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哀牢山,是座什么山?

2022-02-16何春好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2年2期
关键词:哀牢山古道自然保护区

何春好

2021年11月13日,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4名工作人员,从云南普洱市镇沅县出发,走进哀牢山雾气缭绕的密林,再没有走出来。

密林重重、阴雨大雾、瀑布险崖、信号空白、磁力紊乱,甚至还有黑熊出没——新闻报道中的哀牢山,仅凭名字就令人心生畏惧。

事实上,哀牢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

它是一条横亘在云南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上,绵延约400公里的绿色长龙。

从山麓至山顶,哀牢山绽放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伯乐树、红豆杉、长蕊木兰等一大批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这里枝叶扶疏,生机勃勃。

哀牢山堪称生物物种“基因库”。以西黑冠长臂猿、云豹、黑熊、绿孔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在此,国际候鸟常年从这里中转通过。

哀牢山区域还有哀牢古国、土司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孕育了丰富多彩、异常灿烂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哀牢山上的高原原始森林,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凶险之地。

记者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了解到,哀牢山走向为西北—东南,北起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抵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全长约400公里,海拔在3000米以上山峰有9座,主峰是位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镇境内的大磨岩峰,海拔3166米。

198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划定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的上部比较缓和,形成了一片台地。但这个台地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千沟万壑,再加上地表遮天蔽日的森林,林中处处是断崖、灌丛、溪流、深沟,再有落叶与烂泥长期堆积腐烂形成泥淖,整片山犹如一座幽暗而危险的迷宫。

“哀牢山多雨,不是那种狂风暴雨,而是云里雾里、淅淅沥沥不停息的那种小雨,可以持续几周而不见天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科研监测科科长梁涛说,整个森林都浸在了水汽之中,无论是活树、枯木还是苔藓,都长期处于湿漉漉的状态,深山中干柴难寻,生火极为不易。

然而,这个对人类“不友好”的山脉,却是植物的天堂。

哀牢山以东是波状起伏的云贵高原,以西是切割剧烈的横断山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

层次分明的气候造就了哀牢山植被完整的垂直带谱,植物种类丰富,成分多样。保护区内已知野生管束植物178科662属1354种。其中,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伯乐树、水青树、香樟等14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候鸟南迁越冬的重要中转站和通道之一,新平哀牢山中部的金山丫口、者竜乡的打雀山和建兴乡的老箐每年白露节前后,都有上百种候鸟经此休息,南下越冬。2004年以来,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共监测到夜间迁徙候鸟5万多只,种属超过230种。

千百年来,还有一群精灵穿梭在哀牢山这片秘境森林中,它们就是西黑冠长臂猿。其身姿灵巧,是树冠的舞者。作为森林里的旗舰物种,它们是森林健康与否的标志。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亚洲独有的四大类人猿之一。

哀牢群山中还生活着许多珍禽异兽,已知哺乳动物120多种,两栖动物46种,爬行动物68种,鸟类418种,昆虫300余种,包括黑熊、短尾猴、绿孔雀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70年前,哀牢山的深处,还有一群人過着“野人”般的生活。他们身披兽皮,在山林里钻木取火,采集狩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新中国成立后,当得知山上还有人生活时,一支支解放军和民族工作队开始进山寻找。他们帮助苦聪人搬出哀牢深山,发给他们耕牛、铁农具、铁锅、餐具、种子、口粮,并手把手教他们生产、生活技能。苦聪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随着多轮脱贫战役陆续打响,3万多苦聪人目前主要移居在镇沅县、金平县等地。今日的苦聪山寨已实现全面小康,苦聪人住上了砖混楼房,通了4G信号,普及了智能手机,兴起了茶叶、香蕉等种植业和牛羊养殖业,还有人追逐潮流做起了“电商”“微商”,新一代的苦聪人里出现了本科生、博士生……

在哀牢山南麓红河州元阳县一带,世代居住着哈尼族、彝族、苗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闻名世界的哈尼梯田。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

在新平县,哀牢山和戛洒江以其清秀雅丽、广博兼容的品格,孕育了一个古朴典雅、柔情似水的民族。这个民族因女子腰部束一条长长的花腰带,上面绣有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缨穗、银泡、银铃而名之为“花腰傣”。

青山悠悠,碧水长流,淳朴的花腰傣用他们古老的风俗为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多情的面纱;绿野万顷,稻谷飘香,勤劳的花腰傣耕耘不息,在峰峦叠嶂的哀牢山上开凿出层层的梯田,描绘着五彩斑斓的田园生活。

历史上内地与边疆地区进行茶盐贸易往来所形成的交通路线——茶马古道也需要穿越哀牢山。这条道是古代滇中、滇南著名的“茶盐”官商大道,又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过去马帮商客南来北往、纵横交错的古道路网中心。

镇沅县千家寨是茶马古道上的必经驿站,无数马帮在这条古道上默默行走,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悠远的铃声串起了山谷、平坝和村寨,各族赶马人集结在这条古道上,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洒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如今,十里河潺潺的流水依旧,而清脆悠长的马铃声早已远逝,留与人们的是无尽的遐思和追忆。

(选自2021年12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本刊有删改)

猜你喜欢

哀牢山古道自然保护区
走古道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游到山顶的鱼(外一首)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访茶马古道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深部找矿新进展
阅读理解
古道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