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分析与FBS的家具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2022-02-16王伟伟金秋宇宋静玲WangWeiweiZhangYangJinQiuyuSongJingli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1期
关键词:台灯家具权重

王伟伟,张 阳,金秋宇,宋静玲Wang Weiwei& Zhang Yang& Jin Qiuyu& Song Jingling

(1.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2.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家具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功能需求方面,对审美及体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产品创新是家具设计企业发展的动力,立足用户需求的家具产品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但现有家具产品创新存在需求模糊、信息繁杂及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不利于设计方案产出。依靠设计师主观经验推演创新方案往往具有不稳定性因素,导致设计求解往往缺乏准确性与合理性,难以满足用户实际情境使用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从家具使用情境的角度开展研究,通过梳理情境三要素:用户、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图1)构建系统设计流程方法,提高家具创新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基于情境分析与FBS模型的设计方法构建

1.1 情境分析与FBS模型方法概述

情境分析是一种设计知识表达的过程,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它要求设计师充分依据现有要素,发挥自身想象,将产品的使用者置于使用情境之中,通过探讨使用情境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要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进而找到产品概念定位和设计突破口,最终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1]。在相关研究方面,刘晓敏等[2]在情境类比过程中发现拓展集成模型应用研究,提出驱动产品创新方法。周琳琅等[3]对文化元素与产品功能点建立连接,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构建情境整合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王有远[4]等将面向产品设计的情境信息作为限制条件,提出基于情境约束条件新的知识聚类方法,有效提高了知识推送的精度。以上研究,明确了情境对创新活动的驱动作用,有效收敛发散的产品创新概念,但关于如何开展情境分析指导产品创新方法流程的研究仍较缺乏。

图1 使用情境的构成

图2 流程框架图

表1 九分制标度及其定义

FBS(Function Behavior Structure, FBS)模型是John S.Gero等人对产品创新过程提出的研究方法论,该模型通过建立产品功能-行为-结构层级映射,为模糊的设计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结构体系,为设计者创造更多完善、严谨的解决问题方法[5-6]。张青等[7]通过建立Ra-FBS模型,分析用户需求与设计过程的关系,寻找用户需求的最优解。周祺等[8]结合模糊KANO与FBS模型探索最优设计要素,提高产品设计的满意系数和创新应用。王年文等[9]构建基于FBS与可拓变换的产品设计方法,运用层级映射与可拓变换扩大了方案再设计的新思路。FBS模型通过层级映射结构实现了功能、行为、结构的有效转换,为设计者提供了详细的设计要素求解思路,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工具。

1.2 情境分析与FBS模型的家具创新设计流程

文章运用情境分析厘清家具设计创新的机会点,将FBS模型作为创意转化的主要工具,构建需求获取与设计要素转换的逻辑方法,融合情境分析与FBS模型互补的特性,构建科学指导家具创新设计的系统流程。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通过用户调研获取家具主要设计特性,开展情境分析寻找使用情境的内部联系与规律,分析问题冲突,明确设计目标,建立约束条件规约模糊的设计概念,最后利用FBS模型三种变量的层级映射落实创新方案,探索家具创新设计新形势。

步骤1,确定家具主要设计特性。用户对家具的了解通常仅停留在使用层面,需求描述往往具有局部性与模糊性。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法明晰用户对家具特性的需求,运用AHP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家具特性进行层级归类[10],由权重排序结果得出家具主要设计特性;

步骤2,讨论情境问题。因用户认知水平存在差异,设计研究人员需从侧面引导用户完整地描述使用情境的问题,应对内外环境特征进行综合考量,进而根据问题描述分析问题冲突;

步骤3,建立设计规约。根据家具功能、外观、体验三个方面,建立功能性约束、审美性约束、一致性约束的设计规约。基于设计约束条件发散创新概念思路,针对情境问题寻找求解方向;

步骤4,运用FBS模型。利用该模型层级映射的逻辑关系,逐步对期望功能、预期行为、结构进行层级映射,明确相关设计要素;

