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用科学思维在微观世界“异想天开”
2022-02-16管浩
本刊记者/ 管浩
介孔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孔径介于2-50纳米。而功能化介孔材料,是将介孔材料改性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
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教授李伟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18年来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材料体系,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1年前后,整个介孔材料都局限于无机材料。赵东元突发奇想:做了这么多无机介孔材料,能不能创造一种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又软又轻又好用,还能在国民经济中创造出非常高的价值?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赵东元组建科研团队,苦战5年。
3万元起家的“异想天开”实验团队
1998年,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工作,从美国洛杉矶直飞上海。
01:赵东元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2021年
02:指导研究生工作:赵东元在实验室观看学生合成介孔高分子
“我就要开始带课题组做研究了,要从一个‘运动员’转变为‘教练’了,一定要去一个好的单位。”而“好的单位”,在他看来,关键在于有好的科研环境— —教授水平要高,学生要优秀。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东元在国内几家顶尖高校中选择了复旦大学。
在复旦大学,赵东元一待便是23年,始终专注功能介孔材料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从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成长为享誉国际的科学家— —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44岁的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许多人眼中,赵东元的科研道路无比顺畅,但这背后,蕴含了他对科研的热爱与超人的勤勉。
刚回国时,国内整体科研条件和国外差距较大。复旦大学为赵东元提供了3万元科研经费,他买了一台电脑,很快坐进简陋的催化楼办公室,写起研究计划,带领5名本科生,开始了对功能介孔材料创制和合成的研究。
回顾整个过程,赵东元感慨,实验之所以做成,一是因为“异想天开”,二是足够幸运。“前面四年多的时间,实验进展非常缓慢,整个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赵东元说道。
在赵东元办公室隔壁的陈列室,留存着当年课题组成员们积累的一本本实验笔记和博士论文。成员孟岩的博士论文《有序的有机高分子介孔材料的合成与结构》中记录着:起初,实验怎么也做不出介孔,做出的全都是抱团的纳米粒子……
而转机来自一位复旦大学转专业本科生。
历史系学生给化学家团队带来“转机”
2002年,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施行本科生转专业制度。酷爱化学、高考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历史系学生顾栋,申请转到化学系,后选择赵东元作为本科生导师,开始在实验室参与一些研究工作。
“顾栋非常聪明,他提出把高分子先聚再合成的做法,一下子把步骤从5个简化成2个。”赵东元说道。在学生的启发下,他打开了思路,接下来两个月,大家紧锣密鼓调节实验参数、测试分析,年底就基本得到了所有数据。
2005年,赵东元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文章,在“有机-无机自组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思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至今已经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跟踪研究,利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等,发表论文4万多篇,赵东元的课题组也一下“活”了。
成员们基于该项目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被引30000余次。赵东元先后获得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成就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联想科学奖、首届中国分子筛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赵东元出生于沈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没有接受过什么特别的训练,但他从小就喜欢刨根问底,因此,他也鼓励青年大学生和青少年敢于“异想天开”。
虽然从事的是基础研究,但赵东元将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得相当紧密。
“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赵东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能创造出这个结构的材料,那么肯定会能找到它的用途,哪怕目前来看还较昂贵。
经过不断压缩成本,赵东元团队成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并开展大规模制备。比如:将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使用,大大提高重油转化效率,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中石化增产约150万吨高质量油品;将介孔碳和介孔高分子吨级生产,运用于超级电容器,在北京奥运会的LED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的电动汽车上都得到了示范性应用。此外,研究成果还在生物检测、环境处理、电子材料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我真的愿意做科研,因为科研面对的全是新鲜事物,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说起科研,赵东元总是神采奕奕。
“打孔人”和他的学生们
赵东元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对科研的认真和勤奋超乎常人。“他几乎每周工作80小时,常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他的学生、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伟说道,“中午大家一起吃饭的碎片时间,赵老师也常常讨论学术的问题。”
很多学生发邮件请教赵东元:到底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您的实验室工作?赵东元回复:没有别的,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爱科学,要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
“科研需要你沉浸,需要你喜欢。能进复旦大学的学生,无论文科理科,我相信智力全都够了,剩下的就看你是否真的喜欢。喜欢,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只要沉静下来去思索,去刨根问底,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他说。
在赵东元的栽培下,不少学生成长为教授:顾栋,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李伟,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田博之,美国芝加哥大学杰出教授……其研究生还获得过三次“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
在育人这件事上,赵东元从不为学生设限。平时指导学生科研,他会给个大方向,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后面会经常给予建设性的建议。
当年,顾栋从历史系转专业、选他做导师,赵东元非但不拒绝还表示欢迎。李伟也有相似经历:他2013年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本可直接留校做青年研究员,但赵东元鼓励他先出去看一看。李伟先后赴加拿大、韩国做博士后,分别从事太阳能电池和新型碳材料研究,大大开拓了视野。重回复旦大学后,李伟结合海外所学,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
“交叉融合会带来新的活力,这个领域才能不断发展。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局限在一个窄面,那就没了发展。”赵东元认为。
即使研究再忙,赵东元也没有放下科普工作。除了为中学生开讲座、录制网课,他还主编《十万个为什么(第六卷)》,认真编写内容,花费了不少心血。
赵东元表示,科学家一定得后继有人,科学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宣扬科学也是科学家的职责。“真正的纯科学就是刨根问底,还谈不上应用。比如研究1+1=2有什么用?没用。但它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有了这种思维,人类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