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发展理念 书写新发展篇章
2022-02-16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分行
黄 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安市分行
2021年以来,农发行淮安市分行立足新发展阶段,紧紧围绕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服务乡村振兴统筹新发展阶段支农任务,聚焦地方粮食生产、重大项目以及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11月末,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120亿元,贷款规模近400亿元,较好地发挥了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
服务粮食安全,切实保障国计民生
淮安是江苏境内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常年在90亿斤以上,粮食购销业务体量较大。随着粮棉油收储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受疫情持续、国际粮价波动、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粮食市场化收购已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由于粮食购销企业自有资金较少、保证能力有限、抗经营风险能力弱,难以筹措足够资金开展市场化收购,面临着“贷款难”问题。该行借助在全国率先建立的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制度,协调县区政府及财政部门加大对粮食共同担保基金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粮食共同担保基金总量偏少、部分县区财政出资比例较低等问题,满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需要,避免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出现“卖粮难”“打白条”等现象。依托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制度,该行与粮食主管部门、购销企业及时完善收购预案,2021年夏收期间投放市场化收购贷款同比增加11.6亿元,增量在全省农发行系统排名第一;10月末秋粮收购贷款投放量位居全省农发行系统首位,确保农民粮食有人收、企业粮食销得出、收购市场秩序平稳。
粮食产业链条发展是巩固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该行结合淮安本地实际,积极配合粮食部门整合经营资源,优化“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粮食市场化业务布局,推动粮食购销企业集团化架构、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同时,该行创新推广供应链融资“三一”模式,将信贷支持触角向粮食购销企业的上游和下游延伸,支持粮食购销企业加强产销对接,扩大市场化收购份额,五年来该行市场化收购贷款占粮棉油贷款份额增加了43个百分点。
“淮安大米”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内外经济环境整体低迷影响,其相关粮食小微企业经营生产受到多方面冲击。该行以支持粮食产业链产前、产后环节为着力点,与企业加强沟通交流,细致分析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原因,推出了首年优惠50BP的政策,对小微企业实行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取消部分票据业务收费、降低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等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种业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近2000万元,帮助企业培育集良种培育、繁育、推广一体化,从源头上保证“淮安大米”品质;向后延伸参与粮食加工环节,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近1亿元,支持粮食小微企业打造“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扩大经营规模,为粮食产业链发展增添动能。
做好农地文章,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近年来,淮安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同时,淮安推进实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规划政策,不断优化空间布局。该行与相关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宣传农发行信贷政策,探索运用“土地+”信贷支持模式,加强项目对接,加快办贷流程进度,目前已支持1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入信贷资金近30亿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抓手。该行围绕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采取“土地+人居+生态+产业”方式,从融资政策、搭建承贷主体、合理确定收益等方面提出建议,2021年以来投入信贷资金7亿元,推动相关县区项目加快实施,净增耕地近1.2亿亩,带动7个乡镇居民点布局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提升、村民收入提升三个“提升”。
“稻虾共生”是近年来新生的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方式,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洪泽区境内水资源丰富,同时有近4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具有优越的“稻虾共生”模式推广条件。该行紧跟区政府稻虾综合种养发展扶持方案,主动对接服务蒋坝镇、三河镇稻虾共生项目,已投入资金1.55亿元,用于支持两镇在现有农用地的基础上,实施稻田改造、虾沟开挖、防逃网等设施建设,形成规模化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该项目完成后,可形成稻虾综合种养基地面积近3万亩,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一步拓展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土地提质改良工程,是淮阴区近年来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的重要部署。此前,全区中低产土壤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28.7%。该行积极对接服务全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将支持土地提质改良工程纳入全行重点工作。目前,该行已向淮阴区农村农田提质改良项目投入1亿元,用于支持丁集镇、高家堰镇等11个乡镇(街道)改良土地近4.6万亩。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为规模化农业和乡村振兴,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支持水利建设,打造江淮水乡风韵
