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能源地缘政治风险与国家能源安全
2022-02-15李雨珊潘家华
李 萌,李雨珊,潘家华,2,吴 浩
(1.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北京 100028; 2.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北京 100028; 3.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能源安全的概念最早由国际能源署提出,其核心观点是石油的供应和价格要趋于稳定。始自20世纪70年代的禁运威胁和石油贸易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而实行的价格操纵,使世界各国的能源安全多次遭遇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首当其冲的便是由地缘政治所引发的能源供应中断所带来的风险。在传统能源地缘政治时代(即对应的“石油经济”时代),由于油气等能源的稀缺性以及地理位置分布的点状特征,对油气资源的掠夺,成为了各国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从能源可获得性来看,国家能源安全与能源地缘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来看,由于油气资源的地缘聚集点状分布特点,中国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也具有地缘聚集特征。例如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有24个,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天然气占总进口量的46%;管道进口主要源自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缅甸。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排前10位的来源国,大多位居波斯湾地区,包括沙特、伊拉克、阿曼、阿联酋和科威特。其中,仅沙特(8 492万t)和伊拉克(6 012万t)两个国家的进口量,就占中国2020年原油进口总量的27%。油气资源禀赋的高度集中叠加供求的空间分异,必然需要将其作为大宗商品通过海洋或管道从原产地输送到消费地,而海洋运输的天然“卡脖子”地理构造就成为了油气运输甚至是能源安全的关键节点,也是作为能源地缘政治要件的大国博弈焦点。长期以来国际上为抢夺这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地缘政治势力、国际垄断资本以及地区或国家内部的利益冲突使得这些油气输出国经常面临社会动荡、局地战争等不确定因素的困扰。中国的石油运输不仅要面对霍尔木兹海峡这一主要“卡脖子”问题,还要途经马六甲海峡,因而中国能源安全势必会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下,全球能源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重塑。自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法国达成《巴黎协定》,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136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提出净零排放(Net Zero)目标(https://zerotracker.net)。各国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也以能源结构的去化石能源化为主,其中又以去煤、减油,增加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主要措施。中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之后,在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猛。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经突破10亿kW,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突破3亿kW,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kW·h,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风、光、生物质发电量达到1.14万亿kW·h,超过俄罗斯、日本2019年的总发电量[1]。可再生能源正在部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增加终端能源供应的同时降低了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尽管中国优质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禀赋较为有限,但中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风光遍布、水能优质、潜力无限。而这些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自自然,垄断属性弱(不可能有人“一手遮天”剥夺另外地方的风光资源),因而有望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传统化石能源地缘属性所衍生的地缘政治风险。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安全的保驾护航,中国在“富煤、缺油、少气”的禀赋特征下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决定了能源安全难以摆脱传统的地缘困境。近年来,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线的第三次全球能源转型,为打破传统能源地缘政治对国家能源安全的束缚,提供了可能的突围路径。那么,可再生能源能否凭借其天然的资源禀赋及巨大的发展潜能,打破能源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束缚,尚待实证检验。该研究将就此展开,这对增强中国能源安全韧性,加快摆脱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发展道路,尽早实现能源转型和能源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文献综述
能源作为驱动经济体这列列车前进的必要燃料,自工业革命后,被深深刻入经济体之中,成为经济的命脉[2]。能源安全也因此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2-4]。历史经验表明,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是引起战争或冲突的重要原因[5]。具有高度地理分布不均和稀缺性的油气等能源资源不可避免地成为许多矛盾纷争的根源[6],也因此一直处于地缘政治议题中的核心位置[7]。一般来说,具有较大能源资源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经常成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因而地缘政治因素会影响到国家对于能源的获取[8]。