步骤5,输出设计方案。对FBS模型得出的设计要素进行整合,输出家具设计创新方案。

2 情境分析与FBS的家具创新方法原理

首先开展用户调研,目的是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家具设计要素权重排序,明确家具主要设计特性。针对主要特性进行情境分析,挖掘情境存在的问题及冲突,进而建立约束条件指导产品设计优化方向。最后运用FBS模型实现功能与设计要素的转换。灯具在室内环境中是提供照明的功能设备,也是体现设计主题的重要角色[11],基于此文章以台灯使用情境为例进行实践应用。

2.1 计算家具设计要素权重

(1)本次调研对象是陕西科技大学18-26岁的在校学生,该群体在宿舍情境下日常使用台灯频率较高。首先对台灯市场进行调查,整理台灯设计要素输出调查问卷,选择80位满足条件的学生展开调研,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12]获取用户对台灯特性的看法及评价,筛除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74份;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对台灯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系统递阶层次结构,统计各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两两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的某元素,本层次与它有关的元素之间相对重要的比较[13],其中任何矩阵都应该满足:

表2 台灯设计要素评价体系

图3 情境分析模型框架

图4 FBS模型输出流程图

表3 A-B用户需求指标

表4 权重分布详细数据

表5 构建台灯情境分析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上一步收集到的用户信息汇总,根据专家意见对调查过程中频率较高的产品特性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递阶层次结构,获得台灯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

(3)建立判断矩阵并计算,根据专家打分的形式,确定各元素之间的优先关系,得出判断矩阵,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借助Matlab进行求解,因Matlab计算以上权重值会存在稍许误差,为增加结果稳定性,对算术平均法求权重,几何平均法求权重,特征值法求和取平均值,得出目标层与准则层之间的评分分值及指标权重,同理得出准则层与方案层之间的判断矩阵,其中中 要均<0.1,通过一致性检验。

2.2 建立情境分析框架

根据家具设计特性权重排序结果,对主要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发现并改善瓶颈要素使优化方案效果最大化,获取事半功倍的效用。根据情境描述获取情境问题,分析问题冲突的相关要素,明确冲突原因。构建约束条件收敛发散的创新概念,指导冲突的设计求解思路。该方法模型框架如图3所示。

(1)根据AHP法权重分析结果确定家具主要设计特性MF(Main feature)。

(2)讨论情境问题,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引导用户对情境中的主要设计特性MF1-MF7进行描述,得到主要特性存在的问题痛点P={P1,P2,P3…Pn},并汇总整理。

图5 台灯FBS模型

图6 台灯设计方案模型图

图7 台灯设计方案模型图

图8 台灯设计方案模型图

图9 台灯设计方案模型图

(3)明确问题冲突,分析归纳情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探索期望功能。从约束条件出发,求解情境问题探索期望功能。功能性约束:用户处于不同的使用情境,对家具功能需求会产生差异,家具功能应具备准确性适配情境下的需求点。审美性约束:家具造型、色彩和材质与用户感知密切相关。家具外观要对适宜的材料、形态及色彩综合考量,贴合用户生活情境的审美文化。一致性约束:家具设计方案需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设计语义应符合用户认知习惯,降低认知难度,使用户能快速了解并掌握产品使用方法。

通过讨论情境问题-确定冲突-期望功能,逐步收敛发散的设计概念,厘清思维逻辑,通过明确情境主要瓶颈要素、明确改进什么、改成什么样、如何改进,探索快速高效求解的家具创新设计方法。

2.3 运用FBS模型求解设计方案

创新设计是从抽象到具象的信息映射过程。FBS采取自上而下的产品概念设计分解模型,建立功能需求与物理结构的求解策略,将复杂的结构系统简单化,得出创新方案[14]。根据台灯FBS模型进行搭建,分析功能、行为、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完成F期望功能,B预期行为,S对应结构的转换(图4)。将上一步获得的期望功能导入FBS模型中,经逐层映射输出设计要素。FBS模型求解过程中约束条件将作为规约,检验设计要素是否输出并保证创新方案满足情境需求,进而整合输出家具设计求解方案[15-16]。

