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治理黄河实践与杰出贡献
——纪念潘季驯500周年诞辰
2022-02-15郭涛
郭 涛
(1.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2.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潘季驯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河工专家,是束水攻沙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大规模实践者,是在中国治黄史和水利史上卓有建树的水利名家。他的治河思想与实践,极大地影响了他之后几百年的治河方针与堤防工程建设和管理,在中国治黄史上作出重要贡献。他是2019年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之一。谨以此文纪念潘季驯诞生500周年。
明嘉靖末年,丰县、沛县、徐州、砀山一带黄河已成糜烂之区,运艘阻滞,庐舍荡析,朝廷上下一筹莫展,就在这时,潘季驯出任河道都御史,开始了他的治河生涯。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27年中,他4次被起用,两次被罢官,几经宦海沉浮,备尝治河艰辛,最后以衰老病躯去职还乡。一次又一次的治黄实践,使他逐渐磨炼成一位河工专家。本文谨对他艰苦卓越的治河生涯和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作一简要介绍。
1 潘季驯四次治河实践
1.1 提出“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方针潘季驯首次治河,任期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至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其治绩范围参见图1所示。
图1 潘季驯首任总河治绩范围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七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沛县以北“上下二百里运道倶淤。全河逆流,自沙河至徐州以北,至曹县棠林集而下,北分二支:南流者绕沛县戚山杨家集,入秦沟至徐;北流者绕丰县华山东北由三教堂出飞云桥,又分而为十三支,或横绝,或逆流入漕河,至湖陵城口,散漫湖坡,达于徐州,浩渺无际,而河变极矣”[1]2037-2038。
潘季驯面对如此混乱的黄河形势,通过一番实地考察,针对上淤下塞的情况,提出他首任总河的主张,即:“治水之道,不过开导上源与疏浚下流二端”[2]4。他所要开导的上源即新集与庞家屯等处,原系贾鲁故道;所要疏之“下流”,既是留城以上运河,为黄河决水侵害之地,这就是“复故道”。潘季驯上任之前,工部尚书朱衡已受命总理河道与漕运。他对潘季驯履职有所节制。潘季驯主张“复故道”,而朱衡主张开新河,即将南阳至留城一段运河由原来的昭阳湖西岸改到湖的东岸。两种意见相左,廷议结果,采用朱衡开新河之言,但又兼采潘季驯之策,不全弃旧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一月,潘季驯因母亲去世,回籍守制。他第一次河官之任就此结束。次年六月,因新河工成,朝廷升他为督察院右副都御史。
1.2 提出“筑近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3]79的治河方针潘季驯二任总河时间为隆庆四年(1570年)八月至隆庆五年十二月。其治绩范围参见图2所示。
图2 潘季驯二任总河治绩范围
隆庆二年(1568年)朝廷任命翁大立总理河道。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在沛县决口,“自考城(今河南兰考东部)、虞城、曹、单、丰、沛抵徐,倶罹其害,淹没田庐不可胜数,漕舟二千余,皆阻邳州不得进”[4]384。隆庆四年七月,山东沙、薛、汶、泗诸水骤溢,决仲家浅运道,由梁山出戚家港,合于黄河,而“黄河暴至,茶城复淤”[1]2040。此时淮水也上涨泛溢。就在黄河一再报警的形势下,隆庆四年八月,朝廷第二次任命潘季驯总理河道,并授予他提督军务之职。
九月,黄河又在邳州(今古邳)决口,“自睢宁白浪浅至宿迁小河口,淤百八十里,运船千余不得进”[4]387。等候潘季驯的又是非常棘手的艰难局面。
