动,远播东南亚、欧美地区等。澄江针灸学派代表人物曾天治的“科学针灸研究社”是香港最早设立的针灸教学机构[39],为澄江针灸学派的境外拓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曾氏门人又曾分别在香港、新加坡、广州等地设班授徒[40];澄江针灸学派代表人物卢觉愚在香港创立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是香港第一个针灸学术团体[41],并凭其地理优势将针灸技术传播至我国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澄江针灸学派同样活跃于欧美针灸界,在欧美针灸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许密甫、梁觉玄在欧美声誉隆盛,为针灸学术的海外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医药在全球的影响日益增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其影响力势必进一步扩大。澄江针灸学派的传播模式可为当前各学术流派乃至中医学术的传播提供范本。
2.5 中医学术流派数据库建设渐成体系
随着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医药研发、疾病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迅猛。
海派中医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抹绚丽的色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的百年老院,是承担海派基地建设最多的单位之一,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大数据资源和管理资源。柴琼等针对海派中医流派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分析了海派中医流派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42]。
浙江对丹溪学派相关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丹溪学术流派数据库,形成丹溪学派数据共享平台,并初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挖掘与整理工作[43]。
邱克伟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收集“长安雷氏心病痰瘀流派”诊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案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提取流派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证型、高频药物、常用方剂和药对以及核心药物,深度挖掘流派的临床经验和用药规律,建立该流派诊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临床诊疗数据库,总结流派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经验和用药规律[44]。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于国内外及社会各界对江苏地方特色医学流派古籍文献资源进行的目录学、文献学及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对现存江苏地方特色医学流派文献资源进行整体系统研究,建设“江苏医学流派数据库”[45]。
邓勇等对“新安王氏医学”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数字化的方式保存新安王氏家族成员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其成员的医案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全面分析王氏家族的传承链[46]。
针对目前各针灸流派文献资料匮乏的现状,积极构建针灸流派数据平台成为解决这一困境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针灸流派数据平台可以将各相关流派的文献资料集中保存,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将各针灸流派的特色疗法及独特诊疗经验共享,以数据平台的形式呈现给大众。例如郑氏针法针灸流派将郑魁山教授传统针刺手法相关论文著作以数字化形式出版,使郑氏针法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和关注[47]。
因此,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应以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基础,提高各流派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能力,使各流派文献数据库由传统的文献存储库转变为信息交流与合作的空间。
3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考
3.1 必须注重中医学术流派概念的进一步规范
如前所述,“中医学术流派”的内涵见仁见智。既称学术流派,必有其自成一家的学术体系,有其“开山鼻祖”、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有其学术共同体,有其地域特色[3]5-7,满足以上条件,方可称为“学术流派”。学术流派的核心是学术创新,其学术思想的独特性是与其他流派比较而显现出来的[48]。“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须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重点中医专病专科”加以区分[49]。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是“以人为纲”[50],强调专注于名老中医药专家个人的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并以“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推广应用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为主要任务[51],目前虽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部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技术实际上并无太大特色,也难以自成一家;“重点中医专病专科”则是以“病”为纲[50],侧重提高某些重点病种的中医临床治疗水平。而“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仍应以独到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为核心,在强调新发展的同时注重历史的沉淀和积累。
此外,地域性流派研究不能泛化,并不是把众多地方名医集合于一个“域名”之下就成了“流派”。正确处理地域医学大背景与流派的特色问题,是明确流派概念的重要前提。
如齐鲁医学流派是指产生于齐鲁大地、根植于齐鲁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医学流派和学术群体[52]423。恢弘博大的齐鲁文化为中医学确立了“医乃仁术”的本质定位,奠定了“精气为本”的学术基础,明确了“以和为贵”的学术宗旨,形成了“儒医”这一独特的医学群体,对中医学的影响可谓“根深而蒂固、巨大而广泛、深远而深刻”[53]。齐鲁医派并不像某些地方医派有一个中心人物,有完整传承,特点是开山立派的大家很多,如扁鹊开创了脉诊先河,淳于意开创医案之先河,王叔和撰著第一部脉学专著,钱乙为儿科鼻祖,成无己开创方论之先河[52]456。
