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龙
2022-02-16刘基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2年2期
有献陵鲤②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③之。或曰:“是陵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④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悦,徙居之宫中。夜穴甓⑤而逝。左右走报曰:“‘龙’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仍养蚁以伺,冀其復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为豢龙来,矢⑥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
君子曰:“甚矣,商陵君之愚也!非龙而以为龙,及其见真龙也,则以陵鲤之食待之,卒震以死,自取之也。”
(选自《郁离子评注》,刘基著,傅正谷评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注释】
① 豢:饲养。
② 陵鲤:穿山甲,喜食蚁。
③ 扰:驯养。
④ 抶:鞭打。
⑤ 甓:砖。
⑥ 矢:陈列。
—— 鉴赏空间 ——
本则寓言短小精悍却又寓意深远。商陵君指“穿山甲”为“龙”,不听他人劝告,自欺欺人,最终落得宫毁身死的悲惨下场。本文的讽刺意味也伴随着悲剧的结尾到达了顶点。
作者从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入手,运用细节描写,生动自然地刻画了商陵君及其随从的形象,令一干人物鲜活立体,跃然纸上。阅读时,同学们可以将本文与《穿井得一人》进行比较,看看两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异同。
—— 读有所思 ——
1.请试着从不同角度思考,列举本文的若干启示。(至少两点)
2.寓言的寓意和情节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商陵君把随从的话听进去了,对进献陵鲤的人进行了相应的惩罚,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