十一月十一日,潘季驯一到任,即前往邳州勘视河工,调查河势灾情后,于十一月二十二日给朝廷上《勘计河工疏》,认为“自徐至淮,屡被沙壅,河身渐高,水易散漫,若非两岸高筑如大王金堤,则明秋冲决必不可免”[5]32-33。建议在徐邳河段高筑两岸大堤,“增益高厚,曲加保护,姑为目前之计”[4]389。而眼前燃眉之急,则是筑塞决口,挑深淤河,保证漕船通过。他力排众议,决意筑塞决口,“挽全河之流以还故漕”[6]6,即,恢复黄河决口前的邳淮河道。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隆庆五年(1571年)正月十六日正式开工,大治邳睢决河,主要工程在邳州上下曲头集至直河口一带,两岸工区长达300余里,工程甚大,取土又远,其间又遇暴风骤至,春水猛发,吕梁以下,一望弥漫,平地水深五尺,茫无畔岸,河湖莫辨,又冲开决口43处。当时潘季驯正患背疽,仍然裹创而出,督率从容,抚慰有加[7]15。在工程十分危急之际,潘季驯乘艇巡河,亲守筑口。由于风急浪大,他所乘小船几乎沉没,因挂在树梢上才得以脱险[8]544。
经过5万多民工3个多月苦斗,到六月,工程基本告竣。共浚匙头湾以下正河80余里,筑缕堤三万余丈,尽塞诸决口,故道渐复,运道遂通,“出官民之舟於积淤者以万数”[9]389。八月初,潘季驯又前往巡视邳睢河段两岸新工及河情水势,并“细访每岁河决之由”[10]21。
他总结这次治河经验时说:“黄河之患,何代无之?然筑堤修岸,以防之于未患只先;塞决开渠,以复之于既患之后。治法不惟两端”。“拦束归槽惟兹一堤”。“欲图久远之计,必须筑近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此不易之定策也。”[3]79这是潘季驯第二次主持治河得出的重要结论。
在邳睢河工基本完成后,朝廷派人去现场调查潘季驯治河实况,回报一些诬陷不实之词。于是于隆庆五年(1571年)十二月,潘季驯“奉旨闲住”。他的第二次治河,就此结束。任期恰好一年。
1.3 提出以河治河,以水攻沙,“蓄清刷黄”和“治河之法,当观其全”的治河方略,以及治理以清口为中心的黄淮运交汇地区的全面规划潘季驯第三次主持治河时间从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至万历八年十二月,其治绩范围参见图3—4。
图3 潘季驯三任总河规划的主要工程示意
潘季驯首任总河,其活动范围的治绩主要在徐州以上的徐沛至邳州之间。到三任总河时,清口及其以下至海口问题已十分突出,治河活动主要以清口一带为中心,涉及黄淮下游的主要地区。由于他已有前两次治河的经验,又由于朝廷当权者张居正的支持,他第三次担任总河是历次任期中最有成就的一次。他针对黄淮运交叉的复杂格局,在上自徐州、下至海口的广阔地区,大胆实践了他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一系列方针和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上,这一时期都建树最多。束水攻沙、以清刷黄,治理黄淮下游的全面规划,这些著名治河思想和双重堤防建设的系统堤防规划都形成于这一时期。
潘季驯二任总河时被罢官,到第三次出任总河之职,六七年间,又经历了朱衡、万恭、傅希挚、李世达、吴桂芳等五任河官。面对严重河患,治河官员与漕运官员之间发生了重大意见分歧。当时朝廷主事的张居正推荐具有两次治河经验的潘季驯出来主持治河,并兼管漕运,以便河、漕事权统一,有利于解决河、漕纷争问题。
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朝廷给潘季驯的敕谕中说:“尔谙习河道,素有才望,特兹重任”[11]26。同年四月,潘季驯由其副手江一麟陪同,抵达淮阴,然后率领河道诸官巡视踏勘。由于淮水自高堰决口而东,黄水自崔镇决口而北,使得桃源至清河90余里间黄河河道只剩一沟之水,人可徒涉。黄淮交汇处的清口全淤。由清口而下至西桥的河段,与桃源、清河之间河段一样,也是一派淤沙。他召集众人讨论对策,认为:“决(口)不塞则水不归正,必有夺河之患;堤(防)不筑则水无所束,必有复决之虞。”[12]15为防备伏秋异常暴涨之水,建议修减水坝;总结缕堤逼河太近的教训,提出修两岸遥堤。六月,潘季驯根据勘查结果和众官讨论意见,上《两河经略疏》,全面提出治理黄淮下游的基本方针和措施。这就是:塞决以挽正河之水;筑堤防以杜溃决之虞;复闸坝以防外河(黄淮)之冲;创建滚水坝以固堤岸;止浚海工程以免糜费;暂寝老黄河之议以仍利涉[13]173-175。潘季驯这一方案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徐邳河段高筑两岸大堤,挽河归槽(一作漕)实现束水攻沙;堵塞高家堰决口,逼淮水尽出清口,实现以清刷黄。试图以此综合解决黄河、淮河、运河各自的问题,同时达到治黄、治漕、治淮、治海口的目的。他说:“黄不旁决而冲漕力专”“淮不旁决而会黄力专”[13]167。潘季驯在《两河经略疏》中,批驳了人工疏浚海口,多支分流,开老黄河故道等主张,闸述了束水攻沙、以水治水的思想和措施,对治理黄河、淮河、运河交叉的复杂局面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规划。
