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学徒制实施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2-02-16张君亮孙富英
张君亮 孙富英
新型学徒制是教育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新型学徒制能有效推动新型职业教育体系和社会用工体系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拓宽新型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改变以往脱离企业需求的学院式技能教育。新型学徒制在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也是推进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我校数控加工专业是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学徒制试点专业,先后组建了三届“全能锅炉”专班赴企业学习,共同探索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内在规律,成效显著。
一、学徒制实施问题及解决对策
1. 管理层面
(1)存在问题:缺乏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监督考核力度不够。目前还没有新型学徒制的政策性文件,仅在职教系统、技工院校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中出现,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缺乏长期有力的扶持政策,缺乏政府层面的管理和监督机构。首先,企业、学校、学徒三者的责权利不明确,影响了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在新型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企业承担了学徒的生活补助、带教师傅的津贴、水电和耗材费用、学徒保险等各方面的支出,缺乏地方政府的扶持或激励政策力度不够,企业承担的责任过重,因此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参与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
(2)对策:出台对应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政府的强力推动及足够的政策扶持是实施新型学徒制的基础。相关部门出台对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学徒制管理条例》《学徒制实施细则》,确立新型学徒制的法律地位,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责权利关系,为新型学徒制的试点和逐步推广提供足够的法律依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激励企业、学校、学生积极参与新型学徒制工作,例如减税免税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用工优惠政策等等,解除企业、学校的后顾之忧,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使政府部门在对参与企业、学校进行监督考核时有法可依,监督有标准考核有依据。企业、学校参与新型学徒制工作有法可依,步骤规范,效果有保证。
2. 社會层面
(1)存在问题:公众对新型学徒制缺乏认识。新型学徒制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办学模式,社会公众对其认识不足,相关的信息也不多,学生及家长对新型学徒制的学习、管理、就业、升学等没有足够的认识,把学徒制和普通企业实习混为一谈。新型学徒制学生入学即招工,学徒完成后到相应企业就业,许多家长对劳动合同的理解不足,对合同到期后孩子的自主择业、升学等问题不了解。
(2)对策: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普及学徒制政策,全面认识学徒制的相关问题。职业院校做相应的专题宣传,让学生、家长明白新型学徒制的育人模式、管理模式、升学就业等相关问题,解答学生及家长的疑惑。政府相关部门、职业院校、参与企业在媒体上普及更多新型学徒制的知识,便于社会公众查找相关信息,提高学徒制信息的透明度。在社会群体中,普及新型学徒与传统学徒的区别,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新型学徒的社会地位,让学生乐于参加学徒。
3. 企业层面
(1)存在问题:参与积极性低。新型学徒制的核心之一是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在企业中进行一年的学徒,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学生的食宿、实习津贴、师傅带教津贴、水电费、耗材费、保险费等均由企业承担,另外还要提供教室、教学设备等供学生学习使用。在没有政府补贴或者有部分补贴的情况下企业承担了很高的育人成本。学徒的年龄偏小,思想波动大,不确定因素多,管理难度很大,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企业需承担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学徒的职业能力、素质、性格千差万别,无法保证全都符合企业需求,学徒完成培训后无法保证有足够多的学生留在企业工作,企业则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不愿意参加学徒制试点。
(2)对策:政府承担学徒培养经费,给予企业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加大企业宣传力度。企业培养学徒,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减少企业的负担,尽最大努力不让企业为学徒承担成本,激发企业参与新型学徒制的热情。企业在师傅选择、教学安排、学徒管理等方面就会尽心尽力,从而保证学徒质量。企业应树立长远的人才战略规划,从接纳学徒开始就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员工来培养,提高育人质量,力争留住人才,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政府部门对参与企业加强督导,进行考核,对优秀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肯定企业在新型学徒制方面的贡献,给予企业应得的荣誉,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型学徒制工作中来。
4. 学校层面
(1)存在问题: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考核方法、管理方法等与新型学徒制教育模式不匹配。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各试点学校均处于探索阶段,新型学徒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考核方法、管理方法大多是参照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删除或增加教学科目,缩减或增加学时,与新型学徒制的实际教学情况不符。
(2)对策:企业、行业、学校共同制订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要求,以企业为主、学校参与共同研究制订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考核方法、管理方法都要与企业教学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与行业标准相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使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经济、行业的发展更加贴合,使学徒更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提高育人质量。
5. 学生层面
(1)存在问题:对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界定不清晰。学生没有经过选拔就参与学徒制,新型学徒制实行“招生即招工”,学生入学后需与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需到企业当学徒,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既要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又要学习理论知识。家长、学生对这种双重身份界定不清,往往认为就是企业实习。在对学生的选择上,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庭背景、学徒意愿等均没有经过科学论证,随意性较大。学校在派遣学徒时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良莠不齐,有些并不适合学徒制的学生也去了企业,影响了学徒质量。
(2)对策:明确学徒身份,明确学徒的权利与义务,学徒要经过严格选拔。相关部门和专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新型学徒制学徒的双重身份进行实事求是的界定,政府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对学徒的法律身份予以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以三方协议的方式,明确学徒的薪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师徒配置、食宿安排等重要内容,明确合作办学的模式、学徒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必须履行的承诺。学校在选拔学徒时,要挑选那些德才兼备、有强烈学徒意愿、家庭背景适合、身心健康的学生,不能随便找上部分学生就派到企业学徒,只有保证了学生的质量才能保证学徒的质量。
二、实施学徒制成效显著
1. 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
新型学徒制的教学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方向明确,学生乐于接受,“所学即所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扭转了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的情况,学生乐学好学,学习效果良好。
2. 提高了学生就业质量
2017年6月—2018年10月,50名学生分三批进厂学徒,他们都被安排在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岗位,一个师傅带一个学徒。学徒原厂就业,对培训企业有感情,有在企业长期工作的意愿,有较强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责任感。企业给予他们较高的劳动报酬,明显高于其他同期毕业生,其中40名学徒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就业的稳固率大幅提升,学徒转就业的学生占比达80%。
3. 提升了专业内涵水平
数控加工专业探索实施新型学徒制以来,共有6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有4名专业教师被评为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并建立了市级名师工作室;2021年数控专业顺利通过省级品牌专业验收。
4. 辐射带动作用突出
2018年,在数控专业新型学徒制的带动下,我校汽修专业开展了校级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比照数控专业新型学徒制的标准与阳光工匠连锁中心、小拇指泰安连锁中心开展新型学徒制教学改革,先后有21名学生参与汽修专业新型学徒试点,有17名学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效果良好。在数控学徒制带动下,2019年机电专业积极申报,成为山东省第四批学徒制试点专业。2020年我校汽车专业参与申报山东省第五批新型学徒制试点专业,现正积极开展工作。
三、结语
新型学徒制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社会、企业、行业、学校、家长、学生通力合作,需要我们不断地试点、总结经验、改正缺点,逐步地寻找其内在的规律。新型学徒制实施所需要的重要基础条件也会逐步完善,经过不断探索,我们相信新型学徒制必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區高级技工学校)
责任编辑: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