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鳖温室越冬养殖技术

2022-02-15湖南省水产原种场410153左之良彭治桃李跃辉

湖南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增氧饵料苗种

湖南省水产原种场(410153) 左之良 彭治桃 李跃辉

温室越冬为中华鳖稚鳖提供了适宜、稳定的生长环境,使其可以正常摄食,相较于自然越冬,提高了成活率。同时,温室越冬能充分利用冬季低温时期培育出大规格幼鳖,缩短了养殖周期,错开了商品鳖上市高峰期,满足了市场不同需求,为养殖企业获得较大经济价值创造了条件。

一、温室条件

1.池塘建设稚鳖温室养殖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喧闹的场所和噪声较大的区域等,具备充足合格水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的地方建场。温室应为长方形,可为砖混水泥结构,面积500~1500平方米为宜,室内养殖池面积一般为15~20平方米,池高约150厘米,水深70厘米左右,池底铺设20厘米厚细沙。设计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便于换水,修建防逃设施,防止逃逸。在温室池底、门窗等位置安装保温泡沫板,增强保温效果。

2.增氧设备由于温室密封性较好,空气交换不足,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增氧。可采用风机增氧方式,通过风机吸入空气,经管道鼓入气石而增氧。气石安装密度每平方米约1个,置于水中适当深度。放置过深会因水压过强导致冒泡不足,放置过浅则起不到充氧效果。

3.食台如果日常投喂以粉料制作的饵料为主,则要建设食台,用水泥预制板或木板斜置于池边,一边入水下10~15厘米,另一边露出水面,坡度约为15°,食台与溢流口保持相同高度,食台外侧设置挡料埂,防止饵料滑入水中。如果日常投喂以膨化颗粒料为主,则建议制作饵料框,一方面可以驯化稚鳖在固定地点吃食,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吃食情况,及时打捞残饵。饵料框可用PVC材质管道制成。

4.其他设置栖息台,可用毛竹、木板等材料搭成拱形,浮出水面,面积可根据水面大小和幼鳖数量而定。制作防咬网,建议每个养殖池悬挂防咬网,网片为长方形,让其自然下垂呈伞状,深入水体,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悬挂2~4个网片。投放凤眼蓝,可以减少幼鳖相互撕咬,同时还能吸收水体氨氮,净化水质。

二、苗种放养

稚鳖放养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对温室基础设施、养殖设备等进行全面检修,主要包括加温系统、增氧系统、进排水系统、电源电路、门窗密封性等,确保试运行无异常。要对养殖水体、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以及放养苗种、水生植物等进行消毒。养殖水体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浸泡消毒,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注水至20~30厘米,pH调至7.5~8.5,试水一周再放养苗种。

苗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光亮、活力强,外观无病灶、无伤残的稚鳖。苗种下池前可用2%左右食盐水浸泡15分钟;或用25~3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10分钟。稚鳖放养密度是根据鳖的大小来决定的。温室内稚鳖养殖一般以每平方米80~100只为宜,并随着个体的不断长大,饲养密度由高到低逐步进行调整。将消毒后的稚鳖苗种缓慢地倒在食台上,让其自行爬入水中,尽量减少放养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与机械性损伤。稚鳖放养时应特别注意水温温差不宜超过2℃。

三、日常管理

1.温度调控加温是缩短中华鳖养殖周期的必备条件,为使其在低温季节能正常生长发育,就要注意控制好水温。中华鳖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最适温度为30℃。一般情况下,当水温在15℃以上时,稚鳖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养殖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水温、气温变化,及时调节。调节水温时,温度变化幅度不宜过大,要控制在2℃以内,否则可能影响稚鳖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建议室温略高于水温1~2℃。加温的方法主要有:采用锅炉循环水加热、柜式空调加热,利用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加温等;还可用地源热泵加热,每300~400平方米配地源热泵1台。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温室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且室内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堆积中华鳖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气。因此,每天要根据天气情况坚持定期开启温室门窗1~2小时,或安装排风扇,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饲料投喂可选择中华鳖专用膨化颗粒饲料,粒径大小要根据稚鳖的生长情况而不断变化。投喂前,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三黄粉和益生菌等,加少量水搅拌均匀,放置通风处晾干后再投喂,有助于提高稚鳖机体免疫力。

投喂时,要做到“四定”。定时,每天投喂的时间和次数相对固定,使稚鳖养成按时进食的习惯,一般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8时、下午4时。定点,每次喂食都要将颗粒饲料投放于饵料框中,便于检查吃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定质,饵料必须保证品质,蛋白质含量要高于45%,无腐败霉变,及时密封已拆封的饲料袋,避免饲料受潮。定量,投喂量要根据稚鳖体重和摄食情况而定,一般为鳖体重的3%~5%,过少则不能满足中华鳖的正常生长需要,过多则造成资源浪费。随着体重的增长,日投喂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应逐步降低,在6个月时,日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1%,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水质调控在养殖生产中,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氯制剂,可有效改良水质,降低水体氨氮等。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及时监测水体溶氧量、氨氮和pH等指标。换水是改善水质最直接的方式,但不宜过于频繁,避免造成温差过大。可采用吸污设备,有针对性吸取底层废水。

4.病害防治中华鳖生性好斗、爱撕咬,很容易造成机体损伤,导致细菌感染。当外周环境恶劣时也会导致病害的发生。稚鳖对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如果环境的变化幅度超过其适应能力时,就容易患病。除此之外,若长期不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就会影响稚鳖的生存、生长,从而发生疾病。

温室养鳖常见的病害有:腮腺炎病、穿孔病、腐皮病、疖疮病、白斑病等。为预防以上病害的发生,可采取如下措施。①科学制定温室养鳖操作规程,严格实行全封闭式养殖。②改善水质。定期用二氧化氯、生石灰、碘制剂等对养殖水体消毒杀菌,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水质,保持水体清新,肥瘦适中,维持水质稳定。③拌药投喂。可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维生素、大蒜素等,增强稚鳖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④做好消毒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视鳖体大小和水温的高低灵活掌握药浴时间。生产中所用工具要定期用5%漂白粉溶液浸洗25分钟消毒。

猜你喜欢

增氧饵料苗种
香饵
香饵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鲟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要点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藤——致树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