但是,对于潘季驯这一全面治河方案,不同意见甚多。他明确提出要“息浮言”,请求以三年为期,如治绩无效,情愿治罪[14]183。由于有张居正强力支持,潘季驯大刀阔斧实施他的治河方案。他把北起徐州,南至扬州,包括清口为中心的黄河、淮河、运河和洪泽湖地区的河工工程,分为八大工区。每一个大工区,由一名总管负责。每一名总管官配2名副手。每一名副手再配10名下属官员。由这些大小官员组成一套垂直指挥系统,分工负责各工区具体河工事务。潘季驯称此办法为“分督”。用现代术语,这就是一个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潘季驯认为:“工程浩大,道里遥远,若非多官分理,画地责成,不免顾此失彼。”[15]192
万历七年(1579年)冬,两河工程陆续报完,潘季驯给朝廷上《河工告成疏》。疏中说:“自万历六年九月十五等日兴工,至今陆续通完讫。总计筑过土堤长一十万二千二百六十八丈三尺一寸,砌过石堤长三千三百七十四丈九尺(约合10 km),塞过大小决口共一百三十九处,建过减水石坝四座,……浚过运河淤浅长一万一千五百六十三丈五尺(约合35 km),开过河渠二道,栽过低柳八十三万二千二百株。”共费帑金56万两,比原计划省银子24万两[16]209。
朝廷派官员勘视验收,验收官员勘视毕报告朝廷说:“观今日之顺轨,当思昔日之横流;观土工之艰巨,当思保守之不易。”[17]445于是,朝廷加潘季驯太子太保,升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保送一个儿子到国子监上学。
潘季驯第三次治河,取得重大成就,历史文献记载:黄、淮顺轨,清口方畅,海口大辟,“流连数年,河道无大患”[18]2054。
万历八年(1580年)六月,朝廷任命潘季驯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十二月二十三日,潘季驯赴南京兵部上任。十一年又改任刑部尚书。后因力保张居正老母出狱,触怒了当权者。万历十二年(1584年)七月十七日,潘季驯第二次被削职为民。
1.4 提出“治河之法,别无奇谋秘计,全在束水归漕”的方针“束水之法,亦无奇谋秘计,惟在坚筑堤防”。因此,他认为:“治河有定议而防河无止工。”[19]26
潘季驯第四次主持治河时间为万历十六年(1588年)五月至万历二十年四月。足迹遍布黄河下游,治绩范围西自河南武陟,东至云梯关海口,北起山东东明,南抵江苏高宝,纵横几千里。在黄、淮、运交错的广阔区间,工程兴作甚多。这是潘季驯担任河官时间最长、督工范围最广的一次。
他首任河官是初识河性;二任总河,已深知堤防的重要性;三任总河,则形成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系统思想,并付诸实践,取得成效(图3);到四任总河时,潘季驯对“束水攻沙”思想又有更深的认识,提出淤滩固堤方略,而且日益重视堤防修守。他总结一生治河经验,得出一条重要结论:“治河有定议而防河无止工”,治河之道,惟有救偏补弊之法,“必无一劳永逸之事”[19]26。
他三任总河期间,较为彻底地整治了黄淮两河下游工程,徐州至清口几无河患。但安宁数年后,清口以下和徐州以上又相继出事,于是杂议又起,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这时,工科给事中梅国楼举荐潘季驯再度出任总河,收拾纷乱局面。此前,御史李栋、蔡系周等就为潘季驯鸣冤奏功,说“数年以来,民居既奠,河水安流,咸曰此潘尚书功也”。并认为潘氏之功不在宋礼之下,提出应“即时起用,以展其特达之才。”[20]12-13由于许多官员一再保举,更由于河患日频,治河无得力之人,于是,万历十六年(1588年)五月十一日,朝廷第四次任命潘季驯总理河道。
潘季驯受命总理河道后,五月二十日即动身赴任,昼夜兼程,六月初一抵淮安,次日便到任理事,沿河勘视河工,并定夺前河官常居敬等提出的工程计划的修改、增减。他将高邮、宝应、柳浦湾、清江浦及徐邳一带湖河堤防、各处闸坝,逐一查阅,岁修工程逐段分处,俱有次第(图4)。六月二十七日赴总河衙门驻扎地济宁,又将沛县漕河,山东曹县、单县等处河工一一查理。要求茶城黄运交接处严格运闸启闭,以免运口淤堵。他说“闸禁不严,与无闸同”。又要求河南大小管河官员及府州县掌印官按照他巡视提出的有关指标“并四防二守之法,计程分派,务保无虞”[21]9。他在全面勘视河情水势和工程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整治山东、河南、黄河沿岸工程的全面计划,并“分派司道各官,以便责成,以图早竣”[22]10。潘季驯将工程分段职责详细划分,责任落实到人,以便考核督察,确保工程早日完工。
图4 明代湖漕段(淮安至邵伯)示意