淮安临水而立,河渠众多,水网密布,水利资源丰富,水利建设对淮安“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水利基础建设的公益性强、投入周期长、收益性弱的特点,使得资金短缺成为地方水利建设的掣肘。该行认真落实上级行推进“长江大保护”行动部署,梳理对接列入国家150项工程清单的重大水利项目和地方重点水利工程,加强项目对接,加快实施投放,2021年以来,已累计投放水利贷款24亿元,助力打造江淮水乡风韵的城市名片。
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存百余处,遍地是历史。近年来,淮安市加强传承、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进一步展现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发展特色。该行紧抓机遇,积极对接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主动参与相关配套项目的的可行性研究、融资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积极将符合业务领域、支持范围的重点项目纳入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
洪泽湖农发大市场项目,旨在打造苏北首个集“洪泽湖水产品批发”“旅游集散枢纽”“城市服务枢纽”“物流配送枢纽”“高速道口经济枢纽”为一体的全新综合服务区,是淮安市大运河经济带建设规划中的重点一环。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已受到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省农协的高度关注,是该行支持大运河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一环。该行主动对接区政府,积极参与项目落实,目前已投入2000万元,尚有已批待放金额4.8亿元。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货物吞吐量430万吨。进一步整合淮安南部片区物流资源,形成淮安南部物流集散中心,逐步发展成为淮安主要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向南京、上海、苏南地区运输集散地,同时能够带动改善周边地区环境脏乱现象,有效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区。
金湖县域内,水文资源丰富,涉及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三水环城,孕育祥和丰盈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中实施禁捕退捕的重点区域。该行通过“一企一策”量身为该项目定制融资方案,率先投放一般水利建设贷款2亿元,用于支持金湖县域内宝应湖、高邮湖、白马湖、老三河周边区域内“两船”的整治任务。该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实现退捕渔民安置620户,违法圈圩整治近3.1万亩,实现湖区船舶清零,渔民上岸的生态修复目标。
白马湖是淮安市重要的湖泊水体资源,是江苏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和涵养区,也是淮安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近年来随着城市未来空间的拓展、城市功能的转型,环湖地区的空间发展需求逐渐显现。该行主动作为,积极对接白马湖大道工程项目,投入贷款1亿元,支持24公里白马湖旅游公路提高通行标准,进一步提升当地居民出行条件、改善区域路网结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洪泽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输水干线上最大的调蓄湖泊,洪泽湖的治理也是长江大保护中重要构成。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的深入实施,洪泽湖的水资源调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水质保障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该行围绕洪泽湖治理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对接洪泽湖整治项目资金需求,投放近9亿元水利建设贷款,支持西顺河片区、老子山片区及湖区洪泽湖蓄水范围线内住家船及餐饮船整治任务。目前,已安置渔民6600余人;圈圩退养11.6万亩,实施土方及生态修复约1400万立方米,加固西顺河段堤防5.2公里,有效恢复洪泽湖调蓄能力,进一步构建河湖良好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该行认真落实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聚焦农村人居环境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低成本优惠资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1年以来,已累计投放贷款26亿元,多举措支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该行围绕农村基本住房保障导向,落实省农发行与市政府签署的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战略合作协议要求,积极推广农发行“富民安居贷”信贷产品,在政策支持、机制运转等方面积极贡献“农发行智慧”,成为全市农房改善工作的主办行。
2021年以来,该行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放在首位,做好与县区党政、相关职能部门、项目承贷企业“三个对接”,配合市有关主管部门完善常态化的农房建设管理制度,支持统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一体开发的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打造农房改善“升级版”,累计实现投放农房项目贷款近30亿元。
洪泽区毗邻淮安中心城区,是一座新兴的湖滨生态旅游新城,但是区水果批发市场等区域还存在垃圾胡乱堆积、污水直排、居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功能的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该行与市、区两级相关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对接,从拆迁补偿、安置房建设等方面,协助完善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信贷支持计划,已投放贷款1.5亿元,推动该项目加快实施进度。项目完工后,将形成安置房建设用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可容纳居民近1200户,进一步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提升周边居住品质,加快当地城市化进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整治难度较大,以淮阴区渔沟镇为例,耕地多为零散农田,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村容村貌杂乱无序,既需要加强统筹规划,也需要资金保障支撑。为配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划实施,该行以土地综合利用为着力点,根据信贷产品特点,协助地方相关部门完善融资方案,投放信贷资金3.5亿元,新建两个安置小区,满足3个村1560户农户搬迁居住需求,同时改良土地2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