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江苏省消费政策成效分析
2022-02-15郁洁
□郁洁
|近三年来江苏促进居民消费政策的基本内容
根据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相辅相成,消费能力是消费行为的基础,而消费欲望则是消费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二者共同决定了消费者个人的主观行为。根据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的关系,促进消费政策也应有不同的政策取向。
(一)长效稳健型的主要促消费政策
稳定社会基本消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在没有或偶有零星疫情影响时,尽管疫情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二者还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居民基本生产生活如常进行,偶然的疫情最多只会引起局部地区(小区级别)的加强管控。这一社会形态下,促消费政策以“长效稳健”为主。一是解决居民消费的根本——收入问题,使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保障居民消费的基本潜力;二是保持疫情期间出台的部分有效政策的延续性,将政策时限延长,优惠力度加大,切实保证消费品在供给侧的充裕性和价格合理性。
1.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政策。包括提高城乡基础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布实施方案力促农民收入十年倍增,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力争从2021 年到203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以上,10 年间实现收入翻倍,达到4.8 万元,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扩大各类保障的覆盖面,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失业保险政策无法覆盖的农民工等未参保失业人员,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按照当地3—6 个月低保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稳企惠企政策。包括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相关部门统筹现有专项资金,对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劳动力密集、社会效益高的民生领域服务型中小微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延长相关优惠政策时间;落实减租减税政策,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继2022 年2 月全省发布“苏政40 条”以来,各市积极响应,相继发出一系列“减税红包”,减轻企业税负,减少租金,为中小微企业送上“定心丸”。
3.推动新业态发展,引领新消费的政策。2021 年5 月出台《江苏省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要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补齐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鼓励刺激型的主要促消费政策
刺激居民消费欲望:在现有病例基本清零到疫情管控彻底放开的阶段,疫情防控仍是第一要务,企业和商场通常处于关停或半开放中,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遏制。江苏省从疫情发生至今,主要经历三个类似时期。一是2020 年3—6 月,全国疫情基本走过最艰难的时刻,全省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二是2021 年8—9 月,南京禄口机场在7 月20 日发生疫情,并迅速扩散至江宁区和扬州市,南京和扬州两地经历了新一轮走出疫情的过渡时期;三是2022 年3—5 月,全国及全省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4 月施行了严格的封控管控措施。该时期,政府制定相关促消费政策的核心应该在于快速响应和精准施策。通过一些“鼓励刺激”的手段来提升全社会的消费欲望。
1.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大力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拓宽居民线上消费渠道。引导电商、外卖平台企业降低佣金,鼓励传统商贸服务企业提升网络营销能力,推动社区、社群的电商走进基层,支持商贸服务企业利用“宅购”“拼购”“社区团购”等无接触配送方式拓展线上业务。
2.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政策。2021 年9 月,针对南京和扬州新一轮疫情,江苏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保障经济加快恢复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区域、行业的企业帮扶力度。2022 年上半年,先后出台“苏政40 条”“苏政22 条”,增强助企纾困普惠力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帮助群众和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省交通厅在全省高速公路开设绿色通道、货运专用通道。省人社厅出台相关政策办法,以县域为单元,建立跨区域劳务协作分级响应机制,有组织开展精准用工需求对接。
3.发放消费券促消费回补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推出消费券、购物券,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如南京市2020 年率先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3.8 亿元消费券,涉及餐饮、体育、信息等多个领域,有力带动了消费。2021 年7—8 月禄口机场疫情过后,南京再次启动消费券促消费模式。2022 年5 月,南京第三年继续发放四轮消费券。
