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性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及与眩晕程度的关系

2022-02-15罗卫黄志锐陈丽华黄臻钟陶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颈性椎动脉中度

罗卫,黄志锐,陈丽华,黄臻,钟陶

(1.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 511400;2.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脑科三区,广东广州 511400)

颈性眩晕是因颈部疾病引发的眩晕症候群[1],患病率居眩晕病首位[2],达1.78%~35.4%[3],并呈年轻化和反复趋势[4-5],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需重点关注[6]。目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相关学说众多但存争议[7]。血管机制作为主要公认学说之一,近年来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研究发现,颈性眩晕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参数与健康人存在差异[8-9],但经治疗后又可被调至正常[10-11],其机理可能与改善椎动脉阵发性痉挛、压迫及基底动脉血供有关,而这或许是引发颈性眩晕的根本原因[12-13]。既往研究虽已发现颈性眩晕患者TCD 血流数值异于健康者,但具体差异如何及差异是否与眩晕程度有相关性,目前却还鲜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颈性眩晕患者TCD 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并重点分析其与眩晕程度的关系,为明确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8 例和健康者21例,分别纳入眩晕组和健康组。眩晕组男20 例、女48例,年龄(49.66±10.33)岁。健康组男11 例、女10 例,年龄(49.57±13.64)岁。根据眩晕障碍量表(DHI)[14]评分结果,将眩晕组患者依得分从低至高又分为三个亚组,即轻度眩晕组(DHI 为0~30 分,24 例)、中度眩晕组(DHI 为31~60 分,21 例)、重度眩晕组(DHI 为61~100 分,23 例)。其中,轻度眩晕组男8 例、女16 例,年龄(49.33±11.83)岁;中度眩晕组男7 例、女14 例,年龄(50.29±9.10)岁;重度眩晕组男5 例,女18 例,年龄(49.43±10.15)岁。眩晕组和健康组间、三亚组间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PYRC-2021-077)。

1.2 颈性眩晕患者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5]和《眩晕诊治专家共识》[16]的诊断标准;年龄25~75 岁。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脑、耳、眼源性等眩晕疾病;近期服用影响血流参数药物;患严重肝肾病、传染病及心脑血管病;有脊柱骨折、结核等病史;有精神障碍;依从性差。

1.3 健康受试者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基本资料与颈性眩晕患者匹配;无眩晕及诱发眩晕等病史。

排除标准:近期服用影响血流参数药物;存在影响血流参数检测的病症。

1.4 TCD 血流参数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

使用德国DW 品牌Multi-Dopχ2型TCD 血流分析仪,设置探头频率为2 MHz,先后检测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其中,椎动脉血流参数取左右平均值。

1.5 眩晕程度判断方法

DHI 是评估眩晕程度的症状性量表,具备高信度和效度,可量化评估眩晕程度对患者躯体、功能及情绪的影响,量表评分越高,眩晕程度越重[17]。本文依DHI 分级标准[14],将患者DHI 评分为0~30 分者记为轻度眩晕、31~60 分者记为中度眩晕、61~100 分者记为重度眩晕。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三个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做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分析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CD 血流参数比较

眩晕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S、VM、VD均明显快于健康组,椎动脉的PI、RI 均明显低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基底动脉的PI、RI 虽低于健康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TCD 血流参数比较()

表1 两组TCD 血流参数比较()

2.2 三个亚组TCD 血流参数比较

重度眩晕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M、VD均快于轻、中度眩晕组,且中度眩晕组均快于轻度眩晕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PI、RI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个亚组TCD 血流参数比较()

表2 三个亚组TCD 血流参数比较()

注:与轻度眩晕组比较,aP<0.05;与中度眩晕组比较,bP<0.05

2.3 眩晕组TCD 血流参数与DHI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眩晕组椎动脉的VS、VM、VD与DHI评分呈正相关(r=0.723、0.714、0.739,P<0.05),基底动脉的VS、VM、VD与DHI 评分也呈正相关(r=0.644、0.647、0.614,P<0.05)。

3 讨论

近年来,颈性眩晕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然而,目前该病仍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18],这与致病机制的不确定有关。因此,探究颈性眩晕可能致病因素,如TCD 血流参数在病理、生理上的变化及与病情的关系,就很有必要和意义。

TCD 是对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可反映血管变化情况,包括血流速度等,且因无创、价廉等优势得以在临床广泛使用,已成为颅内血管筛查时的首选手段[19-20],尤其对椎-基底动脉等血管狭窄或闭塞时的病理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有很好的诊断价值[21]。而颈性眩晕可能的发病机制便与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变化有关,故本文探讨颈性眩晕患者TCD 血流参数变化,并分析其与眩晕程度关系。

本研究结果发现,眩晕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S、VM、VD均明显快于健康组,椎动脉的PI、RI 均明显低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出现明显增快,且椎动脉PI、RI 出现显著降低,这与魏戌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与LI 等[23]的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与血管状况有关。如当椎动脉管径狭窄或弯曲时,会引起椎-基底动脉的血供不足,导致血流速度降低;当血管出现反射性痉挛时,为保证脑血流量的供应,则又会出现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24-25],而血流速度增快或降低会伴随PI、RI 的改变,使得动脉血管的顺应性、韧性及阻力降低或升高。此外,有研究提出血流参数的不尽相同与年龄层相关,老年人往往更多为低速型血流参数,中青年人则为高速型血流参数[26],这在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诊治时应加以辨别。

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眩晕组三个亚组中,重度眩晕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M、VD均快于轻、中度眩晕组,且中度眩晕组均快于轻度眩晕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PI、RI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眩晕程度患者的血流参数也不同,眩晕越严重血流速度越快,这与本文相关性分析一致,即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M、VD与DHI 评分呈正相关。究其原因,可能与血管狭窄大小或血管痉挛程度不同有关[27],也说明血流参数的变化与眩晕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这对今后临床的诊治有较大借鉴与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患者的TCD 血流参数会出现明显改变,表现为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M、VD增快和PI、RI 下降,且病情越重指标变化越显著,这可能与血管痉挛或狭窄等状态及患者年龄等有关,在临床诊治中应加以辨别。本文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对年龄、性别分层,样本量小等,今后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颈性椎动脉中度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小米手表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