地缘政治、大国竞争和国际关系在研究中经常被互相指代,而能源安全受各国战略定位和长短期利益布局的影响,国家地理位置、能源地理分布不均、能源的跨国输送等也使得能源带有一定的地缘政治属性。事实上,地缘政治是一个比能源安全更难定义的话题,并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地缘政治学因最初被纳粹用作对外侵略的理论依据,是意识形态对垒战场——决定论的变种,这使得地缘政治学在国际上始终不被国际政治学的主流学者所重视[9],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缘政治从具有历史决定论性质的、支持帝国领土扩张的军事战略,逐步演变为以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为代表的地理因素对国家权利和国际事务的影响,地缘政治被学者定义为“为获得战略位置和自然资源而展开的大国竞争”[10]。而能源地缘政治问题是大国受地理因素及国家和非国家行动的影响,在获取战略位置和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方面的竞争[10-12]。在化石能源为主要消耗能源时,能源地缘政治也可等同于化石能源相关风险[13]。有研究表明当今能源地缘政治的基本特征是能源民族主义的增强以及作为能源供应国获得的不对称权力[14]。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紧密相连,为此,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应该与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外交战略相统一。
能源地缘问题作为从地缘政治角度对能源问题的思考,也随能源格局和全球政治局势的演变而演变。从能源角度来看,能源地缘问题的出现始于煤炭成为能源主角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刻,并随能源格局而演进;从政治角度来看,因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能源地缘问题也属于国家政治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随全球政治局势和国家发展阶段演进,而且反过来还对政治局势、国家战略等具有一定的影响。回顾近代以来各国围绕能源所展开的角力,能源地缘政治正在逐渐变得白热化,能源除成为各国争相抢夺的资源外,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外交手段,引起了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合作与冲突。石油时代下经济和石油的高度挂钩,争夺石油一直是西方的关注重点。继20世纪初英国在伊朗探明到石油后,中东地区就成为了西方霸权争夺的热门对象,英、法、荷等国更是加剧了掠夺性开采的步伐,美国随后加入上述三国行列,并共同签订协议规定彼此的平等开采权和国际石油市场价格。20世纪60年代后,石油输出国为应对西方“石油七姐妹”对石油市场的垄断势力成立欧佩克,并同西方国家先后签订《德黑兰协定》和《的黎波里协定》[15],在石油市场控制权逐步向中东地区转移的同时,该地区也因民族宗教等内部因素和大国博弈等外部因素影响而硝烟不断、冲突频发。近年来,美国和俄罗斯围绕中东的博弈加剧,沙特和伊朗也因中东主导权竞争日益升级,中东政治局势充满了复杂性和冲突性[16]。而中亚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毗邻中东、欧洲、俄罗斯,还是欧亚和中东之间重要的油气输送途经区域,也因此成为“多元角力”的复杂能源地缘区域[17]。进入21世纪,美国借助页岩技术革命,于2014年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大国和能源净出口国,实现能源独立也弱化了美国以往对中东石油的高度依赖,美国对外能源政策亦开始转变。而俄罗斯为应对美国的挑战和保稳自己地位,一方面开启了多元化能源出口的格局,向东扩展,另一方面也通过强大的解构能力阻止新竞争对手的出现[18]。北极地区可燃冰探明后,北极各国对北极能源展开了激烈争夺,并通过《努克宣言》只承认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和冰岛等北极八国对北极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并试图将北极能源变为环北极国家财产[19]。2022年,俄乌冲突则使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步伐进一步加快,原本就复杂多变的能源地缘政治形势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能源供应链开始呈现“去俄”和“存俄”两个体系[16,20];另一方面,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世界油气价格上涨,欧洲能源转型计划被迫减缓[21],欧洲多国为应对天然气短缺的形势,纷纷表示将计划重启煤电。能源安全问题被放在聚光灯下,其同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被进一步加深。从沿时间线对国际重大能源地缘事件的演替中,不难看出,当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问题的演进以能源分布和不同国家间能源合作关系为主,辅以能源输出和能源消费双方的利益集团问题、战略定位问题、历史地理问题等叠加,交互影响。目前主要形成了以欧盟和以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国家之间的以天然气为主的、受前苏联影响的能源地缘政治问题,美国和中东以石油为主的、受恐怖主义影响的能源地缘政治问题以及中国和中东、非洲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与南南合作的能源地缘问题。这三类能源地缘问题各具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前提条件——国际能源格局及能源地缘问题,主要集中在以碳能源为代表的石油和天然气上,经济社会受制于有限资源且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无论是能源决定地缘政治,还是地缘政治塑造能源保障方式,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必将增加能源供应安全的风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碳中和进程的推进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革命正在蓬勃兴起。自2010年开始,在技术的不断进步、规模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强力推动下,过去10年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已经大幅下降[22]。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在发电、供热及交通等领域正得到广泛应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地缘政治问题因气候变化议题和能源转型进程的影响,近年来也开始成为国际上讨论的重点对象。有学者指出,对于能源安全而言,在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转型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带领能源系统更加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电气化、去中心化以及多元化[23-25]。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将能源地缘问题推向了一个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未来[26]。针对学者们的大量研究,主要体现为两种相对对立的观点:持积极态度的一方认为,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地缘冲突。