潘季驯第四次总理河漕,经过不停息地东奔西走,普遍查勘,对徐州至淮安清口之间各项治黄治运工程全面了解,心中已全盘有数。他曾在给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的信中说:“奔走弥月,南北二千里河堤闸坝,种种在目,兴废举坠,俱有条理,或亦可借此报知遇之恩矣。”他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加强堤防的修守。于是,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八月二十二日,他上《申明修守事宜疏》,针对河防问题,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加强黄河堤防修守的一系列措施。他说:“治河之法,别无奇谋秘计,全在束水归漕”;而“束水之法,亦无奇谋秘计,惟在坚筑堤防”[19]23。
万历十七年(1589年)四月二十九日,山东、江苏(包括今安徽一部分)境内的黄、淮、运各项工程通报完工。五月二十四日,潘季驯给朝廷上《河工告成疏》,逐一分析了从临清至仪征各段河道的特点及主要问题,阐述了各项工程的作用,并详细开列了所完工的各项工程项目、工程量。
万历十八年(1590年)正月十五日,潘季驯又拨棹而南,巡视邳睢河工。这年正好潘季驯年届七十。按当时规矩可以退休,可是朝廷不准。
万历十八年后,潘季驯一直抱病巡河,以舟代步。他感到自己病入膏肓,难以久延人世,再次、三次连上乞休疏,朝廷仍降旨不准。只准他一面在任调理身体,一面还要“用心经理督察”河工事宜。潘季驯重病缠身,仍然继续处理河工事务,同时抵紧总结四次治河经验。这一年,他的代表作《河防一览》辑成。这是潘季驯治理黄河思想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古代河工重要专著。
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泗州大水。十月二十一日,潘季驯以71岁高龄,且是病危之躯,再次亲赴泗州,勘察水情河工,赈济灾民。
万历二十年正月,工科都给事中杨其休上疏,称潘季驯“勋茂劳久,呕血骨立,被言请告,当允其归”[17]489。遂免去潘季驯总河之职,放归故里。这时他已是72岁,离任前,四月,潘季驯给朝廷上《条陈熟试河情疏》。这是他一生治河最后的总结,他在“疏”中说:他四任总河,“壮于斯,老于斯,朝于斯,暮于斯。或采之舆情,或得之目击,或稽之已往,或验之将来。水有性,拂之不可;河有防,弛之不可;地有定形,强之不可;治有正理,凿之不可。”他逐一批判了当时的一些流行观点,重点阐述了他治理黄河的基本思想,特别强调要从地形、地势、河势的实际出发,从水流的自然规律出发,最后落实到堤防的修守[23]13-22。
万历二十年四月,潘季驯回到故乡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第二年即得风瘫,半身不遂。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四月十二日,这位在中国河工史上写下重要篇章的杰出治河专家,便悄然离开人世,享年75岁。
2 潘季驯治河的杰出贡献
潘季驯在长期治河实践中,在处理纷繁复杂的河工问题中,认真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治河经验、成果,特别是黄河水文泥沙特征、水沙关系特征的认识成果以及堤防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认真向沿河有经验的群众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细访每岁河决之由”;认真积累和总结自己丰富的治河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综合思考分析,形成一个个解决各类治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这些措施和方案又经过一次次实践的检验、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他的治黄思想体系和堤防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潘季驯关于治河的意见、办法,首先反映在他的河工奏疏中。随着治河实践的深入,处理问题愈多,奏疏内容也愈丰富,到他四任总河离职时,他关于治河给朝廷的奏疏已有200多道。这是他担任河官12年(前后跨27年)呕心沥血的结晶,奏疏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堤工技术到治河行政,从总体规划到一闸、一坝、一条制度的规定,几乎所有河工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反映在他的奏疏中。万历八年(1580年)潘季驯的属下把他的河漕奏疏和别人的赠言汇编成集,取名《宸断大工录》,共十卷。这便是潘季驯的第一部河工书。后来,潘季驯以此书为基础,概括了新的内容、新的认识,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类辑成编,名曰《河防一览》。《河防一览》中只收录了潘季驯200多道河漕奏疏中的46道,而首任和二任的奏疏一道也没收入,由此可见潘氏治河思想的发展变化,他自己也认为三任总河以后的奏疏比较能代表他的治黄主张和思想体系。