4.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省餐饮协会、省酒类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积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倡导诚信经营,加快市场复苏。全省相继开展“品质生活·苏新消费”为主题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抢抓消费回补关键机遇期,激发消费需求,挖掘消费潜力。同时安排省级商务发展资金给予专项支持。支持各地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三)假日保障型的主要促消费政策
保障居民消费环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传统节假日仍是提振居民消费的重要窗口。受传统文化和假期到来的影响,居民长期被压制的消费欲望会有一个短暂的爆发期。因此,这一时间段的主要政策也应体现出落实快、见效快、防控到位的特点。既要保证居民在节假日期间能够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也要在人流量激增的时期下做好疫情防控的“假日保障”。
1.保持防控不松懈,创造安全的消费环境。2021 年5 月《关于进一步加强“五一”假期旅游出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文旅场所普遍实行“预约、限流、错峰”措施,积极引导公众遵守安全警示规定和疫情防控要求。“五一”期间,江苏省233 家4A 级以上景区基本都实行参观游览预约制。2022年初,省文旅厅联合省财政厅出台“江苏文旅十六条”,围绕加大纾困帮扶力度、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三个方面对文旅企业进行帮扶。省文旅厅从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调剂安排8500 万元,重点支持旅行社、旅游景区、演出经纪机构和小剧场、特色旅游饭店等文旅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创新发展。
2.倡导“就地过年”,给予消费补贴。2021 年1 月31 日 《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发布,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群众增加的新情况,抓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
|近三年来江苏促消费政策的主要成效研究
(一)长效稳健型相关政策的成效
长效稳健型的相关政策往往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这些政策的效果都在宏观数据中得到了体现。
1.居民人均消费稳步回升,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1 年,江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451 元,同比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8.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36558 元,同比增长18.4%,两年平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1130 元,首次在年度突破2万元,同比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9.2%。横向比较来看,江苏居民人均消费增速比浙江快2.7 个百分点,比广东快9 个百分点。
消费倾向明显提高,农村消费表现明显。2021 年,江苏全体居民消费倾向66.2%,比2020 年提高了5.8 个百分点,比2019 年提高1.7 个百分点。按常住地看,城镇居民消费倾向63.3%,比2020 年提高5.2 个百分点,比2019 年提高1.9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78.9%,比2020 年提高8.5 个百分点,比2019 年提高0.7 个百分点。
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疫情之下,人们更倾向于购买商品实体,因此,2020 年,江苏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下降了16%。2021 年,在各类政策的有力护航下,江苏服务性消费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比增加25.2%,超过了2019 年水平。其中饮食服务增长41%,集中表现在外出就餐次数增加。
2.消费品市场总体向好,新兴消费快速成长。2021 年,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2 万亿元,达42702.6 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比上年提升16.7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为15950.3 亿元,增长15.8%,比上年提升15.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8%。
线下消费和住宿餐饮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在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中,便利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8.3%、14.8%、12.4%。餐饮消费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1 年,江苏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1.3%,比上年提升27.2 个百分点,比2019 年两年平均增长6.8%。
