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2022-02-16王长浩

建材与装饰 2022年4期
关键词:成本建筑经济

王长浩

(山西锦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国内市场经济更加成熟,建筑行业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行业内竞争日渐激烈,建筑企业中应用的传统粗放式经济管理措施已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对自身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优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 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国内建筑行业已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行业内的竞争压力,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除把握发展机遇外,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良好的行业口碑应对来自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对建筑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建筑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定价两个方面,建筑产品的生产质量是受建筑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生产管理的影响,产品定价则是受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质量影响。在市场经济下优化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质量,节省建筑生产成本,使建筑企业能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应对来自同类型建筑产品的价格竞争,切实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2 有利于扩大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

建筑产品的售价会直接受到生产成本的影响,在对建筑产品定价之前,企业需要全面统计单项工程的生产成本,同时深入考察市场经济因素,确保建筑产品的定价能充分符合市场形式。另外,建筑产品售价定价的合理性也会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只有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使其以健康的状态稳定发展。

1.3 能显著增强建筑企业的决策能力

对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属于前期产品生产环节,真正能创造价值的环节为后期产品销售环节,若想提高建筑产品销量,必须结合建筑产品定位制订相应的营销计划,核算建筑产品前期生产环节中所需成本,对建筑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以成本核算结果为依据,确定产品销售目标、确定预期利润、确定营销规模等,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4 增强建筑企业对市场的把控能力

建筑产品从立项到销售,中间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环节,且现代建筑工程通常建设规模较大,施工周期随建设规模的增大而延长,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所以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杂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1]。通过分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内容可以发现,该项工作和建筑产品在生产环节中的各项行为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如施工材料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成本支出、施工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等,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消除建筑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成本超支现象,最大限度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情况,加强对市场的把控能力,才能根据市场发展形势,做出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策略。

2 市场经济下进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2.1 经济性原则

所有企业存在的核心价值都是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和运营特点,对成本支出的合理性进行管控,最大限度规避浪费情况的发生,才能切实提高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大工程施工材料取用的审核力度。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得以生产的基本物质保障,施工材料的成本支出约占建筑施工总成本的70%以上,为规避施工材料浪费、丢失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建筑企业可应用定额取用方式对材料消耗进行控制,在工程施工推进的过程中,对各部门、不同子工程中施工材料的实际消耗量进行记录,并将其和定额消耗率、同类型建筑施工效率数据进行对比,深入探究施工材料实际消耗率与定额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误差产生的必要性,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后续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2)重视日常办公用品的消耗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因涉及人员、部门、工程项目数量较多,为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需要在生产环节中配备必需的办公用品,为各部门人员提供便利[2]。建筑施工生产环节中需要采购的办公用品种类繁杂,数量较多,常见的建筑办公用品包含办公家具,如办公桌、办公椅、文件柜等,还有食堂和厨房用品,如餐桌、餐椅、餐具等,还包含办公用品,如复印打印机、测距仪、照相机等。日常办公用品中还包含大量易耗品,对各类日常办公用品的消耗水平进行记录和观察,避免出现物品丢失的情况,对大额办公用品的采购,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有针对性研讨会议,对采购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讨,防止出现资金浪费情况。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办公用品采购计划的审核力度,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和实际施工需求,提高采购计划审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委派专门人员负责物资采购和管理。

2.2 权责结合原则

权责结合是为了使各部门员工能明确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保证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规范性[3]。建筑企业应结合经济成本管理目标,对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动态化调整和优化,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总目标细化为与各部门相匹配的小目标,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和明确,为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明确指导,并根据量化指标对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经济成本管理结果进行考核,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如可制定集中采购制度,以批发的形式按批次采购施工材料、办公用品等,降低整体采购价格;制定分包商合作机理制度,与技术优良、征信良好的分包商签订长期合作关系,既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包成本。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保证建筑产品整个生产流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

