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绩效评价及其提升对策
2022-02-15杨红瑞鹿永华
孙 瑜,杨红瑞,鹿永华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的今天,中国要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应该首先提升创新能力。产学研平台成为培养合作各方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产学研合作的加强有利于培养高校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产学研绩效评价主体是产学研合作,对产学研合作绩效进行分析有利于反映产学研的现实状况。
1 文献综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就开始了,国内的产学研合作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国内学者沈云慈[1]认为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和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衔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王卫民等[2]认为中国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需要在产学研教育机制下进行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郭芳芳等[3]认为产学研是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性质各不相同的主体,凭借各自的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使各主体利益最大化。关于产学研绩效评价的文献较少,郎永杰等[4]认为产学研绩效评价的主体是产学研合作,在评价目标的指引下,选取相应的指标和标准,对产学研合作的成果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王珏[5]认为运用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时可以选择指数研究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法、模糊估计法等。范继等[6]认为产学研绩效评价体系通常选取投入和产出两类指标来构建,投入指标主要是指经费、资产、人员等,产出指标主要是指论文发表数量、科技专利等。冯时[7]认为产学研绩效评价是指对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各主体行为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也就是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资金、人才的投入是否带来投入的增长。
综上,以往研究中专门针对农业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少,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用数据包络法中的DEA-Malmquist 指数方法,通过构建产学研绩效评价模型并选取相应的投入、产出指标,对农业高校的产学研绩效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
2 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理论
2.1 产学研合作理论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行产学研合作以来,产学研合作的概念也逐步地被确立起来。产学研合作是指在政府的调控之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参与主体,为实现目标各方提供其优势资源的一种合作方式,其实质是以创新和技术进步为目的的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可以分为“产”“学”“研”三大部分,“产”是指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单位对知识进行利用并进行创新技术研究;“学”是指以高等院校为参与主体,将知识进行理论学习;“研”是指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单位对知识进行创新[8]。产学研精神是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9]。产学研合作是在政府的指导下,以推动各方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制定政策、提供优惠的方式,使整个平台的成果服务于社会并且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产学研深化了企业、高校、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数据、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互补,形成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合作新格局[10]。产学研合作组织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产学研组织结构
2.2 产学研合作模式
国内有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模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4 种[11]:第一种模式是技术开发模式,指以产、学、研各方投入技术、设备、人力等资源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出新的技术。第二种模式是共建实体模式,指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合作创立项目实践基地、研究开发中心、股份制公司等相对独立地承担责任、进行自主活动的单位或者法人组织。第三种模式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模式,指企业与高校和科学研究院进行通力合作,由企业为高校、研究院的实习、教学实践等提供场所,与此同时在高校可以设立以企业单位名称命名的软件、为高校人才方案的制定提出相应的意见。第四种模式是技术转让模式,指高校或科研院所将所产出的新技术、新专利等转让给企业,再由企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2.3 产学研与就业关系的理论
产学研合作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国内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最大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由此,产学研合作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就业方面,“产”主要是指校外合作等方式,“学”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教育为背景的课程培养,“研”主要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研究成果的增加。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让高校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可以与时俱进地进行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产学研合作对高校的就业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工作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激情。
2.4 产学研绩效评价理论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是指在产学研合作实施的过程中合作各方目标的实现程度、完成计划情况、目标实现的方式和行为,此外还有参与合作的各主体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评价、分析。高校产学研绩效评价是指站在高校的立场上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分析评价。产学研合作是通过有效的生产要素的共享、各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创新,以实现1+1>2 的效用[12]。本研究将从创新的方面对产学研进行绩效评价分析。
产学研绩效评价主要是指对创新成果进行绩效评价,选取相关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等方式进行,从而测算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其中,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投入指标,产学研合作后的成果是产出。进一步解释,产学研绩效评价就是看投入量是否能带来产出量的正增加[13]。
3 产学研合作现状
3.1 国内产学研合作现状