在齐鲁医派注重创新这一背景下,有学者将“时病”赋予新的含义,在传承张元素、李东垣、张锡纯、施今墨、徐国仟等医家治疗内科杂病的学术渊源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血液成分改变与血液循行迟滞的“血浊”理论,形成了齐鲁内科时病学派[54]。该派坚持以经方治时病,广泛吸纳现代科学知识,不断充实时病理论,更创新性地提出了“援药”这一概念,即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对主要疾病、主要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有显著治疗作用的药物,丰富了中医学的组方理论[55]。
“海派文化”是近代上海在特殊的历史文化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有着极大包容性和创新意识,在此氛围下形成的“海派中医”亦具备了“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创新性、扬弃性”的特点[25]。上海已将丁氏内科、石氏伤科、顾氏外科、陆氏针灸、徐氏儿科、张氏内科、朱氏妇科、蔡氏妇科、夏氏外科、丁氏推拿、魏氏伤科、颜氏内科、董氏儿科、杨氏针灸、恽氏中西医汇通确定为首批15个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各流派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交流,如蔡氏妇科与青浦何家互派弟子拜师取经,徐氏儿科传人到祝氏内科学习,伤科闵氏与殷氏联姻等,既充实了流派间的诊疗特色,也使本流派的原有特色得以创新[56]。
3.2 必须注重对中医学术流派文化底蕴的发掘与阐扬
丰厚的文化底蕴既是中医学术流派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凝聚力所在。综观中医学术流派发展历程,其兴衰每与文化相应。宋明儒家摒斥旧学,各立新说,金元时期医派林立;近代学人弃旧维新,各流派亦积极采纳西学,中西汇通、衷中参西等主张也风行一时。
以吴门医派为例,其文化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宋室南迁,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儒学的发展亦随之达到一个高峰。在丰厚的文化积淀基础之上,吴门医派形成于元末明初。到明清时期,吴地儒家文化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吴中地区儒学盛行,这一时期的吴门医派涌现了一批著名儒医,如薛雪、张璐、徐大椿、缪希雍等[22]。吴门医派在儒家文化形塑下的发展轨迹昭示了医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皆是地域文化的厚积薄发。
医学流派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因此要促进医学流派的繁荣,必须将其根植于各地文化土壤中,将其置于各地文化发展脉络中,把流派文化传承与研究放在首要地位。
山东对中医药文化的发掘与阐扬十分重视,提出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三张名片”,构建中医药文化高地。“三张名片”的打造必将推动齐鲁医派建设迈向新时代,也能为其他流派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3.3 必须注重中医学术流派独特理论与技术的推广应用
流派独特的理论与临床技艺是中医学术流派产生、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学术流派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对流派诊疗理论与特色技艺的继承掌握和创新优化研究。
提高中医学术流派理论与临床技艺推广与应用能力,必须制定系统合理的制度,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首先,在思想层面,学术流派评价体系应从关注产出向关注成果转化方向作出转变。要进一步创新中医学术流派建设项目的组织架构和权责配置体系,营造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律风险意识[57],进而加强对多方利益的保护。
其次,在制度层面,应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中医学术流派建设的规范化。目前学术流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社会文化变迁、教育传承模式、现行医疗模式等相关[58],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等方面相关制度,为中医学术流派特色保留与特长发挥创造条件,为中医学术流派健康发展打造空间。
再次,在实践层面,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以医疗机构为依托,应用流派特色方药,例如燕京赵氏学术流派治疗光敏感性皮肤病,使用蒿秦化斑方,取得良好疗效,已申请院内制剂[59]。学术流派研究应做好特色方药、特色诊疗经验整理的前期工作,并在医疗机构加以应用落实,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发展链条,推动成果有效转化。
3.4 必须注重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要引导中医学术流派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规范其发展路径,若缺乏相关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医学术流派特色与优势的发挥。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的构建,意味着流派的规范与成熟,为流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为流派建设工作的平稳推进提供保障。郜峦[60]等对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应用历史地理学、文献计量学、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在综合分析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及其内涵解释。但如何将评价标准进行推广,加以落实,仍是当前中医学术流派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人物、鲜明的学术思想以及稳定的传承体系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确立的基本条件[61],三个要素在中医学术流派的评价体系中缺一不可。评价体系需要落到实处,才有其价值。各学术流派在实践中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促进评价体系的完善,形成行业内通行标准,共同推动中医学术流派的繁荣发展。
4 结语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近十几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行业各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涌现出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中医学术流派相关概念日趋规范,多种跨学科方法在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评价中被借鉴和应用,地域性学术流派研究空前繁荣,部分流派临床特色凸显,影响日隆,专科流派在海外广泛传播,学术流派数据库渐成体系,其中流派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医德育资源的探索成为新亮点。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笔者以为尚需深化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阐扬不同流派文化底蕴,加大典型流派特色理论与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完善相关评价体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