3 台灯设计案例验证

3.1 台灯设计要素权重排序

构建台灯设计目标层与准则层之间的评分分值及指标权重A-B(表3)。同理进一步计算出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权重分布详细数据如表4所示。对10个设计要素进行排序,台灯设计方案的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便于折叠收纳(32.76%)、造型形态(16.47%)、切换冷暖光源(15.12%)、无极亮度调节(10.78%)、调整灯源角度(4.92%)、外观色彩(6.71%)、按键(6.69%)、表面材质(2.72%)、点滑(2.72%)、旋钮(1.11%)。

上述结果的CR值均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A-B层级中B2功能权重最大,产品功能特性应作为主要因素,B3交互权重最小,即台灯交互方式对用户相对重要程度较小。因此方案层对目标层中,用户对便于折叠收纳C7的功能特性权重最大,旋钮交互权重最小。设计创新中折叠收纳MF1、造型形态MF2、冷暖光源MF3、无极亮度调节MF4、灯源角度调节MF5、外观颜色MF6、按键操作MF7为台灯设计的主要特性。

3.2 台灯使用情境分析

根据AHP法所得权重对MF1-MF7开展情境分析,引导用户对主要特性进行描述,归纳情境问题并厘清原因,得出高校住校学生的使用情境分析结果(表5)。其中MF7按键操作在情境调研中未出现相关冲突,对该特性进行保留。

3.3 构建台灯的FBS模型

经情境分析结果建立台灯的FBS模型进行概念与方案的转换(图5)。首先对期望功能(F)与预期行为(B)进行整合,F1:台灯应具备折叠功能,解决用户使用空间拥挤的问题。通过旋转和弯折的结构缩小台灯所占空间,适应情境需求;F2:通过旋转、弯折、按压灯臂的操作方式灵活调节角度,满足多区域光照需求;F3:通过旋钮与按键操作方式实现冷暖光切换的需求;F6:根据旋转及按压的操作方式实现便捷的无级调节模式。其中以审美性约束对F4、F5进行求解,增加多种台灯设计配色方案,对造型形态进行优化创新,提供良好的审美体验。

针对台灯设计的连接结构(S)进行分析,根据用户操作功能时采用的旋转、弯折、按压三种交互方式,得出相关结构。B1旋转操作与S1、S2、S3、S5、S6具有相关性,可实现折叠收纳,角度调节,无极调节,冷暖光切换;B2弯折行为与S1、S3相关,控制折叠收纳与角度调节;B3按压行为与S3、S6具有相关性,可实现角度调节与无级调节。通过FBS模型完成期望功能、预期行为以及结构的映射,对相关要素及操作方式逐层进行关联分析,为创新设计中各要素必要性与相关性提供参考。

3.4 输出台灯创新方案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完善设计机会点,输出台灯创新设计方案(图6-图9)。F1灯臂与灯杆连接处可折叠,不使用时便于收纳节约空间。F2灯臂与灯杆的连接处自由调节,灵活适应多个角度,满足不同区域照明需求。F3底座旋钮一键操作实现模式切换与开关,提高产品易用性优化操作体验。F4台灯灯臂形态运用圆形几何造型,提供更大范围的光照面积,传递简约轻巧的视觉感受。F5提供多种色彩材质选择提高台灯与环境的适配度,提升空间审美体验。F6照明强度无极调节,通过转动旋钮装置可实现无级调节。另在灯座底部设置凹槽,为电源线提供收纳的空间,解决学生桌面空间有限及电线繁杂的问题,同时提升台灯整体造型的审美体验。

4 结语

文章构建了情境分析与FBS模型集成的家具创新设计方法,减少家具创新过程中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设计周期漫长,求解方案与用户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的问题。通过确定家具产品主要特性,收敛前期发散的设计思维,明确设计目标,指导创新要素求解思路。针对情境需求构建创新功能点,整合并输出创新方案,运用情境分析与FBS集成模型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选择什么方法,怎么做”的难点,提出了科学、合理、快速输出的家具创新设计方法,并以台灯创新作为案例应用检验该方法有效性,为家具创新设计方法及实践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台灯家具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权重常思“浮名轻”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DIY书房小台灯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太阳与台灯
两盏台灯辉映下的难忘岁月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