研究潘季驯治黄实践的全过程,研究他的《总理河漕奏疏》和《河防一览》,研究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褒奖,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潘季驯在治河史和中国水利史上的杰出成就及其重要影响,主要是他的治河思想四大成果,治河实践四大贡献和一个鲜明的实践特征。
2.1 治河思想四大成果
2.1.1 黄河治理,必须抓住黄河水少沙多、暴涨暴落的基本特征 他的这一思想,促进了治黄思想的根本转变。潘季驯之前,治河方针总是以治水为单一目标。大禹“疏九河”,是为分水势,消洪水。后来堤防兴起,也是为了挡洪水。从汉代到宋代,对泥沙问题严重性和泥沙淤积规律有了较深刻认识,但从治理思想和工程措施上,仍然只是主张筑堤防洪和分泄洪水,没有和解决泥沙问题联系起来。元代在治河方略上有较系统整理,分析总结了前人疏浚塞三条措施,但立脚点仍然是“分流杀势”。到了明代,潘季驯之前,各种主张都是强调分流,包括较有治绩的白昂、刘大夏、刘天和等人,虽然看到了河床的容蓄能力问题,但也只是从“分流杀势”来解决洪水问题,而在治理方针和措施上忽视了黄河多沙的特点。潘季驯则反复强调“黄河自兰州以下,水少沙多”,黄流最浊,以斗计,沙居其六,“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塞”。从黄河多沙善淤特点出发,他坚决反对黄河分流治理的主张,坚持实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针,提出了“以淮敌黄,以清刷浑”的思想,提出了“放水淤平内地”“淤滩固堤”的措施,把治黄方略落脚到抓住黄河多沙这个重要特征上。
2.1.2 提出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三大举措 首先是“束水攻沙”理论及其工程措施。参见图5所示。
图5 遥堤缕堤示意
潘季驯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完善发展。以水刷沙的思想,产生于西汉的张戎,明代万恭也有倡导。但真正形成系统完善理论是潘季驯,他提出了束水攻沙的理论并加以大力实践。他阐述说:“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於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24]62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束水攻沙”理论基本表述。
束水攻沙的最初阶段是单重缕堤束水。用缕堤束水,缩窄河床断面,增大水流速度,提高水流挟沙能力,解决河床泥沙淤积问题。这是“束水攻沙”的基本含义,是束水攻沙实践的初级阶段。当洪水超过缕堤内河床的容蓄能力时,洪水就会漫过缕堤,缕堤就会决口或崩塌,黄河就会漫流甚至改道。又造成泥沙四处淤塞、堵塞河道。这里暴露了“防洪”与“攻沙”的矛盾,即既要达到“束水攻沙”的效果,又要能够防御超限洪水对缕堤的破坏,也不影响河床的稳定和束水攻沙的效果。于是,潘季驯提出了“重门待暴”的双重堤防思想,即在缕堤之外适当距离再增筑一道堤距较远的“遥堤”,左右岸两道遥堤之间的广阔滩区则可以防御超限洪水的破坏,即便缕堤有所损坏,水退自然归槽。他概括遥缕二堤各自的功能是:“遥堤约拦水势,取其易守也;……缕堤拘束河流,取其冲刷也。”[25]376这样,既可达到“束水攻沙”目的,又能解决“攻沙”与防洪的矛盾。实践的结果,由于缕堤易于损坏,潘季驯后来更加倚重遥堤。“束水攻沙”思想的发展更趋向于以固定河床为重点。潘季驯总结自己治河思想时说:“治河之法,别无奇谋秘计,全在束水归漕。……束水之法,亦无奇谋秘计,惟在坚筑堤防。……故堤固则水不泛滥而自然归漕,归漕则水不上溢而自然下刷,沙之所以涤,渠之所以深,河之可以导而入海,皆相因而至矣。”[19]23-24
第二是“蓄清刷黄”的思想及其工程措施。“束水攻沙”是潘季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基本方针,“蓄清刷黄”则是潘季驯解决黄河在清口及其以下至海口河段泥沙淤积问题的相应的工程措施,也是他的又一重要思想。参见图6所示。
图6 清口形势图
