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2-02-16苏亚拉其其格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各级文化馆的任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民艺术普及已经成为新时代文化馆的中心任务。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是新时代文化馆发展的必然之路,是广大群众的新期待,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提升基层馆站业务素质的创新举措。党和政府要求我们履行公益职责,践行新担当,勇于新作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本文从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角度出发,介绍省级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意义,梳理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亮点,对目前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提出改进措施,以推进这项事业规范健康发展。
艺术是民族的精神,艺术是生命的教育。艺术是群众的追求,艺术是青春的希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2017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党和政府从国家的战略角度,对全民艺术普及做出谋划和定位,指出文化馆在这方面所具有的责任,满足广大群众的文艺追求,文化馆站得其位,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文化馆作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实施的主渠道之一,在创新全民艺术普及路径,引领全民艺术普及发展方向,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成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一、文化馆推广全民艺术普及的意义
全民艺术普及是新时代群众的迫切需求之一,它决定当代群众休闲的趋向,体现当代群众的艺术魅力,代表全民審美水平的提升、精神风貌的提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推广全民艺术普及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全民”指全体人民,不是少数人民或部分人民,截至2020年11月1日,内蒙古常住人口为2404.92万;“艺术普及”也不仅仅是唱歌跳舞、琴棋书画等技艺,更重要的是以艺术形式为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养,从而达到培根铸魂、化人养心的最终目的。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历史性地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一方面要不负党和政府嘱托,强化自身业务本领,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把新时期文化馆的一项重要任务领会好,落实好,贯彻好,实践好。
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在探索中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一)基本概况
自党中央提出“全民艺术普及”总体要求之日起,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积极响应,在借鉴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实际情况,推出“走进艺术殿堂、享受精彩生活”系列公益培训活动。培训班是以文化馆免费开放政策为前提,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立足自身场地设施,积极与艺术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由业务干部、外聘老师和文化志愿者担任教学任务的系列公益培训课程。2016到2020年不平凡的五年间,面向社会共开办各类公益培训班一百多期,内容涉及安代舞、贝勒格舞、肚皮舞、拉丁舞、民族舞、电子琴、古筝、葫芦丝、瑜伽、二胡、扬琴、马头琴、合唱(蒙汉双语)、声乐、书画、摄影、音乐素养、播音主持、喜剧小品等专业科目,艺术门类多样、多元、新颖,惠及了普通百姓,满足了广大不同兴趣爱好人群的文化需求。我们还有力地提升了文化馆站工作者业务水平,提高了大家的政策认知能力。
(二)主要做法及亮点
1.整合教师资源、吸收文化志愿者参与全民艺术普及
几十年前,文化馆业务辅导、理论指导、艺术培训,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职能所在。艺术培训曾在20世纪50年代写出扫盲运动的篇章,理论指导奏响20世纪80年代文化馆学繁荣的乐章,业务辅导一直是我们工作的日常项目之一。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大量经费的增加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改善,传统意义上的业务辅导、理论指导、艺术培训已经向全民艺术普及发展,且艺术培训居于首要地位。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深入有效地开展。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在文化和旅游部有关政策指引下,在区文旅厅领导下,适应全民艺术普及的形势发展,从2013年开始开设各类公益培训班,满足业界内外群众的艺术追求,同时彰显内蒙古区域特色。从最初的有什么老师教什么课,到现在群众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尽量满足群众学习的需求。三年来,我们从干中学,从学中干,亮优长,补短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师资不足,依靠社会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从2016年开始面向社会招募一批有公益服务精神的优秀的文化志愿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年轻的文化志愿者逐渐开始发挥作用,同时吸收各艺术高校、文艺院团推荐的有相当专业水准的优秀专业教师,整合教师资源,在内容、课件、结合群众文化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共同推动课程模式和内容的翻新,使人民群众从被动选课变成主动点课,从关注手机到关注课堂,从交头接耳到聚精会神,为广大学员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2.健全培训机制、将群众意见建议化作改进动力,提升服务水平
群众是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全民艺术普及成效的直接反馈者。为逐步完善群众事前表达需求的相关机制,充分尊重其自主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按需定制了培训课程,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基本精准有关人和事,实现公益性艺术培训的供需精准对接。同时,建立了群众参与监督、评价、反馈的综合机制,将群众满意度及意见建议作为培训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与改进服务方式的重要依据,杜绝形式主义,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我们开展文艺辅导上送区直机关,下送基层社区,满足不同层面文化需求,开展向前辈学习,传承他们的那股精神,那股劲,新时代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还开设了对全区直属机关、自治区发改委、基层文化馆、社区派遣老师“上门服务”的配送课程,先后服务近千人,提升了全民艺术普及的服务效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在文艺辅导中得到锻炼,接了地气,将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带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将我们的特长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三、全民艺术普及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有限,资源保障不足