中国自引入产学研合作的概念以来,产学研合作便承担着技术创新的责任,大量科研成果涌现出来。产学研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14]。近年来,政府加大对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所需的科研资金和科研人才的投入,这就说明了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目前关于产学研的政策十分丰富,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能很好地与发展相适应,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不能发挥积极促进作用。首先,当前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企业留不住人才、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等因素,这些因素约束了产学研的合作发展。其次,企业对于创新能力的缺乏也是当今社会产学研发展的现状,企业若是没有创新能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那么这个企业将会面临被行业竞争者所代替、被市场所淘汰的风险。最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的缺点,各方的利益很难达到统一,长此以往对科研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有所损害。
3.2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
国内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已日渐成熟,高校在此过程中逐渐成为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主力军。农业类高校在实施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对自身、企业、社会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农业类高校与企业等单位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思想观念的不同,在实践的过程中便不能真正地形成一股紧密协作、协同上升的力量。主要表现在合作目的不同,合作理念便有所不同。这些观念、理念的不同导致农业类高校从产学研合作中难以实现自身的目的,难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在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有的地方政府仅是虚张声势颁布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关心产学研实际效果,没有发挥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指导作用[15]。当前农业类高校产学研合作大多是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合作等方式实现,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农业类高校对实践的要求很高,对产学研合作的成果要求也高。因此,本研究基于统计年鉴上的面板数据,对农业类高校的产学研绩效进行评价分析,从数据的层面上分析农业类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4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绩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4.1 评价指标的确定
在指标确定时主要采用投入和产出两大类指标,投入指标是指进行科研投入时所用的人力、财力,产出指标是指科研投入所带来的产出。本研究将选择发表科技论文数量Y1、出版科技著作数量Y2、专利产品的产出数量Y3、科研人员投入量X1、科研经费投入X2作为基础指标去评价农业类高校的产学研绩效[16,17]。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产学研绩效评价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层次分析法(AHP)、模糊评估法、数据包络法(DEA)。考虑到本研究中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是多个的,为避免单位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的是数据包络法的DEA-Malmquist 指数的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农业类高校的产学研绩效进行评价更为客观。
Malmquist 指数用来测算m时期和m+1 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据此进行动态分析。公式如下:
式中,(Xm,Ym)和(Xm+1,Ym+1)表示m时期和m+1时期的投入产出量;Dm0(Xm+1,Ym+1)和Dm0+(1Xm+1,Ym+1)表示m时期和m+1 时期的投入和产出向量的距离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TFP)可以分解为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综合技术效率又可以分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
如果Malmquist 指数等于1,表明从m时期到m+1 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是不变的;如果小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如果大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是上升的。其分解效率的判别标准与其相似。
5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1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投入产出现状
5.1.1 科研人员的投入量 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得出2010—2019年农业类高校科研人员的投入量情况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2010—2019年科研人员的投入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在2019年呈现的增长更为迅速。农业高校科研创新的主力军是人力资本,农业高校人力资本中的教授与农业岗位专家均具有较强的科研学术水平,并且能够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农业产业发展中,一般认为,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对农业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
图2 农业类高校科研人员投入量趋势
5.1.2 科研经费的投入量 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得出2010—2019年农业类高校科研经费投入量情况如图3 所示。由图3 可知,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在2019年的增长幅度最大。
图3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科研经费投入量趋势
5.1.3 产出量 根据2010—2019年统计年鉴可以总结出产学研产出的科技论文、科技著作和专利产出的相关数据,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科技论文、科技著作、专利产出数量均是逐年增长的。
表1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的产出情况 (单位:件)
5.2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绩效计算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运用DEAP2.1 软件计算出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绩效评价结果,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知,从综合技术层面上来讲,农业类高校的创新绩效总体上较低,综合技术效率为0.996;从纯技术效率层面进行分析,农业类高校的纯技术效率并没有达到1,说明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农业高校综合技术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从规模效率层面上进行分析,农业类高校的规模总体上趋于稳定,资源配置达到优化;从全要素生产率层面上进行分析,农业类高校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达到1,说明农业类高校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因此,农业类高校仍需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表2 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绩效评价结果
虽然2010—2019年农业类高校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量在不断增加(表1),但产学研绩效分别在2012—2014年以及2016—2019年出现负增长(表3),产出绩效结果并不理想,说明在这些年份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投入的增长不能带来产出的正增长。技术进步指数在2010—2019年只有2010—2012年和2014—2016年处于正增长趋势,表明这几年基本实现了资源配置结构的合理化。综合技术效率在2010—2019年是趋于稳定的,只有在2013—2014年、2015—2016年、2018—2019年综合技术效率指数略低于1,总体上来讲是平稳的。农业类高校产学研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16—2019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14—2015年达到最大值1.129,在2018—2019年达到最 小值0.831。但在2018—2019年投入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都到达最大值,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体制不合理。