清口,在今江苏省淮阴市西,明、清两代是黄河、淮河、运河交会之地,扼大运河南北运道咽喉,控黄淮入海要冲。清口以下至云梯关海口,原是淮河入海故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南徙后成为黄、淮两河共同入海之路。由于泥沙淤积和黄河顶托,淮河在会黄以前,已经与洪泽湖汇为一体。清口以及整个入海尾阔淤积已十分严重,漕船穿过黄、淮、运三水交汇的清口地区十分困难。黄、淮决溢泛滥不仅对漕运构成严重威胁,而且给淮扬地区带来极大危害。潘季驯针对这一情况,提出把治黄、治淮与治海口和保证漕运统筹起来考虑,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这里的关键是清口的治理。他治理清口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蓄清刷黄”。他说:“尽令黄淮全河之力,涓滴悉趋于海,则力强且专,下流之积沙自去。下流既顺,上流之淤垫自通,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矣。”[13]167他认为,“淮黄既合,自有控海之势”[13]167,“且所借以敌黄而刷清口者,全淮也。淮若中溃,清口必塞。”[24]60-61
黄河是多沙河流,淮河是清水河流。潘季驯借淮敌黄,既借淮之“势”,更是借淮之“清”,是以“清”刷“黄”。且看他在《河工告成疏》中的解释就清楚了:“见今淮城以西,清河以东,二渎交流,俨若泾渭。”正因为如此,他才主张黄淮合流,以清刷浊,“黄淮并注,水涤沙行,无复壅滞”[16]211。他还说:“云梯关外海口甚阔,全赖黄淮二河,并力冲刷。若决高堰,清口必淤;止馀浊流一股,海口必塞。”[16]211
综上所述,潘季驯大筑高家堰,拦蓄淮水,其实质,就是“蓄清刷黄”,以清释浑,以清刷浊。清代人把潘氏这一思想称为“逼淮注黄,以清刷浊”,或者称为“筑堤障水,以清刷黄”。近代则通称为“蓄清刷黄”。潘季驯“以清刷浊”的思想不独用在清口及入海尾闾,凡是清黄交接处,他都力倡这一主张,比如运河与黄河交接处的茶城,他也认为,“茶城为清黄交接处所,黄强清弱,故黄发必倒灌茶城。”他概而论之:“此在清河口、直河、小河口,凡系清黄交接处皆然。”[26]77-78清代陈潢把潘季驯这一思想说得更形象透彻:“若无清淮从而涤之,则海口尤易于淤。譬人食之稠糜,必易于哽喉;若潄以清茗,有不利喉者乎?”[27]
蓄清刷黄的工程措施,就是坚筑高家堰大堤,决不让淮水中溃,而全力会黄出清口。这一方针实践的结果,就是使洪泽湖变成了一座人工水库。
第三是淤滩固堤。“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是立足于把河床中的泥沙冲走。潘季驯还有一个利用黄河泥沙的思想,这就是“淤滩固堤”。这是潘季驯万历十九年(1591年)提出的。具体措施,就是在遥堤与缕堤之间修筑格堤又称横堤,既可以阻挡溢过缕堤的洪水冲刷大堤堤根,又可以落沙留淤,增高滩地,巩固大堤,一举二得。参见图7所示。
图7 格堤淤滩固堤示意
潘季驯总结格堤的作用时说:“防御之法,格堤甚妙。格即横也,盖缕堤既不可恃,万一决缕而入,横流遇格而止,可免泛滥。水退,本格之水仍复归漕,淤留地高,最为便益。”[28]88利用格堤可以淤高滩地,潘季驯受到极大启示:泥沙留在河槽中有害,留在滩地上则有利。就这样,淤滩固堤的想法就形成了,解决泥沙问题的思想又开阔了许多。于是潘季驯便在黄河南岸从徐州房村到宿迁峰山的遥缕二堤之间一共修了七道格堤,作为淤滩固堤的措施。他认为“倘岁岁增修高厚,可永无分流夺河之患”。因此,他不仅计划在南岸要增筑格堤,而且在“北岸亦仿而行之,多多益善也”[28]88。参见图8所示。
图8 徐州到邳州格堤布置图
随着治河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潘季驯认识又有新发展。他发现宿迁一带只有遥堤,没有缕堤和格堤,同样达到了“淤留地高”的目的。于是,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他在《条陈河防未尽事宜疏》中第一条就建议:“放水淤平内地(遥缕二堤之间滩地),以图坚久。”根据黄河特点和泥沙淤积规律,正式提出把淤滩固堤作为利用泥沙、治理黄河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办法是:“先将遥堤查阅坚固,万无一失,却将一带缕堤相度地势,开欵(缺)放水内灌。……水进则沙随而入,沙淤则地随而高。”他设想,“二三年间,地高于河,即有涨漫之水,岂能乘高攻实乎?”因此,潘季驯总结说:“与其以人培堤,孰若用河自培之为易哉!至於人夫桩草,岁省尤为不赀,诚为上策。”[29]22-23参见图9所示。
图9 遥堤淤滩固堤设想示意