一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材料——稀土的稀缺性被夸大了[27],因此,关键材料对于能源地缘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相比传统能源而言,可再生能源的地理分布更加均匀、价格与供应不受外部势力干涉,进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以减少能源供需之间的冲突。二是,化石能源出口国家早已开始思考并着手应对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对其带来的影响,从地缘政治影响来看,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符合国家利益。并且,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国家间电力系统,将促进国际能源系统的区域化进程[28]。对于能源禀赋较好的国家而言,各国之间的彼此依存度的提升可以改善地区稳定性,对于能源地缘政治关系而言有积极意义[29-30]。三是,由资源稀缺性带来的能源地缘政治问题,对可再生能源几乎没有影响,具体而言,作为可再生能源主力军的风、光等能源遍布世界各地,由于其自然属性几乎没有垄断性,可再生能源就不存在地缘困境问题,能有效减少因能源争夺带来的地缘政治冲突。
持消极态度的一方认为,新能源的投入使用会加剧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由于缺乏足够的全球治理,低碳能源转型可能会仅狭隘地局限于能源领域,而忽视政治、经济、正义和公平等因素[31]。这不仅无法完全解释能源转型背后的空间动态变化,而且也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制度软因素在转型设计中的缺位,影响着转型的速度和范围[32]。由于能源革命常伴随着各国地位更替与国际格局的改变,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早日实现能源系统转型,但是否能真正实现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型却具有较强不确定性。一方面,全球气候问题和民族主义的盛行,推动着发展更加清洁、独立的新型能源系统[33]。另一方面,能源系统转型对经济社会可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并且现有利益者也有可能出手阻碍转型。现有能源体系根深蒂固,高碳产业资产规模巨大,相关产业盘根错节,不仅将难以扭转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格局[34],而且就算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高,但这表现出的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性的下降将意味着相关从业人员的失业、传统能源开采行业和出口国利益的大幅下降,而后者将有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地缘政治冲突[35]。同时,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结构相比传统能源结构具有更大的供应不稳定风险,巨额的构建成本以及网络攻击风险,这些可预期的使用问题也阻碍着新型能源系统的实际应用。
1.2 研究假说
基于上述对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地缘政治关系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学术界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单纯的理论分析并不能支撑任何一方的结论,需要更为严谨的实证检验以全面洞悉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地缘政治之间的因果关系。
能源地缘政治对国家能源安全所产生的最大隐患是由于各国对能源的争夺和政治博弈可能会导致中国能源需求的断供,进而引发能源安全的困境。为了弱化这一问题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作者认为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替代效应和天然的可获得性能有效改善由能源地缘政治所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从能源供给侧看,纵观化石能源的终端利用,主要包括转换为电力热力、直接或转换为液态用以交通工业等生产原材料,以及少量的直接燃烧或供热。超过一半的煤炭用以电力生产,而中国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各项指标持续跃升,仅就发电和交通领域来说,可再生能源就扮演了重要的能源供给角色,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呈逐年递增趋势。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具有部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功能性,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投入使用,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会逐渐从外部竞争转向内部技术升级,对能源资源的博弈也会随之减弱,进而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
第二,从能源需求侧看,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需求主要以油气等化石能源进口为主,而油气的运输必须途经霍尔木兹海峡,因其扼守了波斯湾进出的要道,波斯湾沿岸分布着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油气生产国,如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等,上述几个国家因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了国家之间资源争夺的焦点,饱受地缘政治的困扰。鉴于此,不难看出中国对油气能源的需求会因地缘政治这一潜在因素出现断供的危机,但是对诸如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却来自唾手可得的自然界,不存在地缘政治的困扰。
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假说H1。
假说H1: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能显著弱化地缘政治风险。
该研究区别于已有能源安全研究的文献,通过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了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不仅丰富了关于能源安全研究的文献,更为中国能源转型,制定能源安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文章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介绍数据来源、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第三部分析实证结果以及稳健性检验;第四部给出文章的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文章使用的数据分别来自国内与国外相关数据库,其中:国际原油价格来自Statista全球统计数据库;中国外汇储备数据以及计算能源强度所需要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二氧化硫排放量来自国家环境统计年鉴(2004—2021);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来自IEA(国际能源组织)数据库;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数据来自2020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计算地缘政治市场集中度所需要的数据分别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以及国家海关总署的相关数据。