新兴消费规模快速壮大。2021年,江苏限额以上单位中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9%、35.2%。以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快速成长,全年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9%。
(二)鼓励刺激型相关政策的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各地积极发放消费券、惠民券等,用于零售、汽车、家电、餐饮、文旅、住宿、体育等领域消费,活跃消费市场,产生积极成效。
1.有效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消费意愿。通过发放消费券释放出官方鼓励消费的信号,在稳定居民对于经济和收入的预期、刺激居民消费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以2020 年3—5 月南京市首次发放消费券为例,一是居民消费信心逐渐恢复。从三轮消费券申请人数变化来看,总申请人数稳步上升,第一轮至第三轮申请人数分别为167万、190.6 万和202.6 万。二是居民消费积极性明显调动。总申请人数与实际发放优惠券数量倍数由第一轮的6.2 上升至第三轮的11.1,居民消费热情逐渐上升。三是居民餐饮、体育和图书消费意愿明显增强。细分类别来看,餐饮、体育、图书三大类别的消费券申请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图书类别申请人数与实际发放优惠券数量倍数大幅提升,由第一轮的15.5 上升至第三轮的34.2。
2.有效发挥“杠杆效应”,显著提升商家销售。无锡市启动2022年“太湖购物节”夏日消费季,积极抢抓疫后恢复和暑期消费契机,推出汽车、家电、百货、餐饮等惠民消费补贴以及平台、商家等优惠合计超15 亿元,全市掀起新一波消费热潮。夏日消费季期间,从客流来看,全市消费客流达4757.8 万人次,同比增长26.7%,其中夜间消费客流1835 万人次,同比增长37.4%。从消费券效果来看,第三轮惠民消费券已实际发放1729万元,累计拉动消费3.85 亿元,杠杆率为22.3 倍。其中1000 万百货零售餐饮券带动关联消费1.34 亿元;汽车消费券已发券729 万元,带动核销订单2.51 亿元。
扬州市2021 年12 月进行了首批500 万元的商超、餐饮消费券发放,核销金额367.41 亿元,消费券的核销率达到73%;其中,发放的10 万张消费券实际核销7.32 万张,核销率达73.2%。数据显示,4 万张超市消费券和6 万张餐饮消费劵(满100 元减50 元)在短短几秒时间内,即被一抢而光,超出预期。截至2022 年1 月3 日24 时,发放的100000 张消费券已使用73753张,因退货等原因退回506 张,参与活动的11 家超市7 天(2021 年12 月28 日—2022 年1 月3 日)销售额为7000 多万元,比前1 周增长80%(表1)。
表1 扬州市2021 年12 月消费券发放参与抽样商家销售对比情况
3.精准帮扶中小市场主体及重点行业,促进行业恢复回暖。南京市针对市民消费特点,合理设置消费券面额,以满50 元减20 元,满100 元减40 元等形式,形成高低互补的促消费形式,推动部分消费流向广大中小市场主体。如六合区雄州街道大刘龙虾商家,2021 年在10—11 月消费券活动期间合计使用消费券金额12721 元;龙池街道再现江湖龙虾馆商户,2021 年在10—11 月消费券活动期间合计使用消费券金额845847 元。
苏州市在夏季购物节期间开展“汽车钜惠·驭价而归”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购车抽奖活动,与8 家数字人民币试点银行合作,出资360万元随机抽取360 名购车消费者获得1 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大奖。2022 年6—7 月,苏州市共销售汽车82115 辆,比去年同期增长28.62%,成效显著。宿迁市于2022 年6 月发放总额1000 万元购车惠民劵,共带动汽车销售达3.2亿元,有效促进汽车消费恢复。
(三) 假日保障型相关政策的成效
1.2021年国庆长假期间,促消费政策成效明显。2021 年国庆假期是江苏实现全域零风险后的首个“黄金周”,安全有序、欢乐祥和,成为这个长假的最亮“关键词”。经测算,国庆期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3896.6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4.3 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5.5%、94.6%。受疫情影响,今年国庆期间跨省游客数量有所下降,但省内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等热度较高,休闲度假需求持续升温,旅游民宿、度假酒店、休闲农庄等住宿新业态备受追捧,沉浸式、体验式和夜间文旅消费等新产品不断丰富。
2、2021 年和2022年五一假期,促消费政策再显成效。2021 年“五一”期间,江苏省文旅市场实现全面复苏,假日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环境安全有序。据统计,5 月1 日至5 日,全省接待游客总量达3537.57 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比2019年增长11.1%,同比增长154.2%;旅游总收入301.13 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19 年增长12%,同比增长160.7%。
2022 年“五一”假期,全省纳入智慧文旅平台监测的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45.2 万人次,全省旅游消费总额40.7 亿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省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乡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露营成为热门的度假方式。各地景区也陆续推出露营服务,强化供给。“五一”节前,省文旅厅发布“水韵江苏春游大赏”之“江苏十大景区”“江苏十大美丽乡村”等榜单,上榜景区大多推出户外露营项目。据江苏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统计和对典型餐饮企业调研分析,“五一”假期,全省餐饮服务收入3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