在潘季驯治河思想中,始终比较注意利用河流本身的自然规律,因势利导。“束水攻沙”是这样,“蓄清刷浑”是这样,“淤滩固堤”也是这样。这是潘季驯治河思想的重要特点。到清代,潘季驯“淤滩固堤”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实践和发展,乾隆、嘉庆时期放淤固堤形成高潮。在黄河上,西自河南武陟,东到苏北,到处使用。还推广到永定河、南运河的治理上,也普遍收到良好效果[29]22-23。
2.1.3 提出以治理清口或洪泽湖枢纽工程为中心的黄淮运工程全面规划 潘季驯在治河史上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或治河思想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或者说科学合理之处,是他对治理以黄、淮、运交会的清口(或洪泽湖枢纽工程)为中心的黄河淮河下游有一个全面规划,对兴利除害有一个综合考虑。他面对的是三河交会的复杂格局,因而他的治理思想和措施,总是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既看到它们各自的区别,更重视它们彼此的联系和制约。他治理黄淮下游的全面规划,首先反映在他的《两河经略疏》,以后又不断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述和发展。这标志着16世纪中叶,我国跨流域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思想已具备较高水平。尤其是河、湖、漕三者平交,清、浊河流平交工程的规划与治理,在五百年前应该是世界级挑战,至今恐怕也少有匹敌的类似工程。潘季驯的规划思想,在世界河工史和水利史上也是一大贡献。参见图10所示。他这一规划思想主要内容是:
图10 潘季驯治黄思想示意
(1)治河之法,当观其全,这是“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潘季驯之前,治理黄河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支西捂,不得要领,并且常把黄淮下游各种问题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看待。或者只顾漕运不治黄河,知其果而不知其因;或者只见淮河而不视黄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者只为上游而不顾下游,利此而害彼;或只图一时而不虑久远,敷衍塞责,虚应故事。即便明代几个小有治绩者,如刘大夏、刘天和、朱衡、万恭等人,他们在规划思想上也远不如潘季驯那么全面、合理和周密。
潘季驯提出:“治河之法,当观其全。”[30]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治河与治漕、治河与治淮、治河淮与治海口、兴利与除害,通盘考虑,统一规划,从而收到了较好效果。他说:“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这就是潘季驯治理黄、淮下游,解决黄、淮、运交会复杂问题的总体规划思想或指导原则,也是洪泽湖水利枢纽建设的规划思想和指导原则。
(2)兴利目标的综合考虑。潘季驯治理黄、淮下游的全面规划,核心问题是对兴利与除害目标的综合考虑,正确处理治河与治漕、治河与治淮的关系。
明初自宋礼开通会通河,特别是弘治以后,朝廷上下都是把漕运放在首位,治黄必须服从保漕。在重漕运而不重治黄河方针指导下,黄河问题日益严重,到嘉靖末年,徐州上下已是一团糜烂,结果漕运也大受其害。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治黄与治漕、兴利与除害的关系,是当时朝廷和河官面临的头等大事,也是决定黄、淮、运治理效果的关键所在。
潘季驯坚决反对只治漕而不治黄的主张,认为应当从因果关系的本质上来处理治黄与治漕、兴利与除害的相互关系。他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借黄行运,势不得已。他说:“自永乐以后,由淮及徐,借黄资运,欲不与之争得乎?”这是运河水资源匮缺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借黄行运,必受其害。徐邳河段既然河漕合一,黄病即漕害,漕运不可避免受黄河牵制。他说:“资黄济漕而欲黄不为害,即神禹复生未有完策。”[31]60
第三,治黄即治漕,一举而二利。他认为,既然借黄行运是势在必行,漕受黄害又势不可免,那么治漕就必治黄,而治黄也即治漕。他说:“以治河之工而收治漕之利,漕不可以一岁不通,则河不可以一岁不治,一举两得,乃所以为善也。”[26]75
因此,潘季驯认为应当把治河与治漕统一起来,以治黄之工,兼收治漕之利。在处理河漕关系上,体现了潘季驯对因果关系的本质认识和兴利与除害统筹兼顾的思想。这就是全局观和大局观。在处理黄河与淮河关系上,同样体现了潘季驯的全局观和大局观。