表3 Malmquist指数的计算结果
6 小结与对策
6.1 小结
分析相关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国家对农业类高校投入的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经费是逐年增加的,农业类高校的技术进步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在有的年份出现负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这一要素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之中起到了约束作用。其次,农业类院校在2016—2019年的绩效评价指数逐渐下降,表明这几年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投入和产出明显不成正比,农业类院校仍需提高产学研绩效的水平。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针对农业类院校产学研创新绩效的提升,提出如下对策。
6.2 对策
6.2.1 完善产学研合作的资源配置 从上述关于产学研绩效评价分析的结果来看,产学研合作在综合技术效率方面的指数平均值为1.000 1,略高于1,这说明在产学研合作中技术要素对于平台的建设发挥促进作用,加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相关研究认为,科研人才的投入比科研经费的投入更能带来产出的增长。在高校产学研合作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实际投入的是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校外聘请的专家。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选择产学研教育平台的任课教师时要求严格,要有博士的学历,同时要有5年的工作经历,还要有一定的责任担当[18]。这样首先保证教师自身具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还保证教师有责任心,用高度的责任感去带领学生研究,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去感染学生。国内应吸收成功的经验,建立不断完善的人才聘用制度。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就业或创业。
6.2.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农业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形势下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从政府层面看,主要表现为信息交流平台的缺失和政府调解服务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产学研合作缺乏一个合理、完善的整体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科技创新与协同创新的政策文件,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系统的实施细则,尤其是地方文件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强,影响了地方农业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1)政府对高校的支持。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应当对高校实行适当的宽松政策,政府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等方面对高校实施相对宽松的政策,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在特定的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此外政府应给予高校一定金额的项目建设补贴,从财政上给予产学研教育合作平台上支持,学校的学费收入尽可能地多应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2)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基于企业在产学研教育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多举措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平台构建的企业一定的税费减免和提供优势便利政策增加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企业为大学生的教学实践和毕业实践提供一定的场所,建立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鼓励用人单位在高校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并且有权向高校提出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和内容的设置、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提出建议。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整作用,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全和经验的积累、企业经济效能的提高,构建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循环上升的大平台。
6.2.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人才是促进发展进步的资源和动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学生的专业素养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产学研基础上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可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的人才。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为创新产生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农业类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培养创新思维,为农业科技进步、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培养农业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在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的过程中,思想教育是对一个人教育的基础。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让热爱成为创新的动力,增加产学研合作绩效。培养学生的高质量发展都要培养他们热爱本专业、为社会做贡献、为农民增收的意识观念。缺乏对专业的热爱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观,树立起学生爱民和服务农业的意识,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其次,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类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积极响应十九大的号召,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农业大国而奋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2.4 改变企业对产学研的固有观念 产学研平台重点是在三方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促进知识链、产业链相互融通、相互转化,是促进学生成长为企业型、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支撑的国家就好比是无水之源、无根之树,缺乏上进的信心和力量。产学研教育平台建设和对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思想观念尚未得到提升,有很多企业习惯于廉价使用甚至无偿使用高校人才。这样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选择,让他们不愿参与本科人才的培养,更加不愿意投入自身的利益和资金同高校一同建设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教育平台。他们认为建设这样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收获较小的收益,对他们自身而言是得不偿失的。一些企业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改变,没有正确认识产学研教育平台的互利双赢作用,因此无论是在企业接受本科毕业生实习方面,还是在与高校联手打造产学研教育平台方面热情都不高涨。高校也正是因此原因与企业的产学研建设项目较少。
高校在产学研教育平台构建时,争取更多的企业参与此类的项目,用实际的行动对一些企业的不当观念进行调整,在专职教师的带领之下,与企业共同培养拥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农科型人才,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生创业的激情,培养出对社会经济效益优质高效增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有帮助的农科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