2.2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2.2.1 地缘政治风险指数
地缘政治风险刻画了原油出口国缘于战略上的考虑致使原油供应中断而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现有文献研究主要从进口依存度、石油供应国政治风险、市场多样性等方面测度地缘政治风险。上述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测度受制于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文章参考刘立涛等[36]的研究,用地缘政治市场集中度(GOMCR)作为地缘政治风险的代理变量。具体而言,地缘政治市场集中度在中国原油进口多样性的基础之上将原油供应国政治风险作为权重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地缘政治风险程度。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r为原油供应国政治风险因子,由世界银行全球治理6大指标中的政治稳定与管理质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计算所得。p为原油供应商占中国能源供应总量的份额。GOMCR值越大表明地缘政治风险越大。
2.2.2 可再生能源的测度
选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并将这些能源的投入使用量占总能源的比重定义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Renergy)。这一比值能较为直观地反映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数值越大表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越高。
2.2.3 模型设定
为检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关系,设定如下模型:
其中:Gri为地缘政治风险,用地缘政治市场集中度作为测度指标。Renergy为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作为测度指标。Controls为控制变量,包括国际原油价格(Price)、二氧化碳排放量(CO2)、二氧化硫排放量(SO2)、能源强度(Eintensity)、中国外汇储备(Fexchange)、清洁能源利用率(Cenergy)。文章关注核心解释变量Renergy的系数,若β显著为负,则表明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能弱化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问题。
表1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地缘政治风险指数Gri的均值为-0.045,最小值为-0.026,最大值为0.002,说明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在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距。Renergy的均值为0.203,表明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约占中国各项能源总投入的20.3%。外汇储备的最小值为2.198,最大值为2.357,说明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趋于稳定。其余控制变量信息均与以往研究相近。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3 回归分析
3.1 基础回归结果
表2第2列汇报了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对地缘政治风险指数的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是Gri。
表2第2列的回归结果中,Renergy的系数在5%的水平显著为负,表明随着可再生能源投入使用的增加,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不断被弱化,从而证明了假说H1。可能的原因是尽管中国优质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禀赋较为有限,但中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风光遍布,潜力无限;水能较为优质,容量丰富;生物质能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而上述自然资源不存在地缘安全问题,中国近些年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所面临的能源地缘政治风险问题。从外部因素看,凭借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能源供应中,新能源的占比也在逐年攀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博弈,能有效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表2 回归结果
3.2 稳健性检验
3.2.1 更换地缘政治风险指数的衡量指标
美联储经济学家Caldara等[40]选取基于新闻报道的地缘政治风险基准指数作为衡量地缘政治风险的代理变量。其构建思路为将地缘政治风险划分为地缘政治威胁、紧张局势、地缘政治事件和地缘政治行为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界定相关词语作为搜索关键词,统计报刊中每月提及相关词语的报道篇数比例(GPR)作为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作者使用该方法来计算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地缘政治风险,并重新估计模型(1)。表2第3列的回归结果中,在更换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衡量指标后,Renergy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仍然显著为负,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稳健性。
3.2.2 控制原油进口集中度
考虑到中国的能源进口主要以原油为主,因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主要来自中国主要的原油进口国家,为避免这一因素对文章实证结果的影响,参考范爱军等[37]的研究,将中国前五名原油来源国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比重定义为原油进口集中度(Oimport),并将其引入控制变量之中,以此来缓解上述潜在的内生性问题。
表2第4列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原油进口集中度以后,Renergy的系数仍然在5%的水平显著为负,证明了文章结论的稳健性。
