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 枝分缕解
2022-02-16蒋潇潇
蒋潇潇
摘 要:高考语文浙江卷现代文阅读理解中,语言特征考查题是常见题型,其命题具有普遍性、灵活性、稳定性、多重性等特征。学生在回答此类题型时常常出现三种典型错误:缺乏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深刻认知;缺乏对语言的宏观掌握;缺乏解读象征性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可以从声音、色彩、语言节奏、语言简繁、语言的象征性五个方面着手,将复杂的语言枝分缕解,让学生探究语言的多重内涵,进而破解表层的语言。而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则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内化积累。
关键词:高考语文浙江卷现代文阅读理解;语言特征考查题;命题特点;备考攻略
语言特征考查题是高考语文浙江卷(以下简称“浙江卷”)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常见出题方向。以下,笔者先对浙江卷最近十年的相关试题进行梳理,然后对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试从声音、色彩等五个方面提出备考策略,仅供参考。
一、梳理真题,明确语言特征考查题的命题特点
笔者结合参考答案,梳理了2012—2021年浙江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发现语言特征考查题型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普遍性
从纵向时间上看,语言特征考查题每年都会出现。这是因为,语言是作者结构文章的基石,是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思想情感的途径,而从语言入手理解作品也是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是高考命题难以避开的一个命题方向。
(二)灵活性
从横向对比上看,语言特征题型并不拘泥于单一的出题模式,而是灵活地渗入各题型中。简单的题型出现的频率较少,如:2019年《呼兰河传(节选)》第10題,要求学生“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2020年《雪》第10题,要求学生“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丰富多变的题型较多,如:2014年《走眼》第11题,要求学生就“淡淡”“朗声”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2019年《呼兰河传(节选)》第13题,则与学生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要求学生在两个标题中作抉择,并评析好坏。因此在平时训练中,教师就应提示学生要始终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三)稳定性
从考查分值上看,语言特征题经常考查学生对基础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如:2012年《母亲的中药铺》第14题,得分点之一是排比和比喻;2015年《捡烂纸的老头》第13题,得分点之一是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2018年《汴京的星河》第10题,得分点之一是铺陈和排比。除了基础的修辞、表现手法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对生僻的手法,以应对变化多端的阅读文本。如2020年《雪》第10题,就不仅要求学生能答出作者运用了拟人化描写,还要求学生答出使用了叠词、拟声词,后者是学生较容易忽视的艺术手法。又如2021年《麦子》第10题,要求学生就第2自然段描写环境的语言和用于塑造人物品格的人物语言进行分析。
(四)多重性
要求学生透过文章表层对语言中的多重内涵进行剖析,一直是浙江卷的常见题型。如2012年《母亲的中药铺》第14题,要求学生从三个层次对画线句进行赏析:第一层,世间万物都可以入药,有其药性;第二层,点明万物各具其用的哲理;第三层,作者从谈“药”跨越到论“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又如2021《麦子》第12题,要求学生从不同风格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多元品格。因此,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只从单一层面分析语言是不够的,需要将多重性的语言枝分缕解,探究语言的多重内涵。
二、回顾考情,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
笔者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学生在回答语言特征类题型时常常出现三种典型错误。
(一)缺乏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深刻认知
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多达百种,优秀的作家会在一小段语言中运用多种手法,并有多重的表现目的。部分学生对修辞技巧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只能分辨出语言中存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却缺乏对特定景物、特定环境作进一步分析的能力。如2020年的《雪》,作者用环境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波动,大多数学生作答时,只答出“环境描写”,未意识到环境描写中的色彩。又如2021年的《麦子》,学生需从第二段的环境描写语言中,梳理出作者用以交代背景、塑造人物、暗示主题的三层用意。因此,教师要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写作技巧,剖析作者用意。
(二)缺乏对语言的宏观掌握
语言是复杂的综合体,字、词、短语、短句交替出现,部分学生只会“点”阅读,观察每个字、词、短语,思考其中是否运用了修辞技巧,而不会“面”阅读,忽视作者在句子结构、段落布置、全文架构上作的特殊安排。如2015年《捡烂纸的老头》第14题,考查了语言的简繁之别;2019年《呼兰河传(节选)》第10题,考查了语言节奏。学生若不能从宏观角度分析语言,就很容易丢分。
(三)缺乏解读象征性语言的能力
