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赋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路径及省思
2022-02-15朱映霓戴益萍吴珂逸樊怡婷
朱映霓,戴益萍,吴珂逸,樊怡婷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一、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迎来提质增效新时代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家长的校外培训经济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释放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信号,对教育生态平衡动态调整产生深远影响。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进一步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摒弃高耗低效。2022年9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体现新时代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科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进行修订,形成2022年版课标。2022年版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特别是明确提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既提出了新挑战,也为变革教育教学、提升育人成效提供了良好契机。可以预见,全面落实新课标,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是近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双减”政策的落实,要求教育质量的提高不能以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为代价。新课标的落实事实上是对育人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提质增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效率将成为义务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的现实问题。
(一)如何应对教学时间的变化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在教学时间方面面临着变化与挑战。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学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听、说、读、写,以充分掌握知识。
“双减”政策推行后,为了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教育部对学生课后活动有了明确的保障规定,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完成所有的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间缩减的情况下,高效的教学质量及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如何重构教学活动
由于课时的缩减,要求教师必须重构教学活动,且2022年版课标要求加大对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深对学情的把控,不讲学生已经会的内容,不做无用功。教师要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压缩或延展教学内容,实现真正的课程再生成。教师要在课程的安排设计上做到精练准确,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标。在这些要求下,教师亟须探索出创新且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点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因此,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要关注教师、研究学生。
(一)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亟待改进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这两点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填鸭式教学”“重理论、轻体验”“一言堂”等指导问题在教师实际教学中仍然屡见不鲜。
尽管多媒体教学已进入课堂,但部分教师对电脑知识掌握得还不够透彻,仅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这一单一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可谓是收效甚微。还有部分教师仍然难以把握课堂收放平衡点。一方面,教师想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又想牢牢掌握课堂秩序,建立秩序严谨的课堂,或者教师难以做到松弛有度,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学情特点、个性化指导难以充分体现
小学课业的难度与后续学习阶段相比还处在坡底,从时间安排的角度,教育教学改革存有较大的利用空间。小学阶段学生,呈现出兴趣广泛、活泼好学、精力充沛等年龄特征,但也囿于年龄阶段的影响,多数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关注点分散,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薄弱。在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满足小学生发展需求的整体课程安排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个性化指导方面更是存在较大短板,这些都将是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任务亟须破解的关键问题,也将是取得改革成效的重要着力点。
三、智能技术赋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2.0的新时期,利用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帮助教育工作者实现提质增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融合数据、算法与计算能力的智能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化特征,能深入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一系列教学场景,将原有的课堂教学空间赋予思考与决策能力,并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其提供路径规划、资源推送、适时干预等教学服务。
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是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优势,对标“双减”要求,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革新,有效组织课堂教与学的路径,重构课堂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组织结构,促进教师高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课堂教学回归育人本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本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突破与创新,变革了课堂教学,通过教学要素的重构形成新的课堂形态。其施行的关键是利用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要素,构建智能高效的课堂教学形态,既对整个班级有规模化支持,又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成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具体路径包括:利用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模式,再造课堂教学流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借助智能诊断、学情分析等技术,进行学情诊断和资源智能推送、布置个性化作业、予以个别化指导等。
(一)利用智能技术重构课堂新形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声、形、色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新”课堂上营造出趣味性与教育性,让学生充分享受智能技术带来的愉悦与乐趣。此外,智能技术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智能技术的运用下,师生双方的角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转变,教师从教学的顶端走到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实现了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营造轻松、活跃、融洽的课堂气氛。
智能技术的引进,将枯燥的书面语言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网络平台上,将抽象思维具象呈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知识的表达,简化复杂的学习流程,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智能技术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二)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指导
分层教学是实现个性化指导的重要体现。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苦于分层标准模糊,致使分层作业布置、批改的额外工作量大,分层教学流于表面。智能技术的引进,使教师可以依托数据资源,结合考试成绩、学习态度、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日常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课堂教学分层提问。如按照学习内容分配一般由易到难,教师可分别让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回答与其实际水平一致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锻炼,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依托数据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生成与之相匹配的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实现自我学习的发展与延伸。
教师可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指导。首先,在课堂上对优秀生的练习重点进行指导。因为这些练习内容往往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向,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其次,在线上指导中重点针对中等生和学困生。教师每周定期录制微课,对基础练习方法有效传播,中等生和学困生可以反复观看,从而掌握基本解题技巧。另外,学生在完成分层作业后,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在线上答疑,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这种真正打破时空限制的分层分类指导,提高了针对性和时效性,将个性化指导落到实处,帮助不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四、智能技术赋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省思
智能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渗透与融合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工具。但是,作为育人的活动,在智能技术的应用中要注意人在工具使用中的主体地位。技术是手段,育人是核心,没有人的参与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立德树人是任何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育手段的更新,只能围绕和辅助这个中心进行。
事实上,未来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情绪感知、管理、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将越来越重视,智能技术不仅变革了教育形态,也提出培养人如何适应智能时代的来临。同时,在智能技术的使用中,教师也要自觉履行基本的信息伦理。比如,信息的保密以及相关数据的合理使用等问题。当前,很多教师还面临着无法适应新的智能教育环境和不知如何将新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问题。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在不久的将来,如何保护数据、管理数据、挖掘数据等新的问题将是各级一线教师面临的迫切问题。因此,及早建立信息数据管理规范及数据保密制度也是未雨绸缪的重要工作。