(3)工程措施的全面规划。潘季驯治理黄、淮下游的全面规划思想,还表现在具体工程措施的全面规划布置上。他的工程规划,又以对各段河道的主要问题的具体深入了解为基础。《两河经略疏》就是潘季驯治理黄、淮下游的全面规划报告。各段河道的工程和布置均在“疏”中有清晰的说明。潘季驯下属的一位河官佘毅中曾作过言简意明的概括:“尽塞诸决,则水力合矣;宽筑堤坊(防),则衡(冲)决杜矣;多设减坝,则遥堤固矣;并堤归仁,则黄不及泗矣;筑高堰复闸坝,则淮不东注矣;堤柳浦,缮西桥,则黄不南浸矣;修宝应之堤,浚扬仪之浅,则湖捍而渠通矣。”[32]138
潘季驯治理黄、淮、运工程的总体规划充分表明,北至临清、南至瓜仪,延袤两千里范围内的河流湖泊的种种问题,他都一目了然,统一纳入了他考虑的范围。每一个重要问题,他都确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是一份极不简单的跨流域水利工程规划报告。
2.1.4 系统的堤防思想 潘季驯治河,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堤防。他把前人提出的许多水工技术大量付诸堤防工程实践并有新的发展。他系统地总结完善了堤防工程技术、堤防工程体系、堤防工程修守制度,形成了中国河工史和水利史上最完善、系统的堤防思想和堤防建设管理体制。堤防系统成为他实现三大治河思想的有力武器,也是他在治黄史上的重要贡献。如他自己所说:“於筑堤一节独惓惓焉。”[33]8参见图11所示。
图11 遥、缕、格、月堤防系统示意
(1)首先,他丰富发展了堤防的概念,堤防不仅是防洪挡水的手段,而且是束水攻沙、治导河流的手段。
(2)他大力实践宋元时期创造的河工技术,集成应用,并向前推进。特别是堤制的完备和各种闸、坝、涵、管工程的配套使用,不仅形成了完备的遥、缕、格、月堤防系统,而且建立了滚水坝、减水闸等保护堤防的安全系统。堤坝基础的处理,堤工质量的检查验收,工程结构的设计,堤防工程的养护等都有系统的总结。
(3)尤其是堤防修守制度的完善和系统化、规范化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四防二守”等防汛抢险制度直到近代还发挥极大的影响。
2.2 治河实践四大贡献潘季驯四大思想成果在形成、完善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中国的黄河治理史上取得了四大实践贡献:一是推动了治黄思想从单纯治水到沙水并治,重点治沙的转变和治河工程从分水杀势到筑堤束水、固定河槽的两大根本性转变;二是在“筑堤束水、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方针指导下,推动了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持续近200年的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黄河主槽,即迄今尚存的明清黄河故道以及洪泽湖水库;三是基本保证了京杭运河的通畅,从而基本保证了漕粮运输和南北经济文化联系的主要交流通道;四是相对减少了黄河洪水对黄淮平原人民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2.3 潘季驯治河的实践特征潘季驯治河具有三个鲜明的实践特征:一是始终坚持深入治河一线实践;二是始终坚持深入实践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相结合;三是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和发展治河措施、治河方策。他说:他的治河思想和办法都来自实践,“或采之舆情,或得之目击,或稽之已往,或验之将来”[34]13。他之所以能系统地总结提炼出一套治黄方略,创造性地提出四大治河思想成果,取得治河四大实际贡献,除了认真吸收前人有益成果之外,最基本的一条原因,是在于实践精神。他正是因为从黄河的实际出发,才能抓住黄河的特点,而不致穿凿附会;正因为从明代的历史实际出发,才可能抓住明代治黄的特殊性,而不致臆度猜测。这是潘季驯治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深刻记取的。
3 结束语
潘季驯在治黄史上写下了辉映后代的篇章,在中国水利史和世界河工史上也是重要的一页。他的治河思想和实践成就不仅影响了他之后几百年的治河思想与实践,而且他的实践精神至今不失其光彩。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先贤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后辈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