近年来,浙江卷中涉及探究象征性语言分析的考题不少,如2020年的《雪》与2021年的《麦子》,这两篇文本的语言本身就极富象征性。学生在面对象征性语言时,明显有些吃力。学生缺乏解读象征性语言的能力,主要有三种原因:1.理解能力较薄弱,无法理解语言中的象征性;2.急于求成,答出单一象征性,而忽视多重象征性;3.答题逻辑混乱,意识到了语言中的多重象征义,却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予以表达。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指导中须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理清思路,提供备考攻略
在分析历年语言特征类考查题的出题特征和学生解题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笔者从声音、色彩、语言节奏、语言简繁、语言的象征性五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声音与心理、环境变化的关系
声音是写作中很常见的元素,在阅读理解中也是一个切入口。关注词语声音美达到的修辞效果,重视词语声音的修辞功能,是提高文本解读效率的重要途径[1]。文本中的声音具有多元性,可以是人物语言、乐器音乐,也可以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雷声等。声音的出现和变化,多暗示着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文章的主旨情感。如2013年的《牛铃叮当》,牛铃声作为文章的背景音乐贯穿全文,作者的情感也随之变化;2014年的《走眼》,要求要生分析“淡淡”和“朗声”语调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2015年的《捡烂纸的老头》,要求学生对人物所说的话进行分析,也同样考查了学生对人物声音的解读能力;2020年的《雪》,画线句子中出现了多个拟声词,如“咯吱”“簌簌”“沙沙”等;2021年的《麦子》,要求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分析,作者在“风声”描写上了花了颇多笔墨,写风被树鞭打时凄厉、痛苦的呼号,以表现风受到的严厉惩罚,暗示镇守边疆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细勘文本语言中的声音,明确作者通过声音表达的人物心理或主旨情感。
此外,2020年《雪》第13题,还考查了学生对钢琴这一乐器的理解,参考答案(节选)如下。
①心理创伤的修复……②爱情的修复……③战后家园与生活的重建……
该题要求学生对声音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从“走了调的钢琴”到修好了的钢琴,到曲谱《黑桃皇后》《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再到充满了整个房间的钢琴声,钢琴声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也是主人公的内在心理波动的外在映射。走调的钢琴声暗示着战争中人们受创的心理,曲谱和充满整个房间的钢琴声则暗指人们的心理创伤被修复并重拾希望。
(二)明确色彩与人物情感的关系
语言中的色彩,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情感的又一条捷径。语言色彩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的语言符号功能,能渲染不同的气氛,反映人物不同的情感,文章的主色调往往和主旨情感息息相关。作品中色彩的变化,同主人公因生活境遇而引起的对某些色彩心理张力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2]。
以2021年《麦子》第11题为例。
【画线部分】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
【原题】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①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②……③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金色”是《麦子》一文的主色调,金色的老婆婆、豹子、麦子都呈现出一种壮硕丰盈的生命力,是他们强悍性格和旺盛生命力的外在展示,也暗示着生命的存在是守护边疆的希望所在。学生需要提高对语言中色彩的敏感度,意识到色彩变化其实是作者表现人物性格或表现文章主旨的委婉手法。一般而言,明亮温暖的色彩对应积极、乐观的情绪或赞扬主旨,反之,阴冷灰暗的色调则对应低沉、消极的情绪或批判主旨。在这里,笔者仅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读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联系具体语境对学生作出指导。
(三)明确语言节奏与作者的创作意图
从语言节奏入手赏析文本是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使语言更生动形象,作者在创作中会运用叠字、双声叠韵、拟声词等词汇,加强语言的音乐美,或交替使用长短句,使文本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语言节奏特征比较隐晦,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提示。如2019年《呼兰河传(节选)》第10题就考查了学生对画线部分语言节奏的敏感度。
【画线部分】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参考答案】①……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学生能答出语言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却极少有学生能发现句式长短交错、语言轻快的特点。如上文中,为了表现黄瓜旺盛的生命力,作者不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长短交错的句式,短的句式“一天爬上了窗台”,长的句式如“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长短各异的语句交替出现,极富动态之美。一般来说,冗长、多修饰的语言,会渲染出舒缓、优雅的气氛。反之,短促、精简的语言,往往会加快节奏,烘托出紧张、活跃、轻快的气氛。如2016年《母亲》第12题,要求学生分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母亲人物形象的作用。这句话与上下文相对舒缓的陈述性文字不同,连用六个“催”字,语言节奏急促紧凑,母亲的急迫和劳碌呼之欲出。再如2021年《麦子》一文中,老夫妻说:“但我们种的是太阳。”诗化的语言给人以脱离世俗的感觉,塑造了人物的乐观性格。教师须提示学生既要聚焦微观细节,也要注意对宏观整体的把握,从语句整体上感知文章节奏的变化,以此准确把握人物心理,探知文章的主旨情感。
(四)由语言简繁差异探索整体表现效果
