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三篇文章”描绘乡村振兴“最美风景”

2022-02-16周晓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吴中吴中区太湖

周晓春 胡 伟/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紧扣乡村振兴“20字方针”总要求,围绕“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愿景,持续做好“产业引领、生态赋能、网格助力”三篇文章,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奋力在“最美窗口”描绘乡村振兴“最美风景”。

坚持产业兴才能乡村兴,不断创新农文旅融合、集体经济发展举措,提升吴中乡村振兴富民含金量。一是做靓特色高效农业。从夯实产业根基、做精产业特色、促进多产融合三方面入手,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三高一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能。高质量完成2.7万亩太湖围网拆除和太湖水域禁捕退捕。率先探索建设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临湖示范点投入试运行。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吴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苏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园顺利搬迁启用。二是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叠加国家级度假区、5A级景区、中国文学之乡、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等品牌资源,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融合胜势转变。打造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太湖古镇古村文旅集聚区等十大兼具现代文明与吴文化特色的龙头文化产业园区(载体)项目。姑苏八点半、苏作文创峰会和创博会吴中馆持续展现“苏作天工 根植吴中”“眼底江南 心上吴中”的精彩魅力。吴中区获评江苏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甪直创成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个国际慢城,乡村新型产业在都市圈村庄逐渐兴旺。三是做优农村集体经济。以深化农村改革、优化抱团发展、强化“三资”管理为抓手,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促进集体经济创新转型、提质增效。先后承接三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分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村级集体资产委托镇级集中经营管理全面推行,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线上交易,农村集体“三资”云数据管理监督平台上线运行。截至2020年底,全区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68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161元,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显著提升。

吴中洞庭山碧螺春

立足山水人文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环太湖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径,实现持续内生发展,打造具有吴中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发展品牌。一是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围绕生态涵养和绿色发展两大主题加快推进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实施最美太湖岸线、涵养区生态提优、生态管护能力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5个重点工程,重点打造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环太湖湿地带、涵养区通湖河道水质提升等示范性标杆项目。编制《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工程总体方案(2021-2023年)》和全国首个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加大涵养区内东山镇、金庭镇生态建设考核指标权重,引导两镇将发展重点放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富民增收上。二是打造“太湖生态岛”品牌。鼓励引导金庭镇积极打造国际级“太湖生态岛”,促进生态自然优势与生态发展优势共同发展。高规格、高水准编制《国家级太湖生态岛发展规划(2021-2035)》、生态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围绕“两带三区一半岛”产业布局,健全“生态+农文体旅”复合型产业体系,推进“生态优势”向“生态价值”转型、“全域生态”向“全域风景”嬗变,高水平打造生态高地。三是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先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行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累计建成美丽乡村近9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念好“水、田、山、古”四字诀,打造出“江南水乡型”“田园风光型”“生态自然型”“文化传承型”四类村庄典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以产业导入为主题,打造如越溪街道旺山村、临湖镇灵湖村黄墅等一大批具有产业兴旺、富民增收特点的村庄建设典范。

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力提升,将社会治理与联动、乡风文明作为“强基固本”工程抓紧抓牢,涵养乡村振兴深厚人文底蕴。一是农村党建全方位聚力。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有效落实“五级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坚持把带头人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落实村书记“县乡共管”机制,推进书记职业化体系建设,选派92名机关优秀干部到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任第一书记。打造全省首个乡村振兴综合实践教育培训基地,深化“先锋枢纽”体系建设,将党建资源和职能服务有效整合,催生“胥江先锋”“红色涟漪”“太湖红心岛”“支部建在渔船上”等一批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用有力发挥。二是乡村治理多维度优化。以“两网一线”为主抓手持续创新社会治理。聚焦精细化,织实网格化联动机制“地网”,破解“公共服务”难题,服务“好人”。在全省率先建成实体化运作“吴中区社会治理联动中心”,“综合治理大联勤”经验做法获得中央政法委表扬并在全省推广。聚焦科技化,织密“天穹计划”智慧警务“天网”,破解“社会稳定”难题,打击“坏人”。聚焦多元化,筑牢人民调解进网格“防线”,破解“矛盾化解”难题,帮助“诉求人”。2020年,全区群众安全感达98.84%,12345满意率达99.36%,均创历史新高。三是乡风文明常态化提升。坚持常态长效,扬起乡风文明建设“四季风”。全域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城乡联动,与人居环境同考核,夯实乡风文明基础。高标准推动文明村镇建设,做大做强乡风文明矩阵,入选全国文明村3个,县(区)级以上文明镇、村覆盖率分别达100%、70%以上。项目化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文明实践所、站、点体系建设,培育乡村志愿团队,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探索性推行文明积分管理和文明家庭户评选,深化农民道德养成,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猜你喜欢

吴中吴中区太湖
太湖茭白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吴中区14家企业列入 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公示名单
吴中逸、姜水舟作品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电法透视技术实践应用
电法透视技术实践应用
吴中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劳资纠纷防控机制研究
太湖“开渔”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