3.3 进一步分析
能源对外依存度是反映国家对外能源依赖程度的关键性指标,是衡量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的大小与能源对外依存度息息相关。具体而言,较高的对外能源依存度不仅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以进口为主,更加剧了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虽然能部分解决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但就目前的技术条件仍无法取而代之,因此可再生能源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必然会受到能源对外依存度的影响,为厘清其中的关系,文章设置如下模型:
其中:Edepend为能源对外依存度,用中国能源进口总量占中国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比例做为衡量指标。交互项Renergy×Edepend的系数β2捕捉了可再生能源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受能源对外依存度调节作用的大小。表2第5列回归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的系数β2在10%的水平上正向显著,表明在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较低的年份,可再生能源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弱化作用更加明显。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长久以来形成的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思维、资产、设备、市场和技术惯性,使得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成功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在这一进程中,还可能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和风险,甚至出现波动乃至于暂时性的倒退。但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能源安全水平和能力将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而且可望从根本上摆脱化石能源地缘聚集引发的安全困境,为探究可能的突围路径,文章从可再生能源着手,实证检验了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控制可能的影响因素,更换地缘风险测度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基础上,发现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能显著弱化地缘政治风险。②考虑到能源依存度这一外生变量对实证结果的干扰,文章也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弱化作用在能源依存度较低的年份更加显著。③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在理论分析部分着重论述了可再生能源具有的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的作用以及天然的可获得性为缓解能源地缘困境提供了契机,然而该研究在实证方面缺乏对该机制的分析,期待后续学者的研究可以就此展开。
文章的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在能源生产供给侧,关键发力点不在于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而在于提升零碳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事实上,如果风电、光伏发电的成本远低于化石能源电力,即使不考虑碳排放管控和碳价,化石能源的市场退出也将是必然。2005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高达一度电4元人民币,而此时的燃煤的度电成本大多只有0.15元。2021年,国家发展规划部门明确不再补贴集中式光伏发电和陆上风电项目,实现平价上网,参照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38]。2021年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全国风光发电装机超过1亿kW,表明可再生能源电力具有市场竞争力。国家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离不开能源基础,不切实际的一刀切和跨越式突破的狂热,很容易对中国能源体系造成冲击,影响能源供应安全。为此,引导零碳可再生能源竞争力的提升方是真正解决之策。
第二,针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间歇性特征,需要大力投入研发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多能互补、微电网、局域网、源网荷储一体化。例如以农村家庭为单元构建零碳微系统(称之为零碳细胞),200 m2屋顶可以建设20 kW太阳光伏装机,按年发电小时1 100计,年发电量可达2.2万kW·h。农民家庭用电、汽车用电不仅自给自足,还可出售给局域网或大电网而获取收入。私家纯电动车加上另配一个70 kW·h汽车电池储能,理论上就可以运转。数以亿计的微单元,构成零碳电力和能源安全的基础构架。
第三,在能源终端需求侧,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和设备系统,加速可再生能源廉价电力市场挤出化石能源。例如为纯电动车消除充电桩、充换电设施缺失或不足的瓶颈,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就会不断被蚕食而走向消亡。燃油汽车的加油站,也是经过数10年的长期建设而成体系的,因而也不必苛求充电桩、加氢站能够立刻建成完备,应循循而善之。又如,家庭房间自家安装空调机而不用中央集中制冷,家庭用地(气)源热泵、电暖器产品、设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将市场挤出小区或社区的集中供暖。
第四,能源安全新格局的转型,焦点不在于地缘点状聚集的石油天然气矿藏及其运输,而在于可再生能源设备所需的稀有金属。这些稀有金属也具有地缘点状聚集的特征。例如用于乘用车的锂电池,必须要有稀有金属锂。全球探明储量中,中国只占6.5%,排全球第4位,位居第一的智利,占全球储量的55.5%;位居第二和第三的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则分别占有18.1%和11.0%[39]。尽管锂金属具有地缘聚集特征,但不同于化石能源,因为化石能源燃烧后就不存在了,不可回收利用,而用于电池生产的锂,并不会因为电池报废而消失,可以回收利用。这也就意味着,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安全战略重点,不在于化石能源,而在于可再生能源设备生产相关的稀有金属等资源。探明、获取以及回收技术等商业化利用,将成为能源安全新格局下能源安全保障的新战略取向。
第五,利用中国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纯电动汽车产能和技术优势,形成和强化碳中和时代中国在世界能源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引领地位,在技术、标准、规范、话语和法律等方面,助推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