文化馆作为国家规定的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经费来源依靠政府拨款。受地方经济水平因素制约以及对全民艺术普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普及工作所需经费保障不足,跟不上新时代艺术普及发展潮流。另外,全民艺术普及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由于人事编制数量的限制,全民艺术普及缺少强有力的专业力量支撑。同时,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也需要相应的更细致的规章制度,确保艺术普及工作有数量更有质量的规范、有序进行。
(二)服务内容陈旧、服务模式僵化,缺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社会力量可以进入公共文化领域,来自市场的竞争导致文化馆在公益培训、公益演出、文体活动、公益展览等传统领域的优势正在被逐渐削弱。文化馆因公益性、全民性的特征能够吸引一部分群众的常年关注和参与,这些群众往往是已退休的和少部分有一定文艺基础的群众。但千篇一律的公益培训和慰问演出也很容易使服务趋于形式主义,文化馆陈旧的服务内容和单一的服务方式也很难和能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盈利性机构竞争。大部分没有被传统项目吸引且工作日无法接受服务的年轻群体和文化馆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甚至不知道有文化馆这样公益性机构的存在。与此同时,一些非公益性的社会机构为他们提供着更高质量的、黏性更强的文化服务,牢牢地占据了他们的业余时间和精神阵地,导致文化馆提供的全民艺术普及服务的知晓率、参与率长期相对偏低,很难达到引领时代风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三)全民艺术普及空间的渗透与延伸不足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纵向联动各级文化館开展的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2021年举办的合唱指挥培训班,小戏小品创作培训班和安代舞培训班。这些培训班的服务对象是全区各盟市、各旗县区文化馆的业务骨干和文化志愿者。通过培训班提升了全区文化馆业务骨干的专业素养,锻炼了服务能力,为全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增添了活力,注入了动力。然而文化馆的职能范围又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单位既互补又重合,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突破、延伸。因此,在横向协作方面应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进行跨行业融合发展,建立开放性、包容性更强的体系化服务。
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
搞好全民艺术普及,关键在馆,在人,在经费。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经费保障,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破解难题,加大对全民艺术普及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的经费保障机制,拓宽经费投入渠道,逐步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共同承担的多渠道筹措的经费投入机制。我们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方面,尚须做出切实的努力,不仅要对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而且要构建有效的日常奖惩办法。让品行好、能想事做事成事的人吃香、受尊重,强化正能量。同时,完善全民艺术普及各项规章制度,将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城乡互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机制,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二)基于全民艺术普及精准定位
文化馆应该让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人享受文化馆免费开放带来的福利。首先,提供错时、延时服务,解决上班族、学生群体由于时间关系与众多精彩文化活动擦肩而过的问题,打好“时间差”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享受优质的艺术普及服务。其次,内容决定受众。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应该以不同年龄段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策划出具有时代感、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普及项目,吸引更多人了解惠民政策,参与公益活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益大餐。最后,文化馆开展的公益艺术培训和活动为付费服务的社会机构进行了市场培育,使相关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促进优质资源在市场上的流动,文化馆应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全民艺术普及,使得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参与者和文化消费者的角色转换中,形成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消费理念,促使公益机构和社会力量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三)解决公益文化资源分散的问题
从空间布局和设施便利性的角度来看,推广途径的立体化更有利于公共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强与同行和社会机构的深度合作,联合开展服务有利于更好地服务老百姓。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建立的“艺术公益课堂培训基地”模式就是以资源置换为核心,通过与各培训机构协商,制定补偿回报机制实现了合作共赢和良性循环。在文旅融合的路径探索上,“非遗+旅游”也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双赢之举。文、博、图三馆由于职能范围互补重合和文化资源趋向集中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为市民、游客提供艺术普及产品,丰富艺术体验,让群众享受高质量、全方位的艺术学习资源。
五、结语
适逢伟大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面对新任务,面对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机遇,文化馆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馆资源优势,拓展普及项目、创新普及手段、提升普及质量、延伸服务半径,统筹盘活各类文化资源,彰显全民艺术普及的“全民性”,积极探索全民艺术普及的新途径、新方法,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赖皓贤.新时代文化馆服务提质增效的探索与思考[A].中国文化馆协会、烟台市人民政府.新时代文化馆:改革 融合 创新——2019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C].中国文化馆协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化馆协会,2019:6.
[2]李香雪.文化馆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与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21(05):9-10.
[3]郑丽兵.试述全民阅视角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使命担当[J].兰台内外,2020(03):78-80.
[4]黄霞芬.“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宁波模式 阔步走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前列[J].宁波通讯,2020(24):60-63.
(作者简介:苏亚拉其其格,女,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肖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