3 制约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企业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有部分建筑企业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管理漏洞,并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制约和阻碍。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经济成本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建筑工程可视为建筑企业生产的产品,建筑企业的所有生产和经营决策都是围绕工程建设开展[4]。为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很多管理人员会将管理重点放在施工环节中,对建筑经济成本的重视度不足,未能根据行业变化对企业中经济成本管理制度、方法、人员结构等进行更新和优化。

(2)技术经济评估方法较为落后。技术经济评估方法的先进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若未能做好前期成本预估工作,则会对建筑企业在后期施工管理中的经济成本管理失去可靠的评估标准,使工程预算失去效用,影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

(3)采购环节规范性较差。施工材料是工程得以建设的物质保障,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5]。但很多建筑企业在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较多,具体表现为以下2点:①未能形成严格规范的采购制度,对采购环节的监察力度不足,未能深入了解建材市场、用人市场中各项资源的最新价值和价格,可能使内部人员抓住制度漏洞,趁机中饱私囊。②部分企业未能深入审核供应商的经营资质,签订的合作合同中条款全面性较差,为建筑企业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4 优化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4.1 及时更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背景环境下,仍有部分建筑企在沿用传统粗放式经济成本管理模式,对生产成本的管控较为松懈,资金利用率较低,甚至存在资源浪费和丢失的不良现象,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6]。因此,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时代和行业的发展进程,及时更新自身经济成本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优化经济成本管理质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规避可能存在的浪费现象。日常工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提高自身的经济成本管理效率:①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和各工程承包单位签订合作合同,企业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每个阶段中的经济管理目标,并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实行有效的管理措施,目标成本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②在施工过程中对经济成本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控,结合工程预算、工程造价结果,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控,预防成本超支情况的发生,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节省建筑生产成本。

图1 目标成本管理流程

4.2 强化项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经济成本管理人员作为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一线执行人员,其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落实质量[7]。因此,建筑企业应重视经济成本管理团队的组建。首先,结合工程建设规模和实际用人需求,从高校中聘请专业的经济成本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其次,和相关培训机构或大学展开合作,聘请专业讲师为在岗财务人员培训专业经济成本管理知识,使在岗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再次,制定考核制度,所有经济成本管理人员都需要在上岗前或完成培训后进行相应的考核,通过考核测验后才可进入岗位开展工作。最后,应针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特点,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对所有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对其工作成果进行考评,并实施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以此增强和提高经济成本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

4.3 加大成本质量管理力度

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会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由于施工周期较长、涉及人员和要素较多,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出现质量问题[8]。而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工作会对施工环节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支出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避免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工作能有序推进,建筑项目成本构成如图2所示。因此,对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工作来说,不仅需要重视成本核算,还应重视人员和工作内容的管控,加大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力度,避免不合格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规避返修、重建等不良现象,既能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又能显著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

图2 建筑项目成本构成

4.4 对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做出严格要求

物资采购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消耗最大的环节,对采购部门的工作做出严格的约束和规范,对保障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完善的采购制度[9]。采购部门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工程造价清单,在采购制度和工程施工实际需求下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全面考虑施工物资的采购价格、数量、质量、运输、贮存等问题,避免出现物资供应中断的现象,保证工程施工有序推进。

(2)在确认各项物资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压低采购价格,扩大项目工程的利润空间。

(3)对合作企业进行仔细筛选,确保物资供应企业具有合格的生产资质,无征信问题,必须在合作前签订采购合同,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10]。关注各项物资的质量问题,在各项物资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经过质量检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在合同的要求下对其进行更换,或及时更换供应商,避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4.5 动态化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制度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实际工程的建设环境也不断变化[11]。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关注到行业发展对企业运营管理产生的影响,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制度进行动态化更新,保持制度和环境的适应性,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制度指导和支持,进一步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断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行业内机遇与竞争并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紧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科学地应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措施,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加强对市场的把控能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助力建筑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秉承经济性和权责结合的经济成本管理原则,采取有效策略对自身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质量进行优化,以获得健康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建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建筑的“芯”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