妆容有淡妆浓抹之差,语言也有简繁之别,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效果。文本的语言风格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繁复华丽的语言。作者多用繁复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对偶工整的句式、不避其繁的描写,使作品呈现出华丽细致的语言风格,语言偏向书面化。如2018年的《汴京的星河》考查了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该文的语言风格就偏向于绚丽雅致。二是平淡朴素的语言。语言风格简朴直白,多白描,有口语化色彩,作者仅用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生动立体的人物,交代清楚一个故事。如2019年的《呼兰河传(节选)》,该文的叙述语言偏向散文化,节奏舒缓从容,语言朴素自然。优秀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不会拘泥于单一的语言风格,同一篇作品中可能会出现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风格交织出现的现象,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2015年《捡烂纸的老头》第14题为例。
【原题】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
【参考答案】1.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 ……2.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3.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回答有关语言特征的问题时,学生一般只注意“点”,即单一地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讨论问题,偶尔有学生能够考虑到语言简繁的特點,但能够“点面结合”地回答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此题不仅考查学生对语言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能联系小说的叙事语言,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和表现效果。在分析语言特征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拨云见月”,明确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服务对象”。《捡烂纸的老头》中的语言简繁多变,其“服务对象”却始终是“老头”。开篇用繁笔写回民馆子,渲染出浓厚的市井气氛,展示社会底层劳动者忙碌、琐碎的生活环境,目的是为“老头”这一市井人物的出场作好铺垫。结尾以简笔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为“老头”的死亡留下了悬念。繁笔写市井琐碎,简笔写一个生命的消失,二者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老头”的渺小微贱。
(五)明确语言中的多重象征性
作家在创作时为了追求语言的精练与内容的简洁,会把人物复杂的情感波动、寓意深刻的构思纳入到某個具体事物中,这就使得文本语言富有象征性。近年来,浙江卷中涉及探究象征性语言分析的考题不少,如:2012年《母亲的中药铺》第13题考查作者为何在“甘草”上花费大量笔墨;2013年《牛铃叮当》第14题考查屡次出现的牛铃有何艺术效果;2016年的《母亲》虽未直接出题,但母亲看火车的渴望实际上正象征着她对新生活的向往,学生若清楚这一象征性,就更能了解母亲的性格形象;2017年《一种美味》第12题要求学生就“一种美味”的多重意蕴作答,实际上就是要学生解答出“鱼汤”这一象征性事物背后的多重内涵;2019年的《呼兰河传(节选)》未直接要求学生就象征性作答,但是在回答“磨房里外”“冯歪嘴子”哪个做标题更好时,学生如选择“磨坊里外”为标题,就需要答到“磨坊”的象征意义,即磨坊内是艰难的现实世界,磨坊外的花园是天真美好的乐园。而近两年现代文阅读的象征性语言表现得更突出了:2020年的《雪》,作者描写钢琴、月亮、雪、花园的语言充满了暗示性、象征性;2021年的《麦子》,作者用豹子、跳鼠、麦子、阳光委婉地诉说了老婆婆的性格特征,以麦子象征夫妻二人的强健生命力与意志。学生若模棱两可地理解这些隐晦的语言,就很容易误解作者的意图。
涉及语言象征性的考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题中明确指出某一富有象征性的事物,要求学生分析该事物背后的多重意蕴。如甘草(2012年《母亲的中药铺》)、牛铃(2013年《牛铃叮当》)、钢琴(2020年《雪》)、麦子(2021年《麦子》)等。另一类是题中不明确给出富有象征性的事物,“象征性”作为一个得分点,学生需要自主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给出答案。如以“磨坊里外”[2019年《呼兰河传(节选)》]为标题的好处之一,就是“磨坊”富有象征性。
象征性语言精简隐晦,学生即使知道某一象征性事物,也很难用干脆利索的语言把事物的多重象征性剖析出来。回顾历年高考语文试卷,象征性的文本似乎成了现代文命题的主流选择。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为学生应对象征性语言拟订了一个答题思路(如图1),仅供参考。
结合教学实践可知,学生对文本语言特征的把握能力具有差异性,不仅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同一学生在课堂、课后练习、考场等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调整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练习中学会从语言特性入手理解文章。需要说明的是,对语言中的声音、色彩的敏感度,以及语言的节奏、简繁、象征性的认知能力,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因此,仅靠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练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难得到质的提升。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素养,还是要让学生回归到课外阅读中,因为审美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内化积累。
参考文献:
[1]薛梅.词语声音的修辞功能[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116-119.
[2]朱堂锦.语言色